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职数学学习中,应该巧妙地渗透数学文化,使之更有活力,更有张力,更有弹力.如注重一个“趣”字,让学习有滋有味;注重一个“研”字,让难点巧妙突破;注重一个“拓”字,让探究余音袅袅.精心挖掘数学文化史料,并通过甄别、筛选和重组,使之与中职数学教学大纲对接,与中职生的数学学习情感对接,使之变得鲜活、厚重、多姿,应该成为中职数学教师时时研习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中职数学;数学文化;有滋有味;巧妙突破;余音袅袅
数学,不仅仅是清一色的计算,也不仅仅是机械背记.数学课堂,不仅仅是知识、技能的仓库,也不仅仅是计算、验算、考试的平台.新的课改背景下,数学文化应该渗透到课堂学习和生活中.中职数学学习中,更应该巧妙地渗透数学文化,使之更有活力,更有张力,更有弹力.做实做精做细数学文化与数学知识的深度融合,使数学文化成为高效课堂不可或缺的重要因子,不仅仅是高效中职数学课堂的需要,也是发展中职生核心素养的需要,更是培养新时代创新人才的需要.
在数学发展的长河中,有很多数学趣闻、数学家轶事、数学典故等等,其中有文化传承,有数学精神,有思维规律,都充满了沉甸甸的哲理,闪烁着不一样的智慧之光,蕴含着这个世界的部分真相.挖掘它、筛选它、重组它,使之与中职数学教学大纲对接,与中职生的数学学习情感对接,使中职数学课堂变得鲜活、厚重、多姿,充满思辨色彩和人文色彩,应该成为中职数学教师认真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注重一个“趣”字,让学习有滋有味
好的数学学习应该“寻回学习的兴趣、乐趣、情趣.”这样的“趣”仅凭知识教学和传统教法是无法产生的.“趣”从哪里来?从数学文化中来,从数学典故中来,从数学轶事中来.而这离不开教师强烈的课程意识、渗透意识和大局意识.所谓“课程意识”是指备课时,教师应该做到“上挂下联”,通过互联网搜集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数学文化与典故,并制作成精巧课件或微课.其中,哪些是应该摒弃的,哪些是应该发扬的,哪些是应该重组的,都需要教师进行恰到好处的甄别、选择和归纳.所谓“渗透意识”是指在课堂学习中,当学生学习兴趣低迷时、疲惫时、懒惰时,均可以乘机渗透数学文化,千万不可在知识的“单行道”上走到黑.所谓“大局意识”是指,教师不能因为应试教育不考就忽视数学文化的渗透.教师应该从长远、整体、大局、核心素养等角度出发,把数学文化纳入学生的学习之中.
学习“等比数列”时,不妨引入西萨和国王之间的故事:一个胸有成竹,一个自我吹嘘.自我吹嘘的国王认为可以满足西萨的任何要求,但西萨仅仅用一个看似简单但充满了数学奥秘的小算式,就给了国王一个难堪:棋盘上的第一个格子里给我一粒麦子,然后下一个格子里给我的麦粒数都是上一个格子里麦粒数的一倍,一直到第64格.显而易见,国王哪怕举全国之力,也无法完成这样的要求.这样的文化渗透,无疑让课堂趣味连连,大放异彩,学生兴致盎然,学习热情大增,学习效果事半功倍.
不仅仅是“等比数列”的学习,其他诸如函数、三角学、勾股定理、平面向量等等,均可以在合适的时机渗透数学文化.某些知识点,并非凭空产生,一定有其渊源,一定与厚重的文化伴随而来.某些数学规律,并非一直存在于某处,而是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现、纠偏和矫正过程,而这就是沉甸甸的数学文化.数学教师不妨“该出手时就出手”,不妨从单一的知识轨道上稍微离开一下,把学生的目光引向另一个轨道,实现华丽的转身,变“传授、讲解与灌输”为“情境、参与与体验”,变“苦学”为“乐学”,变“机械枯燥”为“生机盎然”,切实打造意蕴十足的中职数学人文课堂.
