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新课标的实施对我们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已逐渐从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转变,为了在教学中正确地引导学生去学,教师就要做到经常与学生沟通,去了解学生,走到学生心里去,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做出正确的引导。师生的沟通已成为近几年教师谈论的热点话题,许多老师对此提出了不同的观点:
易杏芳:教师与学生是相辅相成的,而教学、教育活动也是师生双方共同的活动,是在一定的师生关系维系下进行的。要想教与学两者顺利进行,师生的“沟通”是教学中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
一、教师的强烈职业感是进行良好沟通的基础
教师必须在德、智、体等多方面树立起为师者的威望来,为学生树立一个好榜样,以期得到学生的认可。否则,“沟通”二字就无从谈起。
二、对学生心理的正确了解与把握,是进行师生良好沟通的前提
随着自我意识的增强,高中生开始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内心世界上,经常将自己和他人、外界加以区别、对比,他们的内心世界和心理矛盾就更加复杂。对此,要求教师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加强正面教育,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鉴赏能力,增强抗拒诱惑的意志力, 用正确、健康的知识充实学生的精神生活。
三、有效地利用“激励机制”是进行师生良好沟通的重要保证
学生之间,个性千姿百态,有调皮的,有安静的,有豪爽的,有内向的……种种情况,不一而足。这就要求教师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能力突出者,赞扬其能力;对成绩突出者,肯定其成绩。肯定他们的长处,能够极大地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这有利于师生之间的进一步沟通。不要轻易否定某个学生,避免他们产生自卑和逆反心理。
四、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积极反馈学生的意见,是进行师生良好沟通的关键步骤
沟通,应该是师生双方积极参与配合。这就要求老师与学生之间建立平等的关系,老师不能高高在上。唯有人格上有真正的平等,才能有实质意义上的沟通。
五、对学生一视同仁、不偏爱,是进行师生良好沟通的重要内容之一
教师对待具有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在态度上应一视同仁,不应“偏爱”或“嫌弃”。“偏爱”容易使学生自负,“嫌弃”容易使学生灰心丧气,失去对美好前景的信心,产生自卑心理,这都不利于师生进行良好沟通。
——(摘自:《关于“师生沟通”的几点看法》,《当代教育论坛》2007年第7期)
姜苗:在教育实践领域中,师生关系并不像人们理想中的那样,绝对的互相尊敬、热爱,互相得到双方需要的满意回报。相反,相当一部分师生因为双方无法沟通或沟通不畅,长时间在互相埋怨,互相不信任,对对方不满意,继而对自己也充满了失败感,而后共同对教育失去信心。这是一种可悲的事实。
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的效能与师生之间人际关系的有效程度直接相关。教师要有能力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师生之间关系的好坏是教育能否成功的关键。所谓“亲其师则信其道”就是这个意思。
笔者认为,师生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在沟通中建立起来的,沟通是学校实现教育目标、满足教育要求、实现教育理想的重要手段,沟通是打开教育之门的一把金钥匙。那么怎样与学生沟通,实现教育的最大效能呢?
