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血缘的挚爱真情

来源 :新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x1632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丁嘉丽质朴大方的表演风格为她赢得了“平民影后”的美誉。鲜为人知的是,丁嘉丽却有着《红灯记》中李铁梅一样的特殊家庭:她是被母亲收养的,而母亲也是被外婆、外公收养的,一家三代人完全没有血缘关系,是命运让他们走到了一起。
  然而,在这个特殊的家庭里,却不缺乏世界上最深沉的爱。丁嘉丽动情地说:“我们这个家庭虽然没有血缘关系,但家人给了我太多太多的爱,他们的爱是那么博大厚重,我这一生都报答不了。”
  
  外公是丁嘉丽演艺事业的引路人
  
  丁嘉丽的妈妈是位评剧演员,丁嘉丽从小就在锣鼓声中长大,对演戏很向往。而且,在妈妈身边的人看来,丁嘉丽这孩子具有表演方面的天赋与潜质。可是,丁嘉丽却沮丧地发现,妈妈死活不愿意让她从事这一行。
  妈妈的压制反而让丁嘉丽演戏的愿望更加强烈。记得她第一次登台是在4岁半的时候。那时,妈妈所在的剧团正在进行一场重要的演出。演出开始半个小时前,剧团负责人却意外地得知:一名个小演员因为发烧,无法登台表演,这一下,让负责人着了急。俗话说,救场如救火,既然小演员来不了,就得赶快找人救场。其实,这个小演员扮演的角色很简单,台词也只有寥寥几句,于是,剧团领导决定尽快找几个孩子测试一下,表现出色的就临时出演小演员的角色。
  丁嘉丽对登台演出早就心存向往,她不顾妈妈阻止的目光,也挤在一群参加测试的孩子中间。平时,丁嘉丽常跟着妈妈在剧团玩耍,大家都领教了她的淘气和顽皮。一开始,剧团领导从心里就把丁嘉丽给否定了。哪料想,所有的小孩都试过了,却没有一个能达到要求,没办法,只好让小嘉丽过来试一下。没想到,小嘉丽还真行,台词说得比原来的小演员还出彩。于是,领导拍板决定让丁嘉丽登台表演。登台前,他们再三叮嘱小嘉丽登台后别的不要多说,就说那几句台词就行。丁嘉丽郑重地点了点头。
  终于轮到小嘉丽登台了,上台前,她发现妈妈在侧幕条那儿盯着她,一副很生气的样子,小嘉丽装作没看见妈妈,径直登上了舞台。
  站在舞台上,小嘉丽想到自己的表演能有成千上万的人欣赏,觉得特别荣耀,便想找个人分享。于是,她想看清楚台下有没有自己熟悉的人。可是,台下黑压压一片,越想看越看不清楚。忽然,她看到人群中有张熟悉的面孔,禁不住脱口而出:“呀,张奶奶,您也来看戏了!”这句石破天惊的话一出口,台下的人顿时哄笑起来,有尖叫的,也有吹口哨喝倒彩的。戏是无法演下去了,工作人员急忙把幕拉了下来。这次砸场子的经历使得妈妈又气又急,回到家,丁嘉丽被妈妈狠狠揍了一顿,妈妈让她从此死了登台表演这份心。
  丁嘉丽说,她能当上演员并有了现在的成绩,全凭外公的支持与引导。外公心地善良,对小嘉丽疼爱有加,特别是在学表演这件事上,他更是倾力支持外孙女。
  看到小嘉丽喜欢演戏又得不到上台的机会,外公使留了心。一次,小嘉丽刚放学回家,外公便高兴地对她说:“丽丽,明天有家商场店庆搞活动,要搞台演出,有才艺的人可以上台展示。明天咱们去吧,记住,千万不要让妈妈知道哟!”小嘉丽一听有上台表演的机会,高兴坏了,她和外公拉了钩,决定瞒着妈妈前往。
  第二天,那家商场门前,店庆的舞台上好戏连台。在外公的鼓励下,小嘉丽也大大方方地走上舞台,有板有眼地唱了一段评剧,她的出彩表现赢得了大家的赞赏。而此时,人群中给她鼓掌最起劲的就是外公。用丁嘉丽的话说,外公当时就是个“托儿”,每当她一曲唱毕,外公总是带头叫好,鼓掌,然后大声喊:“小姑娘唱得太好了,再来一个,再来一个!”于是,丁嘉丽唱戏、唱歌、电影片断表演,接连演了多个节目,过足了瘾。演出结束后,外公还给小嘉丽买来好吃的鼓励她。
  外公还处处给小嘉丽的表演创造机会。家里来了客人,外公把小嘉丽叫出来给大家表演,还当着大家的面夸赞外孙女是个当演员的料儿;假期或休息日里,外公经常把邻居小朋友召集到家里,让大家坐好,分糖给他们吃,然后组织大家看丁嘉丽的演出,每当丁嘉丽演完一个节目,外公总是带头鼓掌,这使小嘉丽很有成就感,从小就树立了较强的自信心。
  
