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已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高职教育的英语教学应该与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相符,培养学生在现实工作中的英语应用能力,真正为专业和就业服务。本课题探讨的主要问题就是以职业教育为背景,把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渗透到公共基础课程教学中的教学模式改革,即如何将高职院校的基础英语与行业英语教学衔接,为学生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高职基础英语;行业英语;教学衔接
随着近几年,高职高专毕业生的需求量和就业率的提高,国家和社会都越来越重视高职高专教育。这也使得社会各界,包括一线的各学科教师开始总结反思以此促进高职高专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升华。目前,越来越多的教师意识到,作为高职教育的英语教学应该与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相符,构建“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以实用为特点”的高职英语教学体系,培养学生在现实工作中的英语应用能力,真正为专业服务,为就业服务。
1 高职基础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公共英语一直定位为公共基础课程,所学内容也通常与专业无关,而且由于受各级考试及学制短等因素的制约,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在面临教学任务和“职业技能”养成等双重任务时,大多把注意力和重点放在训练考试上,偏重传统的以考试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职业语言能力的培养,偏离了高职教育“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教学指导思想。
其次,高职英语教材往往与本科教材相重叠,或者仅仅把难度降低,无法体现高职职业教育的特色,教学内容与学生今后的工作关系较少,没有把行业英语和专业英语同英语教学衔接起来,毕业生所掌握的英语实际上都是英语语言的通用部分,而非专业部分,而当前中国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水平越来越需要人才的专业化和实用化,客观上要求人才一上岗便立即承担起与某专业紧密相连的行业英语工作。这直接导致学生虽然学力多年英语,却无法在工作中顺利地运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这也是很多用工单位最为诟病的。
再次,高职英语课程过分注重考试能力的评价,应试倾向严重。对学生的评价仍以语言知识习得的多少为标准,一张试卷定优劣的考试模式仍在各高职院校广泛应用。评价体系只重视知识的量化,而忽视了知识的内化。不能将英语学习与职业能力培养有效结合,学生如同做题机器,过级靠死记硬背,学习积极性不高,不能学以致用。只有对社会需求与职业需求进行实际调查,才能制定出合理完善的评价体系,有效的促进教学改革与发展。
2 高职基础英语与行业英语教学有效衔接的解决方案
2.1 转变教学理念,重视实践教学
高职高专培养的人才是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明确学习高职高专的教育理念,并将这一理念贯穿到日常的公共英语教学中,积极探索创新,寻找适合高职教育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将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角色模拟法等教学方法引入到课堂中。充分利用实训室设备。大班授课与小班操练相结,课堂教学与自主学习相结合,多媒体光盘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2.2 转变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
我国著名学者宇文森指出:主动性,是自主学习的基本品质是基于学生对学习的一种内在的需要。表现为学习兴趣和学习责任。主动性学习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具有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在高职高专公共英语的教学中,以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组织模式已不能使用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的基本要求,也无法得到学生的认可与支持。检验教学效果的好坏标准不是看教师教了什么,而是看学生学了什么。行业基础英语教学要尽力创造轻松自然的气氛,营造仿真的工作环境,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真正体现教学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实用性,更好实现学生職业发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在保证一定的阅读、翻译能力的基础上,重点培养听、说、写的能力、一定的英语学习策略、交际策略、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职业能力。
2.3 建立合理的课程体系和师资交流
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形成和提升是一个缓慢的过程,高职院校在组织教学安排时要合理设置课程和学时。事实上,英语能力只有在职场环境下才能充分发挥其最大的使用价值。因此,对于高职高专学生来说,仅仅学习基础英语是不够的,也偏离了高职高专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主旨。高职高职院校英语课程的设置可分为四个基本阶段:即基础英语(略带一些职场英语)、职场英语、行业英语和专业英语。课程组织以工作流程为基本方式,教学方法要重视“行动导向”。同时注重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和高中阶段的英语教学有机衔接,与本科英语教学等适当协调,为高职学生选择不同的职业路径提供条件。同时,公共英语教师要钻研行业英语,专业课教师要了解公共英语教学的宽度和深度,确保教材有效地嵌入到公共英语的教学。公共英语教师和专业英语教师要共同探讨、要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他们的要求,确保学生均衡地获得语言养分和语言能力。
2.4 完善考核评价体系
考核评价模式对教学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促进与推动作用。以往的考核评价体系已不能有效的促进学生英语实际能力的促进和提升,而在某种程度上阻碍的教学目标的实现。实现多元化的评价模式已是需要解决的重要目标之一。在日常评价中应将终结性评估和形成性评估相结合,适当融入真实性评估的元素。鼓励学生多多加入到社会实践中去,并将学生定岗实行期间的表现也加入评价范畴。在水平考试中一定要改变目前应试教育的现状,在测试内容上则要改测试语言知识为主为测试语言能力为主。
总之,根据目前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定位,高职高专外语教育的改革要考虑:在培养目标上,定位于高技能型外语专门人才,更注重培养学生就业能力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在课程设置上,既要保证高等教育的属性,又要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坚持以外语教育为主线,以职业教育为背景,将职业技能的培养融入外语学习中,主动适应区域经济、行业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探索建立基于职业岗位需求和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高职高专公共外语教学也必须顺应这一发展趋势,为高职人才培养的总目标服务。
参考文献
[1]张杰.公共英语教学的专业化与专业英语教学的公共化—我国高校英语教学改革的必由之路[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11).
[2]刘黛琳,张剑宇.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现状调查与改革思路[J].中国外语,2009(6).
[3]李刚.高职基础英语与专业英语教学的衔接[J].职教论坛,2009(11).
