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危机期间,贸易保护措施对本国的出口具有促进作用,能使本国经济得以较快恢复和增长。
经济危机爆发时,一国通过贸易措施来保护国内市场对本国经济的长远发展是否有利?贸易保护是否真的能保护国内市场,促进出口贸易,使本国经济得以较快恢复和增长?笔者从新经济地理学中的“母市场效应”理论,作出陈述和分析。
经济危机成为贸易保护“温床”
纵观世界经济的发展历程,每当经济危机爆发的时候,往往都引起贸易保护的盛行。经济危机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滋长贸易保护的“温床”。在经济危机期间,各国纷纷通过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措施进行贸易保护,以限制进口来保护本国的市场和产业免受国外商品的竞争。
众所周知,1929年美国爆发的那场经济危机是至今最为严重的一次危机,给世界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为挽救岌岌可危的经济,美国政府于1930年实施了《斯姆特-霍利关税法》,大幅提高超过2万种外国进口商品的进口关税。
美国的这一做法激起了其他国家的报复,各国纷纷仿效美国,高举“贸易保护主义”的大旗,通过大幅度提高进口关税与采取外汇限制和数量限制等措施对本国的贸易实施保护。结果美国的这一举措不但没有保护到自己的经济,反而引发了各国之间激烈的贸易战,导致全球贸易混乱,国际贸易发展几乎停滞。与1929年相比,资本主义世界贸易额减少了70%,扣除物价因素,贸易额实际下降了30%左右。正是由于各国的贸易战,使世界经济陷入了长期萧条状态。
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经过战后长达20多年的黄金发展时期后,美国经济再次陷入经济停滞与衰退,并迅速蔓延到其他经济体,导致资本主义世界大范围经济危机的爆发,世界经济陷入新一轮的经济衰退。各国又竞相采用贸易保护措施,包括起源于美国盛行于发达国家的新贸易保护主义和战略性贸易政策以及发展中国家以保护本国幼稚工业为由而采取的各种贸易保护措施。
2008年9月,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导致了全球经济明显的下降和衰退。为应对这场影响巨大的金融危机,各国政府的干预程度达到了空前的规模,很快也引发了贸易保护主义风潮。金融危机引发的经济衰退成为各国政府实行贸易保护政策的根源。金融危机的发源地美国,其经济刺激计划中援引了购买美国货条款,一向奉行自由市场原则的美国在全球经济面临困境的情况下提出了带有明显贸易保护主义特征的条款,引起各国的广泛关注和仿效。
为应付危机,印度宣布对来自国外的豆油征收 20% 的进口税,提高部分钢材的进口关税,同时颁布禁止进口中国玩具的政策 ;印度尼西亚开始对500多种货物实施进口管制 ;阿根廷针对进口鞋和汽车配件出台新的限制措施 ;俄罗斯上浮了汽车进口关税;欧洲的一些国家也纷纷制定相关措施,优先向本国企业贷款;甚至一向很少使用反倾销措施的日本也一反常态,降低国内企业申请反倾销调查立案条件。
危机中,无处不在的“母市场效应”
关于危机冲击下贸易保护主义盛行的原因,传统贸易理论认为,一国经济在危机的冲击下会出现增长迅速下降、失业率上升、国内生产过剩、消费相对下降等一系列问题。在这一情形下,一国如果仍然实行自由贸易,不对国内产业和市场进行保护,国外产品的大量进口对本国经济来说必然是雪上加霜。因此,在危机期间,各国应该采取各种措施对贸易进行调节,防止本国经济因外来产品的冲击陷入更加严重的境地。
