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我与吴明辉相识很早,却见面不多。
明辉是一个默默的写作者,只是耕耘,不问收获,报刊上很少见到他的作品。作为一名基层领导,他公务繁忙。只是职工联谊晚会时,主办者请他帮忙写主持词,或请他写一首朗诵诗,人们才想起他是个才子。这么多年,他习惯了替他人做嫁衣,办诗社、组织文学沙龙,培养了一大批文学爱好者。
熟悉明辉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个品德、才学向上的高尚人。要不一帮文人怎么会选他当哈尔滨铁路局作协主席呢?文友韩玉皓曾对我说:“明辉是个好师长、好同事,是一个像伊图里河水一样纯洁的好人。”
2019年4月下旬,我应邀去哈尔滨铁路局做过一次文学讲座。这个由铁路局作协举办的文学培训班,明辉是具体负责人。一大清早,他就来车站接我,见面就讲培训班的事,向我介绍大家的创作情况和文学情怀。
这次见面,我们没能说上几句话。他轮番接送讲课老师,够忙的。在往返车站的路上,我与他闲聊了几句。他告诉我还有几年就要退休了,这样就可以静下心来写东西了。踏上返京的列车,明辉一直把我送进车厢,依依不舍地说:“这次太匆忙,欢迎您夏天来哈尔滨避暑,我等着您。”没想到,这竟然是我们的诀别。
三个月后,突然传来明辉去世的噩耗。他倒在了工作岗位上,因突发心脏病抢救无效。我泪如雨下。我写了唁电,以中国铁路作协的名义发给了哈尔滨铁路局文联,表达悲痛、思念之情。
今年7月25日晚,我突然收到一条短信,是一位叫于勤的女士发来的。她说她是吴明辉的妻子,她将丈夫的遗作整理成书,书名为《最好的雪,在北方》,想请我作序。我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我想为早逝的明辉做点事。很快,我收到了明辉的书稿。这是一本文集汇编,包括散文、诗歌和文学评论三部分。于是,我静静地走进了明辉的文学世界。
二
我喜欢明辉的散文,有场景,有动感,有想法。
清秀、透明、细腻,一种富有质感的风格。文字整体上呈现出独特而鲜明的风貌和格调,清澈洁净,缓缓流淌,让人感到很亲切、很放松。明辉是一个从乡村走出来的汉子,他的散文飘荡着一股子乡野里才有的清香。这里有他的童年、他的雪乡、他儿时的许多故事。
他在《到山野去看雪》中写道:“当雪花以它灵性的手抚摸着自己的时候,蓦然感觉,心底那枚被城市的污垢锈蚀已久的瓷器,正在被擦拭干净。”他时时警惕自己,不要被城市的浮躁所污染,要保持自己的洁净。他忘不了山野里飘逸的雪花,不仅仅是晶莹剔透,还有本质般的清纯。
灵动、精致、朴实,一种富有张力的文字。明辉的文字很乖巧,字里行间,隐隐透出说不出的韵味。好的语言不取决于外表的华丽,而是内在的张力。从优秀走向精致,是一种智慧。明辉的文字,无疑流淌着聪敏。
请看他笔下的红毛柳:“它们的站姿婀娜而娴静,绝不做作,也不怪嶙。大自然总是把它们摆成最佳的站姿,从每一个角度看都是绝美的风景、动情的诗。”众人眼里,树的站姿都是笔直的。可明辉却看到了真诚和诗意。这就是想象的智慧。
文字缺少了智慧,便如同大地少了阳光,多了些许暗色,少了些许明媚;就像佳肴少放了盐,枯燥乏味,人们便失去了欣赏的乐趣。只有智慧的语言,才耐人寻味。
他在散文《静坐在秋天里想说些什么》中写道:“第一片落叶告诉我:秋,是无法抗拒的。绿渐黄,寒意愈来愈深。叶子成堆地蜷缩在角落里,无言地等待着谁来把它们掩埋……叶子砸在脸上、肩上,那是隐隐的一种痛,生命的坠落是无声。”显然,好的文字是不需要大喊大叫的,也不用渲染,如同涓涓细流,无声无息,润物无声。落叶无声,秋天却到了。
