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富硒中药材产业探微

来源 :农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h1886677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富硒产业作为一种新型特色产业已悄然兴起,多地政府部门正在立足当地资源优势和市场前景,极力发展富硒特色产业,打造富硒品牌。富硒中药材也被作为中医药产业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和产业链来培育和发展。阐述了硒元素对人体的作用功效和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影响,分析了当前富硒产品的开发应用现状以及富硒中药材产业的市场开拓前景,并针对甘肃省中药材产业的发展现状,指出了当前开发富硒中药材产业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了相关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富硒中药材;开发;现状;建议
  中图分类号:R282 文献标志码:A 论文编号:2013-0953
  Abstract: Selenium-enriched industry was in its nascent stage but the industry quickly grew. Many government departments actively developed Selenium-enriched characteristic industry and created Selenium-enriched brand according to local resources advantage and market prospect. Se-rich medicines were cultivated and developed as a new economic growth point and industrial chain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dustry. This paper described the effect of selenium on the human body and the influence on plant growth, and analyzed the development value and applying state of Se-rich product and the market of Se-rich medicines industry. According to its development situation in Gansu Province, the paper pointed out its potential of further development and existent problems, and putted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
  Key words: Selenium-Rich Medicinal Herbs; Development; Current Situation; Suggestions
  0 引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的追求已不再是简单的温饱安全,而是逐渐向着营养搭配和预防保健的方向迈进。被誉为“抗癌之王”、“生命火种”的硒元素具有抗氧化、抗衰老,提高人体免疫力等预防保健作用,因此,富硒产品越来越受人们的欢迎。近年来,国内外对富硒产品的研究也逐渐深入,开发应用也日益广泛,很多诸如大米、蔬菜、水果、茶等日常食用的农产品通过生物富硒变为富硒保健产品,逐渐呈现在人们的生活中。但相关富硒中药材方面的研究报道并不多见,笔者结合硒元素的作用功效以及富硒产品的开发应用现状和前景,对甘肃省富硒中药材产业及发展进行了初步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建议及对策,为全省乃至全国富硒中药材产业的开发应用和健康发展提供借鉴。
  1 硒的作用功效
  硒作为一种微量元素,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所必需的元素之一。人类对其与生命科学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国内科学家对硒的认识是源于硒与克山病关系的研究。科学家发现,缺硒是导致克山病发生的主要原因,补硒可以预防克山病。1973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硒是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有关硒对人体及动物的生理作用也逐渐被研究揭示[1-5],硒对动物及人体的作用主要包括:抗氧化、抗癌防癌、抗衰老,预防心脑血管,有效提高人体免疫力等作用,而且能够减轻放射线、微波对人体的伤害程度,也是部分重金属如镉的天然解毒剂。在中国硒有防癌抗癌作用已被写入化学教课书[6]以及高等院校医药教材[7],“硒能抑制癌细胞生长及其DNA、RNA和蛋白质合成,抑制癌基因的转录,干扰致癌物质的代谢”。中国营养学会于1989年也正式确定了人体对硒的适宜、安全摄入量,推荐人体每日最低补硒量为50~250 μg。硒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8-11]也有大量的研究报道,研究结果显示,硒对植物具有促进生长发育、改善品质、提高产量、参与蛋白质代谢、提高植物抗逆性等作用。
