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2013年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国家机构领导人员,并表决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两会不仅是中国政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所有媒体报道的重头戏。本文以人民网和新浪网为例,采用定量研究的方法,对比分析不同网络媒体对“两会”报道的异同。
关键词:两会;人民网;新浪网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3)10-0043-02
“两会”是中国政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所有媒体的最佳自我展示机会。早在2010年,就有约80%的受众选择通过网络获得两会信息[1]。2011年,桌面互联网、电视媒体、手机登移动互联网成为网民接触两会信息的三大首选渠道[2]。2013年两会召开期间,共有超过1.3亿的网民访问了6家缔元信全流量监测的“两会专题”,带来超过29亿的页面浏览量,平均每个用户访问21页,每次访问停留时长近7分钟。和去年两会相比,网民的人均访问页数和访问频率、停留时长等反映用户黏性的指标均有较大幅度上升[3]。根据样本选取的有效性和代表性,本文选择人民网和新浪网,人民网是党报《人民日报》建设的以新闻为主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新浪网是具有广泛影响力和高时效性的民营网站。基于媒体性质不同,在“两会”报道中的报道方式、报道内容、报道手段等各有不同。本文选取两家网站在2013年3月3日至3月17日间的报道作为研究样本进行比较分析。
一、专栏设置:大胆出新VS传统守旧
自2013年3月3日起,人民网和新浪网针对“两会”均开设“两会”专题版面,进行同步直播报道,分别设置专栏对两会信息分类发布(如表1、表2所示)。
表1 人民网关于“两会”报道的专栏设置
人民网和新浪网均在网站首页以焦点图片、新闻标题为主进行同步直播,其中人民网“两会”专题栏目设置灵活多样、贴近生活、用语新颖,与2012年“两会”报道相比,2013年的人民网在传统新闻专栏的基础上,与其他新媒体融合,增设了如 “微播报”、“G族看会”等新栏目,与其依托的《人民日报》党报报道相比带给受众耳目一新的感觉,彰显出人民网作为新媒体的时代特点。2013年的“两会”报道中,人民网大胆邀请王旭明和孟非两位高人气名人对相关焦点话题进行评说和访谈,特开设“王旭明侃两会”和“孟非说两会”栏目,两位名人的观点和语言各具特色,为人民网的整体风格更加突出,增加网站浏览量和网民关注度。相比之下,新浪网在“两会”专题中栏目设置中规中矩,较为传统。其中“美丽中国说”、“微博议事厅”等栏目设置突出其作为民营媒体服务人民、反映人民声音的特点。
但人民网也有对民众参与“两会”参政议政的版块设置,位置在专题网页右侧,可见在反映人民声音的栏目设置方面新浪网的设计并不突出。从栏目设置方面,综合比较两家媒体,人民网较为新颖,栏目内容更为丰富多样。
表2 新浪网关于“两会”报道的专栏设置
二、内容对比:自上而下VS自下而上
两家网站的报道重心主要集中在领导换届、大部制改革、提案政见、环境问题、中国梦等主题内容。
人民网借助传统媒体的雄厚实力,可通过编辑编发新闻[4]。在“两会”报道中,呈现自上而下的特点,其亮点内容在“访谈”栏目中,邀请“两会”代表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谈论热议话题、网上述职、发表新政观点等。人民网的访谈分为“我是代表”“新政论谈”和“焦点人物”三大板块,“我是代表”板块以“用心代表民意,敢言反映民声”为口号推出8期访谈内容,分别以食品安全、楼市调控、雾霾天气等8个主题为讨论内容,每期邀请一位“人大”代表和一位网友代表讨论。“焦点人物”板块邀请到23位代表与网友讨论他们的建言。“两会”期间做客接受访谈的“人大”代表和“政协”代表共计150余位,报道的相关访谈内容也均为独家报道。新浪网在“两会”报道中,由于其民营商业媒体性质,其独家报道内容采用新浪记者在两会现场追踪采访两会代表,将采访视频与文字同时发布。与人民网直接邀请代表做客相比,新浪网与网民的互动性较差,信息量较少,采访和拍摄方式也较为随意。如在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整理材料时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但在其独家追踪栏目中,大部分采访并非独家,而是采用录制代表发言以及多家媒体共同采访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与栏目名称设置不符。此外,新浪网的两会访谈主要来自新华网、中国青年报等媒体的访谈,并非独家访谈报道。新浪网的报道亮点为自下而上,并以视频为主,推出“南腔北调说愿望”板块,采访来自不同职业、不同年龄、不同地区的50位普通市民,表达自己的愿望,突出草根特色,反映普通人民的声音。
