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读者评报在业内不算是新鲜事,但长年坚持让读者对每一期、每一版、每一篇稿件进行评判,读者评报“常态化”,这在目前国内可能还是少见的。《安徽日报农村版》自从2005年下半年开始引入读者评报机制,把报纸好不好的“话语权”交给读者,以评报促办报,有效地提升了办报水平和报纸质量,收到了较好的多重效果。
一、侧重内容评判,聘请读者对报纸“说三道四”
农村版聘请读者评报员来评报,一定程度上也是被“逼”出来的。一段时间,农村版上缺少自已的东西,很少见到“本报记者”,多数内容是靠“勾兑”出来的。后来采编分开了,“本报记者”也多起来了,但采编之间的矛盾也出来了,记者认为好的稿子,编辑认为不好,可以说“各执一端”,莫衷一是。同时,管理与被管理者之间的“看法”也很难一致,有人甚至发牢骚:“评什么评,还不是你领导说了算?”报纸好不好,稿子有没有价值,到底谁说了算?产品质量怎么样,消费者应有发言权。为什么老是在报社内部“兜圈子”,何不去问问读者呢?
农村版从2005年下半年开始引入读者评报机制。从自费订户中,根据不同地区、不同职业、不同年龄段选取32名(现为57名)文字表达能力较强的读者做为评报员,每人每月发给少量的评报补助费。要求评报员接到报纸逐条逐版逐期评,可自己评,也可听取周围读者的意见。侧重内容评判,目的是看稿件的“服务性、实用性、可读性”怎样,看报纸内容是不是读者“欲知未知”的。评报结果寄给报社,报社指定专人统计。
评报结果与月度奖金挂钩。记者稿件按每条10分、3分、1分、0.5分、-2分划为五个等级记分,每个等级的得分都由读者评报“认可度”决定,如头条稿件读者“认可度”要达70%才能得10分,否则降低得分等级。发在其他版的稿子只要达到80%的认可度也可得10分。读者评报得分不足20%者得-2分。分值差距拉大的目的主要是为鼓励多发得分高的稿件,确保版面“卖点”更亮。负分的引入主要是防止“滥发稿子”上版。对编辑的考核也引入“读者认可度”,根据不同版面内容制定考评标准,要求版面“卖点”要达到一定“认可度”,对版面实行加减分制度,要求不得分稿件限止在一定范围内,否则降低版面得分。
读者评报实行一段时间之后,报社内部关于稿件“好坏”的争论少了,大家感到“自娱自乐”式的自我欣赏在读者那里未必认账。由于评报结果与编采人员的月度奖金挂钩,评报结果对稿件和版面有双重约束作用,过去一些编辑的“人情稿”收敛了,记者那些可上可不上版面,纯粹是为了完成任务而挣工分的稿子少了。当然,这种每期每版每篇必评的方式做起来有点“麻烦”,但对出版周期长,版面较少的报纸来说,还是值得一试的。
二、培养读者意识,变“自我感觉”为“读者感觉”
报纸是办给读者看的,读者爱不爱看你办的报纸,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你选取内容的角度是否从读者角度出发,办报人的视角是否与读者视角重叠,办报人的心思与读者的心思是否“合谋”。可以肯定地说,办报人的读者意识有无、强弱是报纸是否适销对路,是读者是否接受报纸的一条重要衡量标准。而这种影响办报方向、办报质量的“读者意识”不是采编人员“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办报实践中逐步培养的。
农村版刚创办时,采编人员并不是清一色的“办报人”,一些人对报纸工作不熟悉,一些人对“三农”工作不很熟悉,有的对农民的生产、生活知之甚少,对农村读者的需求就很难把握了;有的虽有新闻从业“经验”,起初也多停留在“党报经验”、部门办报的“经验”上,对农村读者“欲知未知”的内容还拿捏不准,编版子、写稿子只能“跟着感觉走”,办出的报纸缺少针对性、服务性。
通过读者评报,多数编辑记者渐渐知道了读者的“心思”,渐渐对报纸的定位有了清晰准确的把握,渐渐明白农村版不仅是新闻纸,更是农村读者的信息纸、明白纸、感情倾诉纸。稿件内容对读者“没有用”,篇幅再长、标题字号再大、刊发位置再抢眼,读者也不给你打高分。现在每月评报结果一出来,大家抢着去看,一方面关心自己的得分情况,另一方面也在主动琢磨“我这条稿子怎么没得高分呢”。现在记者写稿更多的是在考虑“我这篇稿子能不能得分,能得多少分”,而不是过去的“好稿不好稿能上版面就好”。编辑也在更多地考虑版面“卖点”了,不再是仅仅完成一个版面就完事了。