对此,数学教师一方面要在数学文化素材的筛选上下功夫,选取趣味性较强的,或是伴随着精彩故事的.哪怕不是故事,也可以重新加工,使之形象生动,摇曳生姿.另一方面要在课堂的高效呈现上下功夫,如尽可能把纯文字的资料变成声光色“齐上阵”的视频资料,变静态为动态,变平面为立体,变单方面教师唱“独角戏”为多方面师生互动.微课、翻转课堂、创客课堂等等,均可以巧妙地介入数学文化,使之呈现在学生面前.钉钉群或者微信群,可以长时间保存这些经典数学典故,方便学生随时查阅.如此,中职生原本厌烦数學的心态得以慢慢转变,真正步入了“乐学”的美好境界.
二、注重一个“研”字,让难点巧妙突破
有专家言:“数学史可以‘打开门道’.”的确,通向真理或者数学奥妙的门道有时敞开,有时隐蔽,而沿着数学家的足迹,沿着数学文化之路,或许会尽快窥见门径,“打开门道”,发现神奇,从而达到事半功倍之效,节省学生不少的精力与时间.因为数学文化是无数先哲倾心探索的结果,也是从失败中反复挑战后的经验之谈,他们多一些荆棘,我们自然就少一些弯路.另一方面,数学学习中有不少难题,好像“拦路虎”样拦在了中职生的学习之路上,他们一时苦无良策,怎么办?不妨看看数学家的灵感是如何迸发的,看看他们是如何勇攀高峰的,通过感悟数学家的思考之旅、数学之旅和心灵之旅,或许能快速地突破重难点.
地月之间如此遥远,如何计算其距离?如何测出正在快速行驶的汽车的速度,如何不借助现代化技术快速测出山的高度?这一切,对于现代数学技术而言可能是“小儿科”,但古人是如何突破这些难点的?此时,不妨引入两个法国天文学家测量地月距离的史料,让所谓的难点巧妙突破.学生可能会疑惑,300年前的他们凭借什么测得了地月的距离?经过史料推送,学生发现了,原来他们测量时,选择了两个刚好处在同一子午线的地方——柏林与好望角,于是,学生恍然大悟.自然,课堂的高效与学生的善学也是分不开的.
在更多的数学知识学习中,当出现争议较大的问题,或产出意见分歧,或思路滞涩时,均可以依托数学文化解决问题.就像艺术家灵感枯竭之时,需要暂停下来,做做“本行”之外的事情一样,数学课堂同样需要这样特别的“拐弯”,灵感才会汩汩而出.可见,数学文化不仅仅助力于学生兴趣的激发,而且还助力于重难点的巧妙突破.换一种思路,或许就能“柳暗花明”.让数学文化介入,或许就能“拨云见日”,而这恰恰是数学课堂中介入数学文化的应有之义.关键就在于教师要恰如其分地找到数学文化介入的“切点”,在学生“有惑”之时,思维爬坡之时,需要梯子之时,让数学文化适时介入,或将更好地起到“点睛”之效. 作为教师,要认真研习数学文化资料,真正找到它们与现有教材的联系点,真正找到数学文化与中职生情感和品性的联结点,使数学文化成为中职生素养提升不可或缺的“维他命”.千万不可随意让未经“精雕细镂”的数学“原石”直接进入课堂.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对于那些鲜活的、厚重的、多姿的数学文化史料,教师的精心研习不可或缺,筛选、甄别和重组不可或缺,进入的时机、路径和方式不可或缺.无疑,数学史料进入课堂前的研习愈扎实,课中学生的学习愈轻松,数学文化的积淀愈丰厚.而这,正是数学文化进入课堂产生的令人期待的效果.
三、注重一个“拓”字,让探究余音袅袅
不可否认,部分课堂中存在着“‘高评价、低应用’现象”.光掌握知识,不知道应用,知识就是死的,所得就是无用的.唯有和现实印证,在生活中应用,知识才是活的,才具有生机与活力的.尤其是中职生,本就对前途感到十分迷茫,如果学到的知识“无用武之地”,就会更加灰心丧气.相反,从学习中看见知识的实际用处,看见“自己的未来”,看见希望、成功和美好就在眼前,那么学习的劲头定会更加高涨.基于此,教师应注重“高应用”,应该引领学生注重一个“拓”字,让探究余音袅袅.同样的,这样的拓展中,数学文化的浸润、传承与渗透不可或缺.
