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刚入幼儿园工作的时候,就听有经验的老师说:“良好的常规直接关系到幼儿的成长和教师组织一日生活的质量,一定要先抓好常规教育。”在多年的工作中我也深深地体会到了这一点。如果常规没有建立好,幼儿无法形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教师也会因在组织个环节中要分散精力去维持秩序而影响活动的质量。因此,常规培养在教育活动过程中是不可忽视的。回顾自己的工作经验,我深深地感悟到:细节展现着常规的美。
关键词:常规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50-131
1、从放任自流逐步过渡到规范幼儿行为
新学期开始,孩子们来报到了,这学期我们班来了一个新同学,他是从其他幼儿园转学过来的,顿时我的眉头打起了褶,果不其然,开学一两周了,好几个孩子被他影响着课堂上都叽叽喳喳说个不停,老师一停,他们就停,老师一说,他们那叽叽喳喳的声音又开始了。我们班有那么多的孩子,照这样下去,什么活动都进行不了了。于是我从课堂常规开始,有幼儿要求一致,告诉他们什么时候可以说话讨论,什么时候应该安静休息,老师做什么手势的时候孩子们应该停止一切,老师在用眼睛提醒你的时候应该怎么做,让新孩子能尽快适应幼儿园的新环境,帮助他们在集体生活中学习、生活,维持班级活动的秩序。通过常规培养,规范幼儿的行为,使幼儿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他们对生活知识和社会知识技能的掌握,发展自理、自律能力,学习协调与他人与集体的关系,形成群体意识,促进社会性和良好的个性品质的形成。
2、从他律管理逐步过渡到以促进幼儿自律的转化
常规管理不是以“管住幼儿”为目的,在组织一日生活和集体活动时,为了使活动顺利地进行下去,主要以督促、提醒和提要求为主。一味地压制幼儿是毫无作用的,在常规教育中要帮助幼儿理解常规是如何产生的,让他们亲身体验到如何需要常规,使幼儿的常规从他律过渡到自律,从由成人提醒他们“应该怎么做”过渡到自觉意识到“我应该怎么做”。在幼儿与同伴的交往中,体会到哪些规则是需要双方共同遵守的。当幼儿体会到常规给自己带来的乐趣并觉得它们对自己有用,这样幼儿才能将常规视为自身的需要,从而转变成自律的行为。一旦幼儿形成这种转变,他的常规意识也就形成了。在实践中,我发现这样的方法很管用,孩子们和老师都乐此不彼。
在一次角色游戏中,孩子们又像往常一样大声说话,跑来跑去,爸爸抱着宝宝跑到公车上,准备去北京;妈妈在家大声地叫着爸爸,其他区的孩子们也是声音激昂,大声呼喊着,由于声音都太大了,他们互相听不清对方的声。对此,我总是一遍一遍地说:声音轻点,声音轻点”,“不要跑来跑去”,可是孩子们听了就忘了,总是记不住。最后,我认真反思:为什么总是我要来告诉孩子们怎么做,为什么不能让孩子们自己来建立常规呢?于是,游戏过后,我和小朋友在一起谈话,让孩子们自主讨论如何快乐地玩耍又不影响其他人。孩子们围在一起开始讨论了起来:“大家的声音轻一点,就能听到别人说话了”;“美工区的人太多了,满员了就到其他区角去”;于是在讨论后,大家决定根据角色需要来规定人数,多出来的人到别处去玩,这样,慢慢地,一套由幼儿自己建立的常规开始形成了。在以后的活动中,孩子们不仅能自觉遵守游戏常规,还互相监督,“你的声音太吵了,会影响别人的”“美甲区已经八个人了,你到其他地方玩吧”。这样,真正的常规落到了实处。
3、从說教为主过渡到讲故事,说儿歌,榜样示范等多方式促进幼儿常规的养成
在常规教育实践中,我逐渐体会到了不同形式的活动帮助幼儿实际体验到常规的重要性,而不能单凭简单的说教,幼儿的思维的具体形象的,加上他们的生活经验有限,说教的方法对于他们是很难起到作用的。只有以具体的、生动的方式,才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及学习模仿的兴趣。在学习各位经验丰富的教师成功经验后,我结合本班幼儿的实际,在常规教育中运用了以下方法。如故事讲述法,通过讲述故事《大公鸡和漏嘴巴》的故事,幼儿能更形象地体会到爱惜粮食的重要性;儿歌讲述法,通过讲述《洗手歌》,幼儿既能熟练地掌握洗手的要领,又让幼儿把握了动作的先后顺序,养成了讲卫生的好习惯;歌曲表演法,通过表演《三轻歌》,让幼儿在表演中体会到走路轻轻,说话轻轻的作用;榜样示范法,运用正面的榜样为幼儿树立正确的行为准则,寓浅显的道理在榜样事件中,激发幼儿的道德情感。
这三小点是众多常规教育方法的一小部分,远远不能应对所有教育实践遇到的问题。因此,如何在实践中体会、总结、反思并最终形成一套适合自己适合本班幼儿的方法是需要在不断实践中总结的,社会在进步,教育在发展,幼儿教育在其发展中也不断向我们提出更高的要求,更新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发现细节的美,孩子的美,教育的美。
参考文献
[1]张俊红, 张晓霞. 细节中的美丽——幼儿园教育案例解读[J]. 中学课程辅导(江苏教师), 2012(17):73-73.
