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银监会近日发布的监管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银行业进一步完善差别化信贷政策,优化信贷结构,继续加强对“三农”、小微企业、保障性安居工程等经济社会重点领域和民生工程的金融服务。
银行业基本面总体健康
近年来,尽管受经济下行压力的影响,但我国银行业保持稳健发展,在激烈的全球竞争中不断提升影响和地位,发展规模稳步扩大,且基本面总体健康。
2016年一季度末,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境内外本外币资产总额为208.6万亿元,同比增长16.7%。其中,大型商业银行资产总额80.5万亿元,占比38.6%;股份制商业银行资产总额38.6万亿元,占比18.5%。
以大型银行为例,自股改上市以来,大型银行不断优化公司治理、业务治理、风险治理机制与架构,自身发展取得长足进步,
建立了广覆盖、立体化的全球经营网络体系。截至2015年底,拥有境内外网点70312个,其中境内网点69105个,横跨城乡、遍布全国;境外网点1207个,遍布五大洲57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190个。以传统存货款业务为基础,积极开展业务创新,为客户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
虽然受经济增速下行压力影响,我国银行业利润增速下降,但与国际同业相比,中国银行业的利润绝对额仍然较高,资产利润率与资本利润率均处于国际优秀水平。截至2016年一季度末,商业银行当年累计实现净利润4716亿元,同比增长6.32%。一季度商业银行平均资产利润率为1.19%,比上季末上升0.09个百分点:平均资本利润率15.93%,比上季末上升0.95个百分点。
此外,中国银行业主要监管指标保持较好水平。一季度末,商业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0.96%,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1.38%,平均资本充足率为13.37%,拨备覆盖率为175.03%,商业银行流动性比例为48.08%。这显示中国商业银行具备较强的风险抵补能力,即使资产遭到损失,也有足够的能力以自有资本承担损失。
支持实体经济力度不减
在资产规模不断提升的同时,盘活存量、用好增量,支持实体经济平稳增长和结构优化,始终是银行信贷资金的主要流向。
2015年大型银行新增贷款3.64万亿元、新增投资2.99万亿元,有力支持了经济平稳增长。通过收回再贷、资产证券化、不良贷款处置等方式盘活存量贷款,并将新增和盘活的存量资金主要用于支持“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等重点领域、重大工程。
尽管实体经济获取资金的渠道日趋多元化,但银行资金仍然是重要渠道。2016年一季度,银行业进一步完善差别化信贷政策,优化信贷结构,继续加强对“三农”、小微企业、保障性安居工程等经济社会重点领域和民生工程的金融服务。截至一季度末,银行业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不含票据融资)余额26.8万亿元,同比增长9.2%。用于小微企业的贷款(包括小微型企业贷款、个体工商户贷款和小微企业主贷款)余额24.3万亿元,同比增长13.5%;用于信用卡消费、保障性安居工程等领域贷款同比分别增长20.4%和63.0%。
《2016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创出历史同期最高水平,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大幅增加。一季度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4.67万亿元,创单季历史新高。从存量来看,3月末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同比增长14.5%,增速分别比上年末和上年同期高0.6个和0.5个百分点。
七成理财资金进入实体经济
日前,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2015年中国银行业理财业务发展报告》显示,在银行理财10余年的发展中,服务实体经济始终是理财业务创新的宗旨和根基。在不断满足投资者投资需求、为投资者创造收益的同时,银行理财资金还通过合理配置各类资产直接或间接投向实体经济,有力地支持了中国经济发展。截至2015年末,有15.88万亿元的理财资金通过配置债券、非标资产、权益类资产等方式投向实体经济,占理财资金投资各类资产余额的67.06%。
从资金运用情况来看,投向实体经济的理财资金涉及国民经济90多个二级行业分类。理财资金通过增持上市公司股票、投资政府或企业引导基金等方式,在支持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西部大发展、企业并购重组、城镇化建设和灾后重建等方面均起到了重要的支持作用,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支持了中国经济转型发展和结构调整。
实际上,“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是近年来政府对金融系统的一贯要求,并被普遍认为是稳增长的重要手段。今年1月,国务院印发《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要建立多层次的金融服务供给体系,并促进金融资源向普惠金融倾斜。
4月20日,银监会、科技部、人民银行联合印发了《关于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创新力度开展科创企业投贷联动试点的指导意见》,并确定了5个区域、10家银行的试点名单。在这份指导意见中,明确鼓励银行要开展多方合作。试点机构应整合各方资源,综合利用各项扶持政策,加强与地方政府、担保公司、保险公司的合作。随着这一政策的出台,投贷一体化经营模式正成为银行经营转型的重要发展趋势。