例如,可以把“平面向量”和成语“南辕北辙”联系起来,可以由此写一首反映这个概念的诗歌等等,让跨学科学习成为助力中职生素养提升的创新路径.学习“勾股定理”时,可以收集毕达哥拉斯和欧几里得的资料,也可以收集赵爽的资料(特别是其中截、割、拼、补等原理),体会其中“形数统一”的思想,最后进行对比分析,课后写一写收集和研习的心得体会,并在生活中去发现勾股定理的影子,尝试用勾股定理去解决问题.
中职数学教师应该为学生搭建探究拓展的舞台与路径,如给予一定的课外实践时间与空间,给予一定的数学实验器材与工具,给予走向实践和拓展的多维平台,如互联网平台、学习教育云平台、钉钉群等,让数学文化第一时间充盈在更大的时空内.这意味着数学老师在布置作业时,不能纯粹的“算算算”,而应布置诸如“数学日记、数学实践活动、数学实验、与数学家对话、数学研学活动、‘我’与数学家交朋友”等拓展性作业,力争让拓展、文化、素养融为一体.而教师或者家长,可以拍摄其中的精彩拓展过程,小角度但全方位地呈现出来,使其“闪闪发光”,使其“熠熠生辉”,然后通过网络传递给更多人,发挥更大意义上的正效应.
这样的拓展探究中,数学文化流淌其间,数学素养落地生根.或许,拓展了什么样的数学文化并不是最重要的,而在此过程中,落实数学文化的传承、扩展学识才情、培育核心素养,才是中职数学课堂中更加难能可贵的目标.这样的拓展探究给我们一个启示:相对于纯理论的“授课式”而言,“拓展式”更能演绎数学文化,更具意味深长的文化味,更值得師生迈出建设性的步伐.而且在此过程中闪烁出的难得的想象、创造之光,或能照耀着学生以更加昂扬的姿态投入到数学的密林中渐行渐深.
【参考文献】
[1]陈智峰.追求教学之“趣”[J].教师月刊,2017(4):019.
[2]杨贫智.数学史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数字化用户,2017(23):35.
[3]包文丽.刍议高中数学课堂中数学史与数学文化的渗透[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7(3):3.
【关键词】中职数学;数学文化;有滋有味;巧妙突破;余音袅袅
数学,不仅仅是清一色的计算,也不仅仅是机械背记.数学课堂,不仅仅是知识、技能的仓库,也不仅仅是计算、验算、考试的平台.新的课改背景下,数学文化应该渗透到课堂学习和生活中.中职数学学习中,更应该巧妙地渗透数学文化,使之更有活力,更有张力,更有弹力.做实做精做细数学文化与数学知识的深度融合,使数学文化成为高效课堂不可或缺的重要因子,不仅仅是高效中职数学课堂的需要,也是发展中职生核心素养的需要,更是培养新时代创新人才的需要.
在数学发展的长河中,有很多数学趣闻、数学家轶事、数学典故等等,其中有文化传承,有数学精神,有思维规律,都充满了沉甸甸的哲理,闪烁着不一样的智慧之光,蕴含着这个世界的部分真相.挖掘它、筛选它、重组它,使之与中职数学教学大纲对接,与中职生的数学学习情感对接,使中职数学课堂变得鲜活、厚重、多姿,充满思辨色彩和人文色彩,应该成为中职数学教师认真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注重一个“趣”字,让学习有滋有味
好的数学学习应该“寻回学习的兴趣、乐趣、情趣.”这样的“趣”仅凭知识教学和传统教法是无法产生的.“趣”从哪里来?从数学文化中来,从数学典故中来,从数学轶事中来.而这离不开教师强烈的课程意识、渗透意识和大局意识.所谓“课程意识”是指备课时,教师应该做到“上挂下联”,通过互联网搜集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数学文化与典故,并制作成精巧课件或微课.其中,哪些是应该摒弃的,哪些是应该发扬的,哪些是应该重组的,都需要教师进行恰到好处的甄别、选择和归纳.所谓“渗透意识”是指在课堂学习中,当学生学习兴趣低迷时、疲惫时、懒惰时,均可以乘机渗透数学文化,千万不可在知识的“单行道”上走到黑.所谓“大局意识”是指,教师不能因为应试教育不考就忽视数学文化的渗透.教师应该从长远、整体、大局、核心素养等角度出发,把数学文化纳入学生的学习之中.