1. “同理心”——与学生沟通的前提“同理心”是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一个最重要的条件,也是师生之间建立良好沟通的首要条件。
2. 用真诚唤起学生的信任感。教师只有爱学生,教育才会有实效。教师对学生的爱也意味着教师在与学生相处时,本身是一个真诚的人。
3. 接纳与尊重学生。接纳与尊重学生是教师对学生爱的表现,也是教师对学生爱的能力的体现。如果教师都用父母的眼光去看待学生,那么世界上就没有所谓的“差生”了。
沟通是一座桥梁,它连接着教师与学生;沟通是一个大花坛,需要用真诚来浇灌,才能开出娇艳的花朵。
——(摘自:《沟通——打开教育之门的金钥匙》,《中小学管理》2006增刊)
吴芳莫瑞英:教育的世界是师生的真情世界, 教育的全部理念都包含在师生关系之中。正是师生关系的存在,更凸显师生相互交流信息、思想、感情和共享资源等沟通活动的重要。但现实中师生在沟通过程中常出现冲突。我们从分析其成因入手,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对策。
一、态度冲突,“软化”话语有利沟通
在师生交往中,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通常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一种是民主或人道的态度;另一种是权威或专制的态度。后者容易导致师生沟通发生冲突。在与学生沟通时,教师应把“粗暴”的话语磨去些“棱角”,语气变得柔和一些,使学生在听话时仍感到自己是被人尊重、被人信任的。“软化”话语,有利于消除学生的防卫心理,营造宽松、和谐的合作交流氛围。
二、认知冲突,“同理心”感化有利沟通
师生相互认同,通常需要在头脑中形成“四个形象”的认识: ①双方各自客观存在的本来形象;②双方通过自省形成的自我形象;③对方在自己头脑中的形象;④自己在对方头脑中的形象。一般来说,如果这“四个形象”的认知比较同一,师生沟通就顺畅、愉悦。否则会影响师生亲密关系的建立,甚至导致师生沟通发生冲突。
三、规范冲突, 设心理信箱利沟通
师生交往中发生的规范冲突,有许多是来自学生方面的。学生生活在特定的家庭和社区同龄人群体中,这些家庭成员和社区群体的一些不成文的规范会影响学生接受教师行为规范的教育。设置心理信箱可让学生以书面的形式把心里话讲出来,情况会好转。
四、目标冲突, 树立榜样利沟通
教学过程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在这过程中,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在追求教和学的目标方面都可能出现三种情形:一是老师与学生所追求的目标都很高;二是老师与学生所追求的目标都很低;三是老师与学生追求的目标不一致,呈一高一低状态。一般来说,追求高目标的教师和追求低目标的学生之间发生的冲突会特别强烈。遇到这种情况, 可运用榜样激励法,激起学生“别人行, 我也行”的积极尝试成功的欲望,进而使他们产生模仿心理, 通过努力达到目标,获得成功的喜悦。树立榜样可以增强师生沟通的实效。
五、角色冲突, 融洽关系利沟通
教师也可能会扮演“合作者”的角色,通过师生、生生互补与互动,给予学生更多的关爱和信任,思想上不歧视他们,感情上不厌恶他们,态度不粗暴,像医生对待病人一样,了解和分析他们存在问题的原因,对症下药,长善救失。“亲其师, 信其道”。融洽的师生关系,可使学生重获自信, 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春风化雨点滴入土。”师生沟通是一门艺术,作为教师,应当专心研究这门艺术。只有摸清造成不利于沟通的成因,掌握灵活多样的沟通方法,才有可能成为名副其实的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摘自:《师生沟通中冲突的成因与对策》,《教育导刊》2007年8月上半月)
何丽华:师生之间的情感如何直接关系到教育的目的实现和教育效果的好坏。师生之间的情感是否融洽关键在于教师对学生是否热爱。爱,在师生间架起一座信任的桥梁,它能沟通师生之间的思想,协调师生之间的关系,给学生创造一个温馨的、和谐的学习环境。
如何做到用情感与学生沟通,取得良好的效果,笔者认为必须做好下面工作:
一、以情感人
用情感教育缩小师生之间的距离,设置一个轻松的环境,让他们能置身于一种积极、主动、向上的情感生活之中,使他们感受到总是有一种向上的奋进力量。
二、以情动人
“理解万岁”这个口号在当今的学生中呼声很高,它表明孩子渴望与人沟通。只有老师真正的放下架子,与学生交朋友,改变“居高临下”的传统模式,从学生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否则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失去了教育学生的最好契机。
三、严格要求
沟通固然是重要的,然而绝不能姑息学生的缺点,放弃教师的职责,这是能否把情感沟通转换为成效的保障。
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是辩证统一的。严格要求本身就包含了对学生的信任和尊重,因此以情感入手,基于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提出严格要求才能促进学生克服困难,自觉履行教师所提出的要求,在履行要求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坚强的意志和性格。
——(摘自:《用情感与学生沟通——班主任工作手记》,《中国教育研究论丛》2007年)
张金福: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产生效能的关键,而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离不开师生间的良好沟通。现代沟通学认为,有效的沟通是双向信息传输的过程,自上而下的反馈活动是必不可少的,仅有自上而下的单向信息传输不是成功的沟通,成功的沟通,必然包含着自下而上的信息传输,即信息反馈。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了解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状况,掌握来自学生方面的信息,其最有效的方式是要积极地倾听学生的倾诉。
