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核心竞争力是一个企业保持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核心竞争力的培育、维护和提升是一个循环往复的重复过程,随着我国加入WTO国内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保持持续的优势,就要不断审视自己和竞争对手,不断学习和创新,不断培育、维护和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本文在核心竞争力相关基本理论解析的基础上,针对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策略,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策略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1)05-0218-01
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涵义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指形成能够创造客户价值的专门技能和技术,以企业技术能力为核心,通过企业战略决策、系统控制、市场营销、组织管理以及企业文化的相互整合,促进获得长期竞争优势的能力。核心竞争力是建立在市场竞争优势基础上的使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具有独特性和不可模仿性。
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表现
1 核心技术能力。技术是产品的灵魂,企业只有拥有了核心技术,才可能生产出核心产品,为企业赢得超额利润。2 核心营销能力。现在的市场大多是买方市场,为争夺顾客,企业竞争激烈,在技术差异化日益缩小的今天,这种竞争往往表现为营销能力的竞争。通过营销,企业创立核心品牌,甚至名牌,从而为企业赢得竞争优势。3 核心生产能力。企业核心能力的水平要通过产品来展现,而生产能力则是将技术变成产品的中介,它部分地决定了产品的质量优势和成本优势。4 核心管理能力。企业核心管理能力包括企业获得内外部信息能力、决策能力和执行能力。5 权变能力。现代社会是一个到处充满变数的社会,企业要想生存,必须对外界事件做出有效的反应,以保持竞争优势。6 信息化能力。在现代社会,信息就是财富。企业如何获得所需要的各种信息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决策。核心员工能力。人力资源是企业的第一资源,它对企业的发展具有决定作用。作为其中的重要一环,核心员工能为企业创造巨大的价值。
三、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欠缺的原因分析
1 战略意识滞后
持续竞争优势的发挥需要与发展战略相匹配。企业战略意识表明企业未来的前进方向、意欲占领的业务领域、计划发展的能力。在我国中小企业的经营管理中,长期以来形成了重战术、轻战略、依赖经验决策的思维定式。由于既没有企业的核心经营理念,也无明确的战略意识,导致许多中小企业经营方向迷失,经营领域模糊,经营的盲目性、投机性、随意性特点突出。一旦市场出现某一热销产品,其他企业立刻闻风而动,不管自身在该产品的生产上是否具有优势,有无能力参与该领域的竞争,甚至不对市场需求做客观的调查分析,新建的也好,转产的也罢,蜂拥而上,随波逐流现象较为普遍。
2 企业小而弱、大而散
由于地方宏观调控缺位,我国一些企业对新的项目形成了一哄而上的局面,其恶果是企业规模小而多,政府又无力注资,这些小企业不仅规模小而且拿不出自己的拳头产品,在竞争中各方面暴露出薄弱环节,一些在我国可以称之为大的企业,有些是政府保护的企业,长期受旧体制的影响管理流程相对显得比较散;有些是近几年新崛起的企业,由于急于并购一些企业、在管理流程方面显得也比较散。
3 企业管理水平低
由于我国经济体制尚处于转轨时期,传统的管理思维方式仍在起作用。至今许多企业尚未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仅凭经验管理企业,管理方式、方法陈旧,对市场环境适应性差。另外,管理人员缺乏先进的管理理论和经验,尤其是高层管理人员知识、能力贫乏,企业不能按照市场规则运作,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被动地位,与国外现代化的企业管理水平相比存在很大差距。
4 企业人员素质偏低
小企业人员素质较低,企业文化氛围基本没有形成。大企业人员素质相对较高,虽然形成了企业文化氛围但创新力度不够。人们学习的技术和知识固守几年甚至十几年,即使在发展过程中充实了一些知识,但远不能满足市场经济需要。
四、积极提升国内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对策
1 应做好战略选择,即企业在市场占什么位置,走什么方向,在什么市场上发展。大方向不定,难以建立核心竞争力。对此应首先分析時代背景,市场的现状与发展,从中找到可以施展的空间。其次也可以分析社会人群的需求变化,从中发现需求,创造需求,也给企业找到发展方向。最后,也可以从企业自身的基础出发,选择市场的竞争目标为方向,跟进式地建立核心竞争力。
2 大力准备人才。准备人才可以是引进人才,也可以是培养人才。方向明确后,能否迅速展开工作,人才是关键。有了与发展方向一致的高素质人才,竞争力的建立也就有基本的保证了。
3 有较大的投入。准备充足的投资是物质的重要保证。投资虽有风险,但它是在完全可行性研究后的、目标明确的投资。这种投入是在对象及时效上可以跟踪、控制的。当然如何预算将取决于企业技术、人员素质的基础:越高,则投入将越节省;反之,则投入较大。
4 形成有特色的管理模式。培育适宜的核心能力管理模式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只有加强管理,形成有自己特色的管理模式,才能把企业体制改革的活力和技术进步的威力充分发挥出来,保持企业不断发展和基业常青。由于各个企业所面临的内外环境不同,因此管理方式也有些差别,关键是要建立符合本企业实际的管理模式。
5 建立学习型组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其持续性作用的发挥,很大程度上在于创建学习型组织,在不断学习中增加企业专用资产、不可模仿的隐性知识等。积极进行全员学习、全程学习、团队学习。不仅重视个人学习和个人智力开发,更要重视团队学习和群体智力开发。
参考文献:
[1]陈根.提升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战略思考[Jll经济师,2003(05)
[2]赵丽英.企业核心竞争力内涵界定[J1.商业时代,2008(12).
