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匿名效应视域下大学生网络社群行为分析与引导

来源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ci_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以匿名效应为视域,利用构建的社群模型获取研究数据,采用访谈法进行调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网络社群行为的出现是大学生本身行为“网络化”加工的结果,是自下而上的过程。大学生网络社群行为具有以现实人际关系为基础、有明显的情绪化倾向、与本人面貌不完全一致、直观展现网络生活状态等特点。引导大学生网络社群行为,可通过建立网络社群匿名反馈渠道、完善网络社群情绪疏导机制、营造网络社群和谐文化生活等举措来实现。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社群;行为分析;引导;匿名效应
   中图分类号:G645.5 文献标识码:A DOI:10.7535/j.issn.1671-1653.2021.02.010
  Analysis and Guidance of College Students′ Online Community Behavior Based on Anonymity Effect
  LIU Wan-li
  (Schoo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Hebe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ijiazhuang 050018, China)
  Abstrac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nonymity effect, this paper used the constructed community model to obtain the research data, and adopted the in-depth interview method to conduct the research.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mergence of college students′ online community behaviors is the result of the "networking" processing of their own behaviors, and it is a bottom-up process. College students′ online community behaviors are based on real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and have obvious emotional tendencies,which are not completely consistent with their own appearance.The behaviors intuitively show the state of their online life and have a potential impact on college students themselves.To guide college students′ online community behaviors, anonymous feedback channels of online communities can be established to improve the emotional guidance mechanism of online communities and build a harmonious cultural life of online communities.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online community; behavior analysis; guidance; anonymity effect