一、倾听在师生沟通中的作用
倾听有助于建立平等民主、相互尊重的新型师生关系。倾听有助于教师更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及工作情况。倾听有助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心理健康。倾听有助于发挥学生工作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育的真正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学生的倾诉,加强师生间的交流,使师生双方在认识上取得一致,相互理解,相互支持,最终使个人的目标与集体目标达成一致,培养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学生在倾诉中会为了争取教师的尊重,去努力展示其积极探索人生的一面,并会在行动中,努力实现自己的承诺。所以,倾听可以催化学生的探索精神,促使学生主动积极的探索自己的人生道路。
二、如何使倾听发挥最大的效能
耐心倾听,当好观众;关心体贴,尊重理解;精心准备,创设情境;虚心接受,合理建议。
倾听既是教师对学生爱的表现,又是教师对学生爱的能力的体现。在倾听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所谈的内容做出积极反应,增加学生的交谈情趣,利用体语言或非体态语言鼓励学生倾诉,经常和学生交流目光,经常赞许性地点头或会意地微笑,有意识地重复对方某句自己看来很重要、很有意思的话语,表明自己在专注地倾听,要以审美的方式对学生表示欣赏。
总之,倾听学生的倾诉,在师生沟通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需要教师放下架子,放平心态,引导学生放下包袱,放松心情,畅所欲言,从而实现师生间平等的沟通、交流,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摘自:《倾听——师生沟通的有效方式》,《当代教育科学》2007 年第 16 期)
易杏芳:教师与学生是相辅相成的,而教学、教育活动也是师生双方共同的活动,是在一定的师生关系维系下进行的。要想教与学两者顺利进行,师生的“沟通”是教学中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
一、教师的强烈职业感是进行良好沟通的基础
教师必须在德、智、体等多方面树立起为师者的威望来,为学生树立一个好榜样,以期得到学生的认可。否则,“沟通”二字就无从谈起。
二、对学生心理的正确了解与把握,是进行师生良好沟通的前提
随着自我意识的增强,高中生开始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内心世界上,经常将自己和他人、外界加以区别、对比,他们的内心世界和心理矛盾就更加复杂。对此,要求教师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加强正面教育,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鉴赏能力,增强抗拒诱惑的意志力, 用正确、健康的知识充实学生的精神生活。
三、有效地利用“激励机制”是进行师生良好沟通的重要保证
学生之间,个性千姿百态,有调皮的,有安静的,有豪爽的,有内向的……种种情况,不一而足。这就要求教师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能力突出者,赞扬其能力;对成绩突出者,肯定其成绩。肯定他们的长处,能够极大地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这有利于师生之间的进一步沟通。不要轻易否定某个学生,避免他们产生自卑和逆反心理。
四、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积极反馈学生的意见,是进行师生良好沟通的关键步骤
沟通,应该是师生双方积极参与配合。这就要求老师与学生之间建立平等的关系,老师不能高高在上。唯有人格上有真正的平等,才能有实质意义上的沟通。
五、对学生一视同仁、不偏爱,是进行师生良好沟通的重要内容之一
教师对待具有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在态度上应一视同仁,不应“偏爱”或“嫌弃”。“偏爱”容易使学生自负,“嫌弃”容易使学生灰心丧气,失去对美好前景的信心,产生自卑心理,这都不利于师生进行良好沟通。
——(摘自:《关于“师生沟通”的几点看法》,《当代教育论坛》2007年第7期)
姜苗:在教育实践领域中,师生关系并不像人们理想中的那样,绝对的互相尊敬、热爱,互相得到双方需要的满意回报。相反,相当一部分师生因为双方无法沟通或沟通不畅,长时间在互相埋怨,互相不信任,对对方不满意,继而对自己也充满了失败感,而后共同对教育失去信心。这是一种可悲的事实。
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的效能与师生之间人际关系的有效程度直接相关。教师要有能力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师生之间关系的好坏是教育能否成功的关键。所谓“亲其师则信其道”就是这个意思。
笔者认为,师生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在沟通中建立起来的,沟通是学校实现教育目标、满足教育要求、实现教育理想的重要手段,沟通是打开教育之门的一把金钥匙。那么怎样与学生沟通,实现教育的最大效能呢?
