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8年前的春晚舞台上,凭借和朱时茂搭档的《吃面条》,陈佩斯成为中国最炙手可热的笑星,那时他还有稀稀落落的头发,不过都罩在一顶土黄色的有檐帽子里。1985年,陈佩斯彻底剃了头发,那顶光亮的脑袋从此成为他最显著的标志。2012年3月,环球人物杂志特约记者见到58岁的陈佩斯时,他依旧是光头,胡子有些花白,穿着一年四季不离身的马褂,脚下一双懒汉鞋。和他在人们心目中最经典的流里流气、贼眉鼠眼的“小人物”形象不同,如今的他显得很深沉,所关注的话题也很严肃。
过有底线的生活
陈佩斯最近在忙着“招生”。他所筹建的大道喜剧院喜剧表演培训中心已进入招生阶段,不久之后即将正式开班。“我已经在喜剧的门里了,品到了许多经验和教训,而很多热爱喜剧的人却还没摸到门儿,应该把他们领进来,让他们少走一些弯路。”
说到弯路,陈佩斯自己入喜剧这行也不是很容易。他的父亲是著名表演艺术家陈强。他在家中排行老二,大哥出生时,父亲陈强正在匈牙利布达佩斯访问,北京来报:老婆生了一个儿子。陈强说:“那就叫布达吧,如果再有第二个孩子,就叫佩斯。”
儿时的陈佩斯不爱学习,成绩不好,经常打架。15岁时,他被送到内蒙古下乡,每日耕作劳动。他回忆:“我半年没吃过肉,让父亲给我寄钱,父亲不给。后来,还是母亲给我寄钱了。”为了返城,陈佩斯跟父亲学起了表演,吊嗓子,走台步,这样才能进文工团,而文工团是当时唯一能调动户口的地方。不过,去考北京军区文工团、总政话剧团时,陈佩斯都被刷下来,那个年代,文工团偏爱招收的是唐国强那样的英俊小生。陈强找到了八一电影制片厂的老朋友田华帮忙,八一电影制片厂答复:“我们这里正缺演匪兵、流氓、地痞的演员,如果他愿意演就来。”
父亲陈强回忆:“到第三次考八一电影制片厂时,我才觉得,这个孩子在表演上确实是有才华的。”
后来八一电影制片厂拍《瞧这一家子》,陈佩斯还是沾了父亲的光,首度担纲主演。演完之后的成功是轰动性的,父子俩的对手戏“教英文”成为中国影视喜剧史上的经典桥段。
春晚舞台,更为彻底地改变了陈佩斯的命运。从1984年到1998年,陈佩斯为春晚贡献了15个小品。作家史航曾说过:“陈佩斯的小品很少怯口(说方言),不拿残疾人开玩笑,基本不出现女角。他一直扮演的是不断变迁的大时代下,小人物的命运格局。细想起来,这些小品很高级。”1998年的小品《王爷与邮差》是陈佩斯在春晚舞台上的最后一个作品:邮差陈佩斯梳着马辫,涂着红彤彤的脸蛋,兴高采烈地拉着王爷朱时茂下台,那是他在那个舞台留下的最后一个背影。
自此,陈佩斯告别春晚。在日后接受采访时,他最不爱多谈的也是这个话题。其实内情并不复杂——他跟春晚较真儿,想演些自己的东西;跟央视较真儿,状告央视出售春晚光盘侵犯他的著作权。
新世纪,陈佩斯自组剧团,投身话剧,制作出《托儿》、《亲戚朋友好算账》、《阳台》等优秀剧目,并把它们推向二、三线城市,为后来者趟开了路子。有人说,陈佩斯跟《茶馆》里的常四爷很像,“都是挣有数的钱,过有底线的生活”。
喜剧是一种人生态度
环球人物杂志:我发现您几乎涉足过所有的戏剧形式,电影、小品、电视剧、话剧,去年您还演出歌剧《蝙蝠》,客串过梨园戏《董生与李氏》,但所有您演过的剧目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是喜剧。喜剧对您最大的吸引力在哪里?
陈佩斯:它的平民化,喜剧属于平民。
环球人物杂志:怎么理解?
