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时光回到17世纪初的西班牙,你在大街上看到某个人捧着一本书,一边读一边哈哈大笑,那本书一定是《堂吉诃德》。
西班牙的马德里有数座广场,其中西班牙广场朴素得像座街心小花园,却永不可能被人忽视,只因这里有塞万提斯和堂吉诃德。正对水池有一座白色大理石纪念碑,塞万提斯高高在上,目光如炬,他脚下是以青铜雕刻的那对著名游侠骑士。《堂吉诃德》已面世400年,那个充满传奇又悲怆沧桑的骑士堂吉诃德,灵魂永驻。
在马德里邮政总局正前方,我找到了西班牙道路零起点标志。水泥地面上雕刻着半圆形图案,中央是西班牙地图,南北指针指向左右两侧,上书“KM.0”,从这里向四周辐射出18条道路,通往西班牙全境。曾经,堂吉诃德与桑丘在西班牙广袤而瑰丽的土地上披荆斩棘,而今的我,追随他们的足迹圆一场骑士梦想。
“不久前,有位绅士住在拉曼查地区的某一个村镇,地名我不想提了。像他那类贵族,通常矛架上都有一支长矛,还有一面很古老的皮盾、一匹瘦马和一只猎兔狗……”这是塞万提斯笔下《堂吉诃德》的开篇。
沿着一望无际的Cerro Calderico山脊行驶,当车转过山坳,湛蓝苍穹笼罩下,一座座巨大的风车巍然矗立,深灰色或淡蓝色的圆锥形顶仓像小毡帽覆盖在圆筒仓上,而小小的窗口和狭窄的门洞,则构成了一张张顽皮的笑脸。我抵达的孔苏埃格拉(Consuegra)小镇,正是《堂吉诃德》里风车阵的原型。
风车翼片虽庞大,视觉上却并不沉重,灿烂的阳光倾洒其间,令它们愈发轻盈剔透。我不禁想起小说中的片段:“他们看到田野里的三十四架风车,堂吉诃德说:‘你看,那里有三十几个巨人,我要把他们消灭掉。’‘先生,那些是风车,当它们被风吹动时,会转动磨石。’堂吉诃德不顾桑丘的劝阻,飞马冲向风车,长矛刺中了风车翼片。恰巧此时有疾风掠过,转动的翼片把长矛折断,并把马以及马背上的堂吉诃德重重地摔在田野上。”这场可笑又惨烈的搏击以“风车巨人”完胜而终结。
为探索风车巨人的神秘力量,我走进名为“Bolero”的风车筒仓参观,发现风车内部构件巨大沉重,堂吉诃德冒然决斗,明显是轻敌了。
“请问风车如今还工作吗?”我向工作人员询问。他回答:“这些风车已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停用,翼片都被固定住了。”风车巨人终于被“收服”,倘若堂吉诃德有知,应该会欣慰吧。
孔苏埃格拉镇原先有13座风车,如今保留着重建后的12座,都被赋予了名字。除了刚参观的“Bolero”,还有Clavileno、Espartero、Rucio等等,我对这些名字不解其意,唯独认出了“Sancho(桑丘)”,对,就是堂吉诃德那不离不弃的随从,以其为名的风车筒仓也同样矮胖圆滚。
走出风车,我站在山丘上眺望拉曼查平原,远方以红黄褐色为主基调的田野被分割成块,像张格子地毯,红顶白墙的民居散布其间。历史上孔苏埃格拉曾是马耳他骑士团的领地,这一刻,我仿佛看到堂吉诃德策马扬鞭、挥舞长矛,向着他心中的假想敌呼啸而去……
“满是尘烟的道路上骑着毛驴的农夫缓慢行进,路旁散落着低矮的农舍,蜿蜒的小径通向葱郁的菜园……”小说里堂吉诃德与桑丘曾在拉曼查平原上昼夜兼程,而今,我沿着一马平川的高速公路,只需45分钟便抵达了六十多公里外的托莱多。
