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运营商需要定价革命

来源 :中欧商业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yuszs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电信运营商的定价情况相当令人失望。为了在竞争中先声夺人,德国电信争得了苹果iPhone在德国的独家销售权,但是这点微弱的优势也未能持续多久,因为iPhone如今已经遍地皆是了。陷入了盈利困境的电信运营商,为了摆脱困境,正在采用过时的商业模式,希望借之打入新的市场。然而,业内专家却一致认为:一家运营商想要拥有竞争力,并且能在已经饱和的电信市场中盈利,差异化的品牌与定价是至关重要的。
  有一点已经确定无疑——通话时长与上网带宽对用户来说已经不再拥有特别的吸引力。当下的媒体宣传频频提醒我们,电信行业的未来将是移动数据的天下,每天都有新的应用程序源源不断地进入市场。在苹果应用程序商店里,已经有超过30万种应用程序可供消费者选择。相比之下,传统通讯产品已经荣光不再,移动数据产品成为行业新宠。保守的电信运营商如果仍然实行着老套的定价方案,很快便会在争夺利润的竞争中落在后面。在这种情况下,很难理解为什么运营商们还要继续提供一成不变的通讯产品——而数据往往只是套餐中额外的附赠。
  
  打造三种最佳模式
  
  电信运营商们要使自己成为市场中可以持续发展的产品提供者,首先必须推动一次彻底的潮流逆转。它们必须重新思考战略,尤其是战略定价。为了始终保持竞争力并且胜过苹果和谷歌一筹,它们迫切需要创造性的收益与定价模式。
  
  聚焦移动数据 移动数据必须是核心产品。运营商可以通过实行差异化且基于使用量的定价策略,依托日益增长的数据量获得收入;而实行统一收费制度的通讯产品要往后站。因为从长远来看其收益与使用量都会降低。与传统的电信战略相反,未来的运营商应当将移动数据置于最佳的市场位置并被作为核心产品重点推广,而将通讯产品作为额外的服务。譬如:可以使用产品捆绑销售策略;基于使用量的数据产品可以跟通话时长捆绑在一起,捆绑策略的使用还可以催生吸引用户的广告妙语。
  
  停止对服务进行统一收费 再进一步,电信运营商必须预先考虑到未来的趋势,并且通过巧妙的定价方式与产品结构来回应用户的潜在需求。越来越多的用户希望可以通过多种互联设备一直处于在线状态——不只是在工作的时候,闲暇时间也一样。这种需求为电信行业提供了无穷的潜力。决定性的竞争优势也许来自一种“终结统一收费”的推出——不再基于套餐价格收取微薄的基本费用。运营商可以为特定服务设计一些不考虑设备类型的、基于使用量收费的模式,可以从新设备的多样性中获利。
  
  基于所用设备的数量收费 这种“一屏一费”(pay-per-screen)的模式是另外一种可行选择。用户为他们所使用的每一种设备付费,费用中包含了所有可获得的服务,如移动数据和电话通讯。对于使用数种设备的个人用户与家庭用户来说,每多增一件设备的单位使用费呈下降趋势。这就使电信运营商拥有了两个关键优势:一方面,设备市场是少有的继续保持增长的市场之一;另一方面,“一屏一费”的模式使运营商得以分享设备市场增长带来的好处,并借此创建属于自己的平台,在这一平台上它们通过提供新的服务来赢得用户的忠诚。
  这种模式还有另一个显而易见的好处:克服了这个行业的主要弱点,开始将创新转化为利润。你很难找到另外一个行业像电信行业那样创新性十足,可当它给自己的创新产品定价的时候却又显得那样无力。尽管电信运营商一直在不断为网络提速,然而同时也在不断降低自己的服务收费。这种策略是不可持续的。如果一家跑车制造商推出的引擎日益强大,却又总是在降价的话,经营肯定会难以为继。引入基于所用设备的服务套餐,电信运营商们就可以借助创新在竞争中获得优势,维持更高的价格,此外还可以渐进地将新产品推介给用户而不会碰到最初的产品进入障碍。
  这是一种革命性的定价模式,但也易于复制。不管怎样,只要这个行业中的巨头可以通过提供更好的产品来设置高得多的价格,这一模式的优势就将是其他任何模式所无法比拟的。
  