银行业基本面总体健康
近年来,尽管受经济下行压力的影响,但我国银行业保持稳健发展,在激烈的全球竞争中不断提升影响和地位,发展规模稳步扩大,且基本面总体健康。
2016年一季度末,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境内外本外币资产总额为208.6万亿元,同比增长16.7%。其中,大型商业银行资产总额80.5万亿元,占比38.6%;股份制商业银行资产总额38.6万亿元,占比18.5%。
以大型银行为例,自股改上市以来,大型银行不断优化公司治理、业务治理、风险治理机制与架构,自身发展取得长足进步,
建立了广覆盖、立体化的全球经营网络体系。截至2015年底,拥有境内外网点70312个,其中境内网点69105个,横跨城乡、遍布全国;境外网点1207个,遍布五大洲57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190个。以传统存货款业务为基础,积极开展业务创新,为客户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
虽然受经济增速下行压力影响,我国银行业利润增速下降,但与国际同业相比,中国银行业的利润绝对额仍然较高,资产利润率与资本利润率均处于国际优秀水平。截至2016年一季度末,商业银行当年累计实现净利润4716亿元,同比增长6.32%。一季度商业银行平均资产利润率为1.19%,比上季末上升0.09个百分点:平均资本利润率15.93%,比上季末上升0.95个百分点。
此外,中国银行业主要监管指标保持较好水平。一季度末,商业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0.96%,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1.38%,平均资本充足率为13.37%,拨备覆盖率为175.03%,商业银行流动性比例为48.08%。这显示中国商业银行具备较强的风险抵补能力,即使资产遭到损失,也有足够的能力以自有资本承担损失。
支持实体经济力度不减
在资产规模不断提升的同时,盘活存量、用好增量,支持实体经济平稳增长和结构优化,始终是银行信贷资金的主要流向。
2015年大型银行新增贷款3.64万亿元、新增投资2.99万亿元,有力支持了经济平稳增长。通过收回再贷、资产证券化、不良贷款处置等方式盘活存量贷款,并将新增和盘活的存量资金主要用于支持“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等重点领域、重大工程。
尽管实体经济获取资金的渠道日趋多元化,但银行资金仍然是重要渠道。2016年一季度,银行业进一步完善差别化信贷政策,优化信贷结构,继续加强对“三农”、小微企业、保障性安居工程等经济社会重点领域和民生工程的金融服务。截至一季度末,银行业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不含票据融资)余额26.8万亿元,同比增长9.2%。用于小微企业的贷款(包括小微型企业贷款、个体工商户贷款和小微企业主贷款)余额24.3万亿元,同比增长13.5%;用于信用卡消费、保障性安居工程等领域贷款同比分别增长20.4%和63.0%。
《2016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创出历史同期最高水平,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大幅增加。一季度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4.67万亿元,创单季历史新高。从存量来看,3月末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同比增长14.5%,增速分别比上年末和上年同期高0.6个和0.5个百分点。
七成理财资金进入实体经济
日前,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2015年中国银行业理财业务发展报告》显示,在银行理财10余年的发展中,服务实体经济始终是理财业务创新的宗旨和根基。在不断满足投资者投资需求、为投资者创造收益的同时,银行理财资金还通过合理配置各类资产直接或间接投向实体经济,有力地支持了中国经济发展。截至2015年末,有15.88万亿元的理财资金通过配置债券、非标资产、权益类资产等方式投向实体经济,占理财资金投资各类资产余额的67.06%。
从资金运用情况来看,投向实体经济的理财资金涉及国民经济90多个二级行业分类。理财资金通过增持上市公司股票、投资政府或企业引导基金等方式,在支持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西部大发展、企业并购重组、城镇化建设和灾后重建等方面均起到了重要的支持作用,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支持了中国经济转型发展和结构调整。
实际上,“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是近年来政府对金融系统的一贯要求,并被普遍认为是稳增长的重要手段。今年1月,国务院印发《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要建立多层次的金融服务供给体系,并促进金融资源向普惠金融倾斜。
4月20日,银监会、科技部、人民银行联合印发了《关于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创新力度开展科创企业投贷联动试点的指导意见》,并确定了5个区域、10家银行的试点名单。在这份指导意见中,明确鼓励银行要开展多方合作。试点机构应整合各方资源,综合利用各项扶持政策,加强与地方政府、担保公司、保险公司的合作。随着这一政策的出台,投贷一体化经营模式正成为银行经营转型的重要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