作者简介:徐丽麾(1980-),女,讲师,硕士研究生,现任职于黑龙江职业学院,曾获学院优秀教师称号,参与完成国家级重点课题一项,省级课题十余项,发表论文六篇,参编教材一部,主要从事英语教学及翻译学研究。
关键词:高职基础英语;行业英语;教学衔接
随着近几年,高职高专毕业生的需求量和就业率的提高,国家和社会都越来越重视高职高专教育。这也使得社会各界,包括一线的各学科教师开始总结反思以此促进高职高专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升华。目前,越来越多的教师意识到,作为高职教育的英语教学应该与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相符,构建“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以实用为特点”的高职英语教学体系,培养学生在现实工作中的英语应用能力,真正为专业服务,为就业服务。
1 高职基础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公共英语一直定位为公共基础课程,所学内容也通常与专业无关,而且由于受各级考试及学制短等因素的制约,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在面临教学任务和“职业技能”养成等双重任务时,大多把注意力和重点放在训练考试上,偏重传统的以考试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职业语言能力的培养,偏离了高职教育“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教学指导思想。
其次,高职英语教材往往与本科教材相重叠,或者仅仅把难度降低,无法体现高职职业教育的特色,教学内容与学生今后的工作关系较少,没有把行业英语和专业英语同英语教学衔接起来,毕业生所掌握的英语实际上都是英语语言的通用部分,而非专业部分,而当前中国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水平越来越需要人才的专业化和实用化,客观上要求人才一上岗便立即承担起与某专业紧密相连的行业英语工作。这直接导致学生虽然学力多年英语,却无法在工作中顺利地运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这也是很多用工单位最为诟病的。
再次,高职英语课程过分注重考试能力的评价,应试倾向严重。对学生的评价仍以语言知识习得的多少为标准,一张试卷定优劣的考试模式仍在各高职院校广泛应用。评价体系只重视知识的量化,而忽视了知识的内化。不能将英语学习与职业能力培养有效结合,学生如同做题机器,过级靠死记硬背,学习积极性不高,不能学以致用。只有对社会需求与职业需求进行实际调查,才能制定出合理完善的评价体系,有效的促进教学改革与发展。
2 高职基础英语与行业英语教学有效衔接的解决方案
2.1 转变教学理念,重视实践教学
高职高专培养的人才是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明确学习高职高专的教育理念,并将这一理念贯穿到日常的公共英语教学中,积极探索创新,寻找适合高职教育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将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角色模拟法等教学方法引入到课堂中。充分利用实训室设备。大班授课与小班操练相结,课堂教学与自主学习相结合,多媒体光盘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2.2 转变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
我国著名学者宇文森指出:主动性,是自主学习的基本品质是基于学生对学习的一种内在的需要。表现为学习兴趣和学习责任。主动性学习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具有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在高职高专公共英语的教学中,以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组织模式已不能使用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的基本要求,也无法得到学生的认可与支持。检验教学效果的好坏标准不是看教师教了什么,而是看学生学了什么。行业基础英语教学要尽力创造轻松自然的气氛,营造仿真的工作环境,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真正体现教学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实用性,更好实现学生職业发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在保证一定的阅读、翻译能力的基础上,重点培养听、说、写的能力、一定的英语学习策略、交际策略、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职业能力。
2.3 建立合理的课程体系和师资交流
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形成和提升是一个缓慢的过程,高职院校在组织教学安排时要合理设置课程和学时。事实上,英语能力只有在职场环境下才能充分发挥其最大的使用价值。因此,对于高职高专学生来说,仅仅学习基础英语是不够的,也偏离了高职高专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主旨。高职高职院校英语课程的设置可分为四个基本阶段:即基础英语(略带一些职场英语)、职场英语、行业英语和专业英语。课程组织以工作流程为基本方式,教学方法要重视“行动导向”。同时注重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和高中阶段的英语教学有机衔接,与本科英语教学等适当协调,为高职学生选择不同的职业路径提供条件。同时,公共英语教师要钻研行业英语,专业课教师要了解公共英语教学的宽度和深度,确保教材有效地嵌入到公共英语的教学。公共英语教师和专业英语教师要共同探讨、要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他们的要求,确保学生均衡地获得语言养分和语言能力。
2.4 完善考核评价体系
考核评价模式对教学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促进与推动作用。以往的考核评价体系已不能有效的促进学生英语实际能力的促进和提升,而在某种程度上阻碍的教学目标的实现。实现多元化的评价模式已是需要解决的重要目标之一。在日常评价中应将终结性评估和形成性评估相结合,适当融入真实性评估的元素。鼓励学生多多加入到社会实践中去,并将学生定岗实行期间的表现也加入评价范畴。在水平考试中一定要改变目前应试教育的现状,在测试内容上则要改测试语言知识为主为测试语言能力为主。
总之,根据目前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定位,高职高专外语教育的改革要考虑:在培养目标上,定位于高技能型外语专门人才,更注重培养学生就业能力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在课程设置上,既要保证高等教育的属性,又要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坚持以外语教育为主线,以职业教育为背景,将职业技能的培养融入外语学习中,主动适应区域经济、行业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探索建立基于职业岗位需求和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高职高专公共外语教学也必须顺应这一发展趋势,为高职人才培养的总目标服务。
参考文献
[1]张杰.公共英语教学的专业化与专业英语教学的公共化—我国高校英语教学改革的必由之路[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11).
[2]刘黛琳,张剑宇.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现状调查与改革思路[J].中国外语,2009(6).
[3]李刚.高职基础英语与专业英语教学的衔接[J].职教论坛,2009(11).
作者简介:徐丽麾(1980-),女,讲师,硕士研究生,现任职于黑龙江职业学院,曾获学院优秀教师称号,参与完成国家级重点课题一项,省级课题十余项,发表论文六篇,参编教材一部,主要从事英语教学及翻译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