  2 硒产品的开发应用
  2.1 富硒产品与日俱增,备受青睐
  由于微量元素硒对人体的重要性以及普遍的缺硒现象[12],研究和开发富硒产品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近年来,关于硒元素对农作物生长发育以及生理作用方面的研究[13-30]日益增多。富硒产品也如雨后春笋,争先上市,如农产品有富硒大米、富硒小麦、富硒玉米粉、富硒蔬菜、富硒水果、富硒鸡蛋、富硒茶叶、富硒大闸蟹等,并且其应用范围也涉及农副产品、动物饲料、食用菌、添加剂、肥料等多个生产领域[31-32]。据了解,湖北恩施和陕西安康等地区是全国富硒产品开发应用较多,富硒产业探索研究较为集中的地区,且诸多学者教授也对该地区硒产业的发展提出了一系列相关的建议和意见[33-47]。2009年甘肃省兰州市利用独特的天然土壤富硒优势,将当地颇具特色的苦水玫瑰、白兰瓜、一月红提葡萄、西兰花、芹菜、菠菜等高原夏菜也极力打造成富硒品牌蔬菜销售。各种富硒农产品基地也纷纷建设,很多地方围绕富硒农产品开展深加工项目。由此可见,开发硒资源、利用硒资源、发展硒产业的热潮在国内正在兴起。   2.2 开发应用日益广泛,不断深入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一方面,人们的生活条件得到大力改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预防保健的生活意识也逐渐增强,保健产品的消费需求也不断增加,消费市场将不断扩大。另一方面,当前医学对防癌抗癌类药物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特别是近年来,人们对天然产物中硒、锗等微量元素进行了大量的分析比较研究,尤其是对具有防癌抗癌作用的天然中草药中微量元素的有效含量、形态分布等进行了探索研究,这将为中草药仿生药物的开发利用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开发利用富硒中草药,研制防癌症的药物提供可靠的依据和保障。因此,富硒产业的开发应用必将向纵深方向发展。
  3 甘肃省发展富硒中药材产业的前景
  3.1 硒的作用功效及研究成果为开发富硒中草药材提供了理论依据
  大量的研究证明,硒与人类40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关[48-50]。1960年前后,湖北恩施先后发生447例硒中毒病人,1935年在黑龙江克山县发生大批心肌病,定名为克山病,此后发现从东北到西南15个省、市、区的低硒带为克山病区带,又相继发现大骨病区也与这区带相吻合,补硒可以预防这2种疾病的发生。20世纪70年代又证实江苏启东肝癌高发区为低硒区,补硒可阻肝癌发生率近60%。近年来,硒的临床应用研究也逐渐深入,特别是在硒与癌症和心血管病的研究方面,中国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这些研究成果为硒及富硒中草药材产业的开发应用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3.2 丰富的中药资源为开发富硒中草药材提供了基础保障
  甘肃省中药材资源丰富,种植历史悠久,产业优势明显。全省每年中药材种植面积稳定在300 hm2以上,位居全国第一,总产量超过70万t。已形成一定规模的中药材有党参、当归、黄(红)芪、大黄、黄连、甘草、柴胡、板蓝根、款冬花、黄芩、独活、防风等30余种,其中“岷归”、“纹党”、“栓水大黄”等名贵道地中药材驰名中外,享誉东南亚。当归产量占全国产量的90%,黄(红)芪产量占全国产量的70%~80%,党参产量占全国的60%以上[51]。如此丰富的中药资源优势为富硒中药材的开发应用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3.3 富硒中药材及精深加工有极大的市场潜力
  据不完全统计,全球中药材贸易每年在160亿美元左右,中国只占约3%~5%的份额,大都被日本韩国占领。差距就是潜力,随着国际市场对中医药认识的不断提高,加上国内中医药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所占市场份额将会越来越大。另外,人们对西药的毒性和副作用已有深刻的认识,由于天然中草药及其提取物是纯天然的生物有机产品,与人类追求回归自然的理念完全一致,必然受到广泛的接纳和欢迎。科学试验证明,富硒中药材不但有机硒含量高,而且有效成分也较普通中药材有所提高,这就意味着富硒中药材为优质中药材以及提取加工等精深化生产提供了的可靠稳定的保障,有极大的市场发展潜力。
  4 甘肃省富硒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
  4.1 中药材富硒效果明显,品质佳好
