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他们熟悉的教学情境,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设计他们最感兴趣的教学情境,围绕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设计问题情境教学。创设活动情境,组织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关键词:情景创设;自主探究;教学情景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各种手段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体验的需要,谱写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教学篇章。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如何挖掘生活中的数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一堂数学课上得有用且有趣呢?
一、 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他们熟悉的教学情境。
小学生的特点是抽象思维能力薄弱。在熟悉的生活场景中,更容易引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从容不迫地去探索新知。如一堂课《人民币的认识》,可由小朋友在超市买东西后付钱的情境引入。教学过程中再次展示新情境,妈妈坐公交车时没有零钱,找售票员阿姨兑换零钱,让同学们分别扮演妈妈和售票员阿姨,表演用十元钱可以兑多少张1元、2元、5元的钱。小结后再次布置活动性作业,让同学们分别扮演小顾客和文具店老板进行买、卖文具的活动,数学教学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加以演练,在实践中掌握了正确、牢固的数学知识。课堂贯穿学生熟悉的事情,不仅能更好地调动其积极性,而且从他们身边的生活出发,更容易引导他们探索知识,巩固知识。
二、 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设计他们最感兴趣的教学情境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何使学生成为“乐之者”,已经成为当代教育的一大课题。只有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学习,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如一堂课《有几瓶午奶》,这堂课可借助童话故事:动物王国里,小羊嘟嘟在过生日,大伙儿给他准备了一个庆祝会,动物伙伴们给小羊送了好多好多瓶牛奶……然后请大伙儿帮小羊算一算到底有多少瓶牛奶来展开这堂课的内容。课堂最后还延伸,让小朋友帮长颈鹿哥哥算一算有几棵树,帮小猫算一算它和猫妈妈钓了多少条鱼。这里设计一个小学生都喜欢的过生日的情境,将他们都喜欢的小动物编成童话故事,将老师的语言转换成小动物们的语言,让学生感到十分有趣,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延伸的练习题也根据小朋友们都乐意帮忙的特点,让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学到了多种算法。这样从头至尾紧紧围绕主题,创设了一系列学生最感兴趣的数学情境,使学生一直保持很高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使教学达到了“课开始、趣即生;课进行、趣更浓;课尾声、趣犹存”的效果。
三、 围绕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设计问题情境教学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问题是学习的先导。当学生们觉得用以前的知识解决不了当前这个生活中的问题时,会产生认知的不平衡,从而激起强烈的求知欲与好奇心。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可设计一个游戏:请学生用手指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个数。如果有4个月饼,平均分给小强和小丽,请用手指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个数,学生很快伸出2个手指。教师接着说现在只有一块月饼了,还是要两人平均分,请用手指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个数,这时,许多同学都被难住了,有的同学伸出弯着的一个手指,问他表示什么意思,回答说,因为每人分到半个月饼,教师进一步问:你能用一个数来表示“半个”吗?学生被问住了。此时,一种新的数(分数)的学习,成了学生自身的欲望,创设了一个较好的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激起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这些來源于生活中的问题和情境,让学生置身于现实的问题情境之中,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究、发现数学知识,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们身边,运用数学知识能较好地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从而增强学习的动力,产生积极的数学情感。
四、 创设活动情境,组织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在教学时,精心创设活动情境,让学生自己动手,主动去探究、实践、创新,这样才能深刻地理解数学知识,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探究精神、创新意识。例如教学《100万有多大》时,可让学生按如下程序进行操作,学生学习的兴趣很高,效果较好:①四人合作数出200粒大米;②用天平称出这200粒大米的质量;③计算100万粒大米的质量;④若每人一天节约一粒米,中国共有人口13亿,一天可以节约多少千克米?再如上《统计》课时,老师可以先提出一个任务,告诉学生展开调查统计的方法。然后留出时间,让分成小组的学生自己动手调查、统计,合作共同完成统计图。这样学生不但能主动地获取知识,而且能不断丰富数学活动的经验,学会探索,学会学习,而且还可以培养其合作学习的好习惯。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使学生不断地产生学习需要和兴趣,就要创设出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急欲求知,主动思考,从而创造出浓厚的学习氛围,这样才能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但是如果在课堂上,为了创设情境,不顾生搬硬套、远离数学本质,甚至主观捏造、脱离生活实际,则会起到相反的效果。数学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培养学生的能力是最终目的,情境创设是为了达到这一目的的一个重要手段。情境创设的方法很多,这需要我们教学经验的逐渐累积和不断的探索学习,需要我们对教育事业的热爱。
作者简介:
邢媛媛,河南省商丘市,河南省柘城县第二实验小学。
关键词:情景创设;自主探究;教学情景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各种手段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体验的需要,谱写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教学篇章。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如何挖掘生活中的数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一堂数学课上得有用且有趣呢?
