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为一种能够感染人畜的常见病原菌,沙门氏菌会导致动物的伤寒、霍乱病症,同时还会使人类换上坏血病、胃肠炎症等,对人畜的健康都有着巨大的危害,而因其引发的食品安全事件更是在近年来经常出现。为此为了保证食品安全就需要对食品当中的沙门氏菌进行快速准确的检验,目前生物学、化学、物理学等领域在其检验方面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因此沙门氏菌的检验已经由传统的检验方式演化成为更加高效的方式,其技术的发展不仅为未来沙门氏菌的检测提供了实用价值,在发展方向也能够起到引领作用,为此本文将对其进行总结并详细描述,以此来完成未来发展的展望。
关键词:沙门氏菌;检测技术;检测方法
1.沙门氏菌检测技术与方法现状
1.1传统方法
在传统的方法当中会将培养法标准作为基础,对沙门氏菌的生长及繁殖特性进行参考完成相关检定方案的测定,其具体的步骤首先是完成样品的取样,此后分别进行增菌及繁殖并通过分离培养的方式来对可疑菌落进行识别,在识别可疑菌落后对其进行采样并落实生化实验及血清学的鉴定。通过这样的步骤能够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且其检测结果也已经经过了无数次的验证。目前十分广泛地应用在食品及药品的沙门氏菌检验当中,在需要进行沙门氏菌法定仲裁时也是多使用此方式。但是在进行疫情及疾病的防护时往往对时效有着较为严苛的要求,希望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出检测结果,此时传统方式的4-7天显然不符合要求,为此对同样准确且高效的检验方法进行研究很有必要[1]。
1.2免疫分析方法
沙门氏菌的免疫分析检测技术建立在免疫学的理论之上,其主要是利用抗体与抗原之间反应的特异性并使用免疫放大技术来完成沙门氏菌的鉴别。通常情况下免疫分析方法能够划分成为标记免疫分析方法及非标机免疫分析方法两种形式,眼前得到实际应用的方法分别由酶联免疫吸附、免疫荧光法及同位素标记法作为操作基础,而使用的具体技术则有免疫传感器技术、乳胶凝集技术及免疫印迹技术等。
1.3分子生物学方法
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应用在沙门氏菌的检验当中时其原理是对特异性的核算序列进行比较,以此完成不同物种、同物种不同个体的差异分析。目前较为常见的检测技术由荧光定量PCR技术、基因芯片技术、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等,同时还有将测序技术作为根本的检测方式,上述技术在灵敏度、特异性及精准度上都有着一定的优势,因此在现实工作当中已经得到了一定的应用,但是其在操作人员及使用仪器上都有着一定的门槛,因此始终无法在基层得到普及[2]。
2.新型技术应用与展望
2.1纳米技术应用
使用纳米技术对沙门氏菌进行测定的传感器为微流体纳米生物传感器,其在原理方面是通过量子点检测的方式来统计沙门氏菌细胞的数量,同时将其固定在量子点的表面,分离、富集方式则是通过磁性颗粒及控制芯片来完成的。而在使用荧光仪对其进行观测时则能够找出纳米颗粒当中的荧光信号点数量,其荧光相应数量会随着细胞浓度的增加而不断上升。在目前进行的实验当中使用的是鸡肉及经过连续稀释的沙门氏菌硼酸盐缓冲液作为研究对象,能够发现在二者之中的沙门氏菌检测限度均为103cfu/ml。同时也是通过这一实验发现纳米技术与生物传感器能进行较好的结合,且在生物传感器未来的发展上也是具有较为清晰的路线的。纳米生物技术制成的传感器不仅有着很高的灵敏度,其在体积上也是更加轻便便于携带的,因此在食品、环境的检测当中有很大的利用价值[3]。
2.2生物传感器技术
使用光学显微成像系统与免疫传感器相结合的技术能够快速的对食品当中存在的沙门氏菌进行检验,在实际的实验当中对103cfu/25g的鸡肉样品进行检验既能够完成样品沙门氏菌的检验,由此能够发现此检测方式的灵敏度相对较高。同时在生物传感器技术当中其能够发挥出的优点还体现在计数准确及便于观察方面,在将其与光学显微成像技术进行结合后能够发现其优势更是体现在敏锐及实用方面。例如在实验过程当中已经能够建立基于 3-吡咯羧基多聚物适配体的阻抗传感器,其传感器类型属于非标机传感器,且在鼠伤寒沙门氏菌的检验当中被证明有效。其原理是通过适配体及靶标物之间的3-吡咯羧基多聚物内部效应及相关的电学属性相互作用来对阻抗进行测定的,在具体的浓度范围上数值为102-108cfu/ml,同时此检测方式兼具经济性及效率[4]。