  富硒产业在全国范围内已日益兴起,富硒产品也层出不穷,但这些产品大都集中在山东、安徽、湖北、云南、贵州、浙江等高硒地区,西北地区属中低硒地区,富硒产品相对较少,富硒产业也相对落后,尤其是富硒中药材方面的报道更为少见。2009年甘肃省渭源县康荣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与苏州硒谷科技有限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根据当地中药材种植实际,共同对中药材富硒技术进行了研究。经中科大苏州研究院硒与人体健康重点实验室检验测定,渭源中药材主产区土壤平均含硒量为213 μg/kg左右,属中低硒土壤,但当地主产道地药材黄芪、党参、当归等名贵药材的富硒能力较强。因此,选择施用纳米硒植物营养剂进行中药材生物富硒。该公司与甘肃农业大学进行合作,对甘肃3种大宗道地药材黄芪、当归和党参进行了连续3年的富硒研究,结果显示,在施用纳米硒植物营养剂后,黄芪、当归和党参硒含量可提高3~8倍。富硒后黄芪平均硒含量能够达800 μg/kg左右,当归达990 μg/kg左右,党参达780 μg/kg左右,且富硒后3种药材的有效成分较普通药材提高5~10个百分点,产量较普通药材提高8%~17%。目前,该公司正在对富硒中药材种植及其富硒中药材产品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开发,并且逐步扩大富硒药材的品种和种植区域。
  4.2 种植面积和区域不断扩大,研究不断深入
  甘肃省是中国中药材的主产省份,其道地产区主要集中在中部的定西和南部的陇南、甘南等地区。其中定西市的陇西、渭源、岷县等县所产黄芪、党参、当归总量占到全省的60%~80%[52]。近年来,通过渭源县康荣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对富硒中药材的示范推广和带动,富硒中药材产业也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关注。2012年4月甘肃省省委常委、副省长咸辉调研定西中药材产业时,对富硒中药材的种植及开发应用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在省市县相关部门的大力引导和全省“双联”行动的助推和帮扶下,2013年定西市渭源县建立了富硒中药材科技示范园,示范种植了富硒黄芪、富硒党参和富硒当归,并取得了良好的示范效果。由于富硒中药材外观性状好,品质佳,产量高,价格好,药农种植的积极性也大为提高,加之试验示范的辐射带动效果明显,其种植面积在不断扩大,种植区域也在向周边县区迅速扩展。另外,该公司与相关企业、高校进行合作,已成功申报富硒中药材种植及富硒中药材保健产品等相关国家专利4项,其中《高硒黄芪及其培育方法》已于2012年10月获国家知识产权局的批准授权。与此同时,富硒中药材的研究也正在由栽培种植向保健产品开发、成分提取等领域延伸。
  4.3 产业特色鲜明,优势凸显,前景看好
  甘肃的药材主产区海拔高、日照强、温差大,具有得天独厚的中药材生产条件。不仅将高原之灵气和日月之精华富聚于特色药用植物之中,而且利用高科技的纳米硒营养剂,使之与偏碱性土壤珠联璧合,在高氧化还原电位条件下,珍稀的硒被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转化为易被人体吸收的有机硒。尤其是在道地药材黄芪、党参、当归等富硒能力强且原本就具补益保健功效的药材中进行富硒,不仅使药材的硒含量得以大幅提升,而且使外观品质和内在质量均得到有效改善,从而使其调理滋补、提高免疫、防癌抗癌等补益保健功效达到极致。因此,富硒中药材产业是一项关乎人类生命安全与生活幸福的朝阳产业,特色鲜明,优势凸显,呈现出良好的开发前景。   5 甘肃省富硒中药材产业存在问题及发展建议
  5.1 存在问题
  目前来看,尽管甘肃富硒中药材产业的发展有着丰富的资源优势和坚实的产业基础,但仍处在孕育和起步的发展阶段,仍旧存在着影响其健康发展的一些突出问题。(1)人们认识不足,市场销售低迷。富硒农产品作为一种新的日用农副产品走向市场,人们只知道这是一种通过食用可以补充微量元素且具保健预防作用的产品,但不知道人体也需像补碘一样必须每天摄入一定量的硒,错误地认为富硒产品只是一种保健品而已,更有甚者当良药来治病。另外,人们对富硒中药材资源自身的特色性、经济性、可塑性还缺乏足够充分的认识,虽然上市的富硒产品层出不穷、比比皆是,但销售市场仍处于有市无价的低迷状态。(2)市场规模小、品种少,科技创新不够。近年来,国内市场富硒产品已非常之多,但富硒中药材及其产品并不多见。甘肃省富硒中药材产业的发展也刚刚起步,生产规模小、品种单一,部分产品趋同化严重,科技含量不高,缺乏与满足大众补硒需求相适应的名牌产品。(3)政府关注程度低,宣传引导不够。政府部门对富硒产业的重视程度较低,支持力度小,尤其在宣传引导方面的工作力度不够。科研单位和企业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对接,现有的一些科研成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转化应用。
  5.2 发展建议
  (1)加强认识富硒中药材产业的发展地位与作用,把发展特色产业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主要抓手。思路决定出路,产业支撑发展。在市场竞争中,特色就是潜力、就是竞争力。要强民富民、加快发展,就要打好特色品牌,因地制宜地抓住特色做文章,在差异化、特色化上进行创新,真正发现自身的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和比较优势。中医药产业已成为甘肃省富民强省的重要支柱产业,立足资源优势,发展中医药产业,大力培植颇具特色的富硒中药材产业,延长中药材产业链条,提高产业附加值,既是当前市场发展的需求,又是增强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当地经济的重要途径,也是推进甘肃中药材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机遇和突破口。