  互联网已经融入社会生活方方面面,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1]微信、微博、QQ、抖音等各类网络社交平台的使用占据大学生较多日常时间。网络社交平台的信息海量性、便捷交互性和内容开放性为大学生提供了新的社会交往方式,已然成为大学生获取外界声音、发表个人观点、开展社交生活的主要渠道。大学生“网络社群”是指大学生以某种网络社交平台为载体,在现实资源需求和人际交往需要的基础上,主动或被动形成的不同类型的网络交谈、聊天场所[2]。大学生以网络社群为媒介所进行的一系列社会信息交流活动统称为“大学生网络社群行为”[3]。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4]分析大学生网络社群行为,是做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前提和基础。深入分析并引导大学生网络社群行为,对形成良好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本研究从网络社群的“匿名性”及产生的“匿名效应”为切入点,利用构建的社群模型获取研究数据,采用深入访谈法调查可能出现的问题,以期科学分析和引导大学生网络社群行为。
  一、理论回溯
  管理心理学认为,人在不记录身份或人与人之间相互不了解的情况下,会显著降低个人对自身的约束力,一些通常被压抑或被限制的情绪、行为有可能表现出来的现象被称为匿名效应。[5]网络社群所具有的匿名性,为匿名效应的产生创造了条件。网络社群的匿名性有两类含义[6]:一是身份匿名性。不同于现实生活中以姓名、性别、容貌等信息作为身份识别符号,网络社群是以网名、账号、头像等虚拟信息进行识别,个人变换或者生成虚拟信息较为容易。不同人可使用同一身份對外交流,同一人也可使用不同身份对外交流,这是网络社交区别于现实社交的最大特征。二是视觉匿名性。网络社群的匿名不是绝对的,而是通过视觉上的“掩盖”来加大交流主体状态的“不可见”程度。个人借助网络对音容外貌、言语习惯、肢体动作等进行有意改变,致使网络另一端的人无法对其实时形态进行有效判断。视觉匿名下的交流与可视情形下的交流存在心理和行为上的差异[7]。此外,即使网络社群成员均以“实名”进行交流,但由于社群允许容纳的人数较多,成员之间相互熟悉的可能性会随着人数的增多而降低,从而也能达到“匿名”效果。   所谓“引导”,是指通过各种策略、举措帮人走出困境,或者带领人朝着某个目标努力。[8]对大学生网络社群行为进行引导,一方面要减弱网络社群本身的负面影响,消弭大学生不良行为。另一方面要借助网络社群的特有优势,对大学生积极正当的行为加以鼓励和支持,最终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在匿名效应作用下,更容易展现大学生网络社群行为的积极面与消极面。首先,减轻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在现实社交中,大学生往往由于各种顾虑和心理压力,如担心言语偏差、害怕日后被报复、性格羞怯等,不愿发表个人真实意见,特别是一些负面的意见。在网络社群的“匿名状态”下,大大减轻了这种顾虑和压力。其次,需要大学生担负的责任轻。匿名情况下,网络社群的管理者或被反馈意见的当事人难以辨别匿名者身份,追究责任自然无从谈起。最后,营造出大学生直抒己见的氛围。网络社群出现的匿名者不是一个或者少数几个,而是全部成员或大多数成员,否则就不能称之为匿名。因此,在匿名状态下,大学生存留的戒心较弱,受到他人意见左右的影响较小,一人发表意见会带动更多人参与讨论。
  综上所述,以匿名效应为视域,有助于分析大学生网络社群行为出现的原因及特点,有助于将引导大学生网络社群行为的方式和举措应用到大学生日常管理中,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与理论发展提供新思路、拓展新内容。
  二、研究设计与分析
  (一)研究设计
  1.模型构建
  在问题提出和理论回溯的基础上,本研究构建了大学生网络社群行为分析模型(如图1所示)。网络社群的载体为“网络社交平台”,“社群人员”包含大学生和相关教师。此外,从3个维度反映大学生的基本情况:年级(1年级至4年级)、性别(男,女)、类型(普通同学,学生骨干)。社群人员使用“社群载体”,“社群载体”为社群人员供给社群的媒介,两者共同构成社群。将大学生网络社群行为的出现分为“主观动机”和“客观原因”,“社群行为”与“社群构成”共同产生“匿名效应”。匿名效应会影响社群人员,同时教师可在这一过程中施加“引导”。