唯美、幽静、深远,一种富有韵味的意境。明辉善于让所描绘的生活图景与所表现的思想情感融为一体,追求广阔的文学境界,给人以丰富的想象。
散文《让悲伤成为一种诗意的舞蹈》中,明辉记录了两次去鹤乡观鹤的感受。他动情地写道:“鹤已经在开始做着南归的打算了。在冬季即将降临的前夕,鹤,我是多么希望你能留下来。”“多少年来,面对这飞舞洒脱的草书,无数次想象鹤舞的姿态。绿洲,蓝天,沼泽,苇塘。鹤凌空而舞,伴着芦花和秋风。”
在明辉的笔下,鹤舞、草书、芦花和秋风,构成了他散文中不一样的意境。这让我联想到了《红楼梦》里“寒塘鹤影”,一种冷月下的意境。在漆黑寂寥的天际四周,一声鹤鸣,营造出一种悲凉的气氛。景致与人物心情,此时此刻完全融为一体。
诚然,快乐的人生也有伤感的日子。
三
明辉写诗,是他的最爱。
他思维敏捷,善于观察,情趣爱好广泛,不时地迸发出诗意化的灵感。
明辉的诗内容广泛,涉及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季节轮回、乡愁亲情,钢轨火车,旅客潮涌。他的诗,有泥土的芳香,有情感的飞扬,尤其是高铁列车酣畅淋漓的奔跑。
我不懂诗,也很少写诗,但是读明辉的诗感觉很痛快、很过瘾。在他的眼里,劳动最光荣,劳动者最可爱。歌颂劳动,是明辉诗歌不变的主题。
马克思说,劳动创造世界。生命因劳动而美丽,美丽因勤劳而精彩。明辉在《五月的歌》中写道:“烈日炙烤的线路上/汗流浃背的工友兄弟/正在劳作/汗水一滴滴溅落/砸出的朵朵浪花/让安静的钢轨、石砟/变得诗意而伟大。”
这就是铁路养路工的劳动场景,烈日、汗水、钢轨、石砟,鸣奏起洪亮的劳动交响曲。明辉以一种向上向美的心态,看待勞动,看待人生。让劳动充满诗意,让劳动者彰显伟大。
在明辉的诗中,每一件劳动工具,都是欢快的音符。他在朗诵诗《在劳动的大地上唱歌》中写道:“率领手中所有的铁器/扳手、管钳、电钻/让这些物件永远激情地工作/像乐队里勤奋而活跃的琴键。”
他在《在钢铁的铸造下》中写道:“只要让笛声灿灿而歌/让钢铁翩翩而舞/即使在最萧冷的日子/也能找到/生命的热度。”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气度?汽笛歌唱,钢铁起舞,让最冷的日子有了生命的热度。这是诗人的气质,这是生活中的辩证法。值得称赞的是,他将大动脉的气魄,用拟人化的手法表达出来,从美学的层面,见证了劳动的光荣与伟大。 四
当然,明辉的文学评论也写得很棒的。
明辉说:“好的文字都是从心底流出来的。”这是他评价文学作品的试金石。
他的文学评论没有功利性,完全是感受与情感的自然流露。他的评论,有对朋友作品的真诚肯定,也有对不曾见面文友的鼓励,甚至包括一些爱好文学的网友。
明辉与玉皓是非常好的朋友,他对玉皓的文字充满了喜爱与欣赏。他由衷地感慨道:“每每读到他的文字,总会有这样的感受:或是喷薄而出的火山岩浆,或是汩汩流淌的山间溪流,或是奔腾不息的滚滚车轮,或是激情唱和的滴滴音符。”这番话是真诚的,他丝毫没有文人相轻的浅薄。
婷雪是一个实力派网络写手。明辉是在网上读婷雪的作品时相识的。他对婷雪的文字这样评价道:“她喜欢把多姿的心情演绎成美丽的文字,让我们知道原来文字如此地赋予张力和色彩,如此地具有深邃的内涵和无限的外延,如此让人纷生更大的想象空间并幻生一幅幅现实的画面。”
如此美丽的文字,敦厚宽广,让明辉的文学评论充满了张力和色彩,熠熠生辉。如同欣赏一幅油画,“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从中体会出层次感和审美情趣。
明辉评价婷雪的散文,脱俗清丽,含蓄内倾,意境幽深,极具诗性特征,可以当作散文诗来读。这番评价,也正是明辉对文字的理解,也是他自己成功的体验。