事实上,一国在危机期间对贸易进行保护,短期内的确可以防止一国经济快速下滑,降低失业率,保护一国利益。但从长期来看,贸易保护对一国乃至世界经济来说都是不利的。那为什么还要进行贸易保护呢?对此,传统的贸易理论无法进行回答,但共同的知觉是:当危机爆发时,在面对国外市场需求收缩的情况下,一国通过贸易保护来维护国内市场需求,对本国长远的经济发展是有利的。
所谓“母市场效应”,也就是指在规模报酬递增和存在贸易成本的情况下,企业会倾向于选择产品市场规模最大的地方建厂生产,并由于规模报酬递增,一国会倾向于出口迎合本国需求的产品,需求大国将最终成为该差异化产品的净出口国。规模经济和差异化产品贸易理论强调,在规模经济发生作用的条件下,生产者和消费者对差异化产品的追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背后的逻辑是:固定成本使差异化产品的生产厂商将生产集中在某一国家,而贸易成本的存在则使大国生产成为最优选择;小国则生产同质化产品。“母市场效应”意味着较大的国内市场需求对本国出口具有促进作用,而这在比较优势模型中是不存在的。这一观点与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思想刚好相反,即一国对某种产品具有极大的国内市场需求,那么该国将成为该种产品的进口国。
最早提出“母市场效应”这一概念的Paul Krugman在《报酬递增、差异化的产品和国际贸易》一文中,发展了张伯伦垄断竞争模型(成熟垄断竞争模型)和Dixit-stiglitz模型,并提出三个论断:一、符合假设条件的两个经济体之间贸易,是由递增的报酬造成的;二、有较大国内市场国家的工资率会比较高;三、会产生“母市场效应”,每个国家会选择出口国内市场需求较大的产品。因此,不同市场消费者的不同需求,会导致其所在市场集中生产最能迎合该国消费者需求的产品。
随后,不少经济学者也对“母市场效应”的存在性以及存在的条件进行了研究。1998年,Amiti通过放松Krugman模型里只有一个不完全竞争产业的假定(即两个产业都是不完全竞争的),研究了一国市场的大小与其产品和贸易特征的关系。Amiti认为“市场进入效应”使企业倾向于在具有较大市场规模的国家进行生产以节约成本,而“生产效应”则促使企业将地理区位选择在市场较小的国家以便降低工资成本,“母市场效应”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这两种效应孰大孰小。
1998年,Davis通过放松Krugman模型里只有差异化产品才存在贸易成本的假定(即同质化产品也存在贸易成本)后,研究认为当两个产业的产品都存在运输成本时“母市场效应”将会消失。1999年,Krugman & Venables通过一个规模经济的产业连续流模型,反驳了这个观点,证明即使两类产品都存在运输成本,母市场效应仍然存在的。
通过计算不同国家间产品需求和供应的相关性,1998年,Amiti的研究显示,随着欧盟国家专业化生产程度的增强,其产业的地理集中度更高;1999年,Davis & Weinstein以日本为样本检验了“母市场效应”在决定其产业结构上的重要性;2001年,Head & Ries在对美国和加拿大的制造行业进行研究后,也证明“母市场效应”是普遍存在的。
通过出口收入弹性在不同产品间的变化情况来看,1999年,Rauch认为差异化产品出口国的收入弹性较高。而早在1998年,Feenstra通过差异化产品和同质化产品的双边贸易引力模型檢验得出,差异化产品的出口收入弹性要高于同质产品,也证明了“母市场效应”的存在。
通常,制造业被普遍视为具有“母市场效应”的是产业部门,因为该产业部门是一个由很多生产有差异化产品的企业所组成的集合体。那么,是不是制造业中所有部门都具有“母市场效应”呢?