2.3研究结论及展望
目前对于沙门氏菌研究的关注度正在不断提升,为此其在检测技术及检测方法上都得到了长远的进步,作为常用检测方法的传统检测法、免疫学检测法及分子生物学检测法更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国际官方分析化学家协会、美国食品药品监督局、国际标准化组织等仍然是将生物培养法作为检测沙门氏菌的黄金标准,该方法在成本及硬件条件要求上相对较低,同时其也是各种检测方法的基础,但是其也存在著一定的弊端,例如无法按照时效完成食品安全性的评价,因此在未来的发展当中必然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被淘汰,由此可知对沙门氏菌的检测技术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5]。
结语:
不同的检测方法都会有自身的优点及不足,当前新式的沙门氏菌检测方法是通过结合两种或以上的方式共同使用以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大量的新型材料应用其中,例如本文提及的纳米材料就是很好的范例。而在技术层面上例如传感器技术与传统技术的结合也帮助沙门氏菌检测技术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提升。新技术虽然有一定存在的价值,但是其在成本及技术需求上也是始终居高不下,这样的问题使得其仅仅能够在实验室或大型食品企业当中完成。但是在不久的将来相信会有更多的新兴技术以更强的灵敏度及精准度出现在实际应用当中,且在造价方面也会更加低廉使得大量的食品企业都能够得以普及,帮助完成沙门氏菌并的控制与预防。
参考文献:
[1]覃湘婕,孙宁与,李春尧,杨荣,吴永宝.食品中沙门氏菌检测方法研究进展[J].中国酿造,2020,39(09):18-24.
[2]李杰,丁承超,翟续昭,王广彬,刘武康,曾海娟,王淑娟,孙静娟,董庆利,刘箐.沙门氏菌检测技术研究进展[J].微生物学杂志,2017,37(04):126-132.
[3]胡丽君. 沙门氏菌全基因组测序分析及其DNA等温扩增检测方法的建立和应用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7.
[4]段诺. 食源性致病菌适配体的筛选及分析应用研究[D].江南大学,2013.
[5]冯可. 鲜切果蔬食源性病原微生物快速检测技术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7.
关键词:沙门氏菌;检测技术;检测方法
1.沙门氏菌检测技术与方法现状
1.1传统方法
在传统的方法当中会将培养法标准作为基础,对沙门氏菌的生长及繁殖特性进行参考完成相关检定方案的测定,其具体的步骤首先是完成样品的取样,此后分别进行增菌及繁殖并通过分离培养的方式来对可疑菌落进行识别,在识别可疑菌落后对其进行采样并落实生化实验及血清学的鉴定。通过这样的步骤能够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且其检测结果也已经经过了无数次的验证。目前十分广泛地应用在食品及药品的沙门氏菌检验当中,在需要进行沙门氏菌法定仲裁时也是多使用此方式。但是在进行疫情及疾病的防护时往往对时效有着较为严苛的要求,希望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出检测结果,此时传统方式的4-7天显然不符合要求,为此对同样准确且高效的检验方法进行研究很有必要[1]。
1.2免疫分析方法
沙门氏菌的免疫分析检测技术建立在免疫学的理论之上,其主要是利用抗体与抗原之间反应的特异性并使用免疫放大技术来完成沙门氏菌的鉴别。通常情况下免疫分析方法能够划分成为标记免疫分析方法及非标机免疫分析方法两种形式,眼前得到实际应用的方法分别由酶联免疫吸附、免疫荧光法及同位素标记法作为操作基础,而使用的具体技术则有免疫传感器技术、乳胶凝集技术及免疫印迹技术等。
1.3分子生物学方法
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应用在沙门氏菌的检验当中时其原理是对特异性的核算序列进行比较,以此完成不同物种、同物种不同个体的差异分析。目前较为常见的检测技术由荧光定量PCR技术、基因芯片技术、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等,同时还有将测序技术作为根本的检测方式,上述技术在灵敏度、特异性及精准度上都有着一定的优势,因此在现实工作当中已经得到了一定的应用,但是其在操作人员及使用仪器上都有着一定的门槛,因此始终无法在基层得到普及[2]。