五
文以载道,文如其人。
明辉热爱写作,文字纯洁,给人一种爽心悦目的快感。他的人生得失、人生收获,都是以文字为标准:干净,简洁,透明。
他在《回望,即使是不该的》中写道:“年终的盘点,原本指望能有些收成的,可是收获了什么呢?文字,是的,只收获了一些文字。一部分不属于自己的,留在纸上了;一部分属于自己的,钻进思想里了;更多的部分在时间的深处沉淀着,可以在偶尔想起的时候,去探望和去检索它们一下。”
有趣的是,他的散文《在时间的河流里体会副词》,竟然借助文字中的副词,来抒发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感叹。他形象地写道:“曾经、正在、即将,这三个副词代表了时间的全部,贯穿了我们的一生。我们一生都在时间中行走,我们一生都在使用这些副词,不是用文字,而是用行动。”
由此可见,明辉对文字的认识已经上升到了一个很高的境界。
文学是人学,作品是作者人生的写照,人生是文学的源泉。
文字与人生,无疑是一个无比宽广的话题,一篇沉甸甸的大文章。明辉用他的思想、德行和作品,铸就了他人生中的每一个字符。他用这些字符,书写了一个真诚、坦荡、纯洁的人生。
六
相传,人祖伏羲从太昊伏羲“人献河洛”之说中受到启发,创造了一套完整的龙魂字符,称之为“天书”。
天书的功能在于,沟通天地之间,神游寰宇上下。真若如此,明辉是不会孤单的。他有著善良的心胸,有文学的情怀,加之有“天书”为伴,他在宇宙的另一侧,依然可以创作,依然可以交友,自由自在,其乐融融。
我幻想着天书的神奇,那应该是一种天地同此凉热的大同境界。
天书是没有界限的。快乐读书,快乐写作,这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明辉,好兄弟,愿你在天国快乐。
我与吴明辉相识很早,却见面不多。
明辉是一个默默的写作者,只是耕耘,不问收获,报刊上很少见到他的作品。作为一名基层领导,他公务繁忙。只是职工联谊晚会时,主办者请他帮忙写主持词,或请他写一首朗诵诗,人们才想起他是个才子。这么多年,他习惯了替他人做嫁衣,办诗社、组织文学沙龙,培养了一大批文学爱好者。
熟悉明辉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个品德、才学向上的高尚人。要不一帮文人怎么会选他当哈尔滨铁路局作协主席呢?文友韩玉皓曾对我说:“明辉是个好师长、好同事,是一个像伊图里河水一样纯洁的好人。”
2019年4月下旬,我应邀去哈尔滨铁路局做过一次文学讲座。这个由铁路局作协举办的文学培训班,明辉是具体负责人。一大清早,他就来车站接我,见面就讲培训班的事,向我介绍大家的创作情况和文学情怀。
这次见面,我们没能说上几句话。他轮番接送讲课老师,够忙的。在往返车站的路上,我与他闲聊了几句。他告诉我还有几年就要退休了,这样就可以静下心来写东西了。踏上返京的列车,明辉一直把我送进车厢,依依不舍地说:“这次太匆忙,欢迎您夏天来哈尔滨避暑,我等着您。”没想到,这竟然是我们的诀别。
三个月后,突然传来明辉去世的噩耗。他倒在了工作岗位上,因突发心脏病抢救无效。我泪如雨下。我写了唁电,以中国铁路作协的名义发给了哈尔滨铁路局文联,表达悲痛、思念之情。
今年7月25日晚,我突然收到一条短信,是一位叫于勤的女士发来的。她说她是吴明辉的妻子,她将丈夫的遗作整理成书,书名为《最好的雪,在北方》,想请我作序。我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我想为早逝的明辉做点事。很快,我收到了明辉的书稿。这是一本文集汇编,包括散文、诗歌和文学评论三部分。于是,我静静地走进了明辉的文学世界。
