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是大学教育的重要教学内容,其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应用计算机、办公软件以及网络技术等收集和分析相关信息和资料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参差不齐;整体不强;因材施教;学习兴趣
网络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在社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计算机文化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成为人们进行工作、学习的重要手段,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是大学教育的重要教学内容,其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应用计算机、办公软件以及网络技术等收集和分析相关信息和资料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存在的问题
1.学生操作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差异较大。国家虽然已普及中小学信息技术,但学生来至不同的地区,比如我校学生有来至日喀则地区的,有来至山南某个县的等等,由于地区的差异,同样的信息技术课程受到的重视程度和开设的情况都不一样,受到区域经济、教育条件的影响,学生的信息基础水平相差较大,导致学生信息技术水平差异较大。即使是同一个城区的学生,由于学校的办学理念和主抓方向不一样,信息技术课程在中小学校的地位就不一样,导致大部分学生对于课程不重视、学习不主动,进入大学后,同一个班级的学生计算机的操作水平就明显的参差不齐,差异较大。然而在高校的教学中,无视这种差异,对学生采用同一个起点的授课,这就出现基础好的学生不想听,基础差的学生跟不上,有些基础的学生自以为已经掌握了相关的知识而忽视了进一步的学习。
2.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整体不强。计算机基础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理论与实践相辅相成,理论是基础,实践是手段,应用是目的,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有的学生上课听教师讲授的内容表示当时都能听懂,但是遇到实际要解决的问题时就无所适从,即课堂授课理解和自己真正动手实践不能统一,或者把教师布置的作业顺利完成作为唯一的上机实践任务。因此,一旦题目变换一下,就不会做了,缺乏举一反三的实践应用能力。
3.计算机教学内容设置不够合理。我校没有计算机专业或者理科专业学生,在校期间计算机的教学内容只涉及到计算机基本操作系统和办公软件的应用等基本理论知识和应用技术,大学四年只开设一个学期的计算机教学课程,这样的教学内容容易使学生忽视对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理论知识的重视,学生对计算机基础课程就会产生厌恶感,导致大学计算机教学无法有效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对于提高学生应用计算机能力也产生消极影响。
4.大学计算机教学教材不够科学。目前大学计算机教学教材的基本教学内容大致相同,不能针对新时代学生的发展特点选择相应的大学计算机教材,从而严重影响了大学计算机的教学效果,并且,在我国小学、初中和高中都已经开展计算机课程,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就已经掌握了一些上机实践基本操作技能和相关的理论知识,但是,在大学计算机教学过程中依然有很多教学内容,学生在高中就已经学过,比如认识计算机、鼠标与键盘的结构及功能、指法基础等内容,已经在小学、初中、高中各个阶段都有学习,操作系统也只是从windows xp升级为windows 7,且花费较大章节来进行讲解。因此,目前大学计算机教学教材无法满足学生提高计算机水平的要求,对于培养学习的信息素养,提高学生的应用计算机技术能力,提高大学计算机教师的教学水平产生了很大的消极影响。
二、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方法的研究和探讨
1. 注重“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果
由于新生计算机能力存在较大差异,因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因材施教”。教师可以采取问卷调查,在学生第一堂课前对他们的计算机能力做一个初步评估,然后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不同小组的学生使用不同的授课方案。比如,对于计算机能力较弱的,教师应该着重对windows操作系统、office办公软件基础知识进行讲解;而对于计算机能力强的,基础知识可以少讲,主要放在应用上。
2.加强引导,培养学习兴趣
对于大多数新生,计算机在他们头脑中是个很模糊的概念,他们甚至感觉计算机很神秘。当真正接触计算机之后,他们心中又有点落差,感觉计算机学起来太枯燥,不像高中语文和数学那样接近生活,甚至怀疑计算机知识学了之后没有用。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引导,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讲解计算机二进制时可以介绍八卦与二进制的关系,能够激发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讲授计算机硬件结构时,可以带学生到开放的实验室观摩计算机的各个部件,让学生和计算机拉近距离,从而提高学习兴趣。
3. 采用案例法
通过案例教学,将计算机基础的知识点恰当地融入案例的分析和制作过程中,实践、理论一体化,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但能掌握独立的知识点,而且具备了综合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目前大多数高校都使用多媒体教室或计算机机房进行授课,教师可以把一些模板或优秀作品借助多媒体或局域网展现给学生,让学生学会思考,从而提高学习能力。比如在讲授word段落设置时,可以把设置好的段落样本事先发给学生,再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讲授powerpoint时可以拿上届ppt大赛的一等奖作品给学生欣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再讲授制作方法。
4.明确教学任务,鼓励自学
大部分新生自学能力较差,教师在实践教学中若不指定具体的实验内容,他们往往不知道上机要做什么。因此,教师上实验课时应该明确教学任务,而且内容要尽可能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既能让计算机能力不强的学生能完成一些学习任务,树立学生自信心,提高学习积极性,也要让能力较强的学生感觉有挑战性,有意识的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探索新知识的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仅仅起引导作用,应该把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自己去学习、思考和体会,还可以鼓励他们多看些课外书,提高专业技能水平,培养他们自学能力。