  由图1可知,模型的自变量为社群人员、社群载体、引导措施。因变量为社群构成、社群行为、匿名效应影响。社群构成由社群人员、社群载体的定义及赋值表征,社群行为和匿名效应影响由社群交流的数据信息情况表征。因此,对自变量定义及赋值如下。
  (1)选取QQ社群作为社群载体。首先,功能适合。QQ社群具备一键开启匿名身份的功能,大学生可随时以匿名身份进行交流,有利于匿名效应产生。大学生可创建或者加入200-3 000人不等的社群,进行即时互动交流。并且,可长时间保留社群记录。其次,应用广泛。QQ社群是目前大学生使用最为频繁的网络社群,已经大量应用于学校日常管理当中,如发布通知、答疑解惑、收取材料等。本研究的QQ社群建立时间为2017年1月7日,研究时间段为2019年2月2日至2020年2月2日,研究开始前,QQ社群已实际平稳运转756天。
  (2)选取某省属骨干高校二级院系的大学生与教师为社群人员样本。大学生总数为450人,其中男生250人、女生200人;学生骨干150人、普通同学300人。在研究时间段内,大学生年级分布情况为:2016级(三年级下学期到四年级上学期)205人,2017级(二年级下学期到三年级上学期)167人,2018级(一年级下学期到二年级上学期)78人,排除大学生新入学不了解校园情况和即将毕业不再关心校园情况等因素干扰。教师为该院系党政领导与年级辅导员。
  为调查大学生网络社群行为实证分析模型运行过程中大学生的主观感受,丰富数据依据,采用半结构化访谈的方法,对18名大学生和1名教师(年级辅导员)逐一进行深入访谈。接受访谈的18名大学生中男生10人,女生8人;学生骨干6人,普通同学12人;2016级8人,2017级6人,2018级4人。访谈提纲为:你出于何种缘由加入该大学生网络社群?是否直接参与过社群交流?参与交流的起因为何?你如何看待社群?你对社群的哪一情节印象深刻?你认为社群的积极作用或负面影响是什么?访谈过程中,尊重被访谈大学生和教师的意愿表述,以纸笔的方式进行文字记录,不记录大学生和教师的详细个人情况,访谈至确认大学生和教师已无话可谈或表述角度、内容重复时为止。
  3.设定引导措施的原则。一是平等参与。教师作为大学生网络社群的成员参与到大学生交流过程中,不以教师身份强迫学生接受自身想法,提倡以理服人。二是把控底线。在大学生讨论的内容明显越轨,超出大学生群体正常交流范畴时,第一时间使用关闭匿名功能等措施,制止交流。三是适度调整。依据社会热点和学校、学院教育工作安排情况,引入“设定话题”,与大学生共同交流探讨。
  (二)数据分析
  1.社群交流数据分析
  在研究时间段内,共采集社群交流数据12 005条(社群界面中,1人弹出1次消息框记为1条交流数据,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语音、图片、視频等形式),剔除无效数据后为10 722条,有效率为89.3%。无效数据是指无实际意义的“表情包”、有关社群匿名角色主题的讨论、一人多次无明确指向的重复内容、误发至社群中的内容及其他与本研究无关的内容等。依据交流主题,将交流数据分为“专业课程成绩”“学生骨干作风”等11类,交流主题类型的划分情况说明详见表1。以交流主题分类的交流数据量、实名交流数据量、匿名交流数据量及社群交流数据总量等情况见表2。
  由表2可知:(1)社群交流参与率最高的三类主题为日常行政管理、教学培养安排和专业课程成绩,分别为23.5%,17.0%,13.3%。社群交流参与率最低的三类主题为考研出国留学、生活环境安全和周边商家服务,分别为4.2%,3.2%,2.6%。(2)社群匿名交流参与率总体达到85.7%。匿名交流参与率最高的三类主题为教学培养安排、行政日常管理和专业课程成绩,分别为94.5%,92.0%,91.9%。匿名交流参与率最低的三类主题为生活环境安全、考研出国留学和周边商家服务,分别为61.4%,56.2%,47.3%。(3)社群实名交流数量中学生骨干参与率总体达到56.3%。学生骨干实名交流参与率最高的三类主题为学生骨干作风、专业课程成绩和教学培养安排,分别为92.3%,83.5%,82.2%。学生骨干实名交流参与率最低的三类主题为就业招聘兼职、技能培训考试、周边商家服务,分别为22.0%,14.9%,8.3%。(4)社群中教师交流参与率最高的三类主题为行政日常管理、教学培养安排和专业课程成绩,分别为17.8%,12.9%,12.6%。教师交流参与率最低的三类主题为技能培训考试、学生骨干作风和周边商家服务,分别为5.8%,3.4%,2.8%。   