一、 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他们熟悉的教学情境。
小学生的特点是抽象思维能力薄弱。在熟悉的生活场景中,更容易引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从容不迫地去探索新知。如一堂课《人民币的认识》,可由小朋友在超市买东西后付钱的情境引入。教学过程中再次展示新情境,妈妈坐公交车时没有零钱,找售票员阿姨兑换零钱,让同学们分别扮演妈妈和售票员阿姨,表演用十元钱可以兑多少张1元、2元、5元的钱。小结后再次布置活动性作业,让同学们分别扮演小顾客和文具店老板进行买、卖文具的活动,数学教学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加以演练,在实践中掌握了正确、牢固的数学知识。课堂贯穿学生熟悉的事情,不仅能更好地调动其积极性,而且从他们身边的生活出发,更容易引导他们探索知识,巩固知识。
二、 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设计他们最感兴趣的教学情境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何使学生成为“乐之者”,已经成为当代教育的一大课题。只有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学习,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如一堂课《有几瓶午奶》,这堂课可借助童话故事:动物王国里,小羊嘟嘟在过生日,大伙儿给他准备了一个庆祝会,动物伙伴们给小羊送了好多好多瓶牛奶……然后请大伙儿帮小羊算一算到底有多少瓶牛奶来展开这堂课的内容。课堂最后还延伸,让小朋友帮长颈鹿哥哥算一算有几棵树,帮小猫算一算它和猫妈妈钓了多少条鱼。这里设计一个小学生都喜欢的过生日的情境,将他们都喜欢的小动物编成童话故事,将老师的语言转换成小动物们的语言,让学生感到十分有趣,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延伸的练习题也根据小朋友们都乐意帮忙的特点,让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学到了多种算法。这样从头至尾紧紧围绕主题,创设了一系列学生最感兴趣的数学情境,使学生一直保持很高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使教学达到了“课开始、趣即生;课进行、趣更浓;课尾声、趣犹存”的效果。
三、 围绕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设计问题情境教学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问题是学习的先导。当学生们觉得用以前的知识解决不了当前这个生活中的问题时,会产生认知的不平衡,从而激起强烈的求知欲与好奇心。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可设计一个游戏:请学生用手指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个数。如果有4个月饼,平均分给小强和小丽,请用手指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个数,学生很快伸出2个手指。教师接着说现在只有一块月饼了,还是要两人平均分,请用手指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个数,这时,许多同学都被难住了,有的同学伸出弯着的一个手指,问他表示什么意思,回答说,因为每人分到半个月饼,教师进一步问:你能用一个数来表示“半个”吗?学生被问住了。此时,一种新的数(分数)的学习,成了学生自身的欲望,创设了一个较好的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激起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这些來源于生活中的问题和情境,让学生置身于现实的问题情境之中,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究、发现数学知识,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们身边,运用数学知识能较好地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从而增强学习的动力,产生积极的数学情感。
四、 创设活动情境,组织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在教学时,精心创设活动情境,让学生自己动手,主动去探究、实践、创新,这样才能深刻地理解数学知识,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探究精神、创新意识。例如教学《100万有多大》时,可让学生按如下程序进行操作,学生学习的兴趣很高,效果较好:①四人合作数出200粒大米;②用天平称出这200粒大米的质量;③计算100万粒大米的质量;④若每人一天节约一粒米,中国共有人口13亿,一天可以节约多少千克米?再如上《统计》课时,老师可以先提出一个任务,告诉学生展开调查统计的方法。然后留出时间,让分成小组的学生自己动手调查、统计,合作共同完成统计图。这样学生不但能主动地获取知识,而且能不断丰富数学活动的经验,学会探索,学会学习,而且还可以培养其合作学习的好习惯。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使学生不断地产生学习需要和兴趣,就要创设出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急欲求知,主动思考,从而创造出浓厚的学习氛围,这样才能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但是如果在课堂上,为了创设情境,不顾生搬硬套、远离数学本质,甚至主观捏造、脱离生活实际,则会起到相反的效果。数学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培养学生的能力是最终目的,情境创设是为了达到这一目的的一个重要手段。情境创设的方法很多,这需要我们教学经验的逐渐累积和不断的探索学习,需要我们对教育事业的热爱。
作者简介:
邢媛媛,河南省商丘市,河南省柘城县第二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