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曾经先后担任广东省汕头市三个基层检察院检察长的陈锡桐同志因罹患癌症,不幸去世。追悼会那天,市、区领导来了,村民代表来了,熟悉的部下同事来了,陌生的各界人士来了,曾经受到处理的老板也来了。在陈锡桐检察长遗体前,有的泪流满面,有的悲恸失声,有的扼腕叹息,有的久久不肯离去……数千名慕名而来向他告别的群众挤满了殡仪馆,原定1小时的追悼仪式进行了3个多小时!
为什么一名普普通通的领导干部,能赢得众多民心?一段仅仅56岁的短暂人生,何以带给人们如此大的心灵震撼?
陈锡桐曾写过这样一段话:“要把工作当成事业,把职权当成责任,把班子成员、干警当成兄弟,把院视为家,把自己当‘班长’。”他,用丹心和铁骨书写了三个精彩的人生等式。
职权等于责任
对于国有企业领导干部和农村基层干部的职务犯罪,陈锡桐同志坚持以大局为重,自觉破除单纯的业务观念,正确处理好打击与保护的关系,办案与稳定的关系,担负起企业发展和农村稳定的责任。2000年下半年,澄海区检察院在查办原澄海饲料厂有关干部贪污受贿时,很多人担心,检察机关查处该厂干部后,会直接导致该厂倒闭,危及全厂几百名职工就业岗位,不利于澄海经济发展大局。针对这一情况,该院充分考虑到该厂是当地的纳税大户,又是全省国有饲料行业仅有的几个盈利单位,一定要做到一边抓办案,一边抓生产,防止企业生产和销售滑坡。最后,该厂涉案的主要人员受到法律应有的制裁,同样也保证了该厂稳定经营,以实际行动顶住“查了一个案子,垮了一个企业”的舆论压力,实现了办理大案和维护稳定的双赢。
陈锡桐同志办案时心中总是装着人民群众。他常常深入基层,密切联系群众,把群众冷暖常装在心中,真是“有权不辱崇高使命,有位不失公仆之心。”澄海区蓬盛橄榄菜厂是一家有名的民营企业,蓬盛橄榄菜的品牌已经享誉国内以及东南亚各国。2002年,该厂的产品被不法分子大量假冒,即将销售到国内外,如果处理不及时,将会严重影响该厂产品的声誉。为保护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陈锡桐同志非常关注此案件,他迅速组织精干力量,冒着生命危险闯窝点、找证据,终于把制假者送上法庭。保护了知名品牌,维护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如何正确行使手中的权力,切实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负好责?这是许多官员疑惑的问题。“己不正焉能正人。”陈锡桐同志认为:要注重自身修养、培养良好的品行,一切从自身做起,从任何小事做起。1998年春节前夕,原升平区检察院立案侦查陈某贪污案,犯罪嫌疑人亲戚找人说情,他不为所动,要求办案人员秉公执法,陈某最终受到法律制裁。为保持检察官的人生正气,陈锡桐对家人也制定了“死板”的规矩。倘若家人触及到规章制度,一点也不含糊。清明时节,其弟提出借用他的单位配车,可他硬是不同意,其弟只好借朋友的车,载着他一起去扫墓;节假日里办私事,陈锡桐也从来不用公家车。就连妻子上班顺路,也不让她搭“顺风车”。相反,别人经常看到,这个县处级干部居然经常搭着儿子的摩托车外出办事。
干警等于兄弟
陈锡桐深深体会到,处理好“班长”与班子成员的关系,是体现“一把手”领导能力的重要方面。他提倡“把班子成员、干警当成兄弟,把院视为家,把自己当‘班长’。”工作中,他善于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努力造就一个“和谐型”的领导集体,使班子成员之间互相理解、真诚合作,形成全院“一盘棋”的工作格局。同时,他还善于引导班子成员增强“倍加顾全大局,倍加珍惜团结,倍加维护稳定”的高度责任感,尊重每一位班子成员的工作和意见,善于发挥每个班子成员的特长,使每个成员的聪明才干都能得到充分施展,领导班子就像一股扭着的绳子具有强大的凝聚力、亲和力。