通过上述数据情况,可分析得出:(1)在允许匿名的情况下,大学生明显倾向于匿名交流,特别是与自身权益直接相关的主题。希望在不受外界因素制约的情况下,自由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意见。希望自己的感受和意见能得到平等对待,且不会受到个人身份的影响。(2)大学生主要关注学校在日常教育管理方面的安排及存在的问题,关注个人的学习成绩,安全意识还较为淡薄(侧面来看,校园安全系数高),缺少长远的个人规划,并没有太高的生活水准要求。要而言之,大学生更关心自己能否正常乃至优秀地完成学业。(3)学生骨干相较于普通同学更乐于实名交流,对社会问题、国家大事的关注程度亦较高。对学习深造的意愿强烈,能够帮助教师解答学生的问题,特别是学生日常管理方面的问题。(4)在学生关心关注的问题上,教师做到了及时回应,没有“缺席”任何一个主题的交流,且回应的频次与学生对某一问题的关注程度相呼应。同时,在一些学生关注较少又与学生成长息息相关的问题上,教师还起到主动发起讨论的作用。
  2.访谈结果分析
  访谈的信息分析总结如下。
  (1)行为的起因。受访大学生一致认为,从小学拥有QQ号开始,网络社群交流伴随自身成长,最初仅周末偶尔使用,还得躲避父母与老师。后来演变为父母、老师均通过网络社群与自己进行交流。中学步入大学后,人均持有手机等移动网络设备,网络社群交流成为一种“自然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没有明显时间界限,但频次越来越高,日均花费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几名身为学生骨干的受访大学生说:“一会不看手机,就有一堆消息弹出,个个都要‘收到回复’”。教师也发出“我不是在社群里回复学生消息,就是在社群里等待学生回复消息”的感叹。即便如此,大多数学生仍喜爱在网络社群中进行交流,可避免很多“尴尬”,“相隔千里”依然能彼此联系。
  (2)行为的经过。大学生网络社群中交流的话题,离不开学生生活的“柴米油盐酱醋茶”。受访大学生对社群中印象最为深刻的情节围绕着学生的日常生活,并与受访大学生本人密切相关。相比女大学生默默在群聊里“看热闹”,男大学生显然活跃的多。但当话题分歧出现集中,女大学生便“蜂拥而至”参与进来。有受访大学生表示,“本来不想说话,但是看到有人说的实在‘驴唇不对马嘴’,一知半解,就忍不住开了口。”大学生网络社群行为随着年级变化出现参与度的变化,“2018级参与度最低,其次是2016级,2017级最高”;从语气上看,低年级更多地表达问句,高年级则表达陈述句较多。教师对学生在社群中的表现,时而欢喜时而忧,“有时真的会气到想摔手机,但隔一会又被学生的言语逗乐”。
  (3)行为的结果。一部分受访大学生认为网络社群是“键盘侠”的聚集地,理由是社群里很多“慷慨激昂”的人,现实中却“唯唯诺诺”,“很多事情他们自己也在做,但是在群里就会站到道德的制高点去抨击同学,不知道顾忌影响。”一部分受访大学生认为网络社群是“议会大厅”,一件事有各种角度各种问题相继迸发,“有时候讨论着讨论着,自己都不知道该听谁的,在说什么”,鲜有看到一个统一的结论。教师则认为网络社群可以听到看到很多平时不了解、不熟悉的情况,从而适时调整工作节奏。
  (4)行为的引导。访谈中,个别大学生认为教师直接介入到网络社群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有的学生千方百计地建“新群”“小群”以躲避教师,不利于教师开展教育工作。多数受访大学生认为,教师与学生共同就某一话题,尤其对学生当前面对的现实话题进行讨论,会让他们感到“受尊重”,更能理解问题的根源和实际困难。但一些学生“假公济私”,无故造谣诽谤的情况也值得警惕。教师表示,对大学生网络社群行为的引导,目前还存在力度不强、频度不高、进度不快、精度不够等问题,需进一步摸索和尝试。
  三、分析讨论
  1.大学生网络社群行为的原因
  (1)主观动机。大学生自主意识强烈,崇尚个性,大多喜好独处,并不善于在现实生活中与人交往。网络社群弱化了大学生与人交往的心理束缚,将各种身份、各类性格的人“阻拦”在电子屏幕之外,为大学生的情感表达增添了更多的可能性。网络社群提供了现实生活不能提供的群聚环境,具有相同兴趣爱好或个人诉求的大学生借助这一媒介,可随时随地与一人或多人进行信息交流。成长在互联网时代的大学生具有使用网络媒介进行社会信息交流的生活习惯,能通过网络媒介解决的问题都会优先选择网络媒介。(2)客观原因。大学生并不能脱离现实生活,一些需要在现实生活中完成的学习、娱乐、办公等行为,因为学校、教师或同学等使用网络,只能被动地依托网络媒介来完成。大学生网络社群行为的出现是大学生本身行为“网络化”加工的结果,是自下而上、不可避免的过程。从主观动机看,大学生多是将网络社群作为情感的诉求渠道,且参与时间较长;从客观上看,將网络社群作为工具性的需要,参与时间较短。
