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1月9日是丰子恺诞辰纪念日,说起丰子恺与上海的渊源,首先想起的当然是陕西南路长乐村,他生活了21年的故居。
不过,丰子恺在上海的足迹还有不少。比如,最早在江湾的“缘缘堂”,是他心灵绿洲孕育成型的开始;思南路上的梅兰芳故居,是他和梅兰芳合过影的地方。
历史的缘
丰子恺最为人熟知的故居,是1933年在老家浙江桐乡石门镇上落成的“缘缘堂”,由他亲自构思设计。不过,上海的“缘缘堂”更早,那就是江湾镇上作为立达学园宿舍的永义里9号。
1925年,丰子恺在上海参与创办了一所教育机构——立达学园,不久,立达在上海北郊的江湾镇自建校舍,教职工宿舍设在离学校不远的永义里。
丰子恺是在1926年9月搬进永义里9号的,这里“只是一楼一底加上半楼的一个亭子间”,局促得很,但依然滋养了他精神的安宁。1927年,丰子恺最敬重的老师弘一法师来到永义里小住,在底楼的钢琴旁,弘一法师为丰子恺主持了佛门皈依仪式。
也就在这一次,丰子恺请他为自己寓所取名。弘一法师让丰子恺把自己喜欢又能互相搭配的字写在小方纸上,团成纸球,撒在供桌上抓阉。结果,取了两次,打开都是“缘”字,因此,他的住所就得名“缘缘堂”。虽然当时家里既无厅也无堂,但这却是丰子恺生命中无比重要的心灵居所。
然而,永义里1937年毁于战火,现己不存,它的旧址究竟在哪里?翻查《虹口区地名志》,书中很明确地说,当年的立达学园,就在现车站南路28号复兴高级中学的地方,而永义里则在车站南路上离新市南路不远处。而据报载,上海丰子恺研究会的几位人员,用了近半年时间探访寻求,查明了永义里的遗址就是复兴高级中学校门马路正对面的一片居民小区,这也和地名志的记载相吻合。
现在这里的建筑完全和脑海中的历史沾不上边——石材贴面的围墙,褐色外墙的居民楼,历史和现实,就像两个平行的宇宙,擦肩而过。倒还是对面复兴高中的宽阔校门,以及巍峨的教学楼,还能让我怀想一下当年立达学园开明平等的教育方式。据说,丰子恺有个女儿就曾是复兴高级中学的语文老师,历史的缘,终究还是没有断。
两位大师的相遇
丰子恺和梅兰芳,这两位不同艺术领域的大师,当年在上海也有过交集。1947年和1948年,丰子恺曾经两次去现在思南路87号的梅宅拜访过梅兰芳。
1948年两人在梅宅碰面的时候,丰子恺51岁,苍颜白发,须髯飘拂,而比他大了4岁的梅兰芳却是青春依旧,面目姣好,两个人站一起,颠倒的年龄差令人忍俊不禁。丰子恺赞叹梅兰芳的美好外形是造物主的杰作,他劝梅兰芳能多拍电影,这样才能把美妙的形象、清润的声音和精美的艺术流传下来。临别,丰子恺送给梅兰芳一把精心写就的书画扇,他们还在梅宅楼梯口留下合影。
现在的梅兰芳故居已经属于以“思南读书会”知名的思南公馆酒店的一部分。这一带都是一排排花园洋房,灰色镶嵌鹅卵石的外墙,暗红色的斜坡屋顶,秋曰微风中,和梧桐落叶渲染出典型的上海秋色。沿复兴路的洋房,都被用作咖啡馆、西餐厅、设计师专卖店,而往南就是酒店别墅,整幢出租,一晚价格达数万元。
我询问酒店门口的年轻保安,究竟哪一幢才是87号,他却笑笑说,已经有无数游人来问这个问题了,然后将手指向73号“周公馆”后面的一排别墅,“就在这里后面最深的地方,在马路上基本上看不见。”他见我一脸失望,便好心安慰,“其实那房子跟这里其他别墅长得一模一样,里面已经全部是新装修了,原来的家具什么的都没有了。”
“日月楼”里翻译《源氏物语》
1954年底,丰子恺搬进了他住得最久的家——陕西南路39弄长乐村93号的“日月楼”,到1975年9月去世为止,他在这里住了21年。
当时,这里的房产属于沙逊公司,丰子恺向前房客付了6000元“顶费”,买下全部家具和附属建筑,才取得了租赁权。房屋前后共两楼两底和一个“亭子间”,再加上房客自己搭出的一个三层阁楼,二楼南面有一个室内阳台,阳台中部向外梯形突出,东南、正南、西南都有窗,顶上还有天窗,“坐在室内,可以看到日月运转,白天阳光灿烂,晚上月色融融”。丰子恺很喜欢这里,有时干脆以这里为书房,还给它起了个名字叫“日月楼”。