三、互动对比:在线交流VS微博互动
“两会”期间,人民网以《人民日报》的党报地位为依托,邀请“两会”代表和专家做客,针对“两会”焦点话题与网民交流并整理报道。例如,邀请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中科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王毅、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邵敏做客,以“雾霾天气与环境保护”为主题与网友进行在线交流。网络媒体的一大特点是网民与媒体的互动,新浪网利用新浪微博的影响力,在“两会”报道中极大的发挥政务微博作用,每日推出不同省市政务微博的开放日与网民交流,大打微博牌,5亿微博用户可加关键字对两会内容进行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具有草根特色。人民网今年在论坛讨论的基础上增设微博互动栏目——麻辣烫。该栏目对微博网友的观点进行整理报道,自3月1日至3月16日每日推出一期,共挑选微博200条。但与新浪微博的影响力相比,人民网的微博互动逊色很多。
四、版式设计:专题封面VS传统版头
人民网为“两会”专题制作专题动画封面,封面具体内容如图1.封面设硬新闻、好声音、记者探会、炫图表、深阅读、名嘴评、察舆情、微播报八大关键字链接和人大专题、政协专题链接,网民可根据该关键字直通网页快速浏览信息。其外观为形似中国结的菱形,颜色采用中国红,背景为代表大地的土黄色,绘有人民大会堂、和平鸽,并以文字形式表达该网站的报道优势和特点。在浏览时,动画效果为盒子打开动画。该封面具有象征意义,设计简洁明了、直观大方、形象生动。“两会”专题页面的版头设计始终以最重要的硬新闻焦点图为主,图片两侧设有两个民生关注的小版块。 图1 人民网“两会”报道封面
新浪网没有为“两会”专题设计封面,采取传统网页形式,在大部制改革方案推出时其专题网页版头内容为改革图解信息,在换届之后,版头位置内容为新上任的领导信息。
五、版面风格:鲜艳简洁VS单调冗长
人民网的版面采用红、黄两种鲜艳的色彩为主,底色采用红、黄渐变色,板块分隔清晰,整体感強,给人以鲜艳简洁、充满力量与朝气的感觉。在“两会”专题首页,图片数量控制在15张图片以下,以文字标题为主,焦点图选择较为传统,具有党媒特色。
新浪网的版面底色为白色,栏目标题及重点要闻标题采用红色,但总体感觉板块分隔不清晰,图片量大,尤其在“两会”召开后期,图片数量在30张以上,随着“两会”的进行而在首页累加信息,导致首页过于长,整体感觉单调冗长如表3。
表3 人民网与新浪网首页内容对比分析
注:1.统计时间为2013年4月1日。2.仅以量大网站2013年全国两会渣U难题首页为研究对象进行数字统计
六、两家网站共同点分析
纵观两家媒体的报道,各具特色,二者都利用各自媒体特点,发挥其媒体作用。在硬新闻报道中,两家媒体大都全文引用《新京报》《中国新闻网》等媒体的内容,在一些主题报道中内容几乎完全相同。如铁道部改革新闻。
人民网和新浪网在“两会” 报道中有以下几个共同点:1.兼顾传统媒体特点。在硬新闻报道方面,传达中央的政策措施,对2013年“两会”的大部制改革和领导换届信息重点报道,并访问政界、文化界、经济界的精英议论国是。2.注重民生新闻与互动。两家媒体注重对人民关注的话题的报道,如铁道部改革、环境问题、中国梦、住房等新闻报道,每条报道的内容下方都设立网民互动版块,网友可直接发表观点讨论,并充分利用微博与网民互动。3.闭幕后的回顾报道。“两会”胜利闭幕后,人民网和新浪网都会其网站进行调整,设立“两会”回顾版块,网民可回看“两会”期间每日信息。
综合比较,从栏目设置和报道内容的选择上,两家媒的2013年“两会”报道注重民生和民意报道,反映基层代表委员的声音,尤为重视与网民的互动,拉进传者和受众的距离。同时说明,中国新媒体在对重大政治事件报道中更加贴近群众,贴近生活。
参考文献:
[1] 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2010年全国两会网络舆情研究报告[OL].http://news.qq.com,2010-03-22.
[2] 凤凰网.清华大学媒介调查实验室[OL].http://medie.ifeng.com, 2011-03-21.
[3] 2013年“两会”专题分析报告[OL].http://www.dratio.com/ 2013/ 0329/184195.html,2013-03-29.
