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阐述了涡阳县实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取得的成效,针对当前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对策,包括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强技能培训;加大人才引进力度;落实人员待遇;出台政策,鼓励发展农技服务组织等方面内容,以期建立适合新形式要求的农技推广服务体系,促进现代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健康、快速、稳定发展。
关键词 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成效;问题;对策;安徽涡阳
中图分类号 F32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8-0296-01
1 取得的成效
近年来,涡阳县加强以“小麦高产攻关”为主题的推广与服务活动,转化新型农业科技为现实生产力,促进小麦生产水平连年提升,连续7年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连续5年获得“全省小麦高产攻关先进县”称号。特别是近几年,2009年荣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标兵,2010年实现全省第1个小麦平均单产超7 500 kg/hm2,全面实现5年规划预期目标,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积极贡献。攻关成绩斐然,得益于集成配套技术的落实、典型示范的带动、行政措施的推动、灵活机制的运用,其中最突出的关键技术是研究与推广。在技术研究上,涡阳县总结出以下五大技术:一是良种应用;二是测土配方施肥,包括前氮后移;三是土壤深耕深松;四是科学播种,包括精少量机播、拓宽行距、适期适墒播种、控播深等;五是病虫害综合防治。成果研究之后关键在于推广与应用,从培训到直接在田间地头指导,从种植到管理再到收获,每一个环节都有农技人员的参与[1]。
2 涡阳县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从2013年秋种起,涡阳县又开始新一轮攻关活动,能不能抓早、抓好,关键在农技人员,但农技推广体系建设仍存在薄弱环节:一是技术人员总量不足。涡阳县耕地面积13.13万hm2,农技人员202名,其中还包括管理人员,即每人要指导650 hm2土地,任务艰巨。二是知识更新慢。对技术人员培训力度不够强,没有真正让人才走出去再回来,没有把高新科技学以致用。三是人才结构断层[2-3]。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由于机构改革等问题,新的人才进入农技推广队伍微乎其微,涡阳县仅有农科所招聘2人,其他推广机构由于人员编制问题没有再进人。推广队伍目前面临年龄结构是以35岁以上中年人为主,35岁以下的几乎没有。即使再进人,年龄也在20岁左右,这样一来,就会出现15年的断档,情况堪忧。四是政府对农技人员重视仍然不够。政府列支农业科研经费太少,对农技推广建设投入不大;农技人员待遇仍然偏低;机构改革都是从农口开刀,2002年机构改革,涡阳县有农广校、农科所、改良站等单位被列入首批差补单位,但是自此以后没有第2批。
3 加强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的对策
3.1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办公条件和试验示范基地建设,保证农技人员工作有场所、服务有手段。强化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不断提高其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4]。此外,加大科技示范户培养力度,积极引导和鼓励大学生下乡支农和创业。
3.2 加强职业技能培训
鼓励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参加各种培训活动,并把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学习成果作为考核晋升的重要依据。通过各项措施,促进农技推广人员的知识和技术更新[5]。每年至少要有10 d左右的时间专门学习,异地研修,让农技人员“走出去”。
3.3 加大人才引进力度
针对当前人才引进出现的问题,制订人才引进措施,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加强与外界的交流力度,逐步改变人才断层。
3.4 落实人员待遇
根据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需要,将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的工作经费列入各级财政预算,并随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而同步增长,按照国家相关规定与标准,落实乡镇农技人员的各种待遇。
3.5 出台相关政策,促进农业发展
扶持并鼓励乡镇农技推广机构分流的人员领办民营农业科技推广组织和经营服务实体。鼓励和支持农产品行业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机构兴办基层农技推广组织,并建立定点联系制度,开展各类农技推广服务活动,加快农技推广格局的形成,为普及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提供科技支持,促进现代农业健康快速地发展[6-8]。
4 参考文献
[1] 吴立锋,李润霞,杨漂,等.加强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的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2(2):368-369.
[2] 田国华.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的几点建议[J].新疆农业科技,2012(1):38.
[3] 张世辉.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的几点建议[J].中国农技推广,2010(1):4-5.
[4] 汪恭礼.对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的几点建议[J].中国乡村发现,2012(3):39-42.
[5] 梁薇薇,贲显明,戴春红.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的几点建议[J].农民致富之友,2013(11):5.
[6] 关怀.关于新阶段县级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的几点思考[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4):83-84.
[7] 杨芳.对康乐县农技推广体系建设中的几点思考[J].甘肃农业,2013(4):53,59.