站在托莱多城北山丘的观景台上,眼前如西班牙国宝级画家格列柯的名画《托莱多的风景》重现:碧玉般的塔霍河缓缓流经托莱多古城的东、南、西三面,仿佛一道蜿蜒曲折的天然屏障。这易守难攻的格局让我明白,塞万提斯笔下的“永恒之城”托莱多为什么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
漫步托莱多古城街巷,浓郁的騎士文化风情扑面而来。许多店面的橱窗里陈列着各式各样发亮的头盔、佩剑、甲胄、盾牌……隔着玻璃窗,这些骑士配件既真实又魔幻,仿佛触手可及,又难以逆转时空。
我看到欧洲骑士中曾经最流行的全身封闭式钣金甲,由头盔、护颈、胸甲、臂甲、护肘、铁手套、护腿、护膝、护胫和铁鞋等组成,这些铠甲的原型曾在欧洲战争中发挥过闪耀光芒的作用。还有一只只造型别致的盾牌,上面雕刻镶嵌的动物纹饰是点睛之作,中世纪欧洲文明由森林文明所孕育,崇尚力量与荣耀,相应的图腾代表首推霸气又高贵的狮子,“空中之王”雄鹰的身影也常出现。
骑士是中世纪欧洲的社会主要力量,骑士精神影响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骑士消失几百年后,仍有很多欧洲人喜欢将铠甲、盾牌摆在家中装饰。我猜这也是托莱多骑士专营店生意兴隆的原因吧。
作为《堂吉诃德》的粉丝,我对骑士装备十分好奇,走进一家店斗胆询问一套甲胄的售价,答曰八万欧元!显然,与这些精美且售价不菲的装备相比,小说里堂吉诃德的全副武装真是太寒酸:他洗净多年未用,已生锈发霉的甲胄,竭尽全力把它收拾好,却发现只有一个样式简单的顶盔而没有完整的头盔,于是他用纸壳制成半个套头盔接在盔上,并在头盔里装了几根铁棍,就当它是一个完美的头盔…… 虽然装备如此简陋,但这个手持长矛与盾牌的精瘦老头依然是托莱多的灵魂人物,游客争相与造型各异的堂吉诃德人偶合影,我觉得他坐镇店铺,与关公坐镇老华人饭馆异曲同工。此外,堂吉诃德与桑丘还不遗余力地出现在冰箱贴、明信片以及西班牙传统装饰瓷砖贴片上,甚至二人风尘仆仆的背影还被雕刻在古董门板上!
在托莱多博物馆门前,我发现了一直寻觅的堂吉诃德路标,墨绿色的小木牌上画着白色十字交叉图案,下书“RUTA DE DON QUIJOTE”。这是西班牙政府为纪念堂吉诃德,在其与桑丘的出征之路上选取某些重要节点做出的地标,以满足《堂吉诃德》的粉丝们按图索骥的需求。
在纵横交错的托莱多古城穿梭,抬头所见是保存完好的哥特式、摩尔式、巴洛克式与新古典式的王宫、教堂、修道院以及古城墙,触手可及是穿越历史的气息。三面环水的军事格局,令古城唯一的北边入口形成“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为加强防御,古老的城门分为两座,里面的太阳门建于13世纪,具有典型的阿拉伯风格——高大、宏伟、挺拔。太阳门以北是建于16世纪的比萨格拉门,门上雕刻着西班牙国王查理一世的帝徽――帝国皇鹰,城墙上还刻有塞万提斯给托莱多的题词:西班牙之荣耀,西班牙城市之光。
伴随着追寻《堂吉诃德》的脚步,不禁对作者塞万提斯充满好奇。于是,我前往塞万提斯的故乡——阿尔卡拉·德·埃纳雷斯堡市(Alcalá de Henares),希望能找到更多的了解塞万提斯的线索。
塞万提斯故居博物馆在马约尔大街48号,隐藏在僻静的街巷里,但并不难找,因为门口摆放着堂吉诃德与桑丘的雕塑,院墙外张贴着《堂吉诃德》里的人物肖像。1547年,正值西班牙大航海的巅峰年代,米格尔·德·塞万提斯·希韦德拉在这里出生,并度过了他的幼年时光。