陈佩斯:喜剧是最接近人的,它和人是零距离的。从艺术形式上,它也是最具人性的。它直接表现人的生命,表现生命的需求。悲剧表现死;而喜剧表现的是生。悲剧一定要摧毁,才能体现出悲情;而喜剧则是建立一个新东西。
环球人物杂志:可以把喜剧理解成一种人生态度吗?
陈佩斯:可以。古代把喜剧称滑稽。滑稽本身就是一种态度。按我的理解,“稽”由“禾”、“尤”、“匕”、“日”构成,“尤”是“犬”的变形,“匕”是“人”的变形,“日”代表沼泽。前有狼,旁有禾,后有沼泽,人在其中茫然四顾,往哪走?无处可去,就是困境。滑由“水”和“骨”构成,像洗排骨一样,骨头是滑的,但又是硬的。有态度、不妥协,同时又能化解这个困境,这就是滑稽的会意。这两个字非常准确。
卓别林总结说,所有的喜剧最终都要给角色制造窘境,这是不错的。但为什么困境就是喜剧呢?其实在创造困境和解脱困境的同时,观众从中得到了优越感,获得了生命的快乐。
环球人物杂志:除了通过观看喜剧获得快乐,人们也需要以喜剧的精神来面对生活。
陈佩斯:对,当代人尤其需要这种精神。多少年来,观众对悲情戏已经习惯了,只要音乐一慢下来,主持人的调门往下一降,大家都进入悲情的节奏了。其实好的心态,是可以培养的,可是我们往往忽略了。一个社会需要多种心态,最起码需要两种,一种是积蓄能量的,一种是释放能量的。喜剧精神属于后者,它能够帮人建立一个基本的思想方法——每个生命都会遇到困境,遇到困境怎么去解脱?怎么去化解?好的喜剧能提供这种方法。从这个意义上讲,喜剧精神能够弥合很多社会矛盾。
还没有喜剧这门课
环球人物杂志:有一种观点,认为文化艺术与物质生产不同,是“妙手偶得”,说“套路”就俗了,但您似乎很强调喜剧的“套路”?
陈佩斯:经验完全可以变成科学的认识,艺术的规律也是可以认知的。就像声乐里的中央C,选择这个频率作为中央C是有道理的:这个振荡频率会促成人体细胞的舒适感。它是有能量的,喜剧不也是这样?人物关系形成之后,就产生了势能,这种能量是可以被认知的,能用物理的方法测出来,那就是观众回馈的笑声。喜剧节奏的快慢直接影响观众的笑声,这就是规律。
把一个悲情的人变成一个快乐的人,相当于平白无故把温度从0度一下子升到100度,这是需要能量的。喜剧也是,用正确的方法,让观众的心理温度从0度升到100度。喜剧演员要了解这套方法,也需要积淀、培养、训练。
环球人物杂志:您这个说法很有意思。这些理论是您自己琢磨出来的,还是看书看出来的?
陈佩斯:都有,你不看书怎么行呢?不看书怎么知道细胞的振荡频率是怎么回事呢?
环球人物杂志:您说过,现在是一个半娱乐化的时代,什么都要调侃一下,什么都要轻松地去面对,但另一方面,喜剧这个艺术形式的发展,好像又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陈佩斯:对,现在可以说,对喜剧连基本的认识都没有。它处于朦朦胧胧的一个状态,就是大家知道这个东西挺好玩,但是谁也不知道怎么做。我们舞台排练的时候,往往是观念上的问题把你绊住了,让你进行不下去。我们的正规院校不培养喜剧人才,也没有喜剧这门课。
环球人物杂志:您觉得喜剧跟逗乐、搞笑一样吗?
陈佩斯:一样啊,逗乐是最基础的,就像人走路,脚往外一迈,你得迈出这一步啊,每迈一步都是在搞笑。一出喜剧的过程,不也是逗乐、搞笑的过程吗?这个没有矛盾,是一个组成的关系。
环球人物杂志:您下一步有什么打算?