二
我喜欢明辉的散文,有场景,有动感,有想法。
清秀、透明、细腻,一种富有质感的风格。文字整体上呈现出独特而鲜明的风貌和格调,清澈洁净,缓缓流淌,让人感到很亲切、很放松。明辉是一个从乡村走出来的汉子,他的散文飘荡着一股子乡野里才有的清香。这里有他的童年、他的雪乡、他儿时的许多故事。
他在《到山野去看雪》中写道:“当雪花以它灵性的手抚摸着自己的时候,蓦然感觉,心底那枚被城市的污垢锈蚀已久的瓷器,正在被擦拭干净。”他时时警惕自己,不要被城市的浮躁所污染,要保持自己的洁净。他忘不了山野里飘逸的雪花,不仅仅是晶莹剔透,还有本质般的清纯。
灵动、精致、朴实,一种富有张力的文字。明辉的文字很乖巧,字里行间,隐隐透出说不出的韵味。好的语言不取决于外表的华丽,而是内在的张力。从优秀走向精致,是一种智慧。明辉的文字,无疑流淌着聪敏。
请看他笔下的红毛柳:“它们的站姿婀娜而娴静,绝不做作,也不怪嶙。大自然总是把它们摆成最佳的站姿,从每一个角度看都是绝美的风景、动情的诗。”众人眼里,树的站姿都是笔直的。可明辉却看到了真诚和诗意。这就是想象的智慧。
文字缺少了智慧,便如同大地少了阳光,多了些许暗色,少了些许明媚;就像佳肴少放了盐,枯燥乏味,人们便失去了欣赏的乐趣。只有智慧的语言,才耐人寻味。
他在散文《静坐在秋天里想说些什么》中写道:“第一片落叶告诉我:秋,是无法抗拒的。绿渐黄,寒意愈来愈深。叶子成堆地蜷缩在角落里,无言地等待着谁来把它们掩埋……叶子砸在脸上、肩上,那是隐隐的一种痛,生命的坠落是无声。”显然,好的文字是不需要大喊大叫的,也不用渲染,如同涓涓细流,无声无息,润物无声。落叶无声,秋天却到了。
唯美、幽静、深远,一种富有韵味的意境。明辉善于让所描绘的生活图景与所表现的思想情感融为一体,追求广阔的文学境界,给人以丰富的想象。
散文《让悲伤成为一种诗意的舞蹈》中,明辉记录了两次去鹤乡观鹤的感受。他动情地写道:“鹤已经在开始做着南归的打算了。在冬季即将降临的前夕,鹤,我是多么希望你能留下来。”“多少年来,面对这飞舞洒脱的草书,无数次想象鹤舞的姿态。绿洲,蓝天,沼泽,苇塘。鹤凌空而舞,伴着芦花和秋风。”
在明辉的笔下,鹤舞、草书、芦花和秋风,构成了他散文中不一样的意境。这让我联想到了《红楼梦》里“寒塘鹤影”,一种冷月下的意境。在漆黑寂寥的天际四周,一声鹤鸣,营造出一种悲凉的气氛。景致与人物心情,此时此刻完全融为一体。
诚然,快乐的人生也有伤感的日子。
三
明辉写诗,是他的最爱。
他思维敏捷,善于观察,情趣爱好广泛,不时地迸发出诗意化的灵感。
明辉的诗内容广泛,涉及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季节轮回、乡愁亲情,钢轨火车,旅客潮涌。他的诗,有泥土的芳香,有情感的飞扬,尤其是高铁列车酣畅淋漓的奔跑。
我不懂诗,也很少写诗,但是读明辉的诗感觉很痛快、很过瘾。在他的眼里,劳动最光荣,劳动者最可爱。歌颂劳动,是明辉诗歌不变的主题。
马克思说,劳动创造世界。生命因劳动而美丽,美丽因勤劳而精彩。明辉在《五月的歌》中写道:“烈日炙烤的线路上/汗流浃背的工友兄弟/正在劳作/汗水一滴滴溅落/砸出的朵朵浪花/让安静的钢轨、石砟/变得诗意而伟大。”
这就是铁路养路工的劳动场景,烈日、汗水、钢轨、石砟,鸣奏起洪亮的劳动交响曲。明辉以一种向上向美的心态,看待勞动,看待人生。让劳动充满诗意,让劳动者彰显伟大。
在明辉的诗中,每一件劳动工具,都是欢快的音符。他在朗诵诗《在劳动的大地上唱歌》中写道:“率领手中所有的铁器/扳手、管钳、电钻/让这些物件永远激情地工作/像乐队里勤奋而活跃的琴键。”
