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商业世界里,怎么可能没有小企业?
面对“大吃小、强伐弱”的丛林法则,战梅很不以为然。一年前,她是北京正合鼎业印刷有限公司的职业经理人,一年后,她收购了正合。正合就是北京大兴区一家平凡、普通的企业,以书刊印刷为主业,年加工产值约1000余万元。
“小企业永远都有生存空间,它可能赚钱没有大企业多,但如果真让它死亡,那不容易,”战梅说,“你看看自然界的生态圈,老虎和狮子无疑是强大的王者,但谁的适应能力更强?是蟑螂。小小的蟑螂在地球上存活了数亿年”。
在战梅看来,小企业运营成本低、经营灵活,“真要遇上什么事,抽身调头快。这是很多大企业做不到的”。
“大家可能感觉小企业容易倒闭,死亡概率大。其实是因为小企业基数大,100家小企业里倒闭了10家,10家大企业里倒闭了1家,表面看起来,小企业倒闭数量多,但概率是一样的啊。”战梅认为。
在战梅的主导下,正合的发展不追求规模,民营企业要做大,管理容易跟不上,这是一方面原因。另一方面,数字化冲击下,出版物印刷的市场空间不断萎缩,企业扩张风险加大。
“我们就做小企业,或者说做中型企业就足够了,做到这里面最好就行了。”战梅说。她现在最要动脑筋的地方,不是扩大业务规模、扩充设备,而是在现有规模中尽可能地追求利润最大化。
一年前,战梅来到正合,这家企业连年亏损,用她自己的话形容,是已经完全掉到底了。很多人不理解她为什么要接手这样一家企业,而她一年后收购正合,更是有朋友问,“你是不是疯了”?
经营好正合,是战梅一个人的战斗。她说自己虽然年过四十,但还想好好做事,还在寻找重新起跳的机会。
小企业有小企业的特点,小企业有小企业的生存之道。正合也有战梅式的活法。
“你看这现在是不是空荡荡的?”战梅指着外面的大办公室说,“从前,这里坐着行政经理、行政文员……总经理还配得一个助理呢。现在办公室人员只剩下5个:一个负责生产调度,一个管工艺,两个客服人员,一个财务人员。管财务的把行政工作也兼起来。不仅如此,原来全厂有三个保洁,现在只留下一个。食堂工作人员也减掉一个”。至于车间,工人也压缩了近30%。人工作为最大的成本,几乎占到加工值的三成。战梅的原则是少养人,她要求骨干工人得是技术多面手,要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效能。
正合除了老板,就没有业务员了。“这大概就是中国特色吧,小企业养不起业务员,养出来业务员,可能最终他会朝你开枪。而且我们这一行,小企业也基本是靠老板从一线慢慢干起来的。”战梅这样说。
虽然是小企业,正合也不是有订单就接,有客户就做。今年九十月份,市场情况不太好,战梅依然镇定、不失分寸,“挣不到钱的订单,坚决不能做,这个想法不能动摇。”正合的客户,有做畅销书的,按理这样的客户应该特别受欢迎,战梅却严格将这类客户比例控制在百分之二十左右。“跟着畅销书客户,体会的就是大起大落,这个月业务达到高峰,下个月可能很快就掉到低谷,”战梅说。她的想法是,企业选择客户和人吃饭是一个道理。科学搭配、合理饮食才有益健康,饥一顿、饱一顿,突然间的暴饮暴食、胡吃海塞很容易让肠胃出问题。
对于印刷行业的小企业主来说,战梅觉得还有一件事情非常重要,那就是心态。“印刷已经不太赚钱了,这是经营之初就应该定好的基调。我对正合的期望是小有收入便可,不能指著他现在赚大钱,目标和期望值不能太高。一个人如果只能拎动二十斤的东西,那就老老实实拎这二十斤吧,不要想着去拿三四十斤。”战梅的话里透出几分通达。
作为一名小企业主,战梅也有自己的尴尬和无奈。她看重人,想着力培养一批有能力、有担当的员工,很多时候又难免失望。“我这里员工的文化素质不高,学历最高的是高中。”战梅说。她时常觉得员工点不透、点不通,不能完全达到她的要求。
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战梅让正合扭亏为盈。她把一些必要的规章制度与管理理念输入正合,将这家完全掉到底的企业拉起来了。
而现在,正合又面临着新的重大变化和考验。战梅要离开了。她早几年前就申请移民加拿大,丈夫和孩子都在国外,她也决定要过去了。
这简直让人难以想象。越是小企业,老板越重要,是生命线般的存在。战梅要走了,正合怎么办?