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哪个理论能很好地做出回答。但显而易见的是,“母市场效应”的作用强度会随着产业特性的不同而变化。2004年,Hanson & Chong Xiang通过建立差异化(产品)产业连续流的垄断竞争贸易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证明:相对于那些产品运输成本较低、差异度小的产业部门来说,产品的运输成本较高、差异度较大的行业,更倾向于在大国聚集;进而说明了“母市场效应”的强度会随特定产业特征的不同而不同。
“母市场效应”使大国生产成为最优选择
通过对Krugman和Fujita,Krugman & Venables所确立的理论框架进行适当的调整后的研究结果证明,贸易成本的大小和市场规模的高低对一国出口会产生重要影响,“母市场效应”的观点得以验证,即贸易成本的存在则使大国生产成为最优选择,大的国内市场需求对本国出口具有促进作用。
一般而言,国外和国内两个市场对一国经济的发展都至关重要。当危机爆发时,国外市场的需求会被大大削弱,一国经济增长会放缓甚至出现衰退。此时,政府往往会采取各种措施来缓和危机的影响,其中贸易保护就是一个危机时常被采用的举措。通过“母市场效应”理论的分析,可以得知因全球性经济危机国外市场环境趋于恶化的情况下,一国实行贸易保护以维护本国市场规模,将有利于未来与本国需求相似的产品出口,并最终促成需求大国成为该产品的净出口国。
通过对历史上发生的金融危机,美国、英国、德国、法国和日本几个有代表性的发达国家采取的贸易保护措施,可以清晰地看到“母市场效应”。
1、金融危机爆发后采取贸易保护措施,在国外市场需求疲软的情况下,通过保护国内市场,尽力减少国内企业在危机期间受到的损害,维持其竞争力,使其在危机过后能够迅速恢复和扩大生产,促进本国的出口快速增加,以带动经济立即复苏和增长。
2、金融危机下的“母市场效应”存在明显的滞后性。危机期间采取的贸易保护措施具有时效性。当危机过后,经济进入复苏或增长阶段后,一国采用贸易保护措施来促进口,刺激经济,效果并不理想,因此,贸易保护也未必是个好的举措。
3、出口下滑最快的国家,会率先实行贸易保护,以避免其经济在先衰退。因此,在20世纪70年代的世界性经济危机中,美国为避免危机对其经济的剧烈影响,率先实行了贸易保护,成为战后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发源地。
事实证明,与传统理论认为的“贸易保护短期内确实可以防止危机对一国经济的巨大冲击,维护本国利益,但长期对一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都是不利”相反,“母市场效应”则从理论上分析了危机期间一国通过贸易保护措施保护国内市场,对本国的出口具有促进作用,使本国经济得以较快恢复和增长。
经济危机爆发时,一国通过贸易措施来保护国内市场对本国经济的长远发展是否有利?贸易保护是否真的能保护国内市场,促进出口贸易,使本国经济得以较快恢复和增长?笔者从新经济地理学中的“母市场效应”理论,作出陈述和分析。
经济危机成为贸易保护“温床”
纵观世界经济的发展历程,每当经济危机爆发的时候,往往都引起贸易保护的盛行。经济危机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滋长贸易保护的“温床”。在经济危机期间,各国纷纷通过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措施进行贸易保护,以限制进口来保护本国的市场和产业免受国外商品的竞争。
众所周知,1929年美国爆发的那场经济危机是至今最为严重的一次危机,给世界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为挽救岌岌可危的经济,美国政府于1930年实施了《斯姆特-霍利关税法》,大幅提高超过2万种外国进口商品的进口关税。
美国的这一做法激起了其他国家的报复,各国纷纷仿效美国,高举“贸易保护主义”的大旗,通过大幅度提高进口关税与采取外汇限制和数量限制等措施对本国的贸易实施保护。结果美国的这一举措不但没有保护到自己的经济,反而引发了各国之间激烈的贸易战,导致全球贸易混乱,国际贸易发展几乎停滞。与1929年相比,资本主义世界贸易额减少了70%,扣除物价因素,贸易额实际下降了30%左右。正是由于各国的贸易战,使世界经济陷入了长期萧条状态。
