薇甘菊颈盲蝽对薇甘菊的控制作用

来源 :西部林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_hai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首次发现薇甘菊颈盲蝽专性取食薇甘菊的基础上,为阐明其对薇甘菊的控制作用,2011~2012年,通过田间试验研究薇甘菊颈盲蝽取食对薇甘菊生长、开花、结实的影响,室内选取健壮的颈盲蝽雌、雄成虫各10头研究薇甘菊颈盲蝽雌、雄成虫取食薇甘菊的方式、取食时间、取食部位、取食量、取食频率、控制能力。结果表明,薇甘菊颈盲蝽各虫态都嗜食薇甘菊嫩叶以维持生存,薇甘菊被颈盲蝽取食后,地面直立茎长度(59.83±0.60 cm),极显著小于未受害薇甘菊地面直立茎长度(79.53±0.48 cm);受害后花序数(92.4±15.29个),极显著小于未受害花序数(710.9±47.31个);AM 9∶00~PM 9∶00,雌成虫取食嫩叶面积(1.14±0.14 cm2),显著小于雄成虫取食嫩叶面积(3.47±0.50 cm2),均大于薇甘菊颈盲蝽选择取食最小新叶面积1 cm2,1头薇甘菊颈盲蝽成虫1天足以取食1对薇甘菊新叶片;雌成虫取食嫩叶的取食频率(1.12±0.12次/min),显著小于雄成虫取食嫩叶的取食频率(2.58±0.24次/min);每天下午薇甘菊颈盲蝽成虫取食较为活跃,雌成虫取食嫩叶虫口数量PM 7∶00达到峰值(6.0±1.26头),雄成虫取食嫩叶虫口数量PM 9∶00才可达到峰值(6.2±0.66头)。薇甘菊颈盲蝽具有取食能力强、食量大、取食频率高等特点,能对薇甘菊的茎生长产生影响,抑制其无性繁殖;也可对薇甘菊的花序分化产生影响,抑制其开花结实量,有效控制薇甘菊进行有性传播、扩散,是控制薇甘菊极为重要的一种天敌昆虫。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神经肽 P物质 (SP)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在无瘢痕愈合中的作用。方法 建立胎兔背部皮肤全层切割伤模型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神经肽 SP和 CGRP在胎兔创伤愈
<正>近几年债券市场实际有效供给量相对稳定,需求端的增长较快,主要表现在银行理财资金和表内债券投资的大幅增加,供给与需求的不一致变动是导致债券市场波动的重要因素。如
移动互联网时代,新闻客户端不仅成为人们接收信息的重要平台,也是主流媒体移动化传播的自有信息平台,在媒体融合中占有重要地位。2017年,人工智能前沿技术快速发展,并在新闻
随着气候变化问题成为新闻报道中的焦点议题,气候变化报道也成为媒体热点。当前,在气候问题已经不仅是一个生态问题,而且向多个领域延伸的背景下,强化气候变化的法治维度,增
本文采用热力学分析、XRD、SEM、以及TG-DTA等分析手段对TiO2碳热还原氮化合成TiN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阐明了TiO2碳热还原氮化反应机理;提出了连续式全等温热重研究方法,并用该
危险驾驶罪的增设,对于维护道路交通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使民众的交通规范意识大大增强;是我国刑事立法不断完善过程中又一具有现实意义的跨越,凸显
过渡金属氧族化合物纳米材料因具有特殊的光、电、热、磁等性质而成为化学、材料、物理等科学研究与探索的重要方向之一。本文在大量文献调研的基础上,采用水热、溶剂热、蒸
自从被发现之日起,碳纳米管(CNT)就一直是科学界和工程技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其作为电子发射的冷阴极尤其令人关注。但迄今为止,碳纳米管场发射器件仍未上市,主要是在发射性能上还
大约距今二亿到七千万年的时候,我们的地球上生活着一个庞大的家族,;它们统治着海洋、陆地和天空,其它一切动物都无法和它们抗争,它们是名副其实的霸主,这就是恐龙。一亿万年前,这些
报纸
<正>本刊讯(记者张涵)如何通过编制科学的城镇规划实现有限资源的合理配置,是未来我国城市发展的重中之重。2015年12月26日,由上海交通大学、新华社《望东方周刊》、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