  将定价作为重中之重
  
  移动数据在电信业中的重要性正在与日俱增,但它对收益潜力的影响也不全都是积极的。譬如,移动数据对SMS(短信通群发系统)这种可盈利产品就会产生威胁。SMS成本极低但可以带来很高的利润,占移动通讯公司收益的20%。运营商们必须找到一种途径来保证SMS的收益——比如对其产品进行创造性的定价。新模式必须聚焦于用户价值,并且要将竞争性技术的优势融合进来。
  通讯与数据市场发生的剧烈变化与高饱和度,为整个行业带来了很大的挑战。这就是为什么从战略的高度来处理定价的问题如此重要的原因。其他一些更为成熟的行业早已看到这样的趋势,已经将定价作为重中之重。电信运营商需要借鉴其他行业的所思所行,并且将这些智慧转化应用于自己的商业模式与市场定位中。
  战略性的重新定价是这样一个过程:用户的当下与未来需求是关注的焦点。从而将这些需求与足够多具有创造力和创新性的定价模式相结合,支撑长远的战略目标。电信企业的管理者需要从现在就开始做功课,决定哪种模式最适合他们各自的市场定位。在此过程中有一点很清楚:仅仅成为一种“新”模式是不够的,这种模式必须被证明是可盈利且具有竞争力。
其他文献
当我研究德鲁克的管理哲学思想与所有著作时。就会十分疑惑德鲁克为什么绝口不提公司政治,更不用说是权力了,在他41本巨著中根本就找不到有关公司政治的字眼。有的也只是他的一句名言:“组织不是权力的舞台,而是责任的重心。”  这是为什么?  首先,企业融合了“经济性、社会性和政治性”这三种功能,然而在不同的国家也有不一样的重点功能倾向。例如。美国偏重于经济绩效导向,力求短期考虑,以至忽视长期的发展。这容易
期刊
追求环保的同时如何保持盈利?“从摇篮到摇篮”的产品规划、绿色供应链等运营战略,能够帮助企业将环保挑战转换为竞争优势。    消费者对天然产品需求的增加、环保组织敦促减少废弃物、立法机构颁布的关于环境保护的法规,都使全球各地的公司感受到了“绿色”的压力,纷纷将实现环保的可持续发展纳入商业行为。连投资银行在决定是否贷款给那些使用燃煤电厂的组织时,也开始考虑二氧化碳排放的潜在费用了。  我们对全球300
期刊
编者按:  近年来,海尔高层对外发出的声音并不多,而是潜心进行商业模式的锻造和打磨。如其掌舵人张瑞敏所言,希望做到几个“零”——零库存、零签字、零应收、零距离、零冗员。在海尔进行从制造企业向服务企业的战略转型之际,张瑞敏与长期关注、追踪海尔发展历程的学者胡泳再次碰撞,结合互联网发展趋势,就海尔采用的“倒三角”组织结构、虚实网结合的零库存下的即需即供商业模式、业务流程再造的得失体会、与上下游的融合等
期刊
2008年,尽管受到了金融危机等外部环境的不利影响,中国民营上市企业整体上仍然保持了平稳发展的态势。本刊此次独家刊发的上市民企百强榜由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与上海万得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wind资讯)合作完成。研究发现,在环境的不利影响下,民营上市企业比A股非民营上市企业有更好的表现。
期刊
本笃会修道院拥有很强的内部控制机制,又利用外部机制来支持内控机制的有效运转,因此虽然历经岁月,却很少会陷入管理不善、被恶意接管或治理结构剧变的境地。现代股份公司和修道院面临着类似的治理难题。向修道院学习公司治理,不无借鉴之处。    公司治理是个大问题,否则,企业界也不会充斥着高管薪酬和粉饰业绩的丑闻。作为监管措施的“萨班斯法案”看似严峻。但除了推高企业成本,并不能制止高管薪酬膨胀与财务报表欺诈现
期刊
如何避免公司政治发展为权力斗争?对于中国企业而言,首先要有契约,更重要的是,要在“契约”后面加上“精神”。也就是说,必须找到能够为现代公司组织提供文化支撑的价值观。    毛泽东有段名言,大意是“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斗争”。这话包含着部分真理:由于每个人的性格、知识背景、利益等各不相同,在任何一个组织中,总是会有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冲突。这一点,不论古今中外,概莫能免。作为现代社会最重要的组织形态之一
期刊
过去的一个月,我很关注马云支付宝事件的发展,心情是比较沮丧的。  曾经与不少朋友聊天时,他们大多对马云模式心存疑虑,或是质疑,认为他是在搞个人崇拜,是搞教化愚民,而历史证明这种模式是很可怕的;又或者说,马云什么都好,这就不对劲,越是一个完人,就越是有问题,他总有一天会出事,而“完人~出事就是大事。  我却往往是马云的力挺者。一方面,马云很善于学习和思考,他对许多问题想得很深,常有反常识的观点,是少
期刊
中层管理者比创新者更重要    中层管理人员在组织中不可更替,但他们往往受到的忽视或诽谤最多。在那些重视创新的行业和领域,如电脑游戏、软件、咨询、生物技术和营销方面,中层管理人员对企业绩效的影响非常明显,其个人素质的影响远远高于角色分配,在促进创新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然而,衡量中层管理人员和创新者相对贡献的研究却相当缺乏。研究者分析了电脑游戏行业发现,成功不仅依赖于创新主管经理,还包括项目经理的
期刊
施正荣在《再造宏碁》一书中阐述了著名的“微笑曲线”理论。他认为,在一个由研发设计、原材料采购、运输、生產制造、订单处理、销售、批发零售和品牌所构成的產业链中,两端蕴藏的价值最高,即研发和品牌,价值最低的是中间环节的生產制造。  持“微笑曲线”为圭臬的人常常这么说:一个芭比娃娃在中国的出厂价是1美元,在美国卖到9.9美元,价格翻了近10倍!利润都被拥有品牌和研发设计的国外企业赚走了。不少经济学家、战
期刊
搜索巨人谷歌为促进其网络业务,押宝移动平台(甚至终端),转战手机业务,一直被视为冒险之举,却一再创造奇迹。自2007年与几十家运营商和终端商建立“开放手机联盟”以来,安卓(Android)系统的市场份额稳步增长,已成为塞班(symbian)、RIM和lOS等巨头的劲敌。据2010年ABI报告称,安卓已占据了智能手机出货总量的23%左右,仅次于诺基亚的塞班操作系统。市场调研公司IDC更是预计,20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