马克思主义利益理论简述及其对分配制度改革的指导意义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gpas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利益(社会财富)问题,实质上就是物质利益的分配问题。我国当前社会出现的各种问题、矛盾及社会阶层、利益结构发生的深刻变化背后的深层原因在于生产关系之中的分配制度落后,分配制度亟需改革。马克思主义利益理论思想是指导我国分配制度改革的理论基础和价值导向。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利益理论;分配制度改革
  “随着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目前社会的阶层、利益群体和阶级发生了较大改变。利益主体更加多元化,利益关系趋于复杂化,社会利益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人们之间的各种利益矛盾集中表现为分配不公、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如何正确认识、理顺、处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利益关系和利益矛盾,关系到和谐社会建设的大局,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和现实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认真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利益理论。利益(社会财富)问题,实质上就是物质利益的分配问题。马克思在其唯物史观成熟著作中,如《神圣家族》《共产党宣言》《〈政治经济学〉导言》《德意志意识形态》《资本论》《经济学手稿(1857—1858年)》《剩余价值论》《反杜林论》多次论及‘物质利益’一词,从唯物主义历史观出发,科学地论述了利益范畴,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利益理论。”
  “马克思恩格斯曾多次用过利益或物质利益这个词。在《神圣家族》中,马克思恩格斯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出发,论述了资本主义的利益问题,认为私人利益就是私有制社会关系的表现,物质利益决定政治利益。马克思在《经济学手稿》中,认为利益实质上体现的是社会经济交换关系,从经济关系出发说明了利益范畴。在《资本论》《剩余价值理论》等著作中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的商品交换体现的是资本主义的利益矛盾和利益结构,这又集中表现在资本主义的主要矛盾上。如果矛盾激化,资产阶级便会联合起来维护他们的共同利益。在《共产党宣言》等著作中,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工人阶级唯有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和消灭商品交换带来的利益矛盾,才能实现真正的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阶级利益。……”综合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有关利益问题的论述,可以得出马克思主义利益理论的基本观点:
  1.追求利益是人类一切社会活动的动因。“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
  2.利益是思想的基础,利益决定思想,并推动生产和生活的发展。“‘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利益“成为生产的推动因素”。列宁把利益形象地说成“人民生活中最敏感的神经”。
  3.利益纠纷是阶级斗争产生的物质根源。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斗争是“基于物质利益”的根本冲突。
  4.阶级利益冲突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直接动力。
  5.利益的社会本质和社会基础是生产关系。马克思主义认为“每一既定社会的经济关系首先表现为利益”,经济利益是社会关系的最直接的、最具体的表现,从利益关系出发是说明社会关系的本质的正确途径。
  6.利益决定、支配政治权力、政治活动。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斗争“首先是为了经济利益而进行的,政治权力不过是用来实现经济利益的手段。”
  7.分工是引起利益矛盾的原因。分工是引起工商业劳动和农业劳动的分离及城乡对立的原因,也直接造成了个人利益或家庭利益与他人或社会利益之间的矛盾。
  8.在阶级社会中共同利益实际上是特殊的阶级利益。马克思说:“因为每一个企图取代旧统治阶级的新阶级,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得不把自己的利益说成是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的利益。”
  分配在生产系统中是联系生产目的——消费的重要一环,直接影响着生产和消费。随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必然导致生产关系变革,其中分配制度改革就是生产关系变革的一个重要方面。从理论上讲,阶级矛盾虽然不是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但是人民内部之间,不同的利益群体之间仍然存在利益分配矛盾。这种矛盾表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突出表现为人们之间贫富差距过于悬殊,不仅如此,目前从官方的或民间的一些研究统计数据以及社会现实状况来看,二者之间的差距还在继续扩大,甚至出现两极分化的趋势;另一方面,我国社会保障的城乡二元结构模式、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及保障水平低等现状,又进一步突显了分配不公现象。
  从历史唯物主义之观点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这一基本规律看,现行的社会分配制度似乎难以适應变化了的新形势,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已是当前的客观必然要求。针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利益关系和利益矛盾的复杂性,及其背后深层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原因,需要我们全面、深入、认真地研究马克思主义利益理论,坚持从历史唯物主义和辨证唯物主义出发,探寻我国利益分配制度改革的价值取向,为调整、理顺和化解社会各阶层、各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和利益矛盾、促进分配制度改革与和谐社会建设抛砖引玉。
  物质利益在社会发展中具有决定性作用。利益和需要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前提和动力因素,任何社会的进步发展必须以不断地满足人们相应的物质利益要求为前提條件。这是马克思主义利益理论的核心思想。因此,任何社会变革都必须从调整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开始,以满足人们的物质文化的利益需要,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进程中,文化因素对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都至关重要。特别是在当前建设社会义文化强国的背景下,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不仅是“中国梦”的现实诉求,更构成了“中国梦”的实现方式。  关键词:中国梦;文化;实现方式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梦的一系列论述蕴含着丰富的科学内涵,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高昂旋律和精神旗帜。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坚实的文化基础,中国道
众所周知,吸烟有害健康,但是很多年以来,人们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吸烟有害于健康这个问题上,并且通过大量科学实验和医学临床观察,证明烟中的有害成份构成了对人体的危害.
历史人物的教学,首先要在符合历史实际的基础上给出一个认识人物的合理的切入点。显然,作为一个思想家、教育家的孔子形象,是为学生所熟悉的。但孔子真的仅仅是一个思想家或教育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摘要】转换接头作为石油钻具设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求转换接头要具备非常好的安全性以及可靠性。而石油钻具转换接头是由合金结构钢材料来构成,在对转换接头进行热处理时要求比较高,并且不同加热工艺对于操作要求、操作环节以及操作人员技术要求都不相同。因此,本文主要从转换接头热处理操作工艺入手,简单介绍了热处理工艺步骤,并对淬火加热、加热温度确定、加热所需时间以及保温时间、淬火冷却处理操作进行分析介绍,使
摘 要:家具的彩绘图案是各地区各名族的智慧结晶和宝贵的文化遗产,其装饰部位和图案的尺寸是构成家具不同艺术风格的重要元素。好的装饰能强化消费者对产品的印象,增强产品的美感。本文主要分析彩绘家具图案在家具中的部位和尺寸以及从风格、题材、色彩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关键词:彩绘家具;图案;装饰  家具的彩绘图案是各地区各名族的智慧结晶和宝贵的文化遗产,其装饰部位和图案的尺寸是构成家具不同艺术风格的重要元素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基础教育经受了前所未有的影响,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在城镇化背景下,要求对基础教育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本文以城镇化给我国城乡基
由于电力工程项目本身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不同于一般建筑工程,这体现在质量管理上。由于影响因素比较多,造成工程质量管理具有一定的难度,总体来说包括人的因素,原材料的因素以及施
合作学习作为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已经渗透了英语学习的方方面面;教师需要灵活地驾驭这种教学方式,小组合作学习要恰当运用在学习的重点、难点上,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与创造能力;小组合作中教师不仅仅是倾听者,也是小组合作的引导者。要积极参与学生的讨论,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及时表有针对性的意见。同时,对学生圾创造性的建议要给予鼓励,让学生永远充满对知识探求的欲望,永远具有解决问题的成就感,在合作中寻求快乐,在合适中
近年来,我国金融机构积累了不少的不良金融资产,若不能及时解决这些问题,就会加大我国的金融风险,甚至导致金融危机.因而,要想减少金融风险的概率,就要对不良金融资产进行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