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经过战后长达20多年的黄金发展时期后,美国经济再次陷入经济停滞与衰退,并迅速蔓延到其他经济体,导致资本主义世界大范围经济危机的爆发,世界经济陷入新一轮的经济衰退。各国又竞相采用贸易保护措施,包括起源于美国盛行于发达国家的新贸易保护主义和战略性贸易政策以及发展中国家以保护本国幼稚工业为由而采取的各种贸易保护措施。
2008年9月,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导致了全球经济明显的下降和衰退。为应对这场影响巨大的金融危机,各国政府的干预程度达到了空前的规模,很快也引发了贸易保护主义风潮。金融危机引发的经济衰退成为各国政府实行贸易保护政策的根源。金融危机的发源地美国,其经济刺激计划中援引了购买美国货条款,一向奉行自由市场原则的美国在全球经济面临困境的情况下提出了带有明显贸易保护主义特征的条款,引起各国的广泛关注和仿效。
为应付危机,印度宣布对来自国外的豆油征收 20% 的进口税,提高部分钢材的进口关税,同时颁布禁止进口中国玩具的政策 ;印度尼西亚开始对500多种货物实施进口管制 ;阿根廷针对进口鞋和汽车配件出台新的限制措施 ;俄罗斯上浮了汽车进口关税;欧洲的一些国家也纷纷制定相关措施,优先向本国企业贷款;甚至一向很少使用反倾销措施的日本也一反常态,降低国内企业申请反倾销调查立案条件。
危机中,无处不在的“母市场效应”
关于危机冲击下贸易保护主义盛行的原因,传统贸易理论认为,一国经济在危机的冲击下会出现增长迅速下降、失业率上升、国内生产过剩、消费相对下降等一系列问题。在这一情形下,一国如果仍然实行自由贸易,不对国内产业和市场进行保护,国外产品的大量进口对本国经济来说必然是雪上加霜。因此,在危机期间,各国应该采取各种措施对贸易进行调节,防止本国经济因外来产品的冲击陷入更加严重的境地。
事实上,一国在危机期间对贸易进行保护,短期内的确可以防止一国经济快速下滑,降低失业率,保护一国利益。但从长期来看,贸易保护对一国乃至世界经济来说都是不利的。那为什么还要进行贸易保护呢?对此,传统的贸易理论无法进行回答,但共同的知觉是:当危机爆发时,在面对国外市场需求收缩的情况下,一国通过贸易保护来维护国内市场需求,对本国长远的经济发展是有利的。
所谓“母市场效应”,也就是指在规模报酬递增和存在贸易成本的情况下,企业会倾向于选择产品市场规模最大的地方建厂生产,并由于规模报酬递增,一国会倾向于出口迎合本国需求的产品,需求大国将最终成为该差异化产品的净出口国。规模经济和差异化产品贸易理论强调,在规模经济发生作用的条件下,生产者和消费者对差异化产品的追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背后的逻辑是:固定成本使差异化产品的生产厂商将生产集中在某一国家,而贸易成本的存在则使大国生产成为最优选择;小国则生产同质化产品。“母市场效应”意味着较大的国内市场需求对本国出口具有促进作用,而这在比较优势模型中是不存在的。这一观点与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思想刚好相反,即一国对某种产品具有极大的国内市场需求,那么该国将成为该种产品的进口国。
最早提出“母市场效应”这一概念的Paul Krugman在《报酬递增、差异化的产品和国际贸易》一文中,发展了张伯伦垄断竞争模型(成熟垄断竞争模型)和Dixit-stiglitz模型,并提出三个论断:一、符合假设条件的两个经济体之间贸易,是由递增的报酬造成的;二、有较大国内市场国家的工资率会比较高;三、会产生“母市场效应”,每个国家会选择出口国内市场需求较大的产品。因此,不同市场消费者的不同需求,会导致其所在市场集中生产最能迎合该国消费者需求的产品。
随后,不少经济学者也对“母市场效应”的存在性以及存在的条件进行了研究。1998年,Amiti通过放松Krugman模型里只有一个不完全竞争产业的假定(即两个产业都是不完全竞争的),研究了一国市场的大小与其产品和贸易特征的关系。Amiti认为“市场进入效应”使企业倾向于在具有较大市场规模的国家进行生产以节约成本,而“生产效应”则促使企业将地理区位选择在市场较小的国家以便降低工资成本,“母市场效应”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这两种效应孰大孰小。