陈佩斯:把我的很多想法总结一下,再把它细化。用培训的方法把它传给后面的人。
和陈佩斯对话,很难想象他只读过5年书。近几年来,陈佩斯开始系统研究莎士比亚、莫里哀等喜剧大师的作品。在网络文化泛滥和各类纯搞笑话剧的冲击下,他坚持自我耕种,不可怜巴巴地、无原则地向网络乞讨笑料。他的偶像是卓别林——那个给全世界带来快乐、自己却得了抑郁症的伟大演员。他最经常说的一句话是:“这行太苦,我的每一步都是煎熬过来的。”
编辑:王晶晶 美编:王迪偲 编审:张勉
过有底线的生活
陈佩斯最近在忙着“招生”。他所筹建的大道喜剧院喜剧表演培训中心已进入招生阶段,不久之后即将正式开班。“我已经在喜剧的门里了,品到了许多经验和教训,而很多热爱喜剧的人却还没摸到门儿,应该把他们领进来,让他们少走一些弯路。”
说到弯路,陈佩斯自己入喜剧这行也不是很容易。他的父亲是著名表演艺术家陈强。他在家中排行老二,大哥出生时,父亲陈强正在匈牙利布达佩斯访问,北京来报:老婆生了一个儿子。陈强说:“那就叫布达吧,如果再有第二个孩子,就叫佩斯。”
儿时的陈佩斯不爱学习,成绩不好,经常打架。15岁时,他被送到内蒙古下乡,每日耕作劳动。他回忆:“我半年没吃过肉,让父亲给我寄钱,父亲不给。后来,还是母亲给我寄钱了。”为了返城,陈佩斯跟父亲学起了表演,吊嗓子,走台步,这样才能进文工团,而文工团是当时唯一能调动户口的地方。不过,去考北京军区文工团、总政话剧团时,陈佩斯都被刷下来,那个年代,文工团偏爱招收的是唐国强那样的英俊小生。陈强找到了八一电影制片厂的老朋友田华帮忙,八一电影制片厂答复:“我们这里正缺演匪兵、流氓、地痞的演员,如果他愿意演就来。”
父亲陈强回忆:“到第三次考八一电影制片厂时,我才觉得,这个孩子在表演上确实是有才华的。”
后来八一电影制片厂拍《瞧这一家子》,陈佩斯还是沾了父亲的光,首度担纲主演。演完之后的成功是轰动性的,父子俩的对手戏“教英文”成为中国影视喜剧史上的经典桥段。
春晚舞台,更为彻底地改变了陈佩斯的命运。从1984年到1998年,陈佩斯为春晚贡献了15个小品。作家史航曾说过:“陈佩斯的小品很少怯口(说方言),不拿残疾人开玩笑,基本不出现女角。他一直扮演的是不断变迁的大时代下,小人物的命运格局。细想起来,这些小品很高级。”1998年的小品《王爷与邮差》是陈佩斯在春晚舞台上的最后一个作品:邮差陈佩斯梳着马辫,涂着红彤彤的脸蛋,兴高采烈地拉着王爷朱时茂下台,那是他在那个舞台留下的最后一个背影。
自此,陈佩斯告别春晚。在日后接受采访时,他最不爱多谈的也是这个话题。其实内情并不复杂——他跟春晚较真儿,想演些自己的东西;跟央视较真儿,状告央视出售春晚光盘侵犯他的著作权。
新世纪,陈佩斯自组剧团,投身话剧,制作出《托儿》、《亲戚朋友好算账》、《阳台》等优秀剧目,并把它们推向二、三线城市,为后来者趟开了路子。有人说,陈佩斯跟《茶馆》里的常四爷很像,“都是挣有数的钱,过有底线的生活”。
喜剧是一种人生态度
环球人物杂志:我发现您几乎涉足过所有的戏剧形式,电影、小品、电视剧、话剧,去年您还演出歌剧《蝙蝠》,客串过梨园戏《董生与李氏》,但所有您演过的剧目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是喜剧。喜剧对您最大的吸引力在哪里?
陈佩斯:它的平民化,喜剧属于平民。
环球人物杂志:怎么理解?
陈佩斯:喜剧是最接近人的,它和人是零距离的。从艺术形式上,它也是最具人性的。它直接表现人的生命,表现生命的需求。悲剧表现死;而喜剧表现的是生。悲剧一定要摧毁,才能体现出悲情;而喜剧则是建立一个新东西。
环球人物杂志:可以把喜剧理解成一种人生态度吗?
