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看起来,Siri已不仅是个被调戏的“助手”了。
一个初识的朋友让我见识了Siri的“正确打开方式”。当时我在和他讨论虚拟现实,他绝对是这方面的专家,滔滔不绝说了好多。我说,等等,让我记一下。但他说,别担心,然后掏出手机,对着手机话筒将他刚才提到的几个值得我去查找的要点又说了一遍。说完,biu~,这些语音转化为文字,作为一封邮件发给了我。
待一个小时后仔细阅读这封邮件,我发现了通篇的错误:一些主语和连词或许是因为说得太快而不见了,一些单词被错误地拼成了另外的单词。当然,这封邮件也没有通常的邮件格式。
但除去这些,我的确得到了所有我想要的信息,而这对我是最重要的。
之后,我在给关系不错的人回短邮件时会尝试用Siri。虽然我对此尚处在感觉别扭的阶段,但会忍不住想,这种方式会不会改变我们的行文风格呢?基于过去二十年间我们文风陡变(以前我会在文章中加入biu吗?),我觉得答案会是“是”。
说这个会不会有点早?
Nuance,一个基于云端的语音识别服务,说,比起过去一年,它所处理的语音信息已多了48%,而且准确率也更高,能达到95%。
当然,还有这个发给我口述邮件的人。他说他80%的邮件都是这么处理的,特别是那些只需要回复只言片语的“乒乓球邮件”,让Siri来完成他的口述真是再方便不过。当然,我也承认他是个极端案例。
论证不算充分,但反正不妨碍我们看看互联网技术是如何剧烈改变我们的语言的。
当邮件、短信和电话变得普及,人们沟通也变得更频繁,来往文字也为了实用而省却了不少客套和繁文缛节;再之后,缩略语带来效率,表情和新鲜词汇能更鲜明地表达情绪和立场,所有这些让我们文风大变。
《连线》在2005年说,一些语言学家担心人们用了太多缩略字,以至于会损害我们正确表达意见的能力(然并……我们还是那么爱缩略语);2008年,英国《卫报》抱怨人们过度使用惊叹号和吐槽,但为什么不能用感叹号!!
我想的最多的是2003年的一个研究。那个研究说互联网让我们的书写方式更口语化。那些研究人员面对Siri全面帮助人们完成口述文字的时代会如何呢?口述本身就会不可救药地带上“口语”,只要想想对着稿子念的演讲和即兴演讲之间的差别。
当然,我也想到,由于口音而产生新词汇会变得更多。不知道“酱紫”这个暴露网龄的词汇会不会重新流行;或有一天,湖南人干脆就都被称为扶栏人了。
乔治城大学大脑和语言实验室主任迈克尔·厄尔曼在接受BCC采访时曾解释了一种更加严重的口音问题—洋泾浜。他说因为贸易和文化的融合,各种形式的洋泾浜因此产生,这些出于实用而产生的交流语言语法结构简单,甚至慢慢进入书面语中(例如long time no see)。
进入互联网时代之后,世界各地的人都能在Facebook、YouTube或者Twitter上写评论发感慨,因此这些洋泾浜进入书面语的速度加快了。2012年《经济学人》的一篇文章还正儿八经地讨论了一下。但如果口述转为文字变得普及,那这些洋泾浜进入往来邮件和更为正式的文本的可能性也越高。
当然,口述文本也会更随意和自我,更效率至上。就像那个口述邮件的人,他不在乎语法和邮件格式,只要把那些必要的信息传达出去就好了。
副作用大概会出现在那些啰嗦的人身上。对着Siri翻来覆去说同一个意思并且还都转为文字发给收件人,真的好可怕!
