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煤矿测量工作是煤矿生产建设的一项重要的技术基础工作,也是煤矿企业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测量以观测、计算、绘图为手段,其测量成果是进行合理设计、安全生产的重要基础,为矿山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指导采矿生产中的各项工程正常进行。因此,作为相关的煤矿测绘人员,必须高度重视煤矿生产建设过程中的测量工作,确保煤炭采掘与生产的安全。
【关键词】煤矿测量;问题;准确性
一、煤矿测量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携带工具不齐全。在进行煤矿井下测量的工作中,工作人员会忘带工具的现象时有发生,比如忘记带笔和笔记本、刚尺等等。所携带的工具不全,会严重影响测量工作的进行,降低工作的效率和准确度,严重时只能无功而返。测量时重要的工具没带,不仅耽误工作时间,消耗人员精力,也会造成不良的工作情绪,会降低测量工作的质量,甚至会影响施工进度。
(二)导线点使用错误。在煤矿井下测量工作中,导视点的使用决定了测量的精度。如果导视点使用错误会导致出现较大的测量误差,对于井下的贯通工作来说,会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甚至会引起生产事故。
(三)测量点设置不当。测量工作的主要依据是测量点,测量点必须要求准确、稳定、明显、突出、便于测量工作的展开。如果测量点不稳定,出现移动、甚至被破坏的情况,那么不仅会造成测量误差,甚至会造成测量工作的被迫中断。而在实际的测量中,测量点经常会被设置在木棚或者不稳定的顶板上。木棚本身由于是木质的,加以恶劣的井下环境和巷道的压力,会产生变形,测量点也会随之移位,造成误差。而不稳定的顶板会因放炮而产生的振动而破裂,测量点也会移动或脱落,给测量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四)读数错误,记数失误。观测员的读数对于测量工作来说至关重要,准确读数是减少误差最有效的方式,但有时也会出现问题,产生的误差也很大。有时会产生1度的误差,而1度的误差对于煤矿测量来说是很危险甚至是致命的,如果不及时发现的话,会引起重大事故。同时井下的环境很差,而且经常有噪音,会影响测量人员之间传递信息,容易使记录员产生记录失误。比如45度很容易被听成15度,记录出现的失误产生的误差更加严重,而且不容易发现。
(五)忽视复测工作。煤矿测量工作对精度的要求是较高的,复测工作能发现工作中的失误,减少测量误差。而在实际工作中,很多人不重视复测工作,认为没有必要,这种工作态度导致实际复测时不认真,或者复测不及时,导致很多问题没能及时被发现,事后会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
(六)不正确使用罗盘。在井下测量工作中,经常会使用到罗盘,而罗盘会被悬挂在金属架的附近,有的直接悬挂在金属架上。金属对罗盘的磁针有吸引的作用,因此会影响到罗盘的测量结果。有时很小的角度偏差都会对整个煤矿工程带来难以估计的危害。因此必须要加大这方面的重视程度。而且使用罗盘时要注意南北方向的定位,有时会发生南北方向颠倒的情况,会造成严重的测量失误。
(七)忽视磁偏角等细节。每个地方都有着不同的磁偏角,但有些工作人员在测量和计算时,由于巨大的工作量和心理压力,而忽略了当地的磁偏角。磁偏角的忽略会导致计算结果不够科学准确,与实际情况有一定的偏差,对贯通工作会产生不良影响。
二、煤矿测量工作中常见问题的处理
(一)提高矿山测量图的精确度