丰子恺工作异常勤奋。“文革”前,每天清晨到中午、下午,身体好时加上晚上,都是丰子恺的工作时间,只有周日上午用来接待客人。所以,他的成果也很丰硕。
就是在日月楼,他译完了日本古典文学巨著《源氏物语》。翻译《源氏物语》曾是丰子恺年轻时候的梦想之一,1921年他去日本游学期间,读到《源氏物语》,“觉得很像中国的《红楼梦》,人物众多,情节离奇,描写细致,含义丰富,令人不忍释手”,因此开始学习日本古文。40年后,这梦想变成了现实——出版社约他翻译《源氏物语》。丰子恺1961年8月开始通读全书,1962年12月开笔翻译,全书约90万字,从动笔到译完,共花了2年9多个月。可惜,因为“文革”耽误了出版,直到1981年, 《源氏物语》才得以分上中下三册陆续面世,此时,丰子恺已经去世5年多。
即使是“文革”期间,被批判甚至被勒令坐“牛棚”的丰子恺还在日月楼中偷偷努力工作。在阳台上一盏微弱日光台灯下,他抓紧从起床到吃早饭中间的宝贵自由时间,每天清晨工作2~3小时,像是“地下活动”。在这段“非常”时间里,他一连译出了日本三部古典名著《竹取物语》、《伊势物语》和《落洼物语》,重画了不少抄去的画,画完了《护生画集》最后一集,还偷偷写下了《缘缘堂续笔》的33篇作品。
现在,日月楼的二楼和三楼已经被丰子恺的亲属买下,成为了免费开放的丰子恺故居,但由于游客不断出入,底楼居民对故居开放屡加阻挠,导致故居无法正常开放,也因此在去年底成了当地各大媒体的热门话题。
今天,丰子恺当年照片背景中的长乐村大门依然在原地,但挂在栏杆上的故居指示牌已经涂去了开放时间。走进小区,沿陕西南路第三户人家,遥望二楼那个小巧阳台,那里曾是丰子恺倚栏远眺的地方,也是他读书写作的日月楼,可惜如今门紧闭,厚厚纱帘低垂。怀旧的情绪,随着秋阳的西沉,变得浓重起来。
不过,丰子恺在上海的足迹还有不少。比如,最早在江湾的“缘缘堂”,是他心灵绿洲孕育成型的开始;思南路上的梅兰芳故居,是他和梅兰芳合过影的地方。
历史的缘
丰子恺最为人熟知的故居,是1933年在老家浙江桐乡石门镇上落成的“缘缘堂”,由他亲自构思设计。不过,上海的“缘缘堂”更早,那就是江湾镇上作为立达学园宿舍的永义里9号。
1925年,丰子恺在上海参与创办了一所教育机构——立达学园,不久,立达在上海北郊的江湾镇自建校舍,教职工宿舍设在离学校不远的永义里。
丰子恺是在1926年9月搬进永义里9号的,这里“只是一楼一底加上半楼的一个亭子间”,局促得很,但依然滋养了他精神的安宁。1927年,丰子恺最敬重的老师弘一法师来到永义里小住,在底楼的钢琴旁,弘一法师为丰子恺主持了佛门皈依仪式。
也就在这一次,丰子恺请他为自己寓所取名。弘一法师让丰子恺把自己喜欢又能互相搭配的字写在小方纸上,团成纸球,撒在供桌上抓阉。结果,取了两次,打开都是“缘”字,因此,他的住所就得名“缘缘堂”。虽然当时家里既无厅也无堂,但这却是丰子恺生命中无比重要的心灵居所。
然而,永义里1937年毁于战火,现己不存,它的旧址究竟在哪里?翻查《虹口区地名志》,书中很明确地说,当年的立达学园,就在现车站南路28号复兴高级中学的地方,而永义里则在车站南路上离新市南路不远处。而据报载,上海丰子恺研究会的几位人员,用了近半年时间探访寻求,查明了永义里的遗址就是复兴高级中学校门马路正对面的一片居民小区,这也和地名志的记载相吻合。
现在这里的建筑完全和脑海中的历史沾不上边——石材贴面的围墙,褐色外墙的居民楼,历史和现实,就像两个平行的宇宙,擦肩而过。倒还是对面复兴高中的宽阔校门,以及巍峨的教学楼,还能让我怀想一下当年立达学园开明平等的教育方式。据说,丰子恺有个女儿就曾是复兴高级中学的语文老师,历史的缘,终究还是没有断。
