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而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改倡导的一种新的学习模式,有利于培优转差,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实验中尝试小组合作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实验的兴趣及参与意识和合作意识,锻炼动手能力和组织能力。本文根据在实际教学中的实践来讨论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引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及如何实施的策略。
【关键词】 化学;实验教学;小组合作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8-0-01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通过实验,学生可以观察到大量生动、有趣的化学反应现象,从而了解大量物质变化的事实,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获得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还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肃认真的学习作风。因此强化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小组合作学习”是基于学生个体的独立思考与实践探索前提下的积极主动的与他人合作探讨、研究、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方式,是学生自主化协作学习的一种重要而有效的形式。
著名的科学家杨振宁说过:“如果说在过去还有可能一个人独立完成诺贝尔奖项工作的话,那么进入80年代以来,尤其是进入信息社会以来,没有人们的共同参与、相互合作,任何重大发明创造都是不可能的。”由此看来,对于以实验为基础的化学学科来讲,合作学习就尤为重要。
一、激发兴趣——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学生有了兴趣才会喜欢化学,才会愿意学,乐意学。我每次新接一个班,上第一节化学课时,都以几个趣味实验作为开场白,引起学生的兴趣。当学生面对我这个陌生的化学老师,望着我手中的试管、烧杯、玻璃棒等仪器时,他们既好奇又紧张。此时,我拿出一个装满溶液的烧杯和几个装有溶液的试剂瓶,然后告诉学生和他们一起完成一个“魔术”----溶液变色。那时有将近一半的学生感到好奇和兴趣,但所有学生都感到亲切。就这样一个小小的师生合作,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在学生的心目中已经接受了他们的化学老师。接下来的“魔术”顺利进行,当看到烧杯中的液体由无色变成红色,又由红色变成无色时,学生们都激动地惊呼起来,他们已不再感到拘束,学习和实验的兴趣一下子被激发出来。实验完毕后,很多学生围着我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像为什么烧杯中的液体会变色?仪器都叫什么名字?我们以后能自己做实验么?……学生实验的积极性彻底被调动起来。在这个合作中,学生只充当了一个配角,因为那时他们的化学知识几乎为零,但仅仅这一个简单的师生合作,教师就很轻松地达到了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目的,也为在今后的实验教学中采取小组合作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明确分工——小组合作学习的保障
在学生逐步掌握了化学实验仪器及基本操作之后,学生有了自己做实验的安全基础,对自己做实验就有很大的愿望,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依据“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分组原则,根据学生各自不同的学习成绩、兴趣爱好、心理特征、家庭背景等组成学习能力相当的四至五人学习小组,合作小组可以按男生、女生、优生、差生、不同思维类型以及个体差异进行编排,达到学生之间的优势互补,小组合作进行实验教学才能达到应有目的。这样就会有更多的合作性的思维和观点,同时也为性格内向、水平较低、极少有机会与他人合作的学生提供合作机会、自我特长展现的平台。分组以后,明确小组成员分工,责任到人。可以让思维严谨、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取样测定,让喜好逻辑、思维能力强的学生进行数据处理,让语言规范、观察能力强的学生撰写实验报告。其中小组长的角色和作用十分重要,我们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采用组长轮岗制,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当组长,承担小组的统率任务,调节小组成员间的合作学习。通过明确职责,做到人人参与、个个发言、相互启发、取长补短,增加课堂信息的交流量,有效促进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发展。
三、选好主题——小组合作学习的手段
合作学习的主题内容应源于课程标准,根据学生的兴趣以及主题内容本身能唤起师生、生生交流对话的可能性和增强小组活动的实践性来加以确定,不是所有的实验都能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为确保学生有充裕的时间合作,所合作的内容最好取其中的某点,或某一片段,不宜完全放开。例如水的净化这一课题,选择其中的“家庭小实验”——自制净水器时,各小组根据本课题学习的内容,结合书中的材料,自己选择材料自制净水器,然后在课上分组演示,课下各组同学都积极行动起来,有查资料的、有设计的、有准备原料的,而且学生们还多次试验并改进,最后在“净水”课上,每一组都进行了成果展示,原料不尽相同、装置花样百出,还有新颖的利用压强来设计的装置以及双过滤装置等等。从中可以看到組内集思广益的结晶和学生们成功后的喜悦。同样在这一课题中引起学生兴趣的话题是“如何让硬水软化”,平常教师只是联系实际教给学生是“煮沸或蒸馏”的方法,但是学生没有感官和亲身体会,就不会记忆深刻,所以顺着学生的问题,我们又做了“硬水软化”专题实验,各组学生分工明确,在查资料、设计实验、互相讨论、向老师申请所需药品或自己准备仪器等等之后,这个专题实验就应运而生了,大部分组都利用了“煮沸”这个方法来验证“硬水软化”并用肥皂水进行检验,并得出“煮沸只能降低由钙、镁的碳酸氢盐所引起的水的硬度,而不能降低由钙、镁的硫酸盐或氯化物所引起的水的硬度”这个结论,而其中一个组的同学则利用家里软水机中的离子交换树脂来进行“硬水软化”实验并取得了成功。可见选好小组合作实验的主题是激发学生兴趣、促进教学的有效手段。