陈佩斯:可以。古代把喜剧称滑稽。滑稽本身就是一种态度。按我的理解,“稽”由“禾”、“尤”、“匕”、“日”构成,“尤”是“犬”的变形,“匕”是“人”的变形,“日”代表沼泽。前有狼,旁有禾,后有沼泽,人在其中茫然四顾,往哪走?无处可去,就是困境。滑由“水”和“骨”构成,像洗排骨一样,骨头是滑的,但又是硬的。有态度、不妥协,同时又能化解这个困境,这就是滑稽的会意。这两个字非常准确。
卓别林总结说,所有的喜剧最终都要给角色制造窘境,这是不错的。但为什么困境就是喜剧呢?其实在创造困境和解脱困境的同时,观众从中得到了优越感,获得了生命的快乐。
环球人物杂志:除了通过观看喜剧获得快乐,人们也需要以喜剧的精神来面对生活。
陈佩斯:对,当代人尤其需要这种精神。多少年来,观众对悲情戏已经习惯了,只要音乐一慢下来,主持人的调门往下一降,大家都进入悲情的节奏了。其实好的心态,是可以培养的,可是我们往往忽略了。一个社会需要多种心态,最起码需要两种,一种是积蓄能量的,一种是释放能量的。喜剧精神属于后者,它能够帮人建立一个基本的思想方法——每个生命都会遇到困境,遇到困境怎么去解脱?怎么去化解?好的喜剧能提供这种方法。从这个意义上讲,喜剧精神能够弥合很多社会矛盾。
还没有喜剧这门课
环球人物杂志:有一种观点,认为文化艺术与物质生产不同,是“妙手偶得”,说“套路”就俗了,但您似乎很强调喜剧的“套路”?
陈佩斯:经验完全可以变成科学的认识,艺术的规律也是可以认知的。就像声乐里的中央C,选择这个频率作为中央C是有道理的:这个振荡频率会促成人体细胞的舒适感。它是有能量的,喜剧不也是这样?人物关系形成之后,就产生了势能,这种能量是可以被认知的,能用物理的方法测出来,那就是观众回馈的笑声。喜剧节奏的快慢直接影响观众的笑声,这就是规律。
把一个悲情的人变成一个快乐的人,相当于平白无故把温度从0度一下子升到100度,这是需要能量的。喜剧也是,用正确的方法,让观众的心理温度从0度升到100度。喜剧演员要了解这套方法,也需要积淀、培养、训练。
环球人物杂志:您这个说法很有意思。这些理论是您自己琢磨出来的,还是看书看出来的?
陈佩斯:都有,你不看书怎么行呢?不看书怎么知道细胞的振荡频率是怎么回事呢?
环球人物杂志:您说过,现在是一个半娱乐化的时代,什么都要调侃一下,什么都要轻松地去面对,但另一方面,喜剧这个艺术形式的发展,好像又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陈佩斯:对,现在可以说,对喜剧连基本的认识都没有。它处于朦朦胧胧的一个状态,就是大家知道这个东西挺好玩,但是谁也不知道怎么做。我们舞台排练的时候,往往是观念上的问题把你绊住了,让你进行不下去。我们的正规院校不培养喜剧人才,也没有喜剧这门课。
环球人物杂志:您觉得喜剧跟逗乐、搞笑一样吗?
陈佩斯:一样啊,逗乐是最基础的,就像人走路,脚往外一迈,你得迈出这一步啊,每迈一步都是在搞笑。一出喜剧的过程,不也是逗乐、搞笑的过程吗?这个没有矛盾,是一个组成的关系。
环球人物杂志:您下一步有什么打算?
陈佩斯:把我的很多想法总结一下,再把它细化。用培训的方法把它传给后面的人。
和陈佩斯对话,很难想象他只读过5年书。近几年来,陈佩斯开始系统研究莎士比亚、莫里哀等喜剧大师的作品。在网络文化泛滥和各类纯搞笑话剧的冲击下,他坚持自我耕种,不可怜巴巴地、无原则地向网络乞讨笑料。他的偶像是卓别林——那个给全世界带来快乐、自己却得了抑郁症的伟大演员。他最经常说的一句话是:“这行太苦,我的每一步都是煎熬过来的。”
编辑:王晶晶 美编:王迪偲 编审:张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