农村版创办以来,人手一直偏紧。近年来,总的人手没有增加,而报纸版面有所增加,办报质量一直在稳中有升,应该说主要得益于机制的作用,得益于读者评报的持之以恒,得益于读者的“眼睛在后面盯着”。近两年,我们在全省好新闻评比中,收获了两个一等奖,两个二等奖,六个三等奖。更重要的是,近两年的读者调查表明,读者对报纸的满意度均在93%以上,发行报纸的人也感到“报纸更好卖了”。
三、验证办报宗旨,读者评报是杆公正的称
服务“三农”是本报的办报宗旨,宗旨落实到位没有,效果怎样?找谁去问?找读者,读者最有发言权。
读者评报是验证办报宗旨的一种手段。近年来,我们根据读者评报意见不断调整一些内容,保留一些内容,增加一些内容,压缩一些内容,使版面年年都有一些变化,而这种变化不是随心所欲,不是坐在办公室里想当然地设置。去年增加的《新农村建设》《和谐家园》版面,内容是根据读者要求设置的,今年取消了读者评报得分不高的有关国际新闻的内容。读者不认可的内容,我们基本做到少上、不上版面。可以说,农村版目前的版面内容设置,都是根据读者意见设置的,每一个版面都覆盖着一个读者层次,蕴含着一种读者需求。
读者评报是对报纸质量评价的快速反馈。报社一般每年都要进行一次读者调查,或者举办读者座谈会征求读者对报纸的意见。这种做法是必需的也是有效的,但比起让读者每期必评、每篇必评、每版必评的做法,“时效性”还是显得有些“滞后”。快速评价快速反应能更好地满足读者需求。一个栏目得分不高,下个月就调整。一个版面不行,也要快速反应,不能任其下去。如去年六月份起,我们就调整了读者评报得分不高的一个版面,如果不及时调整,等到下一年再调整,报纸的美誉度就会受损,甚至会影响下一年的发行。
读者评报还可以校正自我评判所产生的“误差”。评报做为一种激励手段,恐怕家家都在做,方式不同效果也会有别。我们过去也在做,只是评报者局限在领导人小范围内,像人手少的小单位,局限性就更大了。再说,自己评自己办的报纸,多少还是“自己的孩子自己爱”,走不出“自娱自乐”“自我欣赏”的小圈圈。我们也聘请专家评报,但专家的意见有时也有偏差,也会有“想当然”的时候,把专家评与读者评结合起来就能有效地校正这些“偏差”。另外,把读者评报纳入考评机制也减少了管理与被管理之间的矛盾。一开始有些自视“清高”的编辑记者也不习惯让读者“说三道四”,现在这些人不仅习惯了,而且服气了,感到真正办报的“行家”在报社以外,报纸质量的“发言权”在读者那里。
*说明:《中国新闻出版报》于2007年9月27日介绍了本报以读者评报促办报水平提高的做法,辽宁报业集团《新闻与报业》转载了此稿。本文在此基础上稍作修改。
(作者单位《安徽日报农村版》)
一、侧重内容评判,聘请读者对报纸“说三道四”
农村版聘请读者评报员来评报,一定程度上也是被“逼”出来的。一段时间,农村版上缺少自已的东西,很少见到“本报记者”,多数内容是靠“勾兑”出来的。后来采编分开了,“本报记者”也多起来了,但采编之间的矛盾也出来了,记者认为好的稿子,编辑认为不好,可以说“各执一端”,莫衷一是。同时,管理与被管理者之间的“看法”也很难一致,有人甚至发牢骚:“评什么评,还不是你领导说了算?”报纸好不好,稿子有没有价值,到底谁说了算?产品质量怎么样,消费者应有发言权。为什么老是在报社内部“兜圈子”,何不去问问读者呢?
农村版从2005年下半年开始引入读者评报机制。从自费订户中,根据不同地区、不同职业、不同年龄段选取32名(现为57名)文字表达能力较强的读者做为评报员,每人每月发给少量的评报补助费。要求评报员接到报纸逐条逐版逐期评,可自己评,也可听取周围读者的意见。侧重内容评判,目的是看稿件的“服务性、实用性、可读性”怎样,看报纸内容是不是读者“欲知未知”的。评报结果寄给报社,报社指定专人统计。
评报结果与月度奖金挂钩。记者稿件按每条10分、3分、1分、0.5分、-2分划为五个等级记分,每个等级的得分都由读者评报“认可度”决定,如头条稿件读者“认可度”要达70%才能得10分,否则降低得分等级。发在其他版的稿子只要达到80%的认可度也可得10分。读者评报得分不足20%者得-2分。分值差距拉大的目的主要是为鼓励多发得分高的稿件,确保版面“卖点”更亮。负分的引入主要是防止“滥发稿子”上版。对编辑的考核也引入“读者认可度”,根据不同版面内容制定考评标准,要求版面“卖点”要达到一定“认可度”,对版面实行加减分制度,要求不得分稿件限止在一定范围内,否则降低版面得分。
读者评报实行一段时间之后,报社内部关于稿件“好坏”的争论少了,大家感到“自娱自乐”式的自我欣赏在读者那里未必认账。由于评报结果与编采人员的月度奖金挂钩,评报结果对稿件和版面有双重约束作用,过去一些编辑的“人情稿”收敛了,记者那些可上可不上版面,纯粹是为了完成任务而挣工分的稿子少了。当然,这种每期每版每篇必评的方式做起来有点“麻烦”,但对出版周期长,版面较少的报纸来说,还是值得一试的。