  (2)加强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促进富硒中药材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强化富硒中药材生产技术的研究开发和转化应用,大力提倡通过使用硒肥等手段进行中药材富硒,力争探索形成集改良土壤,抑制病害,提质增效的富硒中药材综合配套生产模式。同时,筛选适合富硒中药材生产的硒肥及应用方法,制定相应的富硒中药材生产标准,推进富硒中药材产业的规模化、标准化、高效化。
  (3)加强组织领导,建立“政产学研用”的良好联动机制。富硒中药材产业体系从基础理论,相关产品的研发,到生产应用,需要多个相关学科和专业的优势互补来支撑,更需要政府的组织引导来推动。政府部门应加强宣传引导,优化开发环境,加强规范管理,在开发应用和转化推广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政策倾斜和支持。开发企业要与高校、科研单位积极开展合作交流,紧随市场,注重创新,加快新产品、新材料、新技术的研发和成果转化力度,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适用性。农业专业组织和农户也要积极主动参与,以增强辐射带动效应。
  参考文献
  [1] 朱善良.硒的生物学作用及其研究进展[J].生物学通报,2004,39(6):6-8.
  [2] 张国雄.浅谈硒在人体中的作用[J].鄂州大学学报,2005,12(6):21-23.
  [3] WENCC. Cytoprotective effect of reduced gIutathione in arsenicaI-induced endotheIiaIceII injury[J]. ToxicoIogy,1991,69:101.
  [4] 徐厚恩.卫生毒理学基础[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1:207.
  [5] 孔祥瑞.必需微量元素的营养、生理及临床意义[M].合肥:安徽科技出版社,1982:309-315.
  [6] 王晶,郑长龙.九年级化学教材下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96.
  [7] 杨维东.微量元素与健康[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262.
  [8] 张弛,吴小尧,彭振华.植物硒的研究进展[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0(3):58-62.
  [9] 吴永尧.植物对硒的吸收极其效应[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1997(3):10-13.
  [10] 吴军.硒在植物生命活动中的作用[J].植物生理学通讯,1999,35(5):417-423.
  [11] 马友华.植物体内硒和硫的相互作用[J].植物生理学通讯,2001,37(2):161-166.
  [12] 张学林.硒的世界地理分布[J].国外医学:医学地理分册,1992,13(1):1-4.
  [13] 余谦,张淑萍.富硒食品产业发展研究进展[J].安康学院学报,2012(4):45-47.
  [14] 张万业,张旭,张建华,等.无公害富硒大白菜的研究[J].内蒙古农业科技,1997(3):24.
  [15] Shrift A, Ulrich J M. Transport of seIenate and seIenite into AstragaIus roots[J]. PIant PhysioI,1969(44):893-896.
  [16] 段咏新,傅庭治.大蒜对硒的吸收及硒对大蒜生长的影响[J].广东微量元素科学,1997,4(11):52-55.
  [17] 王敏,姚维传.大豆施硒试验研究[J].广东微量元素科学,1995,2(5):12.
  [18] 吴永尧,罗泽民,彭振坤.不同供硒水平对水稻生长的影响及水稻对硒的富集作用[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1998,24(3):176-179.   [19] 李静,夏建国,巩发永,等.外源硒肥对茶叶硒含量及化学品质的影响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05,19(4):104-106.
  [20] 陈莉华,张永康,刘建福,等.硒肥对猕猴桃含硒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J].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20(1):50-52.
  [21] 黄景新,秦昕.硒肥对马铃薯块茎产量及含硒量的影响[J].马铃薯杂志,1999,13(2):94-95.
  [22] 施和平,张英聚,刘振声.番茄对硒的吸收、分布和转化[J].植物学报,1993,35(7):541-546.
  [23] 魏丹,杨谦,迟凤琴,等.叶面喷施硒肥对水稻含硒量及产量的影响[J].土壤肥料,2005(1):39-41.
  [24] 许春霞,李向民,肖永绥.土施硒肥与茶叶含硒量和产量的关系[J].西北农业学报,1996,5(1):71-75.