1. “同理心”——与学生沟通的前提“同理心”是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一个最重要的条件,也是师生之间建立良好沟通的首要条件。
2. 用真诚唤起学生的信任感。教师只有爱学生,教育才会有实效。教师对学生的爱也意味着教师在与学生相处时,本身是一个真诚的人。
3. 接纳与尊重学生。接纳与尊重学生是教师对学生爱的表现,也是教师对学生爱的能力的体现。如果教师都用父母的眼光去看待学生,那么世界上就没有所谓的“差生”了。
沟通是一座桥梁,它连接着教师与学生;沟通是一个大花坛,需要用真诚来浇灌,才能开出娇艳的花朵。
——(摘自:《沟通——打开教育之门的金钥匙》,《中小学管理》2006增刊)
吴芳莫瑞英:教育的世界是师生的真情世界, 教育的全部理念都包含在师生关系之中。正是师生关系的存在,更凸显师生相互交流信息、思想、感情和共享资源等沟通活动的重要。但现实中师生在沟通过程中常出现冲突。我们从分析其成因入手,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对策。
一、态度冲突,“软化”话语有利沟通
在师生交往中,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通常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一种是民主或人道的态度;另一种是权威或专制的态度。后者容易导致师生沟通发生冲突。在与学生沟通时,教师应把“粗暴”的话语磨去些“棱角”,语气变得柔和一些,使学生在听话时仍感到自己是被人尊重、被人信任的。“软化”话语,有利于消除学生的防卫心理,营造宽松、和谐的合作交流氛围。
二、认知冲突,“同理心”感化有利沟通
师生相互认同,通常需要在头脑中形成“四个形象”的认识: ①双方各自客观存在的本来形象;②双方通过自省形成的自我形象;③对方在自己头脑中的形象;④自己在对方头脑中的形象。一般来说,如果这“四个形象”的认知比较同一,师生沟通就顺畅、愉悦。否则会影响师生亲密关系的建立,甚至导致师生沟通发生冲突。
三、规范冲突, 设心理信箱利沟通
师生交往中发生的规范冲突,有许多是来自学生方面的。学生生活在特定的家庭和社区同龄人群体中,这些家庭成员和社区群体的一些不成文的规范会影响学生接受教师行为规范的教育。设置心理信箱可让学生以书面的形式把心里话讲出来,情况会好转。
四、目标冲突, 树立榜样利沟通
教学过程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在这过程中,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在追求教和学的目标方面都可能出现三种情形:一是老师与学生所追求的目标都很高;二是老师与学生所追求的目标都很低;三是老师与学生追求的目标不一致,呈一高一低状态。一般来说,追求高目标的教师和追求低目标的学生之间发生的冲突会特别强烈。遇到这种情况, 可运用榜样激励法,激起学生“别人行, 我也行”的积极尝试成功的欲望,进而使他们产生模仿心理, 通过努力达到目标,获得成功的喜悦。树立榜样可以增强师生沟通的实效。
五、角色冲突, 融洽关系利沟通
教师也可能会扮演“合作者”的角色,通过师生、生生互补与互动,给予学生更多的关爱和信任,思想上不歧视他们,感情上不厌恶他们,态度不粗暴,像医生对待病人一样,了解和分析他们存在问题的原因,对症下药,长善救失。“亲其师, 信其道”。融洽的师生关系,可使学生重获自信, 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春风化雨点滴入土。”师生沟通是一门艺术,作为教师,应当专心研究这门艺术。只有摸清造成不利于沟通的成因,掌握灵活多样的沟通方法,才有可能成为名副其实的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摘自:《师生沟通中冲突的成因与对策》,《教育导刊》2007年8月上半月)
何丽华:师生之间的情感如何直接关系到教育的目的实现和教育效果的好坏。师生之间的情感是否融洽关键在于教师对学生是否热爱。爱,在师生间架起一座信任的桥梁,它能沟通师生之间的思想,协调师生之间的关系,给学生创造一个温馨的、和谐的学习环境。
如何做到用情感与学生沟通,取得良好的效果,笔者认为必须做好下面工作:
一、以情感人