推开博物馆大门,宽敞的中心庭院里精美的廊柱环绕着两层楼房,虽然带有明显的罗马与摩尔式建筑风格,但院子类似于天井的格局传递出静谧安祥、日久年深的味道,让我恍惚以为穿越到了古代的中式庭院。游客寥落,这让我能以一份从容悠闲的心境,慢慢地走进塞万提斯的世界。
一层是客厅、厨房、餐厅及一间手术室(因为塞万提斯的父亲是名外科手术医生),楼上是主卧室、女佣房和儿童房等。房间内的铜制碳火盆、煤油吊灯、纺纱织布机、床具与床上用品、可以灵活拼搭的木制休闲躺椅,以及橱柜里摆放的16世纪的陶瓷制品,都清晰地表明塞万提斯出身中产阶层。至于成年后的塞万提斯经历事业上的短暂风光后又锒铛入狱,并最终贫困潦倒,那都是后话了。
博物馆里当然少不了《堂吉诃德》。不同年代、不同译文的书籍被吊上房顶,有如繁星密布。这苦了像我这般的执着粉丝,不得不仰起脖子,找寻中文译本。走廊里张贴着《堂吉诃德》的各式插图,形象地勾勒出塞万提斯笔下的一主一仆:“这位绅士年近五十,身材頎长,肌肉干瘪,面庞清瘦。他骑着老马罗西南多,戴着拼凑的头盔,挽着盾牌,手持长矛;旁边的桑丘背着褡裢和酒囊,骑在驴上神态威严,时刻准备着成为主人承诺的岛屿总督……他立志要当游侠骑士,带着他的甲胄和马闯荡世界,完成他曾痴迷的骑士小说中所描述的一切:除暴安良、快意恩仇、名垂千古……”
走出故居博物馆,仅步行三分钟,就来到了塞万提斯广场。广场正中心的纪念碑上矗立着塞万提斯的黑色雕像,他笔直站立,凝望前方,手持鹅毛笔。基座四面的浮雕再现了堂吉诃德与桑丘的游侠经历,其中一幅便是风车大战中堂骑士人仰马翻的画面。不远处,一位金发姑娘正在认真地临摩塞万提斯雕像。
埃纳雷斯堡意为“埃纳雷斯(河流)上的城堡”,城市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1世纪。每年10月9日,为庆祝塞万提斯的出生并接受基督洗礼,埃纳雷斯堡市会举办热闹的“塞万提斯节”。
西班牙的马德里有数座广场,其中西班牙广场朴素得像座街心小花园,却永不可能被人忽视,只因这里有塞万提斯和堂吉诃德。正对水池有一座白色大理石纪念碑,塞万提斯高高在上,目光如炬,他脚下是以青铜雕刻的那对著名游侠骑士。《堂吉诃德》已面世400年,那个充满传奇又悲怆沧桑的骑士堂吉诃德,灵魂永驻。
在马德里邮政总局正前方,我找到了西班牙道路零起点标志。水泥地面上雕刻着半圆形图案,中央是西班牙地图,南北指针指向左右两侧,上书“KM.0”,从这里向四周辐射出18条道路,通往西班牙全境。曾经,堂吉诃德与桑丘在西班牙广袤而瑰丽的土地上披荆斩棘,而今的我,追随他们的足迹圆一场骑士梦想。
孔苏埃格拉,堂吉诃德在此大战风车阵
“不久前,有位绅士住在拉曼查地区的某一个村镇,地名我不想提了。像他那类贵族,通常矛架上都有一支长矛,还有一面很古老的皮盾、一匹瘦马和一只猎兔狗……”这是塞万提斯笔下《堂吉诃德》的开篇。
沿着一望无际的Cerro Calderico山脊行驶,当车转过山坳,湛蓝苍穹笼罩下,一座座巨大的风车巍然矗立,深灰色或淡蓝色的圆锥形顶仓像小毡帽覆盖在圆筒仓上,而小小的窗口和狭窄的门洞,则构成了一张张顽皮的笑脸。我抵达的孔苏埃格拉(Consuegra)小镇,正是《堂吉诃德》里风车阵的原型。
风车翼片虽庞大,视觉上却并不沉重,灿烂的阳光倾洒其间,令它们愈发轻盈剔透。我不禁想起小说中的片段:“他们看到田野里的三十四架风车,堂吉诃德说:‘你看,那里有三十几个巨人,我要把他们消灭掉。’‘先生,那些是风车,当它们被风吹动时,会转动磨石。’堂吉诃德不顾桑丘的劝阻,飞马冲向风车,长矛刺中了风车翼片。恰巧此时有疾风掠过,转动的翼片把长矛折断,并把马以及马背上的堂吉诃德重重地摔在田野上。”这场可笑又惨烈的搏击以“风车巨人”完胜而终结。