1998年,Davis通过放松Krugman模型里只有差异化产品才存在贸易成本的假定(即同质化产品也存在贸易成本)后,研究认为当两个产业的产品都存在运输成本时“母市场效应”将会消失。1999年,Krugman & Venables通过一个规模经济的产业连续流模型,反驳了这个观点,证明即使两类产品都存在运输成本,母市场效应仍然存在的。
通过计算不同国家间产品需求和供应的相关性,1998年,Amiti的研究显示,随着欧盟国家专业化生产程度的增强,其产业的地理集中度更高;1999年,Davis & Weinstein以日本为样本检验了“母市场效应”在决定其产业结构上的重要性;2001年,Head & Ries在对美国和加拿大的制造行业进行研究后,也证明“母市场效应”是普遍存在的。
通过出口收入弹性在不同产品间的变化情况来看,1999年,Rauch认为差异化产品出口国的收入弹性较高。而早在1998年,Feenstra通过差异化产品和同质化产品的双边贸易引力模型檢验得出,差异化产品的出口收入弹性要高于同质产品,也证明了“母市场效应”的存在。
通常,制造业被普遍视为具有“母市场效应”的是产业部门,因为该产业部门是一个由很多生产有差异化产品的企业所组成的集合体。那么,是不是制造业中所有部门都具有“母市场效应”呢?
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哪个理论能很好地做出回答。但显而易见的是,“母市场效应”的作用强度会随着产业特性的不同而变化。2004年,Hanson & Chong Xiang通过建立差异化(产品)产业连续流的垄断竞争贸易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证明:相对于那些产品运输成本较低、差异度小的产业部门来说,产品的运输成本较高、差异度较大的行业,更倾向于在大国聚集;进而说明了“母市场效应”的强度会随特定产业特征的不同而不同。
“母市场效应”使大国生产成为最优选择
通过对Krugman和Fujita,Krugman & Venables所确立的理论框架进行适当的调整后的研究结果证明,贸易成本的大小和市场规模的高低对一国出口会产生重要影响,“母市场效应”的观点得以验证,即贸易成本的存在则使大国生产成为最优选择,大的国内市场需求对本国出口具有促进作用。
一般而言,国外和国内两个市场对一国经济的发展都至关重要。当危机爆发时,国外市场的需求会被大大削弱,一国经济增长会放缓甚至出现衰退。此时,政府往往会采取各种措施来缓和危机的影响,其中贸易保护就是一个危机时常被采用的举措。通过“母市场效应”理论的分析,可以得知因全球性经济危机国外市场环境趋于恶化的情况下,一国实行贸易保护以维护本国市场规模,将有利于未来与本国需求相似的产品出口,并最终促成需求大国成为该产品的净出口国。
通过对历史上发生的金融危机,美国、英国、德国、法国和日本几个有代表性的发达国家采取的贸易保护措施,可以清晰地看到“母市场效应”。
1、金融危机爆发后采取贸易保护措施,在国外市场需求疲软的情况下,通过保护国内市场,尽力减少国内企业在危机期间受到的损害,维持其竞争力,使其在危机过后能够迅速恢复和扩大生产,促进本国的出口快速增加,以带动经济立即复苏和增长。
2、金融危机下的“母市场效应”存在明显的滞后性。危机期间采取的贸易保护措施具有时效性。当危机过后,经济进入复苏或增长阶段后,一国采用贸易保护措施来促进口,刺激经济,效果并不理想,因此,贸易保护也未必是个好的举措。
3、出口下滑最快的国家,会率先实行贸易保护,以避免其经济在先衰退。因此,在20世纪70年代的世界性经济危机中,美国为避免危机对其经济的剧烈影响,率先实行了贸易保护,成为战后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发源地。
事实证明,与传统理论认为的“贸易保护短期内确实可以防止危机对一国经济的巨大冲击,维护本国利益,但长期对一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都是不利”相反,“母市场效应”则从理论上分析了危机期间一国通过贸易保护措施保护国内市场,对本国的出口具有促进作用,使本国经济得以较快恢复和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