  晚年的外公对外孙女丁嘉丽越来越依恋
  
  在外公的引导下,丁嘉丽走上了表演之路。她对外公的回报,是请外公看她出演的处女作《山林中第一个女人》。
  由于这是部立体声电影,这部影片只能在北京西单放映,丁嘉丽便拉上外公去看。对于自己初次“触电”,她有些不自信,所以,一进影院,就找了个角落坐下来。看到自己的形象出现在银幕上,丁嘉丽很激动,看着看着,她竟然被自己的表演感动得直落泪。黑暗中,丁嘉丽看到外公也撸起袖子,悄悄地抹起了泪。但是在回家的路上,外公却对丁嘉丽在影片中的表演不发一言,脸上也无任何表情。这让丁嘉丽心里忐忑不安。
  哪知刚回到家,外公就吩咐丁嘉丽:“小丽,打二两白酒来,外公今天高兴,喝两盅!”这一下,丁嘉丽心里释然了。她知道,外公只有高兴的时候才主动要酒喝,这一举动是对她表演的肯定。《山林中第一个女人》这部片子后来拿了金鸡大奖,但丁嘉丽觉得相比之下,外公的肯定与赞扬更为重要。直到现在,丁嘉丽的心中还一直认为,世界上任何奖励都比不上外公对她的肯定更让她欣慰。丁嘉丽与外公的感情非常深厚,她也始终觉得,外公对她的关心与呵护远远超出了血浓于水的亲情高度。
  丁嘉丽清楚地记得,她上学后,一个星期日的下午,她到一个要好的女同学家去玩,走之前没有给家里打招呼。那天,她在女同学家玩得很晚,就在女同学家里住下了。由于年龄小,她也不知道托人给家里带个信儿,结果把外公急坏了,喊着小嘉丽的名字找了整整一晚上。第二天,丁嘉丽从同学家回来,在楼下见到一宿未唾站在那里等她的外公,外公见到小嘉丽,猛地扑上来抱住她,一个劲儿流泪,什么话也说不出来。此时丁嘉丽弄清事情的经过后,才明白自己做了件错事。
  还有一次,丁嘉丽受到了严重惊吓,七天七夜昏迷不醒。外公和外婆陪着她七天七夜不吃不睡。七天后,当丁嘉丽醒来时,发现两位老人憔悴不堪,瘦得脱了形。此时,小嘉丽就暗暗下决心,长大后一定要加倍孝敬外公外婆。
  从上海戏剧学院毕业后’丁嘉丽到了北京工作。她安顿下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外公接到身边。外公气管、心脏都不好,丁嘉丽对外公照顾得无微不至。
  外公活到80多岁后,脾气变得越来越像个孩子,而且对丁嘉丽特别依恋。吃饭时,只要丁嘉丽在饭桌旁,他的胃口就很好,吃得也比较多。身体不舒服了,只有丁嘉丽带他,他才肯到医院去。每次看病前,丁嘉丽都要嘱咐大 夫,对外公的病情要往好里说,好让老人心情放松。所以,外公每次从医院看病回来,心情都特别好。老人家常对丁嘉丽唠叨,他要好好活着,看着他的“小丽丽”演更多的戏。
  
