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的欧洲形象

来源 :记者观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ibi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本人在欧洲,名气很大,人气很小。
  几年前,当时的外经贸部(现在叫商务部)新闻司,邀请我们首都几家新闻单位的七八个记者开一次洋荤,到欧洲去访问当时的欧洲共同体几个成员国,我有幸在被邀之列。
  当然,外经贸部的这一举动也有它的科学道理。一个报道对外贸易的记者,没有去过外国,没有见识过现代经济的真面目,没有看过外国的企业,不知道飞利浦、西门子是怎么回事,光知己而不知彼,写出来的稿子难免有时候牛头不对马嘴。
  那天我们到了风车之国荷兰,去访问世界赫赫有名的大企业飞利浦。
  这家企业的总部设在一个名叫埃得霍芬的小镇上,因为飞利浦最早就是在这里靠做灯泡起家的。这里至今还保留着一个当年做灯泡的车间,不为别的,就为了教育职工不忘本,也为了让外人了解它的光荣史。
  我们住在镇上一位华人开的文华酒店,酒店是中式建筑,门楼上竖挂着汉字写的“文华酒店”匾额,黑底金字,中国味十足。
  酒店老板祖籍温州,是第二代华侨,40 来岁。其父在法国经商,为了使他不忘祖国的民族文化之根,年轻时送他到北京上了北京师范大学,因此他看上去一派儒家风范。他在荷兰是一位很有影响的人物,是荷兰国家的中国顾问,经常作为荷兰访华代表团的成员来我国访问,既当翻译,又当顾问。他在他的酒店接待过胡耀邦和赵紫阳,还和他们讨论过中国的改革,是个不简单的人物。
  但是,就是这样一个不简单的人物,我们刚到酒店的时候,见他正在大堂像伙计一样热情招呼客人,跑前跑后,还和他的众多雇员一起帮客人办住店手续呢。按照我们中国人衣帽取人的眼光,你怎么也看不出他是个大老板,是个国家级的顾问。
  酒店的客房里自然都有电视机,但我发现不自然的是,所有的电视机都没有牌子,也看不出是哪个国家哪家企业的产品。在我们中国,这叫三无产品,属黑货。
  吃过饭老板招待我们喝茶,因为是祖国来的客人,另眼相看。
  我们和老板聊天,我就趁机问起电视机的事。他说:“这电视机是日本货,买来的时候是有牌子的,是我故意让人抠掉的。为什么要抠掉呢?因为这里是飞利浦的发祥地。众所周知,飞利浦也做电视机,而且质量也不错,也是世界名牌。但话又说回来,飞利浦的电视机虽然也好,可价钱没有日本的便宜,我当然买又便宜又好的日本电视机了。我抠掉日本电视机的牌子,是不愿伤害飞利浦的自尊心,更何况这里还是飞利浦的发祥地。”
  听他这么一说,我顿时觉得他不但会经商,而且也懂政治,懂得两全其美之策。他大概就是我想像的“儒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第二天,飞利浦的老板约见我们。这是一位西装革履、金发碧眼、身材高大的汉子,50来岁。令我们没有想到的是,这位老板一开场就大骂日本人不是人。他说:“我们做生意是讲究互利互惠的,日本人是光想着自己赚钱,连碗汤也不给你喝。我们和技术落后的国家做买卖,连有些技术都给他们,日本的企业是绝不会这么做的。”
  他的这番话我想可能有这样几层含义:一是标榜飞利浦经商有道,讲究义利;二是希望中国多和飞利浦做买卖,有广告之嫌;三是同行是冤家,但又有几分无奈。但是,后来我们碰见的事,使我觉得我的这些想法可能是“小人之心”,他说的并非全无道理。
