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备课是整个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也是一节课是否成功的重要保证。“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对于教师而言,要想上好一节课,首先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这样才能在课堂游刃有余,同时也能使教学具有针对性和目的性。
什么是备课?我认为,备课就是教师依据新课程标准要求,在熟读教材、科学处理教材的基础上再结合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加入自己独特的想法,通过有效的方式方法把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从而使学生掌握新知识和新技能。而很多时候,由于工作繁忙,教师缺少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往往都会把备课变成抄教案,把上课变成背教案,久而久之,备课也就变得形式化。备什么?如何备?我从备课中的主体教材、客体学生、教学方法、课后反馈等几点入手,对如何科学有效备课做出简单分析,提出几点建议,以期为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奠定基础。
一、备教材
教材是教学的载体和媒介。备教材不是将课本上的内容简单地照搬到课堂上,而是通过认真地研究教材、吃透教材,把握新课程标准对知识与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要求,在深刻理解教材的基础上借助教材,让学生更好地把握知识和技能。备教材就是吃透教材,简化烦琐的教学头绪,使教学内容最优化,使学生更容易掌握新知识和新技能。
二、备学生
学生是教师课堂教学的对象。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者不应该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课堂教学过程并不是教师灌输式地教学,教师不应该只注重教,而更应该注重学生的学。“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应传授给学生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的方式方法,让学生学会自学,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在活动中探索并发现新知,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获取知识的技能。另外,一个班的学生知识能力参差不齐,教师应细心观察并充分估计学生的个别差异,要打破“一刀切”这种传统陈旧的教学观念的束缚,采取“分层次”“分类”教学,使不同知识层次的学生获得不同层次的知识能力。
三、备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要达到的目的。教师在授课前首先要明确这节课要学习什么、要让学生掌握什么知识和能力、应该达到怎样的预期效果。这就需要教师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内容,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一定要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要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同时要保证与课堂教学相一致,这样在教学中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四、备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教学中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并理解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难点是指教学中比较难的、学生不易理解的知识和基本技能。而每一节课中,教师要围绕一个或几个知识点进行教学,并由浅入深地对知识点进行挖掘和延伸,结合学生实际认知水平和认知能力,有效突破难以理解的知识点,从而使学生真正掌握并理解本节课的知识点和技能。
要想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首先要把握好重点和难点。要想做到这一点,教师首先要认真钻研教材,结合新课程标准要求和教材内容,从知识结构入手,抓住本节课的重难点,然后再根据学生实际认知能力和水平,充分考虑不同认知层次的学生,分层次、有选择性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五、备学法、教法
教法就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将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的方式方法,学法就是学生选择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的方式方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不仅要根据教学目标给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會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而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大多数学生只注重存储知识,而忽略了学习方法。新课程标准要求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只有让学生真正掌握学习的方法,学会学习,久而久之,养成自己获取并加工知识的方法和自我学习的习惯,才能真正受益终生。
六、备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对教案的再现和验证,是教学最重要的环节,是教师、学生、书本的对话,好的教学过程的设计对课堂教学效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教学过程的基本点应放在夯实基础知识和训练基本技能上,一节课是否真正成功,从某种意义上讲,在于教师如何在 40 分钟内让优等生选择好“自助餐”,吃得好;给中等生配好“套餐”,吃得饱;给学困生订好“配餐”,吃得饱。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设计不同层次的活动,让每一位学生主动参与活动,不要出现“被遗忘者”;在课堂练习过程中,练习题的设计要有难易梯度,照顾到每一位学生,不要出现“被遗漏者”;在课堂知识总结过程中,要注意知识的延伸,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掌握不同层次的知识和技能,不要出现“被抛弃者”。
七、备作业
作业设计是教学过程取得效果的反馈环节。本着对学生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考查和训练的目标,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贴近教材实际、学生实际、生活实际,设计适量、科学、有效的作业,以便对学生进行正确的评估。无论准备多么充分,课堂有多么活跃,最终要根据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才能看到教学效果。因此,作业要富有典型性、启发性、多样性,达到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作业效果,坚决杜绝题海战术。
八、课后反思
如何有效地利用这种最真实的反馈?课后反思是最好、最有效的方式。教师想要有所进步,读书、坚持理论学习是必要的,但还要通过真实的教学实践获得真知。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曾经说过:“认真写三年教案的人不一定成为优秀教师,但认真写三年教学反思的人必定成为有思想的教师,说不定还能写出一个专家来。”通过学生的课堂反应和作业,教师可以得到真实、宝贵的反馈,这种反馈是很真实、很宝贵的。因此,每节课后,有必要记录这节课成功的地方和不足的地方。