为探索风车巨人的神秘力量,我走进名为“Bolero”的风车筒仓参观,发现风车内部构件巨大沉重,堂吉诃德冒然决斗,明显是轻敌了。
“请问风车如今还工作吗?”我向工作人员询问。他回答:“这些风车已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停用,翼片都被固定住了。”风车巨人终于被“收服”,倘若堂吉诃德有知,应该会欣慰吧。
孔苏埃格拉镇原先有13座风车,如今保留着重建后的12座,都被赋予了名字。除了刚参观的“Bolero”,还有Clavileno、Espartero、Rucio等等,我对这些名字不解其意,唯独认出了“Sancho(桑丘)”,对,就是堂吉诃德那不离不弃的随从,以其为名的风车筒仓也同样矮胖圆滚。
走出风车,我站在山丘上眺望拉曼查平原,远方以红黄褐色为主基调的田野被分割成块,像张格子地毯,红顶白墙的民居散布其间。历史上孔苏埃格拉曾是马耳他骑士团的领地,这一刻,我仿佛看到堂吉诃德策马扬鞭、挥舞长矛,向着他心中的假想敌呼啸而去……
“骑士之城”托莱多,西班牙城市之光
“满是尘烟的道路上骑着毛驴的农夫缓慢行进,路旁散落着低矮的农舍,蜿蜒的小径通向葱郁的菜园……”小说里堂吉诃德与桑丘曾在拉曼查平原上昼夜兼程,而今,我沿着一马平川的高速公路,只需45分钟便抵达了六十多公里外的托莱多。
站在托莱多城北山丘的观景台上,眼前如西班牙国宝级画家格列柯的名画《托莱多的风景》重现:碧玉般的塔霍河缓缓流经托莱多古城的东、南、西三面,仿佛一道蜿蜒曲折的天然屏障。这易守难攻的格局让我明白,塞万提斯笔下的“永恒之城”托莱多为什么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
漫步托莱多古城街巷,浓郁的騎士文化风情扑面而来。许多店面的橱窗里陈列着各式各样发亮的头盔、佩剑、甲胄、盾牌……隔着玻璃窗,这些骑士配件既真实又魔幻,仿佛触手可及,又难以逆转时空。
我看到欧洲骑士中曾经最流行的全身封闭式钣金甲,由头盔、护颈、胸甲、臂甲、护肘、铁手套、护腿、护膝、护胫和铁鞋等组成,这些铠甲的原型曾在欧洲战争中发挥过闪耀光芒的作用。还有一只只造型别致的盾牌,上面雕刻镶嵌的动物纹饰是点睛之作,中世纪欧洲文明由森林文明所孕育,崇尚力量与荣耀,相应的图腾代表首推霸气又高贵的狮子,“空中之王”雄鹰的身影也常出现。
骑士是中世纪欧洲的社会主要力量,骑士精神影响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骑士消失几百年后,仍有很多欧洲人喜欢将铠甲、盾牌摆在家中装饰。我猜这也是托莱多骑士专营店生意兴隆的原因吧。
作为《堂吉诃德》的粉丝,我对骑士装备十分好奇,走进一家店斗胆询问一套甲胄的售价,答曰八万欧元!显然,与这些精美且售价不菲的装备相比,小说里堂吉诃德的全副武装真是太寒酸:他洗净多年未用,已生锈发霉的甲胄,竭尽全力把它收拾好,却发现只有一个样式简单的顶盔而没有完整的头盔,于是他用纸壳制成半个套头盔接在盔上,并在头盔里装了几根铁棍,就当它是一个完美的头盔…… 虽然装备如此简陋,但这个手持长矛与盾牌的精瘦老头依然是托莱多的灵魂人物,游客争相与造型各异的堂吉诃德人偶合影,我觉得他坐镇店铺,与关公坐镇老华人饭馆异曲同工。此外,堂吉诃德与桑丘还不遗余力地出现在冰箱贴、明信片以及西班牙传统装饰瓷砖贴片上,甚至二人风尘仆仆的背影还被雕刻在古董门板上!