  外公带着遗憾离世,让丁嘉丽终生无法原谅自己
  
  丁嘉丽出名后,片约不断。但很多次,她都因为外公的原因而拒绝了制片方的盛情邀请。
  那时候演员拍戏还不兴签合同,只要双方口头谈妥就行。有一次,丁嘉丽与一家电影制片厂谈好了条件,就差前往剧组报到了,外公听说外孙女要去拍片,几天没有好好吃饭,丁嘉丽看出外公情绪不太对劲儿,就套他的话,外公这才交了底,说:“小丽啊,我感觉自己快不行了,你离开家后,外公可怎么办啊?”看到外公无助与企盼的目光,丁嘉丽一下子心软了,于是,她打电话给制片方,坚决推掉了片约。
  丁嘉丽对外公好,还因为她心存一份对外婆的愧疚。外婆去世早,临终时丁嘉丽守在身边寸步不离,外婆平时爱吃山楂片,临去世前,她向丁嘉丽提出要吃山楂片,丁嘉丽把家里翻了个遍,却怎么也找不到。她跑到外面的商店去买,可把附近的商店都转遍了,也没有买到。此时,外婆已说不出话来了,只能用手比画,丁嘉丽无法弄清外婆的意图,所以,她最终也未能满足外婆去世前吃口山楂片的愿望。
  外婆去世后,丁嘉丽找东西时,偶然发现小棚子里就放着许多山楂片。她这才想起来,这些山楂片是外婆平时晒好放在那里的,外婆手指的方向就是小棚子啊!这件事让丁嘉丽十分愧疚,觉得自己太不关心外婆了,连外婆的心爱之物放在哪里居然都不知道!所以,她要加倍地孝敬外公。
  在丁嘉丽的细心照顾下,外公一直活到93岁高龄才去世,按说也算高寿了,但外公的去世仍在丁嘉丽的心里留下了终生难以磨灭的遗憾。
  那时,丁嘉丽刚生了孩子不久,她复出拍戏后,片约不断,档期也赶得很紧,没日没夜地泡在片场。此时,外公的精力却一天不如一天,丁嘉丽太忙了,没能抽出空儿和外公谈心。
  有一天,丁嘉丽一身疲惫地刚回到家,外公用很眷恋的眼神看着她说:“小丽,外公想你了!”丁嘉丽随口应了一声,没有太在意。第二天回到家,外公仍然说想她了,而且据保姆说,白天外公坐着就昏迷过去了,是她发现不妙才把他叫过来的。
  当时,正值丁嘉丽拍戏最紧,张的时候,剧组不让演员请假,如果她请假,剧组一天会损失几万元。丁嘉丽只好歉疚地对外公说:“外公,你再等我一天吧,拍完这场戏,我就带你去看病!”外公失望地点了点头。
  哪知第二天丁嘉丽正在片场拍戏,小保姆打来电话,说外公不行了,等丁嘉丽火速赶回家时,外公已经离开了人世。据小保姆讲,当天下午两点钟的时候,外公还在叫丁嘉丽的名字,说有话对她说,但大家都觉得丁嘉丽太忙,就没有叫她回来。到了下午3点,外公微睁开眼睛,对身边守护他的人说,能不能给我点酒喝?大家给他倒了一点儿酒,他喝完不一会儿,就走了。
  知道外公去世前的这些细节后,丁嘉丽使劲地抽自己的嘴巴,觉得太对不起外公了。她好多次祈祷外公能在梦中与她相见,把要对她说的话都说出来。
  外公去世后,丁嘉丽一直无法原谅自己。她常常责备自己对外婆、外公照顾得不够细心。如果细心一些,她就会知道外婆把山楂片放在哪儿,如果能抛下工作,提前几天送外公去医院,老人临终时就会少一点儿遗憾。为此,丁嘉丽诚恳地告诫世人:儿女们宁愿少挣些钱,也要让老人少些遗憾,因为亲情无价啊!
其他文献
人生中有许许多多的“第一次”,诸如:第一次看电影,第一次约会,第一次领到工资等等,总会使人难以忘怀。而我的第一次过枪瘾,让我这个年逾古稀的老人每每回想起来,不禁暗自捧腹。  1 994年是我退休的前一年,电厂武装部组织基干民兵打靶,我也应邀参加。老伴听说后劝说:“天气太热,你身体又不太好。算了算了!”可儿子、儿媳却一致主张:“爸爸胆子小,应该去锻炼锻炼。”少数服从多数,我去了。  打靶这天,我身着
期刊
有句俗话叫“冒死吃河豚”,我没有这个体验,但在下乡插队时,我们与队里的知青却有过一次“冒险吃面饼”的难忘经历。  1968年,我下乡在内蒙古呼伦贝尔盟中和公社中和大队的姜家沟村。转年开春以后,天气真是风调雨顺,地里的庄稼长得格外好。看着那一片片金色的麦田,村里的老乡和知青们都十分高兴,老乡们说,这样的好年景有几年没看见了。我们也特别兴奋,麦收后可以多吃几顿白面馒头和白面饼了。自从去年下乡到村里,虽
期刊