  [25] 赵佰仁.硒肥用于玉米[J].现代化农业,1990(5):9.
  [26] 候燕,孙向彤,许乾丽,等.硒肥对优质油菜品质的影响[J].贵州科学,1999,17(3):204-207.
  [27] 尚庆茂,高丽红,李式军.硒素营养对水培生菜品质的影响[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1998,3(3):67-71.
  [28] 谭周磁,陈平,陈嘉勤,等.硒在水稻上的应用[J].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1997,20(3):62-65.
  [29] Schrauser G N. SeIenium and cancer A review[J].Bioinorg Biochem,1976(5):257.
  [30] 刘军.富硒肥料的研制及其对韭菜生长和品质的影响[D].泰安:山东农业大学,2011.
  [31] 马俊,成群.安康地区富硒食用菌产业发展浅析[J].农业科技通报,2012(12):121-213.
  [32] 陈芳,陈旭傲.安康富硒食用菌特色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J].陕西农业科学,2013(3):236-239.
  [33] 王祥春.浅析恩施硒产业发展的现状与机遇[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22):120.
  [34] 陈小丽,李波伟.充分发挥湖北恩施资源优势加快发展富硒绿色食品[J].商场现代化,2008(24):195-196.
  [35] 巨拴科.安康市富硒食品产业发展理论与实践[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10:14.
  [36] 成炳康.安康市富硒高效大农业发展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0(20):369.
  [37] 王东生.陕南富硒特色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与对策[J].学理论,2011(25).
  [38] 昊文良,张征,卢勇,等.江西省丰城市“中国生态硒谷”创意产业的发展战略[J].农产品加工,2010(3):72-75.
  [39] 孙妍.基于GEM模型的恩施富硒绿色食品产业集群竞争力研究[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6):150-155.
  [40] 谢娟平,王浩东.安康地区硒资源研发的现状与思考[J].安康学院学报,2009(5):85.
  [41] 何智斌.恩施“硒经济”文化的经营战略[J].恩施州党校学报,2005(1):61.
  [42] 成党伟,余谦.提高陕南农产品富硒品牌营销竞争力的研究[J].湖南农业科学,2009(1):112-113.
  [43] 陈绪敖.安康富硒特色农业区域品牌发展对策研究[J].农产品加工,2012(3):107.
  [44] 于永超.论富硒绿色食品产业链的互动构建[J].生态经济,2006(10):281.
  [45] 陈绪敖,陈芳.安康富硒食品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陕西农业科学,2011(6):206.
  [46] 鲁明勇.湘西“三带”产业集群培植研究[J],科技和产业,2006(5):3-4.
  [47] 陈绪敖,安康富硒食品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SWOT分析[J].湖北农业科学,2012(12):2620-2623.
  [48] 谭建安,朱文郁,李日帮,等.克山病与环境硒等生命元素的关系[J].中国地方病学杂志,1991,10(5):269-274.
  [49] 杨光圻.我国硒缺乏和硒过多及地方病预防[J].中国地方病学杂志,1990,5(5):266-268.
  [50] 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的环境与地方病组.我国低硒与克山病、大骨节病因关系的研究[J].环境科学,1986,7(4):89-93.
  [51] 蔺海明,甘肃中药材生产现状与产业化开发对策[J].甘肃农业科技,2003:51-53.
  [52] 高占彪.西北地区中药材加工与种植技术研究[M].甘肃: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67-72.
