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第三部分“课程设计思路”中指出:“语文课程应继承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注重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重视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在实践中领悟文化内涵和语文应用规律。”这些标准对于我们的语文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语文课要“用课文来教语文”选择和确定有效的教学目标,以学生为本,严格按照儿童认识的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来确定。我觉得要体现课程标准的理念,我们就要结合教材,不断实践,不仅要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人文熏陶,更要凭借文本语言培养学生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关键词:课文;语文;教学
一、发现教材的教学价值,帮助学生逐步发展语言能力
作为语文教师必须把握语文课程的性质,抓住学习语言的核心。使得语文教学由“人文唱主角”向“语言为中心”转变。在教学中凸显学习语言这一中心。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每个例子彰显的是作者对语言的驾驭和情感的表达。我们要发现教材的教学价值,如文章中有特色的词语,富有特色的句子,文中重点表达的语言表达细节,有特色的典型段落等,都是我們关注的点,帮助学生逐步发展语言能力。
我们当老师的首先要找准学段目标,把握教材的语言特点,从教材中找准语言训练点,设计教程。有意识地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交融,促进读写结合。将作文教学与课内的阅读教学整合,以课文内容为写作素材,把语言形式的运用于课文的理解有机整合,揉看,听,思与一体,融读,说,写于一炉。
如《田忌赛马》这篇文章。在了解内容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浏览课文找到两次描写赛马的段落,读中思考,读中比较,发现表达上的不同。他们会发现,虽然都是写赛马,第一次赛马用了一个自然段一笔带过三场比赛,第二次把三场比赛分段来写,用了五个自然段,更加详细。为什么作者要这样安排呢?结合全文,学生发现,为了突出主要人物的足智多谋,胸有成竹,所以在孙膑指挥的第二场比赛时,写得较为细致,从而学会取舍,突出重点人物,突出重点内容,做到详略得当。
《生死攸关的烛光》一课,文章的结构特点鲜明 。首先它运用了悬念法。(文章开始部分通过藏情报等描写,设置了悬念:藏好的情报是否会暴露呢?引发读者强烈的好奇心,故意不急于揭开疑团,直到最后才揭开悬念,写出结局。)而且文章情节一波三折——(伯诺德夫人藏情报于蜡烛中,德国军官点燃蜡烛;夫人熄灭蜡烛,德国军官再点燃;杰克想办法移走蜡烛,军官夺回;杰奎琳设法拿走蜡烛,蜡烛熄灭,最终保全情报)。结构上的特点(巧设悬念,一波三折)是本文的独特之处。因而在学习时,可以引导学生初步学习、了解一些文章构思方面的特点,帮助学生掌握文章的结构特点,学习结构表达的方法,学会构思,为写作奠定基础。
二、设计有梯度的教学环节,帮助学生丰厚表达经验
语文是一种交际工具、思维工具和文化传承工具,对它的掌握始终不能脱离语言的工具性,重视语言训练是语文学习的必经之路,而设计有梯度的教学环节,帮助学生丰厚表达经验。《沙漠玫瑰》一课,对于沙漠玫瑰的复活过程作者进行了细致的描写和刻画。我让学生在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围绕“创造性地复述课文”安排了三次表达练习:第一次采用了填空的方式予以引导复数,以降低表达难度。第二次借助图片进行复述,这需要学生在懂的基础上运用自己积累的语言。第三次,实现创造性复述。采用“提取信息—重组表达—内化运用”的方式,促使学生在复述中将“文本语言”转化为“运用语言”。这一过程既有语言的习得,也有内容的理解。实现了从理解到会运用的转化,有效促进学生语言发展。有梯度、逐层升入的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要在语言文字中走个来回
张志公先生认为,阅读教学要从整体出发,最后在回到整体,带领学生在语言文字中走一个来回。因此,我们的语文教学,在初读课文时,要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文本,了解文本大意。组织学生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边读边想,课文写了什么内容。上课开始,给学生充分的读书和思考的时间,对整篇课文有初步的把握,把课文读熟在深入学习。教学中要删繁就简,突出重点,结合学段目标,针对重点内容,做到环节落实,非重点内容以读代讲。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有步骤的渗透科学方法教育,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学会运用各种手段获取信息,对学习内容、过程和方法进行反思,提升学习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我们只有以课文为例子,用课文来教语文,培养学生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才能真正凸显语文课程的特点。