退休这一关难过的言论,早就有所耳闻。我倒是觉得,该退休就退休,这再正常不过了。我们讲干部年轻化讲了那么多年,说实在的,“化”得还不够。一茬压一茬的现象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30多岁、40多岁做大事情的人不多,50多岁、60多岁才去挑重担子,也可以,但还是晚了一点,干不了几年,就该退位了。  人这一辈子,如果不是夭折和早逝,总要经历幼年、童年、少年、青年、中年、壮年、老年这样几个阶段。是什么阶段就做什
期刊
上世纪60年代初是一个特殊的年代,天灾人祸,民不聊生。当时我正在上大学,学生也难免饥饿之苦。正当青春年壮的大学生们因营养不良,有的浑身浮肿,有的女生不来月经,吃饭成了我们的头等大事。好不容易等来分给自己的那一份,依然有食不果腹之感。为了有个饱的安慰,往往回到宿舍倒一碗开水放点酱油或捏点盐喝下去充饥。  一天有人传信:“中午吃炸油饼!”信息不胫而走,同学们高兴得犹如过年一样。12点整学生们齐刷刷地聚
期刊
我1958年入伍,有幸分在中央警卫团驻钓鱼台国宾馆部队值勤,保卫中央首长和来访外国元首的安全。我从战士到营长历时24年,以得天独厚的条件,先后多次见到伟大领袖毛主席。    我给毛主席站岗    1961年,我还是一名战士。过了国庆节,连里选了我们12名干部、战士后,连长亲自开会布置说:伟大领袖毛主席要来国宾馆12号楼办公,这是一项光荣而特殊的警卫任务,要由你们来完成。楼前楼后设4个哨位,每个哨位
期刊
每到冬天,我就惦记着去花鸟鱼虫市场挑只蝈蝈回来。虫鸣鸟叫,都是有关时令,偏偏中国人懂得生活艺术,把虫鸣鸟叫的时序转变过来。自清代起,皇宫内外的官宦人家都喜爱聆听蝈蝈清脆的叫声,特别逢下雪,他们聚集一处把各自的蝈蝈摆放在温暖的房间里,一边赏雪,一边享受蝈蝈悦耳的歌声,这个习俗历经百年延至今日,如今冬天养蝈蝈的人越来越多了,似乎已成为老百姓休闲的一大乐子。  成年蝈蝈根据颜色、体形,大约分为四个品种:
期刊
1962年我9岁时,去一位农村亲戚家玩,我发觉他家的墙上砌着一块写着字的石头,那家的老人告诉我,那是“泰山石敢当”5个字,此石取自我国泰山,泰山石可避邪。“石敢当”则是民间传说中的一个泰山人,因为能够驱妖除魔,全国各地的人都去请他。石敢当想:“全国这么大,我一个人怎么跑得过来呢?对,泰山有很多石头,我请石匠在石头上刻上我的家乡和名字——泰山石敢当,谁家闹妖怪,就把这石头放在谁家的门外,妖怪就不敢进
期刊
为庆祝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订30周年,金秋10月,由中日友好协会、中国服装研究设计中心老年时尚文化俱乐部、北京服装纺织行业协会、日本九州国际文化交流会和神户艺术工科大学等联合主办了“08’中日乐龄时尚文化展演会”。  这次展演会共展示中日两国老年时尚休闲服、礼服共计121件(套),来自两国的19支中老年服装模特队的9 1名老年服装模特参加了展示。其中年轻一代设计师对老年群体的关注令人欣喜,日本神户艺
期刊
由石钟山编剧、黄力加执导的电视剧《天下兄弟》近日在各地电视台热播,《天下兄弟》讲述了一对双胞胎兄弟让人牵肠挂肚的坎坷人生经历。剧中大腕级“绿叶”的加盟更使本剧亮色不少。特别是刘佩琦和杜源诠释的双胞胎兄弟的亲爹养父,戏里戏外都是慈父的两位实力派演员扮演起来也驾轻就熟,爱子之心感动了不少电视机前观众。  提起杜源,很多观众都非常熟悉他的形象,却叫不出他的名字,但他塑造的电视剧《玉观音》里的潘队长、《雄
期刊
俗语说:“常吃葱、蒜、姜,大脑得健康。”以我多年的食用体会,在饮食中适量增食这“大脑三友”,不仅大脑健康不衰,还可增智益寿呢!  洋葱(大葱)在欧美被称为菜中的“皇后”,它含有不少对人体结缔组织有益和舒张血管的元素。我坚持每天至少吃半个葱头,有时把葱头洗净与馍一起生吃,或调拌成凉菜佐饭吃,有时被葱头的辛辣味刺激得两眼流泪,但吃后有一种消除脑疲劳的感觉,很快就缓解了心理上的紧张情绪。  大蒜也是我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