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不拘一格 搞活语文教学

来源 :软件·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g09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新课标和新教材广泛实施与推行的今天,仍有不少语文教学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因此,我们必须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努力构建开放性的语文教学,充分挖掘教学中的开放因素,创设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参与的课堂教学环境。
  【关键词】 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开放性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这是适应语文教学改革的需要,是语文教学的必然回归。然而,执教者用固定的教学内容和陈旧的教学方法,隔绝了学生与生活、与社会的联系,压制了学生的创造力和个性张扬,使得语文学习如同“纸上谈兵”、“画饼充饥”,学生的语文素养得不到有效的提高。同时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拓展教学时空,有意识地增加语文课本内外的联系,加强语文课堂与生活的沟通,注重语文和其他学科的融合,变封闭为开放,使得语文教学成为一泓活水。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与实践,本人总结出了开放性教学的模式。
  一、向课前开放,作好铺垫
  1、查阅相关资料。语文学习在充分利用好课程资源即课本的同时,还应该引进相关背景材料,作为文本的有利补充,如作者简介、写作时代、课外资料等。教师引导学生围绕课文内容查找相关的资料,阅读相关的文章,这样既可以增加信息量,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可以提高他们搜索处理信息的能力。《语文课程标准》在前言和总目标中指出:“学生要具有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如在教学《我们成功了》一文时,我在课前布置学生利用网络查找中国参加奥运会和申办奥运会历史的相关资料。学生在查找课外资料与阅读过程中就拉近了和文本之间的距离,因而在课堂上就能更好地激发爱国热情与民族自豪感。
  2、提出研究问题。《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因此,我们在语文课教学中应尽可能地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参与问题的设计。可以要求学生在预习的时候提出几个自己不懂的问题或认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在上课之前提出来,教师根据学生的质疑问难选取有价值的问题在课堂上进行探讨。如在教学《最大的“书”》一文时,课前有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书’字要加上双引号呢?为什么说岩石是书呢?岩石和书有哪些相像的地方?”对于前两个问题,学生通过阅读后能自己回答,而第三个问题提得很有价值,能够作为引领全文的切入点。所以在课堂上,我紧紧抓住这个问题组织教学,让学生分小组讨论、研读,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当然,不要为了提问而提问,教师要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让学生提出高质量、有价值的问题,使他们学会思考,掌握思考方法,进而主动获得知识。
  二、向课堂开放,努力创新
  1、创设开放的教学情境。《语文课程标准》注重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指出:“应当密切关注当代社会信息化的进程,推动语文课程的变革和发展。”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为优化语文开放性教学创造了条件,注入了活力。因此,教师要利用多媒体文、图、声并茂的特点,从学生和教材的实际出发,精心设计课件,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知识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如教学《火烧云》一课,我先通过动画来演示课文中描写的几种不同形、色的火烧云。我用逼真的画面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美丽和作者观察的仔细、描绘的细腻。然后又出示大量的火烧云图片,让学生欣赏、观察,模仿课文进行说话练习。这堂课,由于创设了开放的教学情境,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学习积极性得到了充分调动。
  2、运用开放的教学方法。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学生被动地获取知识,学习过程僵化,不利于学生主体精神的培养。《语文课程标 准》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因此,要营造开放性的语文课堂,应建立多种互动的教学模式,如读书汇报式、小组讨论式、质疑辩论式、游戏竞赛式、情境表演式等,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如在教学《七颗钻石》一文时,我首先根据教材特点精讲课文第3自然段,由扶到放。然后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第4-6自然段,小组汇报后,再集体讨论:“水罐为什么会一次次发生变化?”当学生感受到文本的思想内涵后,接着让学生展开想像,讲讲或演演这个童话故事。这种开放式的教学方法,为学生营造了宽松的学习环境,使他们在课堂上真正活起来、动起来,让语文课充满了青春活力。