  2.大学生网络社群行为的特点
  (1)以现实人际关系为基础。网络社群是大学生现实人际关系在网络上的显现。大学生活跃度较高的社群,多是由近期现实生活中来往密切的群体组成的,社群成员构成会随接触群体的变化而变化。网络社群还是大学生现实人际关系的补充,原本陌生的大学生们在社群组织者的推动下产生交流,进而熟悉,最终发展为现实的人际关系。(2)有明显的情绪化倾向。大学生心智不够成熟,十分在意他人对自身的看法。在网络社群与一人或多人交流过程中,时刻处于更多人的关注下,一些情绪被无形放大。网络社群的交流频次高,交流内容以短消息为主,内容长的消息很少出现。无论是交流的参与者还是围观者,都难有足够的时间来编辑或阅读长消息。网络社群的交流不发生实体接触,交流的双方可同时组织语言,而不必担心对方会有强制性、实质性的阻挠,交流中“前言不搭后语”的现象普遍。(3)与本人面貌不完全一致。网络社群是虚拟的环境,与现实生活的环境不完全一致。网络不受一些实际情况和条件的限制,交流带有滞后性,大学生能借助网络对个人进行“包装”,才疏变成博学,孤僻变为开朗,寡言变为健谈,等等。在这一点上,男大学生的表现更为突出。网络社群的参与同现实生活中的交流存在时间精力上的冲突,大学生并不能完全将现实中的自己展现到社群中。(4)直观展现网络生活状态。大学生是最具“网络气息”的群体,大学生在网络社群的种种表现实际为整个网络生活状态的缩影。大学生网络社群行为会伴随网络生活状态的变化而经历动态演进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年龄的增长,逐渐从幼稚走向成熟,从外部推动到内部主动。   3.大学生网络社群行为的影响
  网络社群正在全面融入和渗透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大学生网络社群行为对大学生有潜在的影响。一方面增强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批判意识和民主观念,拓宽交际圈。“人人都有麦克风”,每一名大学生都可成为网络社群的主体或“话语中心”。在网络社群信息获取、使用和传播过程中,为其他社群成员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主体性不断增强,主观能动性得以发挥。网络社群可帮助大学生多角度、多维度理解问题,在问题看法整合的过程中有助于增强批判意识。在“熙熙攘攘”的网络社群,大学生社交范围大大拓宽。社群的各类成员均可成为直接或间接、主动或潜在的社交對象。此外,大学生还能根据需要与社群中的特定成员“私聊”,或与部分成员另行组建“群中群”“衍生群”[9]。另一方面网络社群可能会弱化大学生的情感道德意识,淡忘社会角色和社会责任,降低认知能力。随着网络社群人数的剧增,大学生社会交往的表层化程度越来越严重,实际对大学生划开了一道“信息鸿沟”。这种“鸿沟”的负面影响并不在于信息获取总量的不充分,而在于信息来源、类型、内容等方面的不平衡。这样形成的不平衡不仅不利于大学生认知能力的全面发展,且在一定程度上还会给大学生增加一种“信息负担”感,使其陷入价值选择困难的焦虑之中。
  四、引导大学生网络社群行为的对策
  大学生网络社群所产生的匿名效应,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益处与难题。一方面,便于针对敏感问题、隐私问题、利益问题、负面情绪的调查分析和汇总整理,掌握大学生的思想状态,从而优化决策方案和管理措施。另一方面,增加了社群的混乱程度,一些话题的讨论重点和进程会被破坏。应当讨论的话题,讨论不充分;不应当议论的话题,轻易止不住;并且可能导致“假民意”流行[10]。正确引导网络社群行为,关键在于协调大学生网络社交与现实社交之间的关系。现实与网络既是彼此独立的社交空间,又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社交单元。引导大学生网络社群行为,可采取以下措施。
  (一)建立网络社群匿名反馈渠道