他在《在钢铁的铸造下》中写道:“只要让笛声灿灿而歌/让钢铁翩翩而舞/即使在最萧冷的日子/也能找到/生命的热度。”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气度?汽笛歌唱,钢铁起舞,让最冷的日子有了生命的热度。这是诗人的气质,这是生活中的辩证法。值得称赞的是,他将大动脉的气魄,用拟人化的手法表达出来,从美学的层面,见证了劳动的光荣与伟大。 四
当然,明辉的文学评论也写得很棒的。
明辉说:“好的文字都是从心底流出来的。”这是他评价文学作品的试金石。
他的文学评论没有功利性,完全是感受与情感的自然流露。他的评论,有对朋友作品的真诚肯定,也有对不曾见面文友的鼓励,甚至包括一些爱好文学的网友。
明辉与玉皓是非常好的朋友,他对玉皓的文字充满了喜爱与欣赏。他由衷地感慨道:“每每读到他的文字,总会有这样的感受:或是喷薄而出的火山岩浆,或是汩汩流淌的山间溪流,或是奔腾不息的滚滚车轮,或是激情唱和的滴滴音符。”这番话是真诚的,他丝毫没有文人相轻的浅薄。
婷雪是一个实力派网络写手。明辉是在网上读婷雪的作品时相识的。他对婷雪的文字这样评价道:“她喜欢把多姿的心情演绎成美丽的文字,让我们知道原来文字如此地赋予张力和色彩,如此地具有深邃的内涵和无限的外延,如此让人纷生更大的想象空间并幻生一幅幅现实的画面。”
如此美丽的文字,敦厚宽广,让明辉的文学评论充满了张力和色彩,熠熠生辉。如同欣赏一幅油画,“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从中体会出层次感和审美情趣。
明辉评价婷雪的散文,脱俗清丽,含蓄内倾,意境幽深,极具诗性特征,可以当作散文诗来读。这番评价,也正是明辉对文字的理解,也是他自己成功的体验。
五
文以载道,文如其人。
明辉热爱写作,文字纯洁,给人一种爽心悦目的快感。他的人生得失、人生收获,都是以文字为标准:干净,简洁,透明。
他在《回望,即使是不该的》中写道:“年终的盘点,原本指望能有些收成的,可是收获了什么呢?文字,是的,只收获了一些文字。一部分不属于自己的,留在纸上了;一部分属于自己的,钻进思想里了;更多的部分在时间的深处沉淀着,可以在偶尔想起的时候,去探望和去检索它们一下。”
有趣的是,他的散文《在时间的河流里体会副词》,竟然借助文字中的副词,来抒发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感叹。他形象地写道:“曾经、正在、即将,这三个副词代表了时间的全部,贯穿了我们的一生。我们一生都在时间中行走,我们一生都在使用这些副词,不是用文字,而是用行动。”
由此可见,明辉对文字的认识已经上升到了一个很高的境界。
文学是人学,作品是作者人生的写照,人生是文学的源泉。
文字与人生,无疑是一个无比宽广的话题,一篇沉甸甸的大文章。明辉用他的思想、德行和作品,铸就了他人生中的每一个字符。他用这些字符,书写了一个真诚、坦荡、纯洁的人生。
六
相传,人祖伏羲从太昊伏羲“人献河洛”之说中受到启发,创造了一套完整的龙魂字符,称之为“天书”。
天书的功能在于,沟通天地之间,神游寰宇上下。真若如此,明辉是不会孤单的。他有著善良的心胸,有文学的情怀,加之有“天书”为伴,他在宇宙的另一侧,依然可以创作,依然可以交友,自由自在,其乐融融。
我幻想着天书的神奇,那应该是一种天地同此凉热的大同境界。
天书是没有界限的。快乐读书,快乐写作,这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明辉,好兄弟,愿你在天国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