二、培养读者意识,变“自我感觉”为“读者感觉”
报纸是办给读者看的,读者爱不爱看你办的报纸,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你选取内容的角度是否从读者角度出发,办报人的视角是否与读者视角重叠,办报人的心思与读者的心思是否“合谋”。可以肯定地说,办报人的读者意识有无、强弱是报纸是否适销对路,是读者是否接受报纸的一条重要衡量标准。而这种影响办报方向、办报质量的“读者意识”不是采编人员“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办报实践中逐步培养的。
农村版刚创办时,采编人员并不是清一色的“办报人”,一些人对报纸工作不熟悉,一些人对“三农”工作不很熟悉,有的对农民的生产、生活知之甚少,对农村读者的需求就很难把握了;有的虽有新闻从业“经验”,起初也多停留在“党报经验”、部门办报的“经验”上,对农村读者“欲知未知”的内容还拿捏不准,编版子、写稿子只能“跟着感觉走”,办出的报纸缺少针对性、服务性。
通过读者评报,多数编辑记者渐渐知道了读者的“心思”,渐渐对报纸的定位有了清晰准确的把握,渐渐明白农村版不仅是新闻纸,更是农村读者的信息纸、明白纸、感情倾诉纸。稿件内容对读者“没有用”,篇幅再长、标题字号再大、刊发位置再抢眼,读者也不给你打高分。现在每月评报结果一出来,大家抢着去看,一方面关心自己的得分情况,另一方面也在主动琢磨“我这条稿子怎么没得高分呢”。现在记者写稿更多的是在考虑“我这篇稿子能不能得分,能得多少分”,而不是过去的“好稿不好稿能上版面就好”。编辑也在更多地考虑版面“卖点”了,不再是仅仅完成一个版面就完事了。
农村版创办以来,人手一直偏紧。近年来,总的人手没有增加,而报纸版面有所增加,办报质量一直在稳中有升,应该说主要得益于机制的作用,得益于读者评报的持之以恒,得益于读者的“眼睛在后面盯着”。近两年,我们在全省好新闻评比中,收获了两个一等奖,两个二等奖,六个三等奖。更重要的是,近两年的读者调查表明,读者对报纸的满意度均在93%以上,发行报纸的人也感到“报纸更好卖了”。
三、验证办报宗旨,读者评报是杆公正的称
服务“三农”是本报的办报宗旨,宗旨落实到位没有,效果怎样?找谁去问?找读者,读者最有发言权。
读者评报是验证办报宗旨的一种手段。近年来,我们根据读者评报意见不断调整一些内容,保留一些内容,增加一些内容,压缩一些内容,使版面年年都有一些变化,而这种变化不是随心所欲,不是坐在办公室里想当然地设置。去年增加的《新农村建设》《和谐家园》版面,内容是根据读者要求设置的,今年取消了读者评报得分不高的有关国际新闻的内容。读者不认可的内容,我们基本做到少上、不上版面。可以说,农村版目前的版面内容设置,都是根据读者意见设置的,每一个版面都覆盖着一个读者层次,蕴含着一种读者需求。
读者评报是对报纸质量评价的快速反馈。报社一般每年都要进行一次读者调查,或者举办读者座谈会征求读者对报纸的意见。这种做法是必需的也是有效的,但比起让读者每期必评、每篇必评、每版必评的做法,“时效性”还是显得有些“滞后”。快速评价快速反应能更好地满足读者需求。一个栏目得分不高,下个月就调整。一个版面不行,也要快速反应,不能任其下去。如去年六月份起,我们就调整了读者评报得分不高的一个版面,如果不及时调整,等到下一年再调整,报纸的美誉度就会受损,甚至会影响下一年的发行。
读者评报还可以校正自我评判所产生的“误差”。评报做为一种激励手段,恐怕家家都在做,方式不同效果也会有别。我们过去也在做,只是评报者局限在领导人小范围内,像人手少的小单位,局限性就更大了。再说,自己评自己办的报纸,多少还是“自己的孩子自己爱”,走不出“自娱自乐”“自我欣赏”的小圈圈。我们也聘请专家评报,但专家的意见有时也有偏差,也会有“想当然”的时候,把专家评与读者评结合起来就能有效地校正这些“偏差”。另外,把读者评报纳入考评机制也减少了管理与被管理之间的矛盾。一开始有些自视“清高”的编辑记者也不习惯让读者“说三道四”,现在这些人不仅习惯了,而且服气了,感到真正办报的“行家”在报社以外,报纸质量的“发言权”在读者那里。
*说明:《中国新闻出版报》于2007年9月27日介绍了本报以读者评报促办报水平提高的做法,辽宁报业集团《新闻与报业》转载了此稿。本文在此基础上稍作修改。
(作者单位《安徽日报农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