时代在发展,计算机基础的教学也要与时俱进,还有很多方面需要我们去研究和探索,需要不断的调整以适应日益发展的计算机应用技术。
关键词:参差不齐;整体不强;因材施教;学习兴趣
网络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在社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计算机文化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成为人们进行工作、学习的重要手段,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是大学教育的重要教学内容,其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应用计算机、办公软件以及网络技术等收集和分析相关信息和资料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存在的问题
1.学生操作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差异较大。国家虽然已普及中小学信息技术,但学生来至不同的地区,比如我校学生有来至日喀则地区的,有来至山南某个县的等等,由于地区的差异,同样的信息技术课程受到的重视程度和开设的情况都不一样,受到区域经济、教育条件的影响,学生的信息基础水平相差较大,导致学生信息技术水平差异较大。即使是同一个城区的学生,由于学校的办学理念和主抓方向不一样,信息技术课程在中小学校的地位就不一样,导致大部分学生对于课程不重视、学习不主动,进入大学后,同一个班级的学生计算机的操作水平就明显的参差不齐,差异较大。然而在高校的教学中,无视这种差异,对学生采用同一个起点的授课,这就出现基础好的学生不想听,基础差的学生跟不上,有些基础的学生自以为已经掌握了相关的知识而忽视了进一步的学习。
2.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整体不强。计算机基础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理论与实践相辅相成,理论是基础,实践是手段,应用是目的,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有的学生上课听教师讲授的内容表示当时都能听懂,但是遇到实际要解决的问题时就无所适从,即课堂授课理解和自己真正动手实践不能统一,或者把教师布置的作业顺利完成作为唯一的上机实践任务。因此,一旦题目变换一下,就不会做了,缺乏举一反三的实践应用能力。
3.计算机教学内容设置不够合理。我校没有计算机专业或者理科专业学生,在校期间计算机的教学内容只涉及到计算机基本操作系统和办公软件的应用等基本理论知识和应用技术,大学四年只开设一个学期的计算机教学课程,这样的教学内容容易使学生忽视对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理论知识的重视,学生对计算机基础课程就会产生厌恶感,导致大学计算机教学无法有效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对于提高学生应用计算机能力也产生消极影响。
4.大学计算机教学教材不够科学。目前大学计算机教学教材的基本教学内容大致相同,不能针对新时代学生的发展特点选择相应的大学计算机教材,从而严重影响了大学计算机的教学效果,并且,在我国小学、初中和高中都已经开展计算机课程,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就已经掌握了一些上机实践基本操作技能和相关的理论知识,但是,在大学计算机教学过程中依然有很多教学内容,学生在高中就已经学过,比如认识计算机、鼠标与键盘的结构及功能、指法基础等内容,已经在小学、初中、高中各个阶段都有学习,操作系统也只是从windows xp升级为windows 7,且花费较大章节来进行讲解。因此,目前大学计算机教学教材无法满足学生提高计算机水平的要求,对于培养学习的信息素养,提高学生的应用计算机技术能力,提高大学计算机教师的教学水平产生了很大的消极影响。
二、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方法的研究和探讨
1. 注重“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果
由于新生计算机能力存在较大差异,因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因材施教”。教师可以采取问卷调查,在学生第一堂课前对他们的计算机能力做一个初步评估,然后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不同小组的学生使用不同的授课方案。比如,对于计算机能力较弱的,教师应该着重对windows操作系统、office办公软件基础知识进行讲解;而对于计算机能力强的,基础知识可以少讲,主要放在应用上。
2.加强引导,培养学习兴趣
对于大多数新生,计算机在他们头脑中是个很模糊的概念,他们甚至感觉计算机很神秘。当真正接触计算机之后,他们心中又有点落差,感觉计算机学起来太枯燥,不像高中语文和数学那样接近生活,甚至怀疑计算机知识学了之后没有用。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引导,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讲解计算机二进制时可以介绍八卦与二进制的关系,能够激发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讲授计算机硬件结构时,可以带学生到开放的实验室观摩计算机的各个部件,让学生和计算机拉近距离,从而提高学习兴趣。
3. 采用案例法
通过案例教学,将计算机基础的知识点恰当地融入案例的分析和制作过程中,实践、理论一体化,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但能掌握独立的知识点,而且具备了综合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目前大多数高校都使用多媒体教室或计算机机房进行授课,教师可以把一些模板或优秀作品借助多媒体或局域网展现给学生,让学生学会思考,从而提高学习能力。比如在讲授word段落设置时,可以把设置好的段落样本事先发给学生,再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讲授powerpoint时可以拿上届ppt大赛的一等奖作品给学生欣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再讲授制作方法。
4.明确教学任务,鼓励自学
大部分新生自学能力较差,教师在实践教学中若不指定具体的实验内容,他们往往不知道上机要做什么。因此,教师上实验课时应该明确教学任务,而且内容要尽可能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既能让计算机能力不强的学生能完成一些学习任务,树立学生自信心,提高学习积极性,也要让能力较强的学生感觉有挑战性,有意识的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探索新知识的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仅仅起引导作用,应该把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自己去学习、思考和体会,还可以鼓励他们多看些课外书,提高专业技能水平,培养他们自学能力。
时代在发展,计算机基础的教学也要与时俱进,还有很多方面需要我们去研究和探索,需要不断的调整以适应日益发展的计算机应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