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探究与分析后路三柱截骨矫形术在先天颈胸段脊柱畸形的治疗效果、安全性以及并发症。方法 选择于本院就诊的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测量手术前后、末次随访时局部后凸角、远端代偿弯等等参数,也观察神经功能转归以及并发症。结果 运用后路三柱截骨矫形术治疗成效显著。结论 在开展对先天性颈胸段脊柱畸形的患者治疗中,运用后路三柱截骨矫形术治疗,可获得良好的矫形效果。但是,并发症的发生率相对较高。
关键词:颈胸段;先天性脊柱畸形;截骨术
先天性脊柱畸形一般情况下大多在胸段、腰腹段出现,很少在颈胸段发生。虽然在这一阶段出现先天性脊柱畸形的情况较少,但因为其畸形与头、肩等较为接近。所以,即便是很小的畸形角度也会导致外观畸形的产生。比如,两肩之间高度不一。并且,在这一节段也更容易造成神经压迫等产生。所以,在临床中,对于在颈胸段出现的先天性脊柱畸形,需要尽可能早的采取手术方式予以干预。而且,因节段位置独特,在手术过程中所面临的风险较大,难度较高。同时,并发症发生的可能较高。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于本院就诊的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20例,其中男性与女性分别为11例、9例。在手术前,对所有患者进行全面检查,明确患者脊柱以及脊髓发育的状况。
1.2方法
在手术前都采用CT对畸形区域的椎体以及椎弓根形态、结构实现三维重建,也实现实际数据的测量。手术都在全身麻醉以及气管插管下开展,运用俯卧位。也都运用徒手置钉的方法。
1.3统计学方法
在本研究中,利用SPSS20.0软件实现对数据的整理以及分析。
2.结果
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的影像学参数具体见表1。
3.讨论
3.1治疗效果与安全性
先天性颈胸段脊柱畸形在发病率角度来讲,相较于胸段、胸腰段较低。但,因为此节段和头颈部位以及肩部较为接近,使其更容易出现显著的外观畸形情况。并且,由于颈胸段椎管容积小,畸形会对患者产生神经损害。在这一部分开展对病人的手术,无论是在难度还是风险上,都很大。通过本研究中的20例先天性颈胸段脊柱畸形患者的手术情况分析,都成功完成后路三柱截骨矫形手术,6例患者合并术前神经功能损害相对较高,但在术后随访中得以改善。3例患者在手术之后出现凸侧上肢神经症状,通过保守治疗的方式患者都已经得以恢复,并没有出现永久性的神经并发症。在本研究发现,采取后路三柱截骨矫形手术治疗的有效率较高。
颈胸段脊柱畸形手术还有着椎弓根螺钉置钉不良的风险。通过有关研究发现,T1与T2椎体置钉的失误为28.6%、18.2%[1]。相较于其他的节段胸椎,其失误率偏高。同时,随着术中导航系统的不断发展,一些学者认为运用导航可以将胸椎椎弓根螺钉置入的精准度提高。在本研究中,在手术前都运用数字骨科系统对于术区椎弓根有效的测量以及分析,并通过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医生采取徒手置钉。所以,在手术后,并未发现因为置钉不良所导致的相应症状。
3.2近期并发症与处理方法
对于颈胸段先天性脊柱畸形病人采取后路三柱截骨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神经系统并发症是较为严重的一种后果。出现这一并发症可能是因为置钉失误、操作不当等导致。在本研究中,3例患者出现凸侧上肢麻木的情況,发生率相对较高。但是,在手术后病人都未出现神经电生理监测阳性报警,术后通过CT检查并没有发现患者出现置钉不良的状况,应该是因为凸侧截骨合拢后神经根在不同程度上受压或者是牵拉所导致的。因为患者产生的症状并不会对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都采取保守治疗的方法,在随访时全部患者都已恢复正常。
截骨区血肿压迫是手术后短期之中非计划再手术的主要原因。当发现接骨区血肿混合自体植骨粒对脊髓形成压迫,就要开展手术[2]。当手术之后短期内出现了肌力下降等等情况,若是采取保守治疗无效后需要尽早的实现手术探查,帮助患者尽快的将神经功能恢复。
在治疗中,胸腔积液也是常常出现的一种并发症。对于中等量以下,并且没有明显气胸的胸腔积液,都可以通过静脉实现白蛋白等补充,可使其明显的减少,甚至是消失,可以不放置胸腔闭式引流。
3.3远期并发症
在此疾病治疗中,远期并发症主要为内固定失败、融合远端侧凸严重等等。此疾病患者的局部椎弓根相对来讲较小。并且,还有着很大一部分患者为儿童。所以,一些患者只能运用3.2/3.5mm颈后路内固定系统。同时,在颈椎以及胸椎移行区会运用各种直径的连接棒。因此,其内固定的强度不高,失败率自然也更高。颈胸段侧凸固定节段相对来讲短,多数患者的年龄不大。所以,融合远端侧凸多有进展趋势,以支具治疗控制。一些患者正处于成长阶段,身高较低,在手术中会考虑其发育,导致明显的失代偿表现出现。所以,不能运用过于短的节段的融合。若是担忧成长期儿童的生长,可运用颈胸段融合结合远端生长棒这一矫形方法。
参考文献:
[1]钱维明,成雯雯.强直性脊柱炎重度脊柱后凸畸形患者行截骨矫形术的体位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8,53(09):1047-1049.