[8] 郑琼.我国农业推广体系建设的思路探讨[J].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9):32-33.
关键词 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成效;问题;对策;安徽涡阳
中图分类号 F32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8-0296-01
1 取得的成效
近年来,涡阳县加强以“小麦高产攻关”为主题的推广与服务活动,转化新型农业科技为现实生产力,促进小麦生产水平连年提升,连续7年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连续5年获得“全省小麦高产攻关先进县”称号。特别是近几年,2009年荣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标兵,2010年实现全省第1个小麦平均单产超7 500 kg/hm2,全面实现5年规划预期目标,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积极贡献。攻关成绩斐然,得益于集成配套技术的落实、典型示范的带动、行政措施的推动、灵活机制的运用,其中最突出的关键技术是研究与推广。在技术研究上,涡阳县总结出以下五大技术:一是良种应用;二是测土配方施肥,包括前氮后移;三是土壤深耕深松;四是科学播种,包括精少量机播、拓宽行距、适期适墒播种、控播深等;五是病虫害综合防治。成果研究之后关键在于推广与应用,从培训到直接在田间地头指导,从种植到管理再到收获,每一个环节都有农技人员的参与[1]。
2 涡阳县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从2013年秋种起,涡阳县又开始新一轮攻关活动,能不能抓早、抓好,关键在农技人员,但农技推广体系建设仍存在薄弱环节:一是技术人员总量不足。涡阳县耕地面积13.13万hm2,农技人员202名,其中还包括管理人员,即每人要指导650 hm2土地,任务艰巨。二是知识更新慢。对技术人员培训力度不够强,没有真正让人才走出去再回来,没有把高新科技学以致用。三是人才结构断层[2-3]。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由于机构改革等问题,新的人才进入农技推广队伍微乎其微,涡阳县仅有农科所招聘2人,其他推广机构由于人员编制问题没有再进人。推广队伍目前面临年龄结构是以35岁以上中年人为主,35岁以下的几乎没有。即使再进人,年龄也在20岁左右,这样一来,就会出现15年的断档,情况堪忧。四是政府对农技人员重视仍然不够。政府列支农业科研经费太少,对农技推广建设投入不大;农技人员待遇仍然偏低;机构改革都是从农口开刀,2002年机构改革,涡阳县有农广校、农科所、改良站等单位被列入首批差补单位,但是自此以后没有第2批。
3 加强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的对策
3.1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办公条件和试验示范基地建设,保证农技人员工作有场所、服务有手段。强化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不断提高其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4]。此外,加大科技示范户培养力度,积极引导和鼓励大学生下乡支农和创业。
3.2 加强职业技能培训
鼓励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参加各种培训活动,并把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学习成果作为考核晋升的重要依据。通过各项措施,促进农技推广人员的知识和技术更新[5]。每年至少要有10 d左右的时间专门学习,异地研修,让农技人员“走出去”。
3.3 加大人才引进力度
针对当前人才引进出现的问题,制订人才引进措施,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加强与外界的交流力度,逐步改变人才断层。
3.4 落实人员待遇
根据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需要,将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的工作经费列入各级财政预算,并随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而同步增长,按照国家相关规定与标准,落实乡镇农技人员的各种待遇。
3.5 出台相关政策,促进农业发展
扶持并鼓励乡镇农技推广机构分流的人员领办民营农业科技推广组织和经营服务实体。鼓励和支持农产品行业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机构兴办基层农技推广组织,并建立定点联系制度,开展各类农技推广服务活动,加快农技推广格局的形成,为普及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提供科技支持,促进现代农业健康快速地发展[6-8]。
4 参考文献
[1] 吴立锋,李润霞,杨漂,等.加强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的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2(2):368-369.
[2] 田国华.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的几点建议[J].新疆农业科技,2012(1):38.
[3] 张世辉.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的几点建议[J].中国农技推广,2010(1):4-5.
[4] 汪恭礼.对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的几点建议[J].中国乡村发现,2012(3):39-42.
[5] 梁薇薇,贲显明,戴春红.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的几点建议[J].农民致富之友,2013(11):5.
[6] 关怀.关于新阶段县级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的几点思考[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4):83-84.
[7] 杨芳.对康乐县农技推广体系建设中的几点思考[J].甘肃农业,2013(4):53,59.
[8] 郑琼.我国农业推广体系建设的思路探讨[J].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9):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