对于普通干警,他坚持走群众路线,善于听取全体干警的建议,而不是搞“一言堂”。他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完善党内议事和决策机制,保证检令畅通,对事关全院检察工作发展大局、事关干警切身利益的事情,总是采取分层次、分阶段,加以区别对待。2000年开展“三讲”教育,陈锡桐同志组织在澄海区检察院全体干警开展献计献策活动,征求和收集了来自一线干警的意见和建议10多条。经党组分析研究,对有建设性的意见建议予以采纳,并转化为决策,推动了全院工作的向前发展;对于考虑不够细致的问题,则不轻易上党组会,待条件成熟、充分酝酿后再作决定;对于一些重大性、紧迫性的问题,意见相对集中并征得上级检察院、区委同意和支持的基础上,果断决策。正是这种以民为本、以人为本的科学方法,为陈锡桐工作过的三个基层检察院奠定了持续发展的思想基础、共同的奋斗目标。澄海检察院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检察院。
工作等于事業
在陈锡桐进入检察系统不到一年的时间,他的同事一直纳闷:中文科班出身的他不知在什么时候已成检察业务专家!他们哪里知道,为了尽快熟悉和掌握检察业务,他推掉了所有的交际应酬,所有节假日和业余时间都泡在书店和书房里,一头钻进了砖头般厚的法律书籍和艰深的法学理论中。他是新华书店的常客,每当新书发行,他都是第一个得到通知,成为第一批读者。凭着对知识的渴求、对检察工作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他克服了无数难以想象的困难,很快成为全市检察系统的业务专家。
陈锡桐热爱检察工作,尤其珍惜每一次参加上级组织的学习培训机会,作为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的重要渠道,舍得下功夫搞好学习。如在1999年3月至6月到国家检察官学院进修学习和2002年8月至10月到广东省检察官培训中心,参加检察官续职培训期间,做到学习认真,善于思考,使自身的理论素质、业务水平、领导能力得到稳步提升。
在进行理论学习的同时,陈锡桐十分注重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致用。不断改进工作作风,调整工作思路,敢于改革创新。他经常带着问题深入基层村居,在澄海区检察院工作5年期间,他的足迹遍及该区213个自然村中的109个,加强与基层单位和人民群众的联系,倾听群众意见,及时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赢得群众的拥护。在业务工作实践中,积极探索符合检察特点的工作机制和办案机制。针对澄海各单位对检察机关的职能知之不多,信息反馈不及时的情况,他提出要破除“检察神秘论”的观点,大力推行检务公开,组织编印年度检务公开小册子和“检察提示”,宣传检察职能,让广大干部群众了解支持检察工作。
太多时间忙于检察工作和检察事务,这是陈锡桐为自己找到推延疾病治疗的唯一借口。1999年,他的脖子上就出现了一个指头大的小肿块,可他没有放在心上,仍一心扑在工作上。直到肿块恶化成了甲状腺瘤,脖子肿得碗口般粗,他仍不肯住院治疗,胡乱地吃些药,买来高领衣服遮住脖子,照样坚守在自己的岗位。2003年,由于肿块压迫,他连话都讲不出来,这才同意动手术,术后依然不顾忌医生的嘱咐,反而更加玩命似地工作。他记事本上记录日程安排最密集的时期,正是他病情急转直下的这段时间。看着他的健康每况愈下,他的妻子既心痛又心急,可是,他总有不容置疑的理由说服妻子:党员先进性教育、机构改革、执法规范化专项活动,……这些工作都离不开他。“等忙完这段再说吧。”每次,他都是用这句轻描淡写的托辞结束有关的争论。妻子多次到医院给他预定了各种各样的体检项目,填好体检表,连体检费都替他缴了。谁知,他连这点时间也挤不出。
2005年12月7日,陈锡桐的心脏停止了跳动。
从10月16日入院到12月7日去世,只有52天!专家说,陈锡桐是该院患有此类病人中存活最短时间的人。52天,他给了病魔太多太多肆虐的空间,他却没有给挽救自己生命留出足够的时间,医生甚至还来不及给他做完一个化疗的疗程!52天,他把太多太多的时间留给了他心爱的检察事业、留给了他深爱的人民群众,而留给他自己的时间却太少太少!