在托莱多博物馆门前,我发现了一直寻觅的堂吉诃德路标,墨绿色的小木牌上画着白色十字交叉图案,下书“RUTA DE DON QUIJOTE”。这是西班牙政府为纪念堂吉诃德,在其与桑丘的出征之路上选取某些重要节点做出的地标,以满足《堂吉诃德》的粉丝们按图索骥的需求。
在纵横交错的托莱多古城穿梭,抬头所见是保存完好的哥特式、摩尔式、巴洛克式与新古典式的王宫、教堂、修道院以及古城墙,触手可及是穿越历史的气息。三面环水的军事格局,令古城唯一的北边入口形成“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为加强防御,古老的城门分为两座,里面的太阳门建于13世纪,具有典型的阿拉伯风格——高大、宏伟、挺拔。太阳门以北是建于16世纪的比萨格拉门,门上雕刻着西班牙国王查理一世的帝徽――帝国皇鹰,城墙上还刻有塞万提斯给托莱多的题词:西班牙之荣耀,西班牙城市之光。
埃纳雷斯堡,塞万提斯的故乡
伴随着追寻《堂吉诃德》的脚步,不禁对作者塞万提斯充满好奇。于是,我前往塞万提斯的故乡——阿尔卡拉·德·埃纳雷斯堡市(Alcalá de Henares),希望能找到更多的了解塞万提斯的线索。
塞万提斯故居博物馆在马约尔大街48号,隐藏在僻静的街巷里,但并不难找,因为门口摆放着堂吉诃德与桑丘的雕塑,院墙外张贴着《堂吉诃德》里的人物肖像。1547年,正值西班牙大航海的巅峰年代,米格尔·德·塞万提斯·希韦德拉在这里出生,并度过了他的幼年时光。
推开博物馆大门,宽敞的中心庭院里精美的廊柱环绕着两层楼房,虽然带有明显的罗马与摩尔式建筑风格,但院子类似于天井的格局传递出静谧安祥、日久年深的味道,让我恍惚以为穿越到了古代的中式庭院。游客寥落,这让我能以一份从容悠闲的心境,慢慢地走进塞万提斯的世界。
一层是客厅、厨房、餐厅及一间手术室(因为塞万提斯的父亲是名外科手术医生),楼上是主卧室、女佣房和儿童房等。房间内的铜制碳火盆、煤油吊灯、纺纱织布机、床具与床上用品、可以灵活拼搭的木制休闲躺椅,以及橱柜里摆放的16世纪的陶瓷制品,都清晰地表明塞万提斯出身中产阶层。至于成年后的塞万提斯经历事业上的短暂风光后又锒铛入狱,并最终贫困潦倒,那都是后话了。
博物馆里当然少不了《堂吉诃德》。不同年代、不同译文的书籍被吊上房顶,有如繁星密布。这苦了像我这般的执着粉丝,不得不仰起脖子,找寻中文译本。走廊里张贴着《堂吉诃德》的各式插图,形象地勾勒出塞万提斯笔下的一主一仆:“这位绅士年近五十,身材頎长,肌肉干瘪,面庞清瘦。他骑着老马罗西南多,戴着拼凑的头盔,挽着盾牌,手持长矛;旁边的桑丘背着褡裢和酒囊,骑在驴上神态威严,时刻准备着成为主人承诺的岛屿总督……他立志要当游侠骑士,带着他的甲胄和马闯荡世界,完成他曾痴迷的骑士小说中所描述的一切:除暴安良、快意恩仇、名垂千古……”
走出故居博物馆,仅步行三分钟,就来到了塞万提斯广场。广场正中心的纪念碑上矗立着塞万提斯的黑色雕像,他笔直站立,凝望前方,手持鹅毛笔。基座四面的浮雕再现了堂吉诃德与桑丘的游侠经历,其中一幅便是风车大战中堂骑士人仰马翻的画面。不远处,一位金发姑娘正在认真地临摩塞万提斯雕像。
埃纳雷斯堡意为“埃纳雷斯(河流)上的城堡”,城市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1世纪。每年10月9日,为庆祝塞万提斯的出生并接受基督洗礼,埃纳雷斯堡市会举办热闹的“塞万提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