  在学校,尤其是院系层面,可专门建立用于学生匿名反馈意见建议的网络社群,以开放包容的姿态,收集整理学生反馈的真实合理的诉求,加大信息公开,跳出层级、空间、单位限制,促进科学管理。学生意见建议认知有偏差的,及时指正;学生意见建议切实可行的,公开处理。同时,借助网络社群增进与大学生的信息互通,使学校教育能够把握大学生脉搏,适应大学生发展需要,为大学生提供多样性选择。
  (二)完善网络社群情绪疏导机制
  一方面,对于网络社群中大学生的一些不具有问题针对性的情绪化表达,要加强分析研判和行为场所引流,使大学生的不良情绪宣泄和极端的个人情感释放集中到有限的、可控的范围内。学校应专门安排教师疏解学生情绪,促进良好风气养成,避免舆情事件发生。另一方面,指导学生强化网络社群行为的自律意识与自我约束,树立法律法规底线,杜绝网络社群中的语言暴力行为,及时消弭、过滤非健康信息,承担起网络社群内容的权属责任。
  (三)营造网络社群和谐文化氛围
  首先,从学生身边事出发,在网络社群中主动发起正能量话题讨论。从学生角度出发,循循诱导积极的网络社群行为,使大学生更乐于接受。推动网络社群成为学生和谐校园生活的“细胞”,大学生网络社群行为成为和谐校园文化的“映照”。其次,丰富网络文化活动。合理利用网络平台资源,结合国家节日、学生入学毕业等节点,开展网上网下结合、以网上为主的文化活动,开发具有高校校园特点的Logo、网络拟人化形象等;用网络文化产品的形式表达大学生的情感,如海报、H5、改编音乐、MV、微电影、快闪、vlog等,不断讲好校园故事,传播校园文化。
  (四)加强网络社群专责骨干队伍建设
  选拔综合素质较强、学生认可度较高、懂网知网的学生骨干,采用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线上答题与线下培训相结合、学习与讨论相结合的课程设计,并配备“个性化”成长导师,使他们成为大学生群体中的“网络代言人”。通过网络社群帮助大学生疏导在生活、学习等方面遇到的困难与问题,开展网络社群文明志愿服务。同时加强队伍规范化管理、增强队伍工作能力,开展心理咨询、网络社群沟通技巧、网络社群舆情研判等培训,以点带面启发更多大学生文明运用网络。
  (五)开展网络社群道德及心理教育
  一方面,从网络社群行为的特点出发,通过选修课、班会、讲座等形式,在尊重不同类别、不同性别、不同年级大学生网络道德规律的基础上,开展网络道德教育辅导,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网络与现实行为的关系,实现大学生网络身份与现实身份的协调统一。另一方面,建设网络心理测评或调查机制。拟制大学生网络心理的普适性调查问卷,同时针对少部分具有网络心理或行为障碍的大学生制定专门的心理测试,跟踪了解大学生倾向性、苗头性网络心理问题或行为状态,把握班级、年级、院系等大学生整体网络心理变化情况,适时进行网络心理干预或心理健康咨询,纠正大学生网络社群行为的认知偏差,促进大学生的自我完善。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2-28(001).
  [2]吴晓波.腾讯传1998—2016中国互联网公司进化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7.83-84.
  [3]王贤卿.道德是否可以虚拟——大学生网络行为的道德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33.
  [4]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12-07(001).
  [5]王桂亮.教育管理心理艺术——心理效应及管理应用趣谈[M].济南:济南出版社,2000.186-187.
  [6]耿靖宇.网络匿名性对羞怯个体网络交往的影响[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8.7-9.
  [7]谢 天,郑全全,陈华娇.以计算机为媒介的沟通对人际交流关系的影响[J].心理科学,2009,(1):184-186.
  [8]王灵芝. 高校学生网络舆情分析及引导机制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10.30-33.
  [9]董盈盈. 网络社群视域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8.31-33.
  [10]汪旻艳.网络舆论与中国政府治理[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98-100.