人物简介:陈锡桐,1949年9月生,男,汉族,中共党员,广东汕头市人,先后担任汕头市升平区、澄海市(区)、龙湖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党组书记。荣获全省优秀基层检察长和汕头市政法系统先进个人等称号。2005年12月7日,因病不幸去世,终年56岁。2006年5月省检察院追记陈锡桐同志个人一等功。2007年7月中共汕头市委追授陈锡桐同志为汕头市“模范共产党员”。
为什么一名普普通通的领导干部,能赢得众多民心?一段仅仅56岁的短暂人生,何以带给人们如此大的心灵震撼?
陈锡桐曾写过这样一段话:“要把工作当成事业,把职权当成责任,把班子成员、干警当成兄弟,把院视为家,把自己当‘班长’。”他,用丹心和铁骨书写了三个精彩的人生等式。
职权等于责任
对于国有企业领导干部和农村基层干部的职务犯罪,陈锡桐同志坚持以大局为重,自觉破除单纯的业务观念,正确处理好打击与保护的关系,办案与稳定的关系,担负起企业发展和农村稳定的责任。2000年下半年,澄海区检察院在查办原澄海饲料厂有关干部贪污受贿时,很多人担心,检察机关查处该厂干部后,会直接导致该厂倒闭,危及全厂几百名职工就业岗位,不利于澄海经济发展大局。针对这一情况,该院充分考虑到该厂是当地的纳税大户,又是全省国有饲料行业仅有的几个盈利单位,一定要做到一边抓办案,一边抓生产,防止企业生产和销售滑坡。最后,该厂涉案的主要人员受到法律应有的制裁,同样也保证了该厂稳定经营,以实际行动顶住“查了一个案子,垮了一个企业”的舆论压力,实现了办理大案和维护稳定的双赢。
陈锡桐同志办案时心中总是装着人民群众。他常常深入基层,密切联系群众,把群众冷暖常装在心中,真是“有权不辱崇高使命,有位不失公仆之心。”澄海区蓬盛橄榄菜厂是一家有名的民营企业,蓬盛橄榄菜的品牌已经享誉国内以及东南亚各国。2002年,该厂的产品被不法分子大量假冒,即将销售到国内外,如果处理不及时,将会严重影响该厂产品的声誉。为保护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陈锡桐同志非常关注此案件,他迅速组织精干力量,冒着生命危险闯窝点、找证据,终于把制假者送上法庭。保护了知名品牌,维护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如何正确行使手中的权力,切实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负好责?这是许多官员疑惑的问题。“己不正焉能正人。”陈锡桐同志认为:要注重自身修养、培养良好的品行,一切从自身做起,从任何小事做起。1998年春节前夕,原升平区检察院立案侦查陈某贪污案,犯罪嫌疑人亲戚找人说情,他不为所动,要求办案人员秉公执法,陈某最终受到法律制裁。为保持检察官的人生正气,陈锡桐对家人也制定了“死板”的规矩。倘若家人触及到规章制度,一点也不含糊。清明时节,其弟提出借用他的单位配车,可他硬是不同意,其弟只好借朋友的车,载着他一起去扫墓;节假日里办私事,陈锡桐也从来不用公家车。就连妻子上班顺路,也不让她搭“顺风车”。相反,别人经常看到,这个县处级干部居然经常搭着儿子的摩托车外出办事。
干警等于兄弟
陈锡桐深深体会到,处理好“班长”与班子成员的关系,是体现“一把手”领导能力的重要方面。他提倡“把班子成员、干警当成兄弟,把院视为家,把自己当‘班长’。”工作中,他善于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努力造就一个“和谐型”的领导集体,使班子成员之间互相理解、真诚合作,形成全院“一盘棋”的工作格局。同时,他还善于引导班子成员增强“倍加顾全大局,倍加珍惜团结,倍加维护稳定”的高度责任感,尊重每一位班子成员的工作和意见,善于发挥每个班子成员的特长,使每个成员的聪明才干都能得到充分施展,领导班子就像一股扭着的绳子具有强大的凝聚力、亲和力。