[4] 纪佩吉.2009年全国两会专题编排特色研究——以人民网和新浪网为例[J].调查与研究,2009(8).
关键词:两会;人民网;新浪网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3)10-0043-02
“两会”是中国政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所有媒体的最佳自我展示机会。早在2010年,就有约80%的受众选择通过网络获得两会信息[1]。2011年,桌面互联网、电视媒体、手机登移动互联网成为网民接触两会信息的三大首选渠道[2]。2013年两会召开期间,共有超过1.3亿的网民访问了6家缔元信全流量监测的“两会专题”,带来超过29亿的页面浏览量,平均每个用户访问21页,每次访问停留时长近7分钟。和去年两会相比,网民的人均访问页数和访问频率、停留时长等反映用户黏性的指标均有较大幅度上升[3]。根据样本选取的有效性和代表性,本文选择人民网和新浪网,人民网是党报《人民日报》建设的以新闻为主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新浪网是具有广泛影响力和高时效性的民营网站。基于媒体性质不同,在“两会”报道中的报道方式、报道内容、报道手段等各有不同。本文选取两家网站在2013年3月3日至3月17日间的报道作为研究样本进行比较分析。
一、专栏设置:大胆出新VS传统守旧
自2013年3月3日起,人民网和新浪网针对“两会”均开设“两会”专题版面,进行同步直播报道,分别设置专栏对两会信息分类发布(如表1、表2所示)。
表1 人民网关于“两会”报道的专栏设置
人民网和新浪网均在网站首页以焦点图片、新闻标题为主进行同步直播,其中人民网“两会”专题栏目设置灵活多样、贴近生活、用语新颖,与2012年“两会”报道相比,2013年的人民网在传统新闻专栏的基础上,与其他新媒体融合,增设了如 “微播报”、“G族看会”等新栏目,与其依托的《人民日报》党报报道相比带给受众耳目一新的感觉,彰显出人民网作为新媒体的时代特点。2013年的“两会”报道中,人民网大胆邀请王旭明和孟非两位高人气名人对相关焦点话题进行评说和访谈,特开设“王旭明侃两会”和“孟非说两会”栏目,两位名人的观点和语言各具特色,为人民网的整体风格更加突出,增加网站浏览量和网民关注度。相比之下,新浪网在“两会”专题中栏目设置中规中矩,较为传统。其中“美丽中国说”、“微博议事厅”等栏目设置突出其作为民营媒体服务人民、反映人民声音的特点。
但人民网也有对民众参与“两会”参政议政的版块设置,位置在专题网页右侧,可见在反映人民声音的栏目设置方面新浪网的设计并不突出。从栏目设置方面,综合比较两家媒体,人民网较为新颖,栏目内容更为丰富多样。
表2 新浪网关于“两会”报道的专栏设置
二、内容对比:自上而下VS自下而上
两家网站的报道重心主要集中在领导换届、大部制改革、提案政见、环境问题、中国梦等主题内容。
人民网借助传统媒体的雄厚实力,可通过编辑编发新闻[4]。在“两会”报道中,呈现自上而下的特点,其亮点内容在“访谈”栏目中,邀请“两会”代表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谈论热议话题、网上述职、发表新政观点等。人民网的访谈分为“我是代表”“新政论谈”和“焦点人物”三大板块,“我是代表”板块以“用心代表民意,敢言反映民声”为口号推出8期访谈内容,分别以食品安全、楼市调控、雾霾天气等8个主题为讨论内容,每期邀请一位“人大”代表和一位网友代表讨论。“焦点人物”板块邀请到23位代表与网友讨论他们的建言。“两会”期间做客接受访谈的“人大”代表和“政协”代表共计150余位,报道的相关访谈内容也均为独家报道。新浪网在“两会”报道中,由于其民营商业媒体性质,其独家报道内容采用新浪记者在两会现场追踪采访两会代表,将采访视频与文字同时发布。与人民网直接邀请代表做客相比,新浪网与网民的互动性较差,信息量较少,采访和拍摄方式也较为随意。如在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整理材料时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但在其独家追踪栏目中,大部分采访并非独家,而是采用录制代表发言以及多家媒体共同采访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与栏目名称设置不符。此外,新浪网的两会访谈主要来自新华网、中国青年报等媒体的访谈,并非独家访谈报道。新浪网的报道亮点为自下而上,并以视频为主,推出“南腔北调说愿望”板块,采访来自不同职业、不同年龄、不同地区的50位普通市民,表达自己的愿望,突出草根特色,反映普通人民的声音。