作者简介:李敏,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教师发展中心。
关键词:课文;语文;教学
一、发现教材的教学价值,帮助学生逐步发展语言能力
作为语文教师必须把握语文课程的性质,抓住学习语言的核心。使得语文教学由“人文唱主角”向“语言为中心”转变。在教学中凸显学习语言这一中心。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每个例子彰显的是作者对语言的驾驭和情感的表达。我们要发现教材的教学价值,如文章中有特色的词语,富有特色的句子,文中重点表达的语言表达细节,有特色的典型段落等,都是我們关注的点,帮助学生逐步发展语言能力。
我们当老师的首先要找准学段目标,把握教材的语言特点,从教材中找准语言训练点,设计教程。有意识地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交融,促进读写结合。将作文教学与课内的阅读教学整合,以课文内容为写作素材,把语言形式的运用于课文的理解有机整合,揉看,听,思与一体,融读,说,写于一炉。
如《田忌赛马》这篇文章。在了解内容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浏览课文找到两次描写赛马的段落,读中思考,读中比较,发现表达上的不同。他们会发现,虽然都是写赛马,第一次赛马用了一个自然段一笔带过三场比赛,第二次把三场比赛分段来写,用了五个自然段,更加详细。为什么作者要这样安排呢?结合全文,学生发现,为了突出主要人物的足智多谋,胸有成竹,所以在孙膑指挥的第二场比赛时,写得较为细致,从而学会取舍,突出重点人物,突出重点内容,做到详略得当。
《生死攸关的烛光》一课,文章的结构特点鲜明 。首先它运用了悬念法。(文章开始部分通过藏情报等描写,设置了悬念:藏好的情报是否会暴露呢?引发读者强烈的好奇心,故意不急于揭开疑团,直到最后才揭开悬念,写出结局。)而且文章情节一波三折——(伯诺德夫人藏情报于蜡烛中,德国军官点燃蜡烛;夫人熄灭蜡烛,德国军官再点燃;杰克想办法移走蜡烛,军官夺回;杰奎琳设法拿走蜡烛,蜡烛熄灭,最终保全情报)。结构上的特点(巧设悬念,一波三折)是本文的独特之处。因而在学习时,可以引导学生初步学习、了解一些文章构思方面的特点,帮助学生掌握文章的结构特点,学习结构表达的方法,学会构思,为写作奠定基础。
二、设计有梯度的教学环节,帮助学生丰厚表达经验
语文是一种交际工具、思维工具和文化传承工具,对它的掌握始终不能脱离语言的工具性,重视语言训练是语文学习的必经之路,而设计有梯度的教学环节,帮助学生丰厚表达经验。《沙漠玫瑰》一课,对于沙漠玫瑰的复活过程作者进行了细致的描写和刻画。我让学生在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围绕“创造性地复述课文”安排了三次表达练习:第一次采用了填空的方式予以引导复数,以降低表达难度。第二次借助图片进行复述,这需要学生在懂的基础上运用自己积累的语言。第三次,实现创造性复述。采用“提取信息—重组表达—内化运用”的方式,促使学生在复述中将“文本语言”转化为“运用语言”。这一过程既有语言的习得,也有内容的理解。实现了从理解到会运用的转化,有效促进学生语言发展。有梯度、逐层升入的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要在语言文字中走个来回
张志公先生认为,阅读教学要从整体出发,最后在回到整体,带领学生在语言文字中走一个来回。因此,我们的语文教学,在初读课文时,要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文本,了解文本大意。组织学生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边读边想,课文写了什么内容。上课开始,给学生充分的读书和思考的时间,对整篇课文有初步的把握,把课文读熟在深入学习。教学中要删繁就简,突出重点,结合学段目标,针对重点内容,做到环节落实,非重点内容以读代讲。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有步骤的渗透科学方法教育,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学会运用各种手段获取信息,对学习内容、过程和方法进行反思,提升学习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我们只有以课文为例子,用课文来教语文,培养学生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才能真正凸显语文课程的特点。
作者简介:李敏,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教师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