完整精确的矿山测量图对煤矿开采有指导意义,煤矿测量图按比例绘制井上井下生产布置情况,能反映出矿区各生产阶段的状态,在绘图精度上应严格把握,尽量提高测量图的美观性和清晰度,不影响测量人员的读图效果。但我国大部分煤矿领导只强调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忽视了矿山测量图对安全生产的作用,致使矿山测量图问题引起的安全事故时有发生。提高矿山测量图的精确度,是提高煤矿测量工作准确性的有效手段,应从三方面着手:首先,矿上测量图绘制内容要完整。严格遵照煤矿绘图标准绘图,不随意丢失矿山测量图内容,很多煤矿事故发生原因就是测量图内容不完整,实际生产状况得不到准确反映。煤矿领导应让绘图人员经常下井,提高他们对井下环境的清晰度,这样才能保证绘制的矿山测量图精确度高。其次,做好碎部测量记录。矿山测量图由于比例尺关系,很多碎部测量因无法在图上反映出来而被忽略,例如迎头的躲避硐室、水窝、绞车房等,正确的做法是将这些数据详细记录下来,并在图纸上做特殊标记,以便技术人员阅读图纸内容。最后,确保矿山测量图绘制的动态性。根据矿上开采实际情况,及时将采掘情况反映在1∶1000施工图纸上,对相邻矿区边界、瓦斯积聚区、老窑水处在图纸上进行特殊标注,并时刻关注这些危险区域的动态变化情况,以便及时做出防范措施。
(二)加强对标定工作的重视
标定是煤矿测量工作的主要内容,在图纸设计、资料审核、测点选取等方面都有体现,加强对标定工作的重视,才能对现场测量、信息记录与数据处理等环节提供可靠的条件,避免某环节疏漏造成煤矿重大事故。(1)仔细审阅矿井设计图纸。若设计图立体结构较强,平面图反映起来难度大,为防止错误施工,应选取关键测点进行闭合导线计算,确认标准的几何尺寸是否符合要求,发现不妥立即处理。(2)针对起算数据或起算点要进行多次校对,将确定的结果和计算资料对比使之无误差。应对井下巷道拐点的角度测量给予高度重视,准确无误后再进行标定。(3)对已标定工作要做细致的核对,不能为减少工作量忽视不重要标定数据的核对。对煤矿测量工作而言,标定工作的任务是根据导线点测量,为巷道切开或变坡提供准确位置,通过测量巷道的设计方向和坡度,为巷道掘进标定中线和腰线,为了提高测量数据的精确度,一般要做三次测量,然后将实际数据和理论值进行对比,选择最合理的标定值;为了提高巷道中线方向标定的准确性,在标定中线前后进行两次指向角的测量。
(三)提高业内的计算精度
(1)仔细的审核测量原始资料。根据国家测量标准的规定,在观测工作完成后,应立即处理外业观测数据,并将计算结果准确记录;要求一切数字、文字记载应正确、清楚、整齐、美观。我矿从北京龙软公司购买的龙软软件,大大提高了测量工作的准确性。它是利用计算机把井上下采集的数据传输给微机,由微机程序控制打印出观测数据记录表,计算观测的成果数据,同时录入到数据库中。从数据库中提取观测成果数据,运用程序进行各种导线成果的计算和平差,然后打印出台账成果表,实现了煤矿井下测量数据采集、计算、管理电算化,并为后期井巷工程制图提供了详尽的基础数据资料。
(2)重视测量计算过程和结果的复核。测绘员在绘图前,应复核测量结果和计算过程,并对重点内容进行审批,提高绘图的精确性。这种手段能有效减少绘图资料错误的出现,在测量图实际绘制过程中,个别测量人员为加快进度,对测量过程和结果没有进行复核或审批,对煤矿安全生产造成不利影响。
(四)强化煤矿测量工作问题的预测
(1)确保测量物品完好及齐全。测量人员在下井进行测量工作前,要仔细检查测量工具是否齐全,检查各测量仪器是否损坏,假若下井测量应用测量工具存在问题,必然会影响到测量结果,所获取的测量数据也无法指导煤矿正常开采。
(2)防止测量导线或测点的误差。测量人员在开始测量工作前,要准确找到测量点周围的导线做好标识。测量人员要明确分工。测量前的观测人员负责将未测量的导线交接给测量设备操作人员,然后测量仪器操作员再将测量好的数据交接给测量前的观测人员,这样能杜绝一个测量点的多次测量。
(3)提高测量人员的技术水平。煤矿测量工作设计环节多,经常会受复杂的地质结构变化影响,使得煤矿测量工作难度大,这就要求煤矿测量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测量技术,熟知各种测量技术应用条件,这样才能在实际测量中将技术应用自如,保证测量工作顺利完成。
结语
总之,煤矿测量工作在煤矿生产和建设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测量人员要对其进行充分重视。测量人员要对先进测量技术与测量知识进行不断学习与掌握,将自身业务素质提升,并了解影响精度的具体原因,在实际工作中进行改进与完善。
参考文献
[1]张军,耿中良,薛道威.提高煤矿测量工作的准确性的方法探讨[J].科技致富向导,2011,05:316.
