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前教育对产妇健康认知行为及产后抑郁的影响

来源 :国际护理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ideonki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产前教育在产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按照随机抽样法抽取我院产科100例单胎初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前采用多元化的产前教育,比较两组产妇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健康知识知晓率显著、分娩前主观选择阴道分娩的比例、实际阴道分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产后抑郁评分、泌乳始动时间、并发症显著少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产前教育能满足产妇对围产期健康知识的需求,增加产妇的分娩知识,改善产后结局。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系统健康教育在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中的效果.方法 以我院呼吸内科2008年3月至2009年4月收治的11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呼吸内科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在平均住院时间、复发及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在回访统计中,观察组的疾病复发及并发症发生例数显著少于
[目的]探索余土根教授治疗白癜风临床经验,以期为临床用药和对白癜风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通过三部分来分别进行论证.1、中医辨证论治:通过分析白癜风病因病机,将其分
目的 探讨心理及行为干预在老年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本院2010年10月至2012年3月住院的82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心理认知干预和康复行为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的神经功能、生活能力的康复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方面的生活质
目的 分析心理干预在妇产科急诊子宫切除术后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产科于2006 ~ 2011年收治的行急诊子宫切除术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康复治疗中断率与抑郁情绪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康复治疗中断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后,观察组SDS评分、SAS评分、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理干预可以有效
目的 探讨自我管理教育在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本科60例DVT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治疗方法相同,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自我管理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以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在纠正不良饮食习惯、坚持运动、心理调整等自我管理行为方面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治愈率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自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于远程心电监护患者心理情绪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取行远程心电监护患者12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4例.两组均行针对心电监护行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行监护前、监护中的心理护理.护理2个月时采用临床精神卫生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价患者心理情绪变化情况.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患者SCL-90量表各分项评分及总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提示研究组患者
目的 探讨奥伦自理模式对自然分娩产妇心理、产程及产后哺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1年10月至2012年3月于本院进行自然分娩的94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进行奥伦自理模式干预,将两组产妇各个产程及总产程时间、产钳助产及产后出血比例和干预前及干预后1周、4周的BSES和SCL-9量表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各个产程时间及总产程均短于对
目的 探讨行为及心理护理在脑梗死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20例初次脑梗死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行为及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康复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肢体功能恢复和生活能力改善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行为及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提高脑梗死患者对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