  三、向课后开放,深化效果
  1、推荐课外读物。《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并且规定小学生课外阅读量不少于140万字。”所以,我们要引导学生把在课堂上学得不完备的知识到课外去充实和丰富,把在课堂上学到的方法到课外去扩展和延伸。为了减少课外阅读的盲目性,可以采用以一带一的方法,即学完一篇课文后,向学生推荐一篇与之相关的文章。如学了《少年闰土》向他们推荐《故乡》;学了《丑小鸭》,向他们推荐《安徒生童话》等等。当然,也可以向学生推荐适合他们阅读的优秀童话寓言、诗歌散文、文学名著,以增加文化积淀,提高文学素养。
  2、开展综合实践。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因此,我们在传授知识、进行技能训练的同时,要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进更为广阔丰富的自然和社会。使学生的学习与现实生活、社会生活相联系,学到书本上没有的知识,体验全新的感受。如学了名人的故事后,我让学生去调查家乡的名人佚事,并在课堂上交流,如虞世南、昊锦堂、姚云龙等等。
  3、多一些自我体现 要真正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教师应该做导演、做向导、做教练、做陪读,应该让学生有自己怕直接体验。如教学《燕子妈妈笑了》一课,我让各小组学生拿出带来的各种蔬菜,观察它们之间的差异。我来到第二小组,他们观察的是一个西红柿和一个西葫芦。王华鸣同学问我:“老师,我能吃一口西红柿?我点了点头,他咬了一口西红柿,说:“我知道西红柿可以生吃,酸酸的、甜甜的,里面有小籽:而西葫芦不能生吃,它也有小籽。”其他小组的同学也在认真观察,有的用眼看,有的用手摸,有的凑上小鼻子闻一闻。
  在新课程标准里,还提到了一个新鲜名词——教育反思。它是教师对自己的课堂教学方法、教学活动、教学效果所进行的自主识别和认真审视,是教学过程的自我反思。美国的教育家波斯纳提出教师的成长公式:“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只有善于分析自己的工作的老师,才能成为得力的、有经验的老师。如果说反思是一种思维能力的发酵过程的话,那么,反思者自身的经历就相当于原料,而反思者的眼光,悟性、学识、热情以及知识积累就是酵母。
  总之,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突破文本的束缚,开放语文课堂,让学生联系生活和实际,增加实践机会。这样,课堂才会其乐融融,学生才能情溢意浓、思如泉涌。
其他文献
阅读是语文学习的基本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育的一项重要的任务。老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结合具体情况,探求适合的方法,着力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面对刚入学的学生,首先应该要让学生体会到读书的乐趣,因为他们刚入学,认识的字不多,如果就给他们规定要读多少书,那样学生反而会失去读的兴趣,将读书看作一种负担,这样老师就要好好引导他们读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普遍的存在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活动。这种交流不同于和一般人的交流,它是以促进学生学习发展为目的,以人类的文明成果(课程)做为中介的一种社会性相互
燃煤搪瓷烧成炉,是轻工部80年代经各方面有关工程技术人员研制成功的定型炉。1987年正式交付工三建造投入生产使用使用中,窑炉各部位结灰严重升温慢,散热大,炉,炕温度不稳定。经过9年来的
信息技术教育既不是单纯的技术教育,也不是以信息技术研究与开发为目标的教育,其内涵是由信息技术教学和与其他课程的整合两大部分组成,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标是培养适
写不出文字,便刻纸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徐小斌的写作跌入低谷。文字的表述像笼中困兽一般得不到释放,而创作的欲望却一日高过一日。在这段低迷的日子里,徐小斌迷上了刻纸,包相纸的黑纸、小学生削铅笔的足刀,废旧的过气挂历都成为她施展技艺的工具。放上轻缓的音乐,在锋利的刀尖上。一个个比文字更有力量的节奏与韵律蹦越而出,幻化为一幅幅崭新的刻纸。  这是一个奇妙的自由世界。黑色的硬纸在尖刀下逐渐丰满,而废弃
在刘强佳校长及其领导班子的领导下,我们教研组认真贯彻国家教委的办学精神,以人为本,倡导创新精神。加强教学管理,优化课堂教学。开展课外活动,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总结我校英
推行素质教育,得到广大地理教师的普遍认同,由于各人基础不同,在具体实施时采取的方法也各异,但要真正实现素质教育,必然要经历一个复杂的由宏观到微观的过程,否则,素质教育将流于形
异禾团代表一种梦想,一种生活态度,一种恣意追逐的生存状态……他们所走的路,很多人也许想过,但没有去走。  白云山脚下有一套小小的房子,大小不到90平方米,房子里胡乱堆砌着布、棉花、成堆废掉的纸板、几台电脑、几台缝纫机,以及数不可数的大小布偶作品。4个80后出生的年轻人在这里生活和工作,他们有一个响亮的团队名称——异禾团。      临时拉出来的团队    团队成员很简单,两男两女,虫子、阿村、小丹
<正> 国务院于1996年12月颁布的《质量振兴纲要》,是本世纪末到下世纪初指导我国质量工作的纲领性文件。为贯彻《质量振兴纲要》,提高我国轻工产品质量,促进我国轻工业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