[2]刘要武. 幼儿园文化建设中的细节之美[J]. 早期教育(教师版), 2009, 000(006):33.
关键词:常规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50-131
1、从放任自流逐步过渡到规范幼儿行为
新学期开始,孩子们来报到了,这学期我们班来了一个新同学,他是从其他幼儿园转学过来的,顿时我的眉头打起了褶,果不其然,开学一两周了,好几个孩子被他影响着课堂上都叽叽喳喳说个不停,老师一停,他们就停,老师一说,他们那叽叽喳喳的声音又开始了。我们班有那么多的孩子,照这样下去,什么活动都进行不了了。于是我从课堂常规开始,有幼儿要求一致,告诉他们什么时候可以说话讨论,什么时候应该安静休息,老师做什么手势的时候孩子们应该停止一切,老师在用眼睛提醒你的时候应该怎么做,让新孩子能尽快适应幼儿园的新环境,帮助他们在集体生活中学习、生活,维持班级活动的秩序。通过常规培养,规范幼儿的行为,使幼儿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他们对生活知识和社会知识技能的掌握,发展自理、自律能力,学习协调与他人与集体的关系,形成群体意识,促进社会性和良好的个性品质的形成。
2、从他律管理逐步过渡到以促进幼儿自律的转化
常规管理不是以“管住幼儿”为目的,在组织一日生活和集体活动时,为了使活动顺利地进行下去,主要以督促、提醒和提要求为主。一味地压制幼儿是毫无作用的,在常规教育中要帮助幼儿理解常规是如何产生的,让他们亲身体验到如何需要常规,使幼儿的常规从他律过渡到自律,从由成人提醒他们“应该怎么做”过渡到自觉意识到“我应该怎么做”。在幼儿与同伴的交往中,体会到哪些规则是需要双方共同遵守的。当幼儿体会到常规给自己带来的乐趣并觉得它们对自己有用,这样幼儿才能将常规视为自身的需要,从而转变成自律的行为。一旦幼儿形成这种转变,他的常规意识也就形成了。在实践中,我发现这样的方法很管用,孩子们和老师都乐此不彼。
在一次角色游戏中,孩子们又像往常一样大声说话,跑来跑去,爸爸抱着宝宝跑到公车上,准备去北京;妈妈在家大声地叫着爸爸,其他区的孩子们也是声音激昂,大声呼喊着,由于声音都太大了,他们互相听不清对方的声。对此,我总是一遍一遍地说:声音轻点,声音轻点”,“不要跑来跑去”,可是孩子们听了就忘了,总是记不住。最后,我认真反思:为什么总是我要来告诉孩子们怎么做,为什么不能让孩子们自己来建立常规呢?于是,游戏过后,我和小朋友在一起谈话,让孩子们自主讨论如何快乐地玩耍又不影响其他人。孩子们围在一起开始讨论了起来:“大家的声音轻一点,就能听到别人说话了”;“美工区的人太多了,满员了就到其他区角去”;于是在讨论后,大家决定根据角色需要来规定人数,多出来的人到别处去玩,这样,慢慢地,一套由幼儿自己建立的常规开始形成了。在以后的活动中,孩子们不仅能自觉遵守游戏常规,还互相监督,“你的声音太吵了,会影响别人的”“美甲区已经八个人了,你到其他地方玩吧”。这样,真正的常规落到了实处。
3、从說教为主过渡到讲故事,说儿歌,榜样示范等多方式促进幼儿常规的养成
在常规教育实践中,我逐渐体会到了不同形式的活动帮助幼儿实际体验到常规的重要性,而不能单凭简单的说教,幼儿的思维的具体形象的,加上他们的生活经验有限,说教的方法对于他们是很难起到作用的。只有以具体的、生动的方式,才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及学习模仿的兴趣。在学习各位经验丰富的教师成功经验后,我结合本班幼儿的实际,在常规教育中运用了以下方法。如故事讲述法,通过讲述故事《大公鸡和漏嘴巴》的故事,幼儿能更形象地体会到爱惜粮食的重要性;儿歌讲述法,通过讲述《洗手歌》,幼儿既能熟练地掌握洗手的要领,又让幼儿把握了动作的先后顺序,养成了讲卫生的好习惯;歌曲表演法,通过表演《三轻歌》,让幼儿在表演中体会到走路轻轻,说话轻轻的作用;榜样示范法,运用正面的榜样为幼儿树立正确的行为准则,寓浅显的道理在榜样事件中,激发幼儿的道德情感。
这三小点是众多常规教育方法的一小部分,远远不能应对所有教育实践遇到的问题。因此,如何在实践中体会、总结、反思并最终形成一套适合自己适合本班幼儿的方法是需要在不断实践中总结的,社会在进步,教育在发展,幼儿教育在其发展中也不断向我们提出更高的要求,更新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发现细节的美,孩子的美,教育的美。
参考文献
[1]张俊红, 张晓霞. 细节中的美丽——幼儿园教育案例解读[J]. 中学课程辅导(江苏教师), 2012(17):73-73.
[2]刘要武. 幼儿园文化建设中的细节之美[J]. 早期教育(教师版), 2009, 000(00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