学习“等比数列”时,不妨引入西萨和国王之间的故事:一个胸有成竹,一个自我吹嘘.自我吹嘘的国王认为可以满足西萨的任何要求,但西萨仅仅用一个看似简单但充满了数学奥秘的小算式,就给了国王一个难堪:棋盘上的第一个格子里给我一粒麦子,然后下一个格子里给我的麦粒数都是上一个格子里麦粒数的一倍,一直到第64格.显而易见,国王哪怕举全国之力,也无法完成这样的要求.这样的文化渗透,无疑让课堂趣味连连,大放异彩,学生兴致盎然,学习热情大增,学习效果事半功倍.
不仅仅是“等比数列”的学习,其他诸如函数、三角学、勾股定理、平面向量等等,均可以在合适的时机渗透数学文化.某些知识点,并非凭空产生,一定有其渊源,一定与厚重的文化伴随而来.某些数学规律,并非一直存在于某处,而是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现、纠偏和矫正过程,而这就是沉甸甸的数学文化.数学教师不妨“该出手时就出手”,不妨从单一的知识轨道上稍微离开一下,把学生的目光引向另一个轨道,实现华丽的转身,变“传授、讲解与灌输”为“情境、参与与体验”,变“苦学”为“乐学”,变“机械枯燥”为“生机盎然”,切实打造意蕴十足的中职数学人文课堂.
对此,数学教师一方面要在数学文化素材的筛选上下功夫,选取趣味性较强的,或是伴随着精彩故事的.哪怕不是故事,也可以重新加工,使之形象生动,摇曳生姿.另一方面要在课堂的高效呈现上下功夫,如尽可能把纯文字的资料变成声光色“齐上阵”的视频资料,变静态为动态,变平面为立体,变单方面教师唱“独角戏”为多方面师生互动.微课、翻转课堂、创客课堂等等,均可以巧妙地介入数学文化,使之呈现在学生面前.钉钉群或者微信群,可以长时间保存这些经典数学典故,方便学生随时查阅.如此,中职生原本厌烦数學的心态得以慢慢转变,真正步入了“乐学”的美好境界.
二、注重一个“研”字,让难点巧妙突破
有专家言:“数学史可以‘打开门道’.”的确,通向真理或者数学奥妙的门道有时敞开,有时隐蔽,而沿着数学家的足迹,沿着数学文化之路,或许会尽快窥见门径,“打开门道”,发现神奇,从而达到事半功倍之效,节省学生不少的精力与时间.因为数学文化是无数先哲倾心探索的结果,也是从失败中反复挑战后的经验之谈,他们多一些荆棘,我们自然就少一些弯路.另一方面,数学学习中有不少难题,好像“拦路虎”样拦在了中职生的学习之路上,他们一时苦无良策,怎么办?不妨看看数学家的灵感是如何迸发的,看看他们是如何勇攀高峰的,通过感悟数学家的思考之旅、数学之旅和心灵之旅,或许能快速地突破重难点.
地月之间如此遥远,如何计算其距离?如何测出正在快速行驶的汽车的速度,如何不借助现代化技术快速测出山的高度?这一切,对于现代数学技术而言可能是“小儿科”,但古人是如何突破这些难点的?此时,不妨引入两个法国天文学家测量地月距离的史料,让所谓的难点巧妙突破.学生可能会疑惑,300年前的他们凭借什么测得了地月的距离?经过史料推送,学生发现了,原来他们测量时,选择了两个刚好处在同一子午线的地方——柏林与好望角,于是,学生恍然大悟.自然,课堂的高效与学生的善学也是分不开的.