[2]陈正香,张晓玲,陈琳,曾雪梅.后路全脊椎切除截骨矫形术后神经功能的评估和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5,50(05):567-569.
关键词:颈胸段;先天性脊柱畸形;截骨术
先天性脊柱畸形一般情况下大多在胸段、腰腹段出现,很少在颈胸段发生。虽然在这一阶段出现先天性脊柱畸形的情况较少,但因为其畸形与头、肩等较为接近。所以,即便是很小的畸形角度也会导致外观畸形的产生。比如,两肩之间高度不一。并且,在这一节段也更容易造成神经压迫等产生。所以,在临床中,对于在颈胸段出现的先天性脊柱畸形,需要尽可能早的采取手术方式予以干预。而且,因节段位置独特,在手术过程中所面临的风险较大,难度较高。同时,并发症发生的可能较高。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于本院就诊的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20例,其中男性与女性分别为11例、9例。在手术前,对所有患者进行全面检查,明确患者脊柱以及脊髓发育的状况。
1.2方法
在手术前都采用CT对畸形区域的椎体以及椎弓根形态、结构实现三维重建,也实现实际数据的测量。手术都在全身麻醉以及气管插管下开展,运用俯卧位。也都运用徒手置钉的方法。
1.3统计学方法
在本研究中,利用SPSS20.0软件实现对数据的整理以及分析。
2.结果
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的影像学参数具体见表1。
3.讨论
3.1治疗效果与安全性
先天性颈胸段脊柱畸形在发病率角度来讲,相较于胸段、胸腰段较低。但,因为此节段和头颈部位以及肩部较为接近,使其更容易出现显著的外观畸形情况。并且,由于颈胸段椎管容积小,畸形会对患者产生神经损害。在这一部分开展对病人的手术,无论是在难度还是风险上,都很大。通过本研究中的20例先天性颈胸段脊柱畸形患者的手术情况分析,都成功完成后路三柱截骨矫形手术,6例患者合并术前神经功能损害相对较高,但在术后随访中得以改善。3例患者在手术之后出现凸侧上肢神经症状,通过保守治疗的方式患者都已经得以恢复,并没有出现永久性的神经并发症。在本研究发现,采取后路三柱截骨矫形手术治疗的有效率较高。
颈胸段脊柱畸形手术还有着椎弓根螺钉置钉不良的风险。通过有关研究发现,T1与T2椎体置钉的失误为28.6%、18.2%[1]。相较于其他的节段胸椎,其失误率偏高。同时,随着术中导航系统的不断发展,一些学者认为运用导航可以将胸椎椎弓根螺钉置入的精准度提高。在本研究中,在手术前都运用数字骨科系统对于术区椎弓根有效的测量以及分析,并通过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医生采取徒手置钉。所以,在手术后,并未发现因为置钉不良所导致的相应症状。
3.2近期并发症与处理方法
对于颈胸段先天性脊柱畸形病人采取后路三柱截骨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神经系统并发症是较为严重的一种后果。出现这一并发症可能是因为置钉失误、操作不当等导致。在本研究中,3例患者出现凸侧上肢麻木的情況,发生率相对较高。但是,在手术后病人都未出现神经电生理监测阳性报警,术后通过CT检查并没有发现患者出现置钉不良的状况,应该是因为凸侧截骨合拢后神经根在不同程度上受压或者是牵拉所导致的。因为患者产生的症状并不会对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都采取保守治疗的方法,在随访时全部患者都已恢复正常。
截骨区血肿压迫是手术后短期之中非计划再手术的主要原因。当发现接骨区血肿混合自体植骨粒对脊髓形成压迫,就要开展手术[2]。当手术之后短期内出现了肌力下降等等情况,若是采取保守治疗无效后需要尽早的实现手术探查,帮助患者尽快的将神经功能恢复。
在治疗中,胸腔积液也是常常出现的一种并发症。对于中等量以下,并且没有明显气胸的胸腔积液,都可以通过静脉实现白蛋白等补充,可使其明显的减少,甚至是消失,可以不放置胸腔闭式引流。
3.3远期并发症
在此疾病治疗中,远期并发症主要为内固定失败、融合远端侧凸严重等等。此疾病患者的局部椎弓根相对来讲较小。并且,还有着很大一部分患者为儿童。所以,一些患者只能运用3.2/3.5mm颈后路内固定系统。同时,在颈椎以及胸椎移行区会运用各种直径的连接棒。因此,其内固定的强度不高,失败率自然也更高。颈胸段侧凸固定节段相对来讲短,多数患者的年龄不大。所以,融合远端侧凸多有进展趋势,以支具治疗控制。一些患者正处于成长阶段,身高较低,在手术中会考虑其发育,导致明显的失代偿表现出现。所以,不能运用过于短的节段的融合。若是担忧成长期儿童的生长,可运用颈胸段融合结合远端生长棒这一矫形方法。
参考文献:
[1]钱维明,成雯雯.强直性脊柱炎重度脊柱后凸畸形患者行截骨矫形术的体位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8,53(09):1047-1049.
[2]陈正香,张晓玲,陈琳,曾雪梅.后路全脊椎切除截骨矫形术后神经功能的评估和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5,50(05):567-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