对于普通干警,他坚持走群众路线,善于听取全体干警的建议,而不是搞“一言堂”。他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完善党内议事和决策机制,保证检令畅通,对事关全院检察工作发展大局、事关干警切身利益的事情,总是采取分层次、分阶段,加以区别对待。2000年开展“三讲”教育,陈锡桐同志组织在澄海区检察院全体干警开展献计献策活动,征求和收集了来自一线干警的意见和建议10多条。经党组分析研究,对有建设性的意见建议予以采纳,并转化为决策,推动了全院工作的向前发展;对于考虑不够细致的问题,则不轻易上党组会,待条件成熟、充分酝酿后再作决定;对于一些重大性、紧迫性的问题,意见相对集中并征得上级检察院、区委同意和支持的基础上,果断决策。正是这种以民为本、以人为本的科学方法,为陈锡桐工作过的三个基层检察院奠定了持续发展的思想基础、共同的奋斗目标。澄海检察院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检察院。
工作等于事業
在陈锡桐进入检察系统不到一年的时间,他的同事一直纳闷:中文科班出身的他不知在什么时候已成检察业务专家!他们哪里知道,为了尽快熟悉和掌握检察业务,他推掉了所有的交际应酬,所有节假日和业余时间都泡在书店和书房里,一头钻进了砖头般厚的法律书籍和艰深的法学理论中。他是新华书店的常客,每当新书发行,他都是第一个得到通知,成为第一批读者。凭着对知识的渴求、对检察工作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他克服了无数难以想象的困难,很快成为全市检察系统的业务专家。
陈锡桐热爱检察工作,尤其珍惜每一次参加上级组织的学习培训机会,作为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的重要渠道,舍得下功夫搞好学习。如在1999年3月至6月到国家检察官学院进修学习和2002年8月至10月到广东省检察官培训中心,参加检察官续职培训期间,做到学习认真,善于思考,使自身的理论素质、业务水平、领导能力得到稳步提升。
在进行理论学习的同时,陈锡桐十分注重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致用。不断改进工作作风,调整工作思路,敢于改革创新。他经常带着问题深入基层村居,在澄海区检察院工作5年期间,他的足迹遍及该区213个自然村中的109个,加强与基层单位和人民群众的联系,倾听群众意见,及时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赢得群众的拥护。在业务工作实践中,积极探索符合检察特点的工作机制和办案机制。针对澄海各单位对检察机关的职能知之不多,信息反馈不及时的情况,他提出要破除“检察神秘论”的观点,大力推行检务公开,组织编印年度检务公开小册子和“检察提示”,宣传检察职能,让广大干部群众了解支持检察工作。
太多时间忙于检察工作和检察事务,这是陈锡桐为自己找到推延疾病治疗的唯一借口。1999年,他的脖子上就出现了一个指头大的小肿块,可他没有放在心上,仍一心扑在工作上。直到肿块恶化成了甲状腺瘤,脖子肿得碗口般粗,他仍不肯住院治疗,胡乱地吃些药,买来高领衣服遮住脖子,照样坚守在自己的岗位。2003年,由于肿块压迫,他连话都讲不出来,这才同意动手术,术后依然不顾忌医生的嘱咐,反而更加玩命似地工作。他记事本上记录日程安排最密集的时期,正是他病情急转直下的这段时间。看着他的健康每况愈下,他的妻子既心痛又心急,可是,他总有不容置疑的理由说服妻子:党员先进性教育、机构改革、执法规范化专项活动,……这些工作都离不开他。“等忙完这段再说吧。”每次,他都是用这句轻描淡写的托辞结束有关的争论。妻子多次到医院给他预定了各种各样的体检项目,填好体检表,连体检费都替他缴了。谁知,他连这点时间也挤不出。
2005年12月7日,陈锡桐的心脏停止了跳动。
从10月16日入院到12月7日去世,只有52天!专家说,陈锡桐是该院患有此类病人中存活最短时间的人。52天,他给了病魔太多太多肆虐的空间,他却没有给挽救自己生命留出足够的时间,医生甚至还来不及给他做完一个化疗的疗程!52天,他把太多太多的时间留给了他心爱的检察事业、留给了他深爱的人民群众,而留给他自己的时间却太少太少!
人物简介:陈锡桐,1949年9月生,男,汉族,中共党员,广东汕头市人,先后担任汕头市升平区、澄海市(区)、龙湖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党组书记。荣获全省优秀基层检察长和汕头市政法系统先进个人等称号。2005年12月7日,因病不幸去世,终年56岁。2006年5月省检察院追记陈锡桐同志个人一等功。2007年7月中共汕头市委追授陈锡桐同志为汕头市“模范共产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