四、切实反思——小组合作学习的关键
教学贵在反思,叶澜教授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可见反思的重要性。对“在实验教学中尝试小组合作学习”的反思我认为有两点:
第一,教师要有很强的时代责任感。组织合作学习,课前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这是一件非常劳心的事情。没有很强的时代责任感很容易半途而废。
第二,教师在合作学习过程中要做好“导演”,否则,课堂会变成一盘散沙,教学目标难以落实。
第三,教师在许多时候要将合作学习与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结合进行,还不能因合作学习而否定接受式学习,两者需要取长补短,相互融合。此外在实验教学中对合作的形式、合作的评价以及现代信息技术与合作学习的整合等问题还需要教师在实践中继续探索。
第四,教会学生反思。中学化学是学生以后学习化学的基石,这个基石一定要奠定好,尤其在实验中除了要教会学生思考、合作、动手等能力,还要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反思的能力,学生做的实验并不是都会按照原计划成功,那么就要教会学生思考为什么不会成功?原因是什么?怎么改进?这样学生才能在实验教学中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全面提高。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尝试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法,为我们提供了全新的教学模式,为高效教学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将课堂上学生个人之间的竞争,变为“组内合作”、组与组之间的学习竞争,能充分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实践能力,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还可以促进学生之间良好的人际交流,真正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坦,合作教学的基本类型与理念析要,《山东教育科研》1999.1.
[2]高廷智.合作学习理论的实践与探索[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
[3]殷登会.对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考[J],宁夏教育科研,2007,(1):5
[4]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关键词】 化学;实验教学;小组合作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8-0-01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通过实验,学生可以观察到大量生动、有趣的化学反应现象,从而了解大量物质变化的事实,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获得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还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肃认真的学习作风。因此强化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小组合作学习”是基于学生个体的独立思考与实践探索前提下的积极主动的与他人合作探讨、研究、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方式,是学生自主化协作学习的一种重要而有效的形式。
著名的科学家杨振宁说过:“如果说在过去还有可能一个人独立完成诺贝尔奖项工作的话,那么进入80年代以来,尤其是进入信息社会以来,没有人们的共同参与、相互合作,任何重大发明创造都是不可能的。”由此看来,对于以实验为基础的化学学科来讲,合作学习就尤为重要。
一、激发兴趣——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学生有了兴趣才会喜欢化学,才会愿意学,乐意学。我每次新接一个班,上第一节化学课时,都以几个趣味实验作为开场白,引起学生的兴趣。当学生面对我这个陌生的化学老师,望着我手中的试管、烧杯、玻璃棒等仪器时,他们既好奇又紧张。此时,我拿出一个装满溶液的烧杯和几个装有溶液的试剂瓶,然后告诉学生和他们一起完成一个“魔术”----溶液变色。那时有将近一半的学生感到好奇和兴趣,但所有学生都感到亲切。就这样一个小小的师生合作,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在学生的心目中已经接受了他们的化学老师。接下来的“魔术”顺利进行,当看到烧杯中的液体由无色变成红色,又由红色变成无色时,学生们都激动地惊呼起来,他们已不再感到拘束,学习和实验的兴趣一下子被激发出来。实验完毕后,很多学生围着我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像为什么烧杯中的液体会变色?仪器都叫什么名字?我们以后能自己做实验么?……学生实验的积极性彻底被调动起来。在这个合作中,学生只充当了一个配角,因为那时他们的化学知识几乎为零,但仅仅这一个简单的师生合作,教师就很轻松地达到了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目的,也为在今后的实验教学中采取小组合作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明确分工——小组合作学习的保障