  我们离开荷兰去比利时的时候,在飞机上我和一位老外坐在一起。他扳着面孔问我是哪国人,我说是中国人。他脸上立刻挂出笑容说:“中国人就好,要是日本人我就不和你说话了,因为他们不是人,是经济动物。”
  我们在比利时采访了设在布鲁赛尔的欧共体总部之后,又来到了有“世界城市之花”称号的法国巴黎。
  在巴黎,埃菲尔铁塔、巴黎圣母院、香榭丽舍大街,以及这条街上的凯旋门,都没有使我大吃一惊,因為这些地方太有名了。使我大吃一惊的是参观巴黎大磨坊,不是因为那里的面包做得如何好,而是因为那里的人对日本人的愤怒。
  我们先看的是面包坊。这是一间不大的房子,有十几位面包师正在案子上揉面团。他们都穿着白大褂,戴着高高的白帽子,和中国厨师打扮得一模一样。当我们一行十来个人进去时,所有的面包师都停下手中的活儿,一个个都对我们怒目而视,气氛陡然紧张起来,好像我们是一帮强盗。
  陪我们的欧共体雇员,是一位名叫麦瑞的荷兰小姐。只见她叽哩咕噜地向面包师们说了一通,面包师们立刻转怒为喜,同时响起一片掌声。
  麦瑞对我们说,原来面包师们一看我们这些黄皮肤黑眼睛的外国人,以为我们是日本面包师参观团,所以对我们怒目而视。
  麦瑞说,由于日本的东西又好又便宜,具有很强的竞争力,所以在欧洲市场上占了很大的份额。同行是冤家,所以我们欧洲的企业职工,对日本人产生了强烈的不满。
  她还说,日本人由于有钱,子女可以周游世界。在欧洲,你随时随地都能看见日本的青年游客。别看他们小小年纪,还没有赚钱,可他们花钱如流水。他们住高级宾馆,吃高级餐馆,买高级商品,享受高级服务,这让我们非常看不惯,也瞧不起他们,因为他们花的是父母的钱。我们西方的习惯是,子女成人之后,讲究的是自力更生,不花父母的钱。
  这样看来,日本人在欧洲是老少都不受欢迎。
  根据我们这些中国记者在欧洲的观察,我们得出这样两点结论:做买卖要互惠互利,不能光想着自己赚钱,不顾对方的利益;日本造的东西,靠价廉物美争得了市场,我们应当学习。这两点虽然毫无新意,但却是永恒的真理。
其他文献
TOUS“还圆.真爱”之旅快闪店,2019年12月24日于广州文立方隆重揭幕,青年演员谭松韵出席开幕仪式。活动当天,谭松韵佩戴TOUS Sweet Dolls系列小熊项链亮相,腕间的Hold系列手链由经典小熊吊坠温柔点缀,Hold系列耳环搭配Sweet Dolls系列小熊珍珠吊坠点亮甜美造型,散发灵动美感。(王琦璋)2019 La Maison Rémy Martin“人头马之家”于上海盛大揭幕 
从刘翔看造神运动的轰然倒塌    8月18日11点55分,时间仿佛在那一刻凝固。在场内外数亿观众一片惊愕中,刘翔转身缓步离开跑道,留给世界一个黯然神伤的背影。  一名运动员因伤退出,却让无数的国人黯然神伤,看起来有点不可思议。不过是刘翔,那就不一样了,因为他早就不是一个普通人,在中国,他已经成为了一个高高在上的“神”。完成这一造神运动只用了短短的5年多,始作俑者就是广告商和媒体。 当今中国,无论大
近日上映的好莱坞大片《2012》引起了世界各地的人们对于地球现状的担忧。在过去的几百来我们对这唯一的家园都做过哪些伤害?对此我们还能做出哪些补救?我们还能为我们的孩子留下什么?  太阳活动频繁,地球温度急剧上升。地震,象征现代文明的城市建筑顷刻化为灰烬,海啸,整个世界转瞬间被惊涛巨浪淹没……这是《2012》向我们展现的世界末日景象。2012年,一个离我们并不遥远的明天,或许这正是导演罗兰·艾默里奇