在更多的数学知识学习中,当出现争议较大的问题,或产出意见分歧,或思路滞涩时,均可以依托数学文化解决问题.就像艺术家灵感枯竭之时,需要暂停下来,做做“本行”之外的事情一样,数学课堂同样需要这样特别的“拐弯”,灵感才会汩汩而出.可见,数学文化不仅仅助力于学生兴趣的激发,而且还助力于重难点的巧妙突破.换一种思路,或许就能“柳暗花明”.让数学文化介入,或许就能“拨云见日”,而这恰恰是数学课堂中介入数学文化的应有之义.关键就在于教师要恰如其分地找到数学文化介入的“切点”,在学生“有惑”之时,思维爬坡之时,需要梯子之时,让数学文化适时介入,或将更好地起到“点睛”之效. 作为教师,要认真研习数学文化资料,真正找到它们与现有教材的联系点,真正找到数学文化与中职生情感和品性的联结点,使数学文化成为中职生素养提升不可或缺的“维他命”.千万不可随意让未经“精雕细镂”的数学“原石”直接进入课堂.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对于那些鲜活的、厚重的、多姿的数学文化史料,教师的精心研习不可或缺,筛选、甄别和重组不可或缺,进入的时机、路径和方式不可或缺.无疑,数学史料进入课堂前的研习愈扎实,课中学生的学习愈轻松,数学文化的积淀愈丰厚.而这,正是数学文化进入课堂产生的令人期待的效果.
三、注重一个“拓”字,让探究余音袅袅
不可否认,部分课堂中存在着“‘高评价、低应用’现象”.光掌握知识,不知道应用,知识就是死的,所得就是无用的.唯有和现实印证,在生活中应用,知识才是活的,才具有生机与活力的.尤其是中职生,本就对前途感到十分迷茫,如果学到的知识“无用武之地”,就会更加灰心丧气.相反,从学习中看见知识的实际用处,看见“自己的未来”,看见希望、成功和美好就在眼前,那么学习的劲头定会更加高涨.基于此,教师应注重“高应用”,应该引领学生注重一个“拓”字,让探究余音袅袅.同样的,这样的拓展中,数学文化的浸润、传承与渗透不可或缺.
例如,可以把“平面向量”和成语“南辕北辙”联系起来,可以由此写一首反映这个概念的诗歌等等,让跨学科学习成为助力中职生素养提升的创新路径.学习“勾股定理”时,可以收集毕达哥拉斯和欧几里得的资料,也可以收集赵爽的资料(特别是其中截、割、拼、补等原理),体会其中“形数统一”的思想,最后进行对比分析,课后写一写收集和研习的心得体会,并在生活中去发现勾股定理的影子,尝试用勾股定理去解决问题.
中职数学教师应该为学生搭建探究拓展的舞台与路径,如给予一定的课外实践时间与空间,给予一定的数学实验器材与工具,给予走向实践和拓展的多维平台,如互联网平台、学习教育云平台、钉钉群等,让数学文化第一时间充盈在更大的时空内.这意味着数学老师在布置作业时,不能纯粹的“算算算”,而应布置诸如“数学日记、数学实践活动、数学实验、与数学家对话、数学研学活动、‘我’与数学家交朋友”等拓展性作业,力争让拓展、文化、素养融为一体.而教师或者家长,可以拍摄其中的精彩拓展过程,小角度但全方位地呈现出来,使其“闪闪发光”,使其“熠熠生辉”,然后通过网络传递给更多人,发挥更大意义上的正效应.
这样的拓展探究中,数学文化流淌其间,数学素养落地生根.或许,拓展了什么样的数学文化并不是最重要的,而在此过程中,落实数学文化的传承、扩展学识才情、培育核心素养,才是中职数学课堂中更加难能可贵的目标.这样的拓展探究给我们一个启示:相对于纯理论的“授课式”而言,“拓展式”更能演绎数学文化,更具意味深长的文化味,更值得師生迈出建设性的步伐.而且在此过程中闪烁出的难得的想象、创造之光,或能照耀着学生以更加昂扬的姿态投入到数学的密林中渐行渐深.
【参考文献】
[1]陈智峰.追求教学之“趣”[J].教师月刊,2017(4):019.
[2]杨贫智.数学史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数字化用户,2017(23):35.
[3]包文丽.刍议高中数学课堂中数学史与数学文化的渗透[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