两位大师的相遇
丰子恺和梅兰芳,这两位不同艺术领域的大师,当年在上海也有过交集。1947年和1948年,丰子恺曾经两次去现在思南路87号的梅宅拜访过梅兰芳。
1948年两人在梅宅碰面的时候,丰子恺51岁,苍颜白发,须髯飘拂,而比他大了4岁的梅兰芳却是青春依旧,面目姣好,两个人站一起,颠倒的年龄差令人忍俊不禁。丰子恺赞叹梅兰芳的美好外形是造物主的杰作,他劝梅兰芳能多拍电影,这样才能把美妙的形象、清润的声音和精美的艺术流传下来。临别,丰子恺送给梅兰芳一把精心写就的书画扇,他们还在梅宅楼梯口留下合影。
现在的梅兰芳故居已经属于以“思南读书会”知名的思南公馆酒店的一部分。这一带都是一排排花园洋房,灰色镶嵌鹅卵石的外墙,暗红色的斜坡屋顶,秋曰微风中,和梧桐落叶渲染出典型的上海秋色。沿复兴路的洋房,都被用作咖啡馆、西餐厅、设计师专卖店,而往南就是酒店别墅,整幢出租,一晚价格达数万元。
我询问酒店门口的年轻保安,究竟哪一幢才是87号,他却笑笑说,已经有无数游人来问这个问题了,然后将手指向73号“周公馆”后面的一排别墅,“就在这里后面最深的地方,在马路上基本上看不见。”他见我一脸失望,便好心安慰,“其实那房子跟这里其他别墅长得一模一样,里面已经全部是新装修了,原来的家具什么的都没有了。”
“日月楼”里翻译《源氏物语》
1954年底,丰子恺搬进了他住得最久的家——陕西南路39弄长乐村93号的“日月楼”,到1975年9月去世为止,他在这里住了21年。
当时,这里的房产属于沙逊公司,丰子恺向前房客付了6000元“顶费”,买下全部家具和附属建筑,才取得了租赁权。房屋前后共两楼两底和一个“亭子间”,再加上房客自己搭出的一个三层阁楼,二楼南面有一个室内阳台,阳台中部向外梯形突出,东南、正南、西南都有窗,顶上还有天窗,“坐在室内,可以看到日月运转,白天阳光灿烂,晚上月色融融”。丰子恺很喜欢这里,有时干脆以这里为书房,还给它起了个名字叫“日月楼”。
丰子恺工作异常勤奋。“文革”前,每天清晨到中午、下午,身体好时加上晚上,都是丰子恺的工作时间,只有周日上午用来接待客人。所以,他的成果也很丰硕。
就是在日月楼,他译完了日本古典文学巨著《源氏物语》。翻译《源氏物语》曾是丰子恺年轻时候的梦想之一,1921年他去日本游学期间,读到《源氏物语》,“觉得很像中国的《红楼梦》,人物众多,情节离奇,描写细致,含义丰富,令人不忍释手”,因此开始学习日本古文。40年后,这梦想变成了现实——出版社约他翻译《源氏物语》。丰子恺1961年8月开始通读全书,1962年12月开笔翻译,全书约90万字,从动笔到译完,共花了2年9多个月。可惜,因为“文革”耽误了出版,直到1981年, 《源氏物语》才得以分上中下三册陆续面世,此时,丰子恺已经去世5年多。
即使是“文革”期间,被批判甚至被勒令坐“牛棚”的丰子恺还在日月楼中偷偷努力工作。在阳台上一盏微弱日光台灯下,他抓紧从起床到吃早饭中间的宝贵自由时间,每天清晨工作2~3小时,像是“地下活动”。在这段“非常”时间里,他一连译出了日本三部古典名著《竹取物语》、《伊势物语》和《落洼物语》,重画了不少抄去的画,画完了《护生画集》最后一集,还偷偷写下了《缘缘堂续笔》的33篇作品。
现在,日月楼的二楼和三楼已经被丰子恺的亲属买下,成为了免费开放的丰子恺故居,但由于游客不断出入,底楼居民对故居开放屡加阻挠,导致故居无法正常开放,也因此在去年底成了当地各大媒体的热门话题。
今天,丰子恺当年照片背景中的长乐村大门依然在原地,但挂在栏杆上的故居指示牌已经涂去了开放时间。走进小区,沿陕西南路第三户人家,遥望二楼那个小巧阳台,那里曾是丰子恺倚栏远眺的地方,也是他读书写作的日月楼,可惜如今门紧闭,厚厚纱帘低垂。怀旧的情绪,随着秋阳的西沉,变得浓重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