其他文献
摘 要:为研究辐照后大豆诱变后代的变异规律,对大豆‘科丰14’和其20个60Coγ辐照诱变系主要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共有13个诱变系生育期延迟7天以上,16个诱变系在株高、主茎节数、茎粗、单株荚数、单荚粒数、百粒重和单株产量等性状上呈显著变异,7个诱变系底荚高度有显著变异,4个诱变系蛋白质含量变异显著,6个诱变系脂肪含量变异显著,3个诱变系异黄酮含量变异显著。共有18个诱变
期刊
摘 要:以‘鄂水芹1号’为试材,泥炭、蛭石、菇渣和土为基质材料,进行了8种不同配方基质栽培水芹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基质配方对水芹株高、叶柄长、叶柄粗、末回裂片长度、末回裂片宽度等指标没有明显的影响,但对单株净重和产量影响较大。其中50%蛭石+50%菇渣配方下单株净重值最大,为26.8 g;而50%泥炭+50%菇渣配方下栽培的水芹产量最高,每公顷达97600 kg,可推荐为水芹大棚基质栽培的理
期刊
摘 要:为提高密集式烤房烤烟质量,对气流下降式密集型烤房装烟室底层进行铺沙保湿,对比烘烤过程中湿球温度变化、能耗及烟叶外观质量。试验结果表明:烟叶变黄阶段2个处理烤房湿度变化不明显,但进入定色期,铺细沙烤房的湿球温度比对照烤房(不铺细沙)高1~3℃,能较显著提高烟叶烘烤质量。铺细沙的烤后烟叶颜色比不铺细沙的略深,结构较疏松,上等烟比例和均价均较高。特别是铺沙试验烤房与不铺沙的相比能耗相近。因此,在
期刊
摘 要: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中国现有5级土地利用规划体系的基层规划,但国内目前对县乡级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建设的研究较少。以鹤壁市淇滨区为例,基于苍穹平台分析研究规划图层的处理方法,以及规划布局上需注意的几点问题,认为苍穹县乡级土地规划修编软件能较好地处理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规划图层,并能高效地建设县乡级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  关键词:苍穹;县乡;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规划图层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 要:根据无土栽培营养液废液的几个处理阶段归纳了紫外线、臭氧、加热、沙滤和综合灭菌等多种营养液废液灭菌方法;活性炭和纳米TiO2催化2种植物自毒物质去除方法以去除植物自身所排出的有机酸等毒性物质;几种温度、养分等在线监测和调配装置;以及植物营养梯级吸收利用、鱼菜共生水产养殖的后续利用方法,最后对营养液废液利用的研究进行展望,旨在为今后有效利用无土栽培营养液废液研究提供参考,减少营养液废液对环境的
期刊
摘 要:为研究山地苹果园大型土壤动物的功能类群及其生态特征,并用以指导苹果园病虫调控,于2011年9月(秋)、11月(冬),2012年3月(春)、6月(夏),对延安柳林镇山地苹果园中大型土壤动物的功能类群及其生态特征进行初步的调查研究。实验主要以大型土壤动物为研究对象,采取了野外调查取样、定点动态观测和室内鉴定分类的研究方法。实验共获得大型土壤动物289只,隶属3门5纲11目,其中鞘翅目幼虫4科、
期刊
摘 要:为便于国内或国际交流,合理描述砂梨秋季异常开花现象。利用中英文搜索引擎在1979—2012年的专业期刊中共搜集到有关砂梨“返花”的研究报道共计94条记录。在中文文献中,对砂梨秋季异常开花现象的描述或命名主要有“二次花”、“秋花”、“返花”等,其中”二次花”数量最多,约占总文献的42.86%;文献记录数依次为“秋花”>“返花”>“早花”。在外文文献中,有19篇文献以“return bloom
期刊
摘 要:为了明确临汾市境内风电资源的丰匮及其分布状况,区划出风电可利用区和不宜开发区,将临汾市所辖17个县(市、区)气象观测站点的2000—2011年自记逐时风向风速资料进行了平均风速、有效风速时数、平均有效风能密度和划分有效风能区域的分析,绘制出全市年均风能密度和风能区划图。结果表明:市内的蒲县、隰县中东部和汾西县中西部的南吕梁山区,是临汾市风能资源最丰富的区域,符合可开发条件,为日后开发利用提
期刊
摘 要:在北京顺义区农科所基地开展田间试验,设置5个氮水平处理,研究不同氮肥用量对甘薯干物质积累及氮磷钾吸收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为210 kg/hm2时,甘薯的鲜薯产量达到最大值30.4 t/hm2;甘薯干物质积累量为21423 kg/hm2,氮磷钾累积值也达到最大;当施氮量超过210 kg/hm2时,干物质积累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不再增加,而呈平台反应;施氮量为210 kg/hm2时,甘
期刊
摘 要:为探讨中微量元素肥料施用的优越性,在大田条件下,以‘合丰55号’大豆为材料,设不施肥、常规施肥、中微肥处理,研究中微肥对大豆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微肥施用能够提高大豆不同生育期的株高、干物质积累量和叶绿素含量(SPAD)。与不施肥和常规施肥为对照,施用中微肥大豆增产为14.5%和4.7%。差异达到显著和极显著水平。因此,中微量元素肥料的施用对大豆生产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