[2]王宏.浅议做好煤矿测量工作的措施[J].经营管理者,2011,09:377.
[3]张汝泉.浅谈煤矿测量工作失误及事故的分析与预防[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3:17.
【关键词】煤矿测量;问题;准确性
一、煤矿测量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携带工具不齐全。在进行煤矿井下测量的工作中,工作人员会忘带工具的现象时有发生,比如忘记带笔和笔记本、刚尺等等。所携带的工具不全,会严重影响测量工作的进行,降低工作的效率和准确度,严重时只能无功而返。测量时重要的工具没带,不仅耽误工作时间,消耗人员精力,也会造成不良的工作情绪,会降低测量工作的质量,甚至会影响施工进度。
(二)导线点使用错误。在煤矿井下测量工作中,导视点的使用决定了测量的精度。如果导视点使用错误会导致出现较大的测量误差,对于井下的贯通工作来说,会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甚至会引起生产事故。
(三)测量点设置不当。测量工作的主要依据是测量点,测量点必须要求准确、稳定、明显、突出、便于测量工作的展开。如果测量点不稳定,出现移动、甚至被破坏的情况,那么不仅会造成测量误差,甚至会造成测量工作的被迫中断。而在实际的测量中,测量点经常会被设置在木棚或者不稳定的顶板上。木棚本身由于是木质的,加以恶劣的井下环境和巷道的压力,会产生变形,测量点也会随之移位,造成误差。而不稳定的顶板会因放炮而产生的振动而破裂,测量点也会移动或脱落,给测量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四)读数错误,记数失误。观测员的读数对于测量工作来说至关重要,准确读数是减少误差最有效的方式,但有时也会出现问题,产生的误差也很大。有时会产生1度的误差,而1度的误差对于煤矿测量来说是很危险甚至是致命的,如果不及时发现的话,会引起重大事故。同时井下的环境很差,而且经常有噪音,会影响测量人员之间传递信息,容易使记录员产生记录失误。比如45度很容易被听成15度,记录出现的失误产生的误差更加严重,而且不容易发现。
(五)忽视复测工作。煤矿测量工作对精度的要求是较高的,复测工作能发现工作中的失误,减少测量误差。而在实际工作中,很多人不重视复测工作,认为没有必要,这种工作态度导致实际复测时不认真,或者复测不及时,导致很多问题没能及时被发现,事后会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
(六)不正确使用罗盘。在井下测量工作中,经常会使用到罗盘,而罗盘会被悬挂在金属架的附近,有的直接悬挂在金属架上。金属对罗盘的磁针有吸引的作用,因此会影响到罗盘的测量结果。有时很小的角度偏差都会对整个煤矿工程带来难以估计的危害。因此必须要加大这方面的重视程度。而且使用罗盘时要注意南北方向的定位,有时会发生南北方向颠倒的情况,会造成严重的测量失误。
(七)忽视磁偏角等细节。每个地方都有着不同的磁偏角,但有些工作人员在测量和计算时,由于巨大的工作量和心理压力,而忽略了当地的磁偏角。磁偏角的忽略会导致计算结果不够科学准确,与实际情况有一定的偏差,对贯通工作会产生不良影响。
二、煤矿测量工作中常见问题的处理
(一)提高矿山测量图的精确度
完整精确的矿山测量图对煤矿开采有指导意义,煤矿测量图按比例绘制井上井下生产布置情况,能反映出矿区各生产阶段的状态,在绘图精度上应严格把握,尽量提高测量图的美观性和清晰度,不影响测量人员的读图效果。但我国大部分煤矿领导只强调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忽视了矿山测量图对安全生产的作用,致使矿山测量图问题引起的安全事故时有发生。提高矿山测量图的精确度,是提高煤矿测量工作准确性的有效手段,应从三方面着手:首先,矿上测量图绘制内容要完整。严格遵照煤矿绘图标准绘图,不随意丢失矿山测量图内容,很多煤矿事故发生原因就是测量图内容不完整,实际生产状况得不到准确反映。煤矿领导应让绘图人员经常下井,提高他们对井下环境的清晰度,这样才能保证绘制的矿山测量图精确度高。其次,做好碎部测量记录。矿山测量图由于比例尺关系,很多碎部测量因无法在图上反映出来而被忽略,例如迎头的躲避硐室、水窝、绞车房等,正确的做法是将这些数据详细记录下来,并在图纸上做特殊标记,以便技术人员阅读图纸内容。最后,确保矿山测量图绘制的动态性。根据矿上开采实际情况,及时将采掘情况反映在1∶1000施工图纸上,对相邻矿区边界、瓦斯积聚区、老窑水处在图纸上进行特殊标注,并时刻关注这些危险区域的动态变化情况,以便及时做出防范措施。