2.新型技术应用与展望
2.1纳米技术应用
使用纳米技术对沙门氏菌进行测定的传感器为微流体纳米生物传感器,其在原理方面是通过量子点检测的方式来统计沙门氏菌细胞的数量,同时将其固定在量子点的表面,分离、富集方式则是通过磁性颗粒及控制芯片来完成的。而在使用荧光仪对其进行观测时则能够找出纳米颗粒当中的荧光信号点数量,其荧光相应数量会随着细胞浓度的增加而不断上升。在目前进行的实验当中使用的是鸡肉及经过连续稀释的沙门氏菌硼酸盐缓冲液作为研究对象,能够发现在二者之中的沙门氏菌检测限度均为103cfu/ml。同时也是通过这一实验发现纳米技术与生物传感器能进行较好的结合,且在生物传感器未来的发展上也是具有较为清晰的路线的。纳米生物技术制成的传感器不仅有着很高的灵敏度,其在体积上也是更加轻便便于携带的,因此在食品、环境的检测当中有很大的利用价值[3]。
2.2生物传感器技术
使用光学显微成像系统与免疫传感器相结合的技术能够快速的对食品当中存在的沙门氏菌进行检验,在实际的实验当中对103cfu/25g的鸡肉样品进行检验既能够完成样品沙门氏菌的检验,由此能够发现此检测方式的灵敏度相对较高。同时在生物传感器技术当中其能够发挥出的优点还体现在计数准确及便于观察方面,在将其与光学显微成像技术进行结合后能够发现其优势更是体现在敏锐及实用方面。例如在实验过程当中已经能够建立基于 3-吡咯羧基多聚物适配体的阻抗传感器,其传感器类型属于非标机传感器,且在鼠伤寒沙门氏菌的检验当中被证明有效。其原理是通过适配体及靶标物之间的3-吡咯羧基多聚物内部效应及相关的电学属性相互作用来对阻抗进行测定的,在具体的浓度范围上数值为102-108cfu/ml,同时此检测方式兼具经济性及效率[4]。
2.3研究结论及展望
目前对于沙门氏菌研究的关注度正在不断提升,为此其在检测技术及检测方法上都得到了长远的进步,作为常用检测方法的传统检测法、免疫学检测法及分子生物学检测法更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国际官方分析化学家协会、美国食品药品监督局、国际标准化组织等仍然是将生物培养法作为检测沙门氏菌的黄金标准,该方法在成本及硬件条件要求上相对较低,同时其也是各种检测方法的基础,但是其也存在著一定的弊端,例如无法按照时效完成食品安全性的评价,因此在未来的发展当中必然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被淘汰,由此可知对沙门氏菌的检测技术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5]。
结语:
不同的检测方法都会有自身的优点及不足,当前新式的沙门氏菌检测方法是通过结合两种或以上的方式共同使用以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大量的新型材料应用其中,例如本文提及的纳米材料就是很好的范例。而在技术层面上例如传感器技术与传统技术的结合也帮助沙门氏菌检测技术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提升。新技术虽然有一定存在的价值,但是其在成本及技术需求上也是始终居高不下,这样的问题使得其仅仅能够在实验室或大型食品企业当中完成。但是在不久的将来相信会有更多的新兴技术以更强的灵敏度及精准度出现在实际应用当中,且在造价方面也会更加低廉使得大量的食品企业都能够得以普及,帮助完成沙门氏菌并的控制与预防。
参考文献:
[1]覃湘婕,孙宁与,李春尧,杨荣,吴永宝.食品中沙门氏菌检测方法研究进展[J].中国酿造,2020,39(09):18-24.
[2]李杰,丁承超,翟续昭,王广彬,刘武康,曾海娟,王淑娟,孙静娟,董庆利,刘箐.沙门氏菌检测技术研究进展[J].微生物学杂志,2017,37(04):126-132.
[3]胡丽君. 沙门氏菌全基因组测序分析及其DNA等温扩增检测方法的建立和应用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7.
[4]段诺. 食源性致病菌适配体的筛选及分析应用研究[D].江南大学,2013.
[5]冯可. 鲜切果蔬食源性病原微生物快速检测技术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