三、互动对比:在线交流VS微博互动
“两会”期间,人民网以《人民日报》的党报地位为依托,邀请“两会”代表和专家做客,针对“两会”焦点话题与网民交流并整理报道。例如,邀请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中科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王毅、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邵敏做客,以“雾霾天气与环境保护”为主题与网友进行在线交流。网络媒体的一大特点是网民与媒体的互动,新浪网利用新浪微博的影响力,在“两会”报道中极大的发挥政务微博作用,每日推出不同省市政务微博的开放日与网民交流,大打微博牌,5亿微博用户可加关键字对两会内容进行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具有草根特色。人民网今年在论坛讨论的基础上增设微博互动栏目——麻辣烫。该栏目对微博网友的观点进行整理报道,自3月1日至3月16日每日推出一期,共挑选微博200条。但与新浪微博的影响力相比,人民网的微博互动逊色很多。
四、版式设计:专题封面VS传统版头
人民网为“两会”专题制作专题动画封面,封面具体内容如图1.封面设硬新闻、好声音、记者探会、炫图表、深阅读、名嘴评、察舆情、微播报八大关键字链接和人大专题、政协专题链接,网民可根据该关键字直通网页快速浏览信息。其外观为形似中国结的菱形,颜色采用中国红,背景为代表大地的土黄色,绘有人民大会堂、和平鸽,并以文字形式表达该网站的报道优势和特点。在浏览时,动画效果为盒子打开动画。该封面具有象征意义,设计简洁明了、直观大方、形象生动。“两会”专题页面的版头设计始终以最重要的硬新闻焦点图为主,图片两侧设有两个民生关注的小版块。 图1 人民网“两会”报道封面
新浪网没有为“两会”专题设计封面,采取传统网页形式,在大部制改革方案推出时其专题网页版头内容为改革图解信息,在换届之后,版头位置内容为新上任的领导信息。
五、版面风格:鲜艳简洁VS单调冗长
人民网的版面采用红、黄两种鲜艳的色彩为主,底色采用红、黄渐变色,板块分隔清晰,整体感強,给人以鲜艳简洁、充满力量与朝气的感觉。在“两会”专题首页,图片数量控制在15张图片以下,以文字标题为主,焦点图选择较为传统,具有党媒特色。
新浪网的版面底色为白色,栏目标题及重点要闻标题采用红色,但总体感觉板块分隔不清晰,图片量大,尤其在“两会”召开后期,图片数量在30张以上,随着“两会”的进行而在首页累加信息,导致首页过于长,整体感觉单调冗长如表3。
表3 人民网与新浪网首页内容对比分析
注:1.统计时间为2013年4月1日。2.仅以量大网站2013年全国两会渣U难题首页为研究对象进行数字统计
六、两家网站共同点分析
纵观两家媒体的报道,各具特色,二者都利用各自媒体特点,发挥其媒体作用。在硬新闻报道中,两家媒体大都全文引用《新京报》《中国新闻网》等媒体的内容,在一些主题报道中内容几乎完全相同。如铁道部改革新闻。
人民网和新浪网在“两会” 报道中有以下几个共同点:1.兼顾传统媒体特点。在硬新闻报道方面,传达中央的政策措施,对2013年“两会”的大部制改革和领导换届信息重点报道,并访问政界、文化界、经济界的精英议论国是。2.注重民生新闻与互动。两家媒体注重对人民关注的话题的报道,如铁道部改革、环境问题、中国梦、住房等新闻报道,每条报道的内容下方都设立网民互动版块,网友可直接发表观点讨论,并充分利用微博与网民互动。3.闭幕后的回顾报道。“两会”胜利闭幕后,人民网和新浪网都会其网站进行调整,设立“两会”回顾版块,网民可回看“两会”期间每日信息。
综合比较,从栏目设置和报道内容的选择上,两家媒的2013年“两会”报道注重民生和民意报道,反映基层代表委员的声音,尤为重视与网民的互动,拉进传者和受众的距离。同时说明,中国新媒体在对重大政治事件报道中更加贴近群众,贴近生活。
参考文献:
[1] 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2010年全国两会网络舆情研究报告[OL].http://news.qq.com,2010-03-22.
[2] 凤凰网.清华大学媒介调查实验室[OL].http://medie.ifeng.com, 2011-03-21.
[3] 2013年“两会”专题分析报告[OL].http://www.dratio.com/ 2013/ 0329/184195.html,2013-03-29.
[4] 纪佩吉.2009年全国两会专题编排特色研究——以人民网和新浪网为例[J].调查与研究,20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