用情感教育缩小师生之间的距离,设置一个轻松的环境,让他们能置身于一种积极、主动、向上的情感生活之中,使他们感受到总是有一种向上的奋进力量。
二、以情动人
“理解万岁”这个口号在当今的学生中呼声很高,它表明孩子渴望与人沟通。只有老师真正的放下架子,与学生交朋友,改变“居高临下”的传统模式,从学生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否则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失去了教育学生的最好契机。
三、严格要求
沟通固然是重要的,然而绝不能姑息学生的缺点,放弃教师的职责,这是能否把情感沟通转换为成效的保障。
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是辩证统一的。严格要求本身就包含了对学生的信任和尊重,因此以情感入手,基于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提出严格要求才能促进学生克服困难,自觉履行教师所提出的要求,在履行要求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坚强的意志和性格。
——(摘自:《用情感与学生沟通——班主任工作手记》,《中国教育研究论丛》2007年)
张金福: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产生效能的关键,而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离不开师生间的良好沟通。现代沟通学认为,有效的沟通是双向信息传输的过程,自上而下的反馈活动是必不可少的,仅有自上而下的单向信息传输不是成功的沟通,成功的沟通,必然包含着自下而上的信息传输,即信息反馈。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了解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状况,掌握来自学生方面的信息,其最有效的方式是要积极地倾听学生的倾诉。
一、倾听在师生沟通中的作用
倾听有助于建立平等民主、相互尊重的新型师生关系。倾听有助于教师更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及工作情况。倾听有助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心理健康。倾听有助于发挥学生工作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育的真正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学生的倾诉,加强师生间的交流,使师生双方在认识上取得一致,相互理解,相互支持,最终使个人的目标与集体目标达成一致,培养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学生在倾诉中会为了争取教师的尊重,去努力展示其积极探索人生的一面,并会在行动中,努力实现自己的承诺。所以,倾听可以催化学生的探索精神,促使学生主动积极的探索自己的人生道路。
二、如何使倾听发挥最大的效能
耐心倾听,当好观众;关心体贴,尊重理解;精心准备,创设情境;虚心接受,合理建议。
倾听既是教师对学生爱的表现,又是教师对学生爱的能力的体现。在倾听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所谈的内容做出积极反应,增加学生的交谈情趣,利用体语言或非体态语言鼓励学生倾诉,经常和学生交流目光,经常赞许性地点头或会意地微笑,有意识地重复对方某句自己看来很重要、很有意思的话语,表明自己在专注地倾听,要以审美的方式对学生表示欣赏。
总之,倾听学生的倾诉,在师生沟通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需要教师放下架子,放平心态,引导学生放下包袱,放松心情,畅所欲言,从而实现师生间平等的沟通、交流,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摘自:《倾听——师生沟通的有效方式》,《当代教育科学》2007 年第 16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