  收稿日期:2020-12-17
  作者简介:刘万里(1978-),男,河北博野人,河北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书记,高级政工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其他文献
摘 要:机器人在工业上已经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尤其是视觉传感器的应用对于机器人的智能化有很大的帮助。基于DMC5480运动控制卡,通过视觉处理系统实现了RS232串行通信,设计了一套可识别机器人手臂的精准定位系统,详细研究了控制系统硬件,规划了控制系统控制策略,编写了上位机操作软件。最后设计了一套带视觉识别的象棋机器人手臂。实验结果表明,机器人手臂可以代替人手功能在工作区域内沿任意轨迹运动。  关
期刊
摘 要:阿哌沙班是一种新型口服抗凝血药物。以对硝基苯胺和5-氯戊酰氯为原料,依次经过酰化-环合、二氯化、缩合-消除、[3+2]环合-消除反应合成阿哌沙班的关键中间体。该方法4步反应总收率为58.1%,反应所需原料易得,反应条件温和,反应步骤短,产品纯度高达99.5%(HPLC法),为阿哌沙班的合成提供了原料。  关键词:抗凝血药;阿哌沙班;中间体;合成  中图分类号:R914.5 文献标志码:A 
期刊
摘 要:建立了石墨消解仪结合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土壤样品中铜、锌、镍、铬、锰5种元素的方法。经过对消解体系、样品消解量前处理条件进行优化,确定了最适合土壤消解的前处理步骤。各元素的检出限如下:Cu 0.62 mg/kg,Cr 0.48 mg/kg,Zn 0.45 mg/kg,Ni 0.53 mg/kg,Mn 0.50 mg/kg,回收率为96.5%~105%,精密度为0.8%~2.0%。  关键
期刊
摘 要:采用ANSYS/workbench有限元软件,对扇环形挡板、半圆端板、半圆筒厚度均为20 mm的扇环形半圆截面容器进行应力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扇环形挡板上的等效应力最大值出现在挡板的中心部位,半圆挡板、半圆筒的等效应力最大值出现在内表面的连接处。分析得到了扇环形挡板、半圆端板、半圆筒上等效应力的分布情况,同时,得到了扇环形挡板和半圆筒的内、外表面上高应力区与应力平稳区等效应力与区域的大小。研
期刊
摘要:发光细菌法具有简单、有效、快速、重现性好、成本低等特点,已成为水质急性毒性快速检测的首选方法。介绍了发光细菌法的检测原理、常用发光细菌类型及其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综述了发光细菌法在工业废水、城市污水、饮用水、地表水的水质急性毒性检测研究现状,及其在水质污染突发事件的快速应急监测中的应用。分析表明,充分利用发光细菌的自身优势开发出便捷、快速、稳定的水质急性毒性在线检测方法和设备,对水体水质进行
期刊
摘 要:采用大型蚤21天暴露和子代21天恢复实验法,研究了PFOS对大型蚤的慢性毒性效应及其子代F1(1st)和F1(3rd)的恢复情况。结果显示:PFOS质量浓度高于20 mg/L时,F0代总产卵量、终点体长和内禀增长率都受到显著抑制。3个指标在最高浓度组与空白组相比,依次降低了62.2%,40.6%,34.0%(p<0.01)。随PFOS暴露浓度增加,其对大型蚤毒性逐渐加重,PFOS暴露浓度与
期刊
摘 要:纳米药物晶体技术是一种新颖的增加难溶性药物溶解度的药剂学途径,通过该技术制备的纳米药物晶体粒径小、载药量高,适用于多种给药途径,可显著提高药物溶解度和溶出速率,日益受到药剂工作者和研究人员的关注。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对纳米药物晶体的特点、増溶机理、制备方法、制备过程中使用的稳定剂以及市场应用等方面的研究情况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纳米药物晶体;难溶性药物;溶解度;溶出速率;制备方法;市场应
期刊
摘要: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是科学评价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工具, 是引导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体系。通过查阅大量文献,阐明了其建立的一般过程与方法,并对国内外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框架建立、研究层次、指标选取及实证评价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框架建立上,国内外建立方法基本一致,多为层级性结构;在研究层次上,国外在区域、作物、农场、农户水平都有研究,国内基本只集中在区域水平;在指标选取上,国外在社
期刊
摘要:通过选择恰当的Banach空间及其范数,定义合适的投影算子,利用Mawhin重合度理论和分数阶微分以及分数阶积分的性质,在RiemannStieltjes积分边界条件下,研究非线性项中含有分数阶导数且具有共振的分数阶(n-1,1)共轭边值问题解的存在性,其中的非线性项可以是不连续的,并给出一个例子说明了主要结论。  关键词:RiemannStieltjes积分;共振;分数阶数微分方程;重合度
期刊
摘要:许多不同应用数学和物理领域的研究都可归结为带有pLaplacian算子的边值问题,因此对此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讨论了带pLaplacian算子三阶三点边值问题:  的正解的存在性,其中φp(s)=|s|p-2s,p>1。应用AveryPeterson不动点定理,当非线性项f满足一定的增长条件时,得到上述边值问题至少存在三个正解的充分条件。  关键词:pLaplacia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