在学生逐步掌握了化学实验仪器及基本操作之后,学生有了自己做实验的安全基础,对自己做实验就有很大的愿望,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依据“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分组原则,根据学生各自不同的学习成绩、兴趣爱好、心理特征、家庭背景等组成学习能力相当的四至五人学习小组,合作小组可以按男生、女生、优生、差生、不同思维类型以及个体差异进行编排,达到学生之间的优势互补,小组合作进行实验教学才能达到应有目的。这样就会有更多的合作性的思维和观点,同时也为性格内向、水平较低、极少有机会与他人合作的学生提供合作机会、自我特长展现的平台。分组以后,明确小组成员分工,责任到人。可以让思维严谨、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取样测定,让喜好逻辑、思维能力强的学生进行数据处理,让语言规范、观察能力强的学生撰写实验报告。其中小组长的角色和作用十分重要,我们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采用组长轮岗制,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当组长,承担小组的统率任务,调节小组成员间的合作学习。通过明确职责,做到人人参与、个个发言、相互启发、取长补短,增加课堂信息的交流量,有效促进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发展。
三、选好主题——小组合作学习的手段
合作学习的主题内容应源于课程标准,根据学生的兴趣以及主题内容本身能唤起师生、生生交流对话的可能性和增强小组活动的实践性来加以确定,不是所有的实验都能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为确保学生有充裕的时间合作,所合作的内容最好取其中的某点,或某一片段,不宜完全放开。例如水的净化这一课题,选择其中的“家庭小实验”——自制净水器时,各小组根据本课题学习的内容,结合书中的材料,自己选择材料自制净水器,然后在课上分组演示,课下各组同学都积极行动起来,有查资料的、有设计的、有准备原料的,而且学生们还多次试验并改进,最后在“净水”课上,每一组都进行了成果展示,原料不尽相同、装置花样百出,还有新颖的利用压强来设计的装置以及双过滤装置等等。从中可以看到組内集思广益的结晶和学生们成功后的喜悦。同样在这一课题中引起学生兴趣的话题是“如何让硬水软化”,平常教师只是联系实际教给学生是“煮沸或蒸馏”的方法,但是学生没有感官和亲身体会,就不会记忆深刻,所以顺着学生的问题,我们又做了“硬水软化”专题实验,各组学生分工明确,在查资料、设计实验、互相讨论、向老师申请所需药品或自己准备仪器等等之后,这个专题实验就应运而生了,大部分组都利用了“煮沸”这个方法来验证“硬水软化”并用肥皂水进行检验,并得出“煮沸只能降低由钙、镁的碳酸氢盐所引起的水的硬度,而不能降低由钙、镁的硫酸盐或氯化物所引起的水的硬度”这个结论,而其中一个组的同学则利用家里软水机中的离子交换树脂来进行“硬水软化”实验并取得了成功。可见选好小组合作实验的主题是激发学生兴趣、促进教学的有效手段。
四、切实反思——小组合作学习的关键
教学贵在反思,叶澜教授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可见反思的重要性。对“在实验教学中尝试小组合作学习”的反思我认为有两点:
第一,教师要有很强的时代责任感。组织合作学习,课前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这是一件非常劳心的事情。没有很强的时代责任感很容易半途而废。
第二,教师在合作学习过程中要做好“导演”,否则,课堂会变成一盘散沙,教学目标难以落实。
第三,教师在许多时候要将合作学习与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结合进行,还不能因合作学习而否定接受式学习,两者需要取长补短,相互融合。此外在实验教学中对合作的形式、合作的评价以及现代信息技术与合作学习的整合等问题还需要教师在实践中继续探索。
第四,教会学生反思。中学化学是学生以后学习化学的基石,这个基石一定要奠定好,尤其在实验中除了要教会学生思考、合作、动手等能力,还要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反思的能力,学生做的实验并不是都会按照原计划成功,那么就要教会学生思考为什么不会成功?原因是什么?怎么改进?这样学生才能在实验教学中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全面提高。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尝试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法,为我们提供了全新的教学模式,为高效教学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将课堂上学生个人之间的竞争,变为“组内合作”、组与组之间的学习竞争,能充分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实践能力,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还可以促进学生之间良好的人际交流,真正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坦,合作教学的基本类型与理念析要,《山东教育科研》1999.1.
[2]高廷智.合作学习理论的实践与探索[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
[3]殷登会.对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考[J],宁夏教育科研,2007,(1):5
[4]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