风车其实在欧洲很多国家都有,而在荷兰却成为了这个国家的标志。这个国家当年简直是以一种狂热在建风车,跟我们大炼钢铁时到处建高炉一样,据说在18世纪荷兰曾经有一万多架风车,遍布全国各地。  据说一架风车就可以稳定地提供6000马力的能量,而且质量之好,有些能一直用到现在。和300年前的荷兰风车相比,今天的风力发电,简直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可言。  以300年前的技术水平尤其是材料工艺,能做出这么棒的风力设
中国社会管理体制的滞后,导致“民生短板”的形成。在迎接“两会”的特稿中,新华社称:今年要破解12道民生“考题”。从会前传递出的信息,我们发现,越是将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放在重要位置,就越能在通往和諧社会的道路上,赢得更多的支持与掌声。今年“两会”,盛兴民主之风,为全社会树立了构建和谐中国之标杆,必将铭刻史册。    春风又绿,群贤再聚。  全国“两会”,作为一年一度的政治重头戏,历来被视为中国政经动
如果不是一次偶然的机会,李佳昱也许永远不会知道10年前的真相:1999年,她高考落榜后的第2年,有人用她的身份和考生档案,考上了西安理工大学。目前,李佳昱从家乡额敏县来到乌鲁木齐市打工,而另一个李佳昱大学毕业后在河北廊坊一家银行工作。如今,李佳昱面临着身份证被盗用后,无法办理社保等一系列问题。  李佳昱,新疆额敏县玛热勒苏乡直属五村人。1998年,她作为额敏县一中应届毕业生参加了高考,落榜后,在额
8月18日,杭州一个广告拍摄影棚,汪涵和朱丹“会面”。  汪涵,湖南卫视招牌主持人,亦庄亦谐,上至金鹰节、湖南春节晚会的“大场面”,下至脍炙人口的《天天向上》和快乐女声,他都当仁不让地充当主持台柱。  朱丹,浙江卫视招牌主持人,男女“通杀”的风情美女,每周主持四档综艺节目,其中《我爱记歌词》的收视率排行保持在周五晚同时段第二,甚至曾冲刺到第一。  广告商想打造的,正是中国综艺界的“一哥 一姐”概念
莎士比亚曾说过:“在命运的颠沛中,最可以看出人们的气节”。2008年对于中国人来说无疑是一个大喜大悲、命运多舛的年份,在这一年中国人本应该一起享受奥林匹亚的荣光,但世事总不如人意,我们一起承受的远比预想的多得多。过去的都过去了,而那些震撼的、悲壮的、鼓舞人心的回忆仍在灾难过后重新温暖着平凡的世间。      甜:奥运、神七与改革开放30年    2008年8月8日,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顺利
“一生一次,下回血本”,“德国之声”日前用这样的标题报道中国等亚洲国家越刮越烈的奢侈婚礼之风。今年10月10日被世界许多国家青年选为结婚的良辰吉日,而对中国、韩国、印度等亚洲国家的年轻人来说,这一天的婚礼更是整个家庭的一道大关。“10”不仅意味着“十全十美”的婚姻,也是以万元为计算单位的上海人婚宴的平均价格。据统计,中国人每年在婚庆方面的开支已达GDP的2.5%。在其他亚洲国家,一场婚礼的费用常常
英国医学权威杂志《柳叶刀》于2010年8月11日刊登一篇论文警告说,研究者已经发现一种“超级细菌”,它含有一种酶,可以让自己变得无比强大,能抵御几乎所有抗生素。这种“超级细菌”称为NDM-1,最早出现在印度、巴基斯坦等南亚国家,目前已经传播到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荷兰等同家,并很可能向全球蔓延。而且在英国已经出现了5例感染死亡者。    利用硬实力对付细菌耐型药    实际上,超级细菌是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