关键词: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策略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1)05-0218-01
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涵义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指形成能够创造客户价值的专门技能和技术,以企业技术能力为核心,通过企业战略决策、系统控制、市场营销、组织管理以及企业文化的相互整合,促进获得长期竞争优势的能力。核心竞争力是建立在市场竞争优势基础上的使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具有独特性和不可模仿性。
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表现
1 核心技术能力。技术是产品的灵魂,企业只有拥有了核心技术,才可能生产出核心产品,为企业赢得超额利润。2 核心营销能力。现在的市场大多是买方市场,为争夺顾客,企业竞争激烈,在技术差异化日益缩小的今天,这种竞争往往表现为营销能力的竞争。通过营销,企业创立核心品牌,甚至名牌,从而为企业赢得竞争优势。3 核心生产能力。企业核心能力的水平要通过产品来展现,而生产能力则是将技术变成产品的中介,它部分地决定了产品的质量优势和成本优势。4 核心管理能力。企业核心管理能力包括企业获得内外部信息能力、决策能力和执行能力。5 权变能力。现代社会是一个到处充满变数的社会,企业要想生存,必须对外界事件做出有效的反应,以保持竞争优势。6 信息化能力。在现代社会,信息就是财富。企业如何获得所需要的各种信息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决策。核心员工能力。人力资源是企业的第一资源,它对企业的发展具有决定作用。作为其中的重要一环,核心员工能为企业创造巨大的价值。
三、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欠缺的原因分析
1 战略意识滞后
持续竞争优势的发挥需要与发展战略相匹配。企业战略意识表明企业未来的前进方向、意欲占领的业务领域、计划发展的能力。在我国中小企业的经营管理中,长期以来形成了重战术、轻战略、依赖经验决策的思维定式。由于既没有企业的核心经营理念,也无明确的战略意识,导致许多中小企业经营方向迷失,经营领域模糊,经营的盲目性、投机性、随意性特点突出。一旦市场出现某一热销产品,其他企业立刻闻风而动,不管自身在该产品的生产上是否具有优势,有无能力参与该领域的竞争,甚至不对市场需求做客观的调查分析,新建的也好,转产的也罢,蜂拥而上,随波逐流现象较为普遍。
2 企业小而弱、大而散
由于地方宏观调控缺位,我国一些企业对新的项目形成了一哄而上的局面,其恶果是企业规模小而多,政府又无力注资,这些小企业不仅规模小而且拿不出自己的拳头产品,在竞争中各方面暴露出薄弱环节,一些在我国可以称之为大的企业,有些是政府保护的企业,长期受旧体制的影响管理流程相对显得比较散;有些是近几年新崛起的企业,由于急于并购一些企业、在管理流程方面显得也比较散。
3 企业管理水平低
由于我国经济体制尚处于转轨时期,传统的管理思维方式仍在起作用。至今许多企业尚未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仅凭经验管理企业,管理方式、方法陈旧,对市场环境适应性差。另外,管理人员缺乏先进的管理理论和经验,尤其是高层管理人员知识、能力贫乏,企业不能按照市场规则运作,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被动地位,与国外现代化的企业管理水平相比存在很大差距。
4 企业人员素质偏低
小企业人员素质较低,企业文化氛围基本没有形成。大企业人员素质相对较高,虽然形成了企业文化氛围但创新力度不够。人们学习的技术和知识固守几年甚至十几年,即使在发展过程中充实了一些知识,但远不能满足市场经济需要。
四、积极提升国内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对策
1 应做好战略选择,即企业在市场占什么位置,走什么方向,在什么市场上发展。大方向不定,难以建立核心竞争力。对此应首先分析時代背景,市场的现状与发展,从中找到可以施展的空间。其次也可以分析社会人群的需求变化,从中发现需求,创造需求,也给企业找到发展方向。最后,也可以从企业自身的基础出发,选择市场的竞争目标为方向,跟进式地建立核心竞争力。
2 大力准备人才。准备人才可以是引进人才,也可以是培养人才。方向明确后,能否迅速展开工作,人才是关键。有了与发展方向一致的高素质人才,竞争力的建立也就有基本的保证了。
3 有较大的投入。准备充足的投资是物质的重要保证。投资虽有风险,但它是在完全可行性研究后的、目标明确的投资。这种投入是在对象及时效上可以跟踪、控制的。当然如何预算将取决于企业技术、人员素质的基础:越高,则投入将越节省;反之,则投入较大。
4 形成有特色的管理模式。培育适宜的核心能力管理模式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只有加强管理,形成有自己特色的管理模式,才能把企业体制改革的活力和技术进步的威力充分发挥出来,保持企业不断发展和基业常青。由于各个企业所面临的内外环境不同,因此管理方式也有些差别,关键是要建立符合本企业实际的管理模式。
5 建立学习型组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其持续性作用的发挥,很大程度上在于创建学习型组织,在不断学习中增加企业专用资产、不可模仿的隐性知识等。积极进行全员学习、全程学习、团队学习。不仅重视个人学习和个人智力开发,更要重视团队学习和群体智力开发。
参考文献:
[1]陈根.提升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战略思考[Jll经济师,2003(05)
[2]赵丽英.企业核心竞争力内涵界定[J1.商业时代,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