(二)加强对标定工作的重视
标定是煤矿测量工作的主要内容,在图纸设计、资料审核、测点选取等方面都有体现,加强对标定工作的重视,才能对现场测量、信息记录与数据处理等环节提供可靠的条件,避免某环节疏漏造成煤矿重大事故。(1)仔细审阅矿井设计图纸。若设计图立体结构较强,平面图反映起来难度大,为防止错误施工,应选取关键测点进行闭合导线计算,确认标准的几何尺寸是否符合要求,发现不妥立即处理。(2)针对起算数据或起算点要进行多次校对,将确定的结果和计算资料对比使之无误差。应对井下巷道拐点的角度测量给予高度重视,准确无误后再进行标定。(3)对已标定工作要做细致的核对,不能为减少工作量忽视不重要标定数据的核对。对煤矿测量工作而言,标定工作的任务是根据导线点测量,为巷道切开或变坡提供准确位置,通过测量巷道的设计方向和坡度,为巷道掘进标定中线和腰线,为了提高测量数据的精确度,一般要做三次测量,然后将实际数据和理论值进行对比,选择最合理的标定值;为了提高巷道中线方向标定的准确性,在标定中线前后进行两次指向角的测量。
(三)提高业内的计算精度
(1)仔细的审核测量原始资料。根据国家测量标准的规定,在观测工作完成后,应立即处理外业观测数据,并将计算结果准确记录;要求一切数字、文字记载应正确、清楚、整齐、美观。我矿从北京龙软公司购买的龙软软件,大大提高了测量工作的准确性。它是利用计算机把井上下采集的数据传输给微机,由微机程序控制打印出观测数据记录表,计算观测的成果数据,同时录入到数据库中。从数据库中提取观测成果数据,运用程序进行各种导线成果的计算和平差,然后打印出台账成果表,实现了煤矿井下测量数据采集、计算、管理电算化,并为后期井巷工程制图提供了详尽的基础数据资料。
(2)重视测量计算过程和结果的复核。测绘员在绘图前,应复核测量结果和计算过程,并对重点内容进行审批,提高绘图的精确性。这种手段能有效减少绘图资料错误的出现,在测量图实际绘制过程中,个别测量人员为加快进度,对测量过程和结果没有进行复核或审批,对煤矿安全生产造成不利影响。
(四)强化煤矿测量工作问题的预测
(1)确保测量物品完好及齐全。测量人员在下井进行测量工作前,要仔细检查测量工具是否齐全,检查各测量仪器是否损坏,假若下井测量应用测量工具存在问题,必然会影响到测量结果,所获取的测量数据也无法指导煤矿正常开采。
(2)防止测量导线或测点的误差。测量人员在开始测量工作前,要准确找到测量点周围的导线做好标识。测量人员要明确分工。测量前的观测人员负责将未测量的导线交接给测量设备操作人员,然后测量仪器操作员再将测量好的数据交接给测量前的观测人员,这样能杜绝一个测量点的多次测量。
(3)提高测量人员的技术水平。煤矿测量工作设计环节多,经常会受复杂的地质结构变化影响,使得煤矿测量工作难度大,这就要求煤矿测量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测量技术,熟知各种测量技术应用条件,这样才能在实际测量中将技术应用自如,保证测量工作顺利完成。
结语
总之,煤矿测量工作在煤矿生产和建设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测量人员要对其进行充分重视。测量人员要对先进测量技术与测量知识进行不断学习与掌握,将自身业务素质提升,并了解影响精度的具体原因,在实际工作中进行改进与完善。
参考文献
[1]张军,耿中良,薛道威.提高煤矿测量工作的准确性的方法探讨[J].科技致富向导,2011,05:316.
[2]王宏.浅议做好煤矿测量工作的措施[J].经营管理者,2011,09:377.
[3]张汝泉.浅谈煤矿测量工作失误及事故的分析与预防[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