综上所述,通过有效的方式方法做好科学备课,对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有着指导性意义,而课后反馈为下次有效备课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改进方案,如此良性循环,相信课堂教学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责编 杨 菲)
什么是备课?我认为,备课就是教师依据新课程标准要求,在熟读教材、科学处理教材的基础上再结合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加入自己独特的想法,通过有效的方式方法把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从而使学生掌握新知识和新技能。而很多时候,由于工作繁忙,教师缺少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往往都会把备课变成抄教案,把上课变成背教案,久而久之,备课也就变得形式化。备什么?如何备?我从备课中的主体教材、客体学生、教学方法、课后反馈等几点入手,对如何科学有效备课做出简单分析,提出几点建议,以期为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奠定基础。
一、备教材
教材是教学的载体和媒介。备教材不是将课本上的内容简单地照搬到课堂上,而是通过认真地研究教材、吃透教材,把握新课程标准对知识与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要求,在深刻理解教材的基础上借助教材,让学生更好地把握知识和技能。备教材就是吃透教材,简化烦琐的教学头绪,使教学内容最优化,使学生更容易掌握新知识和新技能。
二、备学生
学生是教师课堂教学的对象。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者不应该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课堂教学过程并不是教师灌输式地教学,教师不应该只注重教,而更应该注重学生的学。“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应传授给学生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的方式方法,让学生学会自学,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在活动中探索并发现新知,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获取知识的技能。另外,一个班的学生知识能力参差不齐,教师应细心观察并充分估计学生的个别差异,要打破“一刀切”这种传统陈旧的教学观念的束缚,采取“分层次”“分类”教学,使不同知识层次的学生获得不同层次的知识能力。
三、备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要达到的目的。教师在授课前首先要明确这节课要学习什么、要让学生掌握什么知识和能力、应该达到怎样的预期效果。这就需要教师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内容,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一定要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要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同时要保证与课堂教学相一致,这样在教学中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四、备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教学中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并理解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难点是指教学中比较难的、学生不易理解的知识和基本技能。而每一节课中,教师要围绕一个或几个知识点进行教学,并由浅入深地对知识点进行挖掘和延伸,结合学生实际认知水平和认知能力,有效突破难以理解的知识点,从而使学生真正掌握并理解本节课的知识点和技能。
要想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首先要把握好重点和难点。要想做到这一点,教师首先要认真钻研教材,结合新课程标准要求和教材内容,从知识结构入手,抓住本节课的重难点,然后再根据学生实际认知能力和水平,充分考虑不同认知层次的学生,分层次、有选择性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五、备学法、教法
教法就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将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的方式方法,学法就是学生选择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的方式方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不仅要根据教学目标给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會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而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大多数学生只注重存储知识,而忽略了学习方法。新课程标准要求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只有让学生真正掌握学习的方法,学会学习,久而久之,养成自己获取并加工知识的方法和自我学习的习惯,才能真正受益终生。
六、备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对教案的再现和验证,是教学最重要的环节,是教师、学生、书本的对话,好的教学过程的设计对课堂教学效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教学过程的基本点应放在夯实基础知识和训练基本技能上,一节课是否真正成功,从某种意义上讲,在于教师如何在 40 分钟内让优等生选择好“自助餐”,吃得好;给中等生配好“套餐”,吃得饱;给学困生订好“配餐”,吃得饱。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设计不同层次的活动,让每一位学生主动参与活动,不要出现“被遗忘者”;在课堂练习过程中,练习题的设计要有难易梯度,照顾到每一位学生,不要出现“被遗漏者”;在课堂知识总结过程中,要注意知识的延伸,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掌握不同层次的知识和技能,不要出现“被抛弃者”。
七、备作业
作业设计是教学过程取得效果的反馈环节。本着对学生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考查和训练的目标,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贴近教材实际、学生实际、生活实际,设计适量、科学、有效的作业,以便对学生进行正确的评估。无论准备多么充分,课堂有多么活跃,最终要根据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才能看到教学效果。因此,作业要富有典型性、启发性、多样性,达到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作业效果,坚决杜绝题海战术。
八、课后反思
如何有效地利用这种最真实的反馈?课后反思是最好、最有效的方式。教师想要有所进步,读书、坚持理论学习是必要的,但还要通过真实的教学实践获得真知。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曾经说过:“认真写三年教案的人不一定成为优秀教师,但认真写三年教学反思的人必定成为有思想的教师,说不定还能写出一个专家来。”通过学生的课堂反应和作业,教师可以得到真实、宝贵的反馈,这种反馈是很真实、很宝贵的。因此,每节课后,有必要记录这节课成功的地方和不足的地方。
综上所述,通过有效的方式方法做好科学备课,对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有着指导性意义,而课后反馈为下次有效备课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改进方案,如此良性循环,相信课堂教学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责编 杨 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