“员工们就当我在休长假吧。”战梅说,即使人在国外,她还是正合的老板。只要她还是正合的老板,员工就不会失掉主心骨。战梅的合伙人会在战梅离开后负责正合的日常管理。“基本的运营模式已经建立,员工也都适应了,有个人领着,按照这个惯性走下去,问题不大。”战梅这样想,大不了,她就做个空中飞人吧。
战梅觉得,对正合,她不能完全撒手,也不能完全不撒手,“只要我在公司,员工就会习惯出了问题便找我,自己不经事,也不扛事。人都是有潜能的,就看自己想不想发挥。我离开,对于企业和员工来说,可能是好事。”
暂时离开正合,对战梅而言,是追寻自我的解放。“我去加拿大,不是真的要休息,要回归家庭了。”战梅说。她想从企业运营的繁杂事务中解脱出来,去学习、去沉淀。
去外面的世界看一看,战梅也许会发现更多新的机会,而这些,最终也可能反哺正合。
面对“大吃小、强伐弱”的丛林法则,战梅很不以为然。一年前,她是北京正合鼎业印刷有限公司的职业经理人,一年后,她收购了正合。正合就是北京大兴区一家平凡、普通的企业,以书刊印刷为主业,年加工产值约1000余万元。
“小企业永远都有生存空间,它可能赚钱没有大企业多,但如果真让它死亡,那不容易,”战梅说,“你看看自然界的生态圈,老虎和狮子无疑是强大的王者,但谁的适应能力更强?是蟑螂。小小的蟑螂在地球上存活了数亿年”。
在战梅看来,小企业运营成本低、经营灵活,“真要遇上什么事,抽身调头快。这是很多大企业做不到的”。
“大家可能感觉小企业容易倒闭,死亡概率大。其实是因为小企业基数大,100家小企业里倒闭了10家,10家大企业里倒闭了1家,表面看起来,小企业倒闭数量多,但概率是一样的啊。”战梅认为。
在战梅的主导下,正合的发展不追求规模,民营企业要做大,管理容易跟不上,这是一方面原因。另一方面,数字化冲击下,出版物印刷的市场空间不断萎缩,企业扩张风险加大。
“我们就做小企业,或者说做中型企业就足够了,做到这里面最好就行了。”战梅说。她现在最要动脑筋的地方,不是扩大业务规模、扩充设备,而是在现有规模中尽可能地追求利润最大化。
一年前,战梅来到正合,这家企业连年亏损,用她自己的话形容,是已经完全掉到底了。很多人不理解她为什么要接手这样一家企业,而她一年后收购正合,更是有朋友问,“你是不是疯了”?
经营好正合,是战梅一个人的战斗。她说自己虽然年过四十,但还想好好做事,还在寻找重新起跳的机会。
小企业有小企业的特点,小企业有小企业的生存之道。正合也有战梅式的活法。
“你看这现在是不是空荡荡的?”战梅指着外面的大办公室说,“从前,这里坐着行政经理、行政文员……总经理还配得一个助理呢。现在办公室人员只剩下5个:一个负责生产调度,一个管工艺,两个客服人员,一个财务人员。管财务的把行政工作也兼起来。不仅如此,原来全厂有三个保洁,现在只留下一个。食堂工作人员也减掉一个”。至于车间,工人也压缩了近30%。人工作为最大的成本,几乎占到加工值的三成。战梅的原则是少养人,她要求骨干工人得是技术多面手,要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效能。
正合除了老板,就没有业务员了。“这大概就是中国特色吧,小企业养不起业务员,养出来业务员,可能最终他会朝你开枪。而且我们这一行,小企业也基本是靠老板从一线慢慢干起来的。”战梅这样说。
虽然是小企业,正合也不是有订单就接,有客户就做。今年九十月份,市场情况不太好,战梅依然镇定、不失分寸,“挣不到钱的订单,坚决不能做,这个想法不能动摇。”正合的客户,有做畅销书的,按理这样的客户应该特别受欢迎,战梅却严格将这类客户比例控制在百分之二十左右。“跟着畅销书客户,体会的就是大起大落,这个月业务达到高峰,下个月可能很快就掉到低谷,”战梅说。她的想法是,企业选择客户和人吃饭是一个道理。科学搭配、合理饮食才有益健康,饥一顿、饱一顿,突然间的暴饮暴食、胡吃海塞很容易让肠胃出问题。
对于印刷行业的小企业主来说,战梅觉得还有一件事情非常重要,那就是心态。“印刷已经不太赚钱了,这是经营之初就应该定好的基调。我对正合的期望是小有收入便可,不能指著他现在赚大钱,目标和期望值不能太高。一个人如果只能拎动二十斤的东西,那就老老实实拎这二十斤吧,不要想着去拿三四十斤。”战梅的话里透出几分通达。
作为一名小企业主,战梅也有自己的尴尬和无奈。她看重人,想着力培养一批有能力、有担当的员工,很多时候又难免失望。“我这里员工的文化素质不高,学历最高的是高中。”战梅说。她时常觉得员工点不透、点不通,不能完全达到她的要求。
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战梅让正合扭亏为盈。她把一些必要的规章制度与管理理念输入正合,将这家完全掉到底的企业拉起来了。
而现在,正合又面临着新的重大变化和考验。战梅要离开了。她早几年前就申请移民加拿大,丈夫和孩子都在国外,她也决定要过去了。
这简直让人难以想象。越是小企业,老板越重要,是生命线般的存在。战梅要走了,正合怎么办?
“员工们就当我在休长假吧。”战梅说,即使人在国外,她还是正合的老板。只要她还是正合的老板,员工就不会失掉主心骨。战梅的合伙人会在战梅离开后负责正合的日常管理。“基本的运营模式已经建立,员工也都适应了,有个人领着,按照这个惯性走下去,问题不大。”战梅这样想,大不了,她就做个空中飞人吧。
战梅觉得,对正合,她不能完全撒手,也不能完全不撒手,“只要我在公司,员工就会习惯出了问题便找我,自己不经事,也不扛事。人都是有潜能的,就看自己想不想发挥。我离开,对于企业和员工来说,可能是好事。”
暂时离开正合,对战梅而言,是追寻自我的解放。“我去加拿大,不是真的要休息,要回归家庭了。”战梅说。她想从企业运营的繁杂事务中解脱出来,去学习、去沉淀。
去外面的世界看一看,战梅也许会发现更多新的机会,而这些,最终也可能反哺正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