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语迁移对外语教学的影响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8971563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母语迁移在外语学习和教学过程中产生的影响,一直是一个存在争议的话题。最近二十多年来外语教学法一直强调尽量少地使用母语,避免母语对外语的掌握起阻碍作用。本文主要分析母语在外语教学中的影响,并讨论在外语教学过程中如何合理使用母语。
  关键词: 母语迁移外语教学影响
  
  一、前言
  
  研究证明了母语在语言迁移中存在“正迁移”和“负迁移”的现象,母语对外语教学产生的影响,已成为外语教学研究领域的一个讨论焦点。
  
  二、语言迁移的定义及正迁移和负迁移的定义
  
  “迁移”即将学会了的行为从一种情境转移至另一种情境。正向迁移指在一种情境中学会了的东西有助于在另一种情境中进行的学习。负向迁移则指在一种情境中学会了的东西,干扰在另一种情境中的学习(《朗文语言教学与应用语言学词典》,2005)。
  将迁移的理论应用到语言学领域,可以得出语言迁移指一种语言对学习另一种语言产生的影响。在语言学习过程中,正迁移是指有利于语言学习的迁移,在母语与目的语有相同的形式时会出现这种情况。比如,法语和英语都有table这个单词,且意义也相同。负迁移是由于套用母语规则而产生的错误或不合适的目的与形式。例如,有些中国学生在使用though时,在句子中再加上but,原因是汉语中的连词用法为“虽然……,但是……”。
  
  三、母语迁移在外语教学过程中的影响
  
  语言迁移与心理学是紧密相联的,心理学家皮亚杰(Jean Piaget,1968)认为,学习是一个基于先前经验上的构建过程。从心理学角度来说,我们可以说母语和外语之间从来不存在和平共存,只有不断的冲突。
  当代认知心理学家戴维·奥苏贝尔(Ausubel,1968)总结了他在教育领域所有的研究得出以下的结论:如果我仅仅保留教育心理学的一个原则,我会这样阐述,最能影响学习者的学习因素是学习者已经掌握的知识。任何一种忽视母语存在的外语教学法都是不切实际和自相矛盾的(Ausubel,1968:VI)。母语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语言对比研究的作用;错误分析的作用;理解作用。
  1.语言学习过程中正迁移的影响
  拉多(Lado,1957)提出,学习者试着将他们母语中的形式和意义迁移至外语和外语文化中。近年研究中,语言迁移在语言习得和学习过程中被看作是一个不利因素。但是错误分析表明,仅有一部分错误是由于学习者的母语引起的。因此,母语是可以被迁移的,这一点对学习者来说很重要。也就是说,外语学习者可以借助母语使其学习受益的。
  所有的外语教师和学习者都会发现母语和外语的一些相似之处。因此,正迁移在学习过程中不难实现。比如我们可以发现汉语和英语的修饰语的排列顺序是一致的:
  一只小白猫?摇?摇?摇?摇?摇a small white cat
  哪是你的家乡??摇?摇?摇Where is your hometown?
  当然,母语和外语之间也存在很多不同之处。在表达“派兵”时,中国学生有时会根据字面意思这样表达:“send the soldiers”。如果没有人指出,学生不会发现这是一个错误的表达。
  2.语言学习过程中负迁移的过程
  因为异同点存在,所以负迁移发生。作为一名外语教师,对这些因素要有预见性,并且帮助学习者进行错误分析。负迁移的发生还告诫学习者母语和目的语之间有冲突存在,并且指出在哪里出现,学习者的应当记得如何避免它的出现。在这种情况下,对比分析假说(Contrastive Analysis Hypothesis)仍然有效。
  对比分析(CA)是对两种语言的体系进行比较。对比分析流行于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是结构语言学在语言教学上的应用,它以下列假设为基础:
  (1)学习一门新的语言,其主要困难来自母语的干扰。
  (2)这困难可以通过对比分析来预测。
  (3)运用对比分析来编写教材,可以减少干扰的影响。(《朗文语言教学与应用语言学词典》,2005)
  这一假说曾经被否定过,但是语言学习研究者指出,学习者的母语在外语学习过程中起到关键的作用。因此,对比分析假对外语学生说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例如:
  我不能去开会。
  I not can attend the meeting.
  显然,上面的汉语句子翻译成英语句子形式是不正确的。如果能够发现和解释这个句子的表达在汉语和英语上的异同之处,将会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
  对比分析在外语教学中起到一定的作用,并且对精通母语和外语的教师有帮助。对于大多数语言教师来说,这一理论不难掌握。
  
  四、结语
  
  总之,在外语教学过程中,母语应当成为教学的得力助手,它的作用不容忽视。在外语教学中,利用和合理的控制使用母语而不是忽视母语,仍然是一条有待探索的道路。
  
  参考文献:
  [1]皮亚杰.结构主义.北京:商务印书馆,1968.
  [2]Richard Jack.朗文语言教学与应用语言学词典.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3]奥苏伯尔.教育心理学——认知观.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8.
  [4]Lado,Robert.Linguistics Across Cultures.Michigan:University of Michigan,1957.
其他文献
摘要: 多媒体教学提高了课堂效率,丰富了高职英语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具有很多优势,但在日常英语教学过程中存在某些误区。本文分析了高职英语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和现在常见的误区,并提出了解决的措施,力求实现英语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关键词: 高职英语多媒体辅助教学优势误区对策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日益广泛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尤其是多媒体辅助教学。高职院校的学生一般英语基础
摘要: 本文从英语虚拟条件句与法语的条件式的构成、用法等方面对两者进行比较,以使学习者在英法双语学习中明确彼此的异同,更好地掌握两种语言的共性和个性。  关键词: 英语虚拟条件句法语条件式比较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摘要: that作为英语基础词汇之一,用法却是纷繁复杂的。 以往对that的探讨多基于传统语法知识,本文通过参照传统语法和相关句法理论,结合生成语法的分析方法,利用树形图阐述了that 作为标句词与其作为限定词和代词的区别及不同的句法功能。  关键词: 图解that标句词句法功能
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英语交际的能力是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许多教师遇到一些问题,如语言知识与语言运用能力到底是一种什么关系,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关键因素是什么,如何克服听说与读写脱节的问题,等等。本文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讨,从理论上和实践方面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途径。    一、语言知识与运用语言的关系    对语言知识和语言运用的不同侧重,实际上是体现了两种不同的语言本质观。如果把语言看成是一个知识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