无论如何,我还是挺期待这些变化的。那些新出现的词汇总能让我开心,我简直迫不及待想知道段子手们会如何在这点耍上些聪明,然后创造出一些新的词汇来。
但如果你发现这篇文字已经啰嗦且不知所云,还请担待,说不定我就是对着Siri口述的呢。
一个初识的朋友让我见识了Siri的“正确打开方式”。当时我在和他讨论虚拟现实,他绝对是这方面的专家,滔滔不绝说了好多。我说,等等,让我记一下。但他说,别担心,然后掏出手机,对着手机话筒将他刚才提到的几个值得我去查找的要点又说了一遍。说完,biu~,这些语音转化为文字,作为一封邮件发给了我。
待一个小时后仔细阅读这封邮件,我发现了通篇的错误:一些主语和连词或许是因为说得太快而不见了,一些单词被错误地拼成了另外的单词。当然,这封邮件也没有通常的邮件格式。
但除去这些,我的确得到了所有我想要的信息,而这对我是最重要的。
之后,我在给关系不错的人回短邮件时会尝试用Siri。虽然我对此尚处在感觉别扭的阶段,但会忍不住想,这种方式会不会改变我们的行文风格呢?基于过去二十年间我们文风陡变(以前我会在文章中加入biu吗?),我觉得答案会是“是”。
说这个会不会有点早?
Nuance,一个基于云端的语音识别服务,说,比起过去一年,它所处理的语音信息已多了48%,而且准确率也更高,能达到95%。
当然,还有这个发给我口述邮件的人。他说他80%的邮件都是这么处理的,特别是那些只需要回复只言片语的“乒乓球邮件”,让Siri来完成他的口述真是再方便不过。当然,我也承认他是个极端案例。
论证不算充分,但反正不妨碍我们看看互联网技术是如何剧烈改变我们的语言的。
当邮件、短信和电话变得普及,人们沟通也变得更频繁,来往文字也为了实用而省却了不少客套和繁文缛节;再之后,缩略语带来效率,表情和新鲜词汇能更鲜明地表达情绪和立场,所有这些让我们文风大变。
《连线》在2005年说,一些语言学家担心人们用了太多缩略字,以至于会损害我们正确表达意见的能力(然并……我们还是那么爱缩略语);2008年,英国《卫报》抱怨人们过度使用惊叹号和吐槽,但为什么不能用感叹号!!
我想的最多的是2003年的一个研究。那个研究说互联网让我们的书写方式更口语化。那些研究人员面对Siri全面帮助人们完成口述文字的时代会如何呢?口述本身就会不可救药地带上“口语”,只要想想对着稿子念的演讲和即兴演讲之间的差别。
当然,我也想到,由于口音而产生新词汇会变得更多。不知道“酱紫”这个暴露网龄的词汇会不会重新流行;或有一天,湖南人干脆就都被称为扶栏人了。
乔治城大学大脑和语言实验室主任迈克尔·厄尔曼在接受BCC采访时曾解释了一种更加严重的口音问题—洋泾浜。他说因为贸易和文化的融合,各种形式的洋泾浜因此产生,这些出于实用而产生的交流语言语法结构简单,甚至慢慢进入书面语中(例如long time no see)。
进入互联网时代之后,世界各地的人都能在Facebook、YouTube或者Twitter上写评论发感慨,因此这些洋泾浜进入书面语的速度加快了。2012年《经济学人》的一篇文章还正儿八经地讨论了一下。但如果口述转为文字变得普及,那这些洋泾浜进入往来邮件和更为正式的文本的可能性也越高。
当然,口述文本也会更随意和自我,更效率至上。就像那个口述邮件的人,他不在乎语法和邮件格式,只要把那些必要的信息传达出去就好了。
副作用大概会出现在那些啰嗦的人身上。对着Siri翻来覆去说同一个意思并且还都转为文字发给收件人,真的好可怕!
无论如何,我还是挺期待这些变化的。那些新出现的词汇总能让我开心,我简直迫不及待想知道段子手们会如何在这点耍上些聪明,然后创造出一些新的词汇来。
但如果你发现这篇文字已经啰嗦且不知所云,还请担待,说不定我就是对着Siri口述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