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班级文化对于打造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尤其重要。班主任可以从班级主题教育活动、班级日常管理与教育的制度文化、班风建设的精神文化等方面入手,创建出一种积极、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
一、在班级主题教育活动中探索“从经典走向经常”的主题文化
结合“新基础教育”要求,以班级主题教育活动模式的改革为切入点开展研究。
(一)根据学生发展需求来制定班级主题活动计划
叶澜教授指出:教育“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要研究学生,了解当代儿童的生存状态”。班主任应打破往常等待学校布置任务的惯例,结合“新基础教育”班级建设要求,从向学生调查入手,主动进行班队主题教育活动的改革。
(二)根据学生发展规律来开展班队主题教育活动
将班队主题教育活动作为促进学生成长的一个个台阶,注重系列化和整体化。班级主题活动不仅是解决问题的钥匙,更是学生成长的平台,使他们知道做人与做学问的道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仅要让个体进步,更要让整个集体得到成长。
二、在日常班级管理中建立“提高学生生活质量”的制度文化
通过新基础教育的理论学习与实践探索,我们意识到对班级的管理对学生的管理必须从原来“硬性”的规范发展为一种“软性”文化,以注重“物性”的管理发展为关注“人性”的管理。
以往有的班级大多数学生处于“被管理”的被动地位。这样学生大多游离于班级管理和活动策略之外,对班中发生的事情缺乏主人意识、缺乏感情和班集体荣誉感,甚至出现有些学生故意破坏班级秩序,违反班级纪律等现象。事实上学生己经具有很多经验与知识,一旦他们能真正参与班级管理,班级管理效果将成倍提高,班级发展将获得强大的动力。让每个学生都参与班级的管理活动,对于培养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和提高自尊心、自信心、发挥学生的创造性、独立性以及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实施“小干部轮换制”“一日班主任制”
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特长爱好,自己应聘岗位,之后每月一次考核,定期轮换。开学初,班级岗位采取自己“选岗竞聘”的方法,学生大多都自愿报名,有的怕岗位落选,竟报了几个岗位。班主任对全班岗位工作通盘考虑后,适当进行协调。
(二)建立“班级岗位负责制”
“班级岗位”是让小学生独立承担并负责任务的活动,定期轮换及时总结。它丰富了管理角色,使管理角色多样化,让更多的学生在集体中承担责任,服务群体,发展自身。由于岗位都是学生自愿报名的,有的还是通过竞争得到的,学生们格外尽责。学生们在管理中增长了才干,培养了能力。
三、在班风建设中营造“上进、和谐、自觉”的精神文化
一个上进、和谐、自觉的班集体,随时熏陶感染着集体中的每一个成员,起着唤醒精神与锤炼意志的作用。个别成员的不良行为不易萌发,而好的行为可经常得到强化,是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个性充分发展的良好微环境。
(一)建立共同愿景,激励奋发上进的追求
设计班徽、班级口号。班徽作为群体心愿的象征,班级奋斗的象征。班级口号,把奋斗的目标巧妙的生动的用孩子们自己的语言呼唤出来。
创作有特色的“班歌”,增强集体凝聚力。鼓励学生自己自己创作,班主任老师、音乐老师帮助整理、修改,并添上了曲谱。创作成功后,学生又会快乐地去唱,会感受到班歌所蕴含的内在力量,会激发自己为集体贡献力量的热情。
(二)通过逐层体验,培养自觉积极的纪律
自觉积极的纪律不仅指学生对纪律的认识,更重要的还包括学生执行纪律的积极体验以及遵守纪律的行为意向。
1.让学生体验集体认可的喜悦与不认可的苦恼
每个班级,都有个别同学会成为“不受欢迎的人”或者“被遗忘的角落”,在“新基础教育”理念的实践中,如何让“每一个学生都挺起胸来走路”,是班集体建设的关键。如有位同学,由于一次又一次的撒谎,导致同学不信任他,他也渐渐自卑起来,疏远了集体。老师就留意挖掘他的闪光点,发现他平时特别尊重老师,就在全班面前给予肯定。这孩子受到表扬后,抬起头来,开始正视自己的缺點,又在老师与家长的帮助下,改掉了说大话的坏习惯,终于重新成了同学的好朋友。
2.让学生体验超越自我,比翼起飞的欢乐
马卡连柯说:“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集体的动作,集体的表情,集体的信念。”他特别强调“纪律是集体的美”,认为自觉纪律既能美化集体的内在,即集体的思想道德面貌和心理品质,又能美化集体的外表,包括集体的言论、活动等,即班级形象。
我们努力创设教育情境,让学生在纪律实践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如有的班级根据实际把重点放在对学科学习的引导上,就运用小组集体评分的“捆绑式竞赛”方式,把学习知识与遵守纪律联系起来,使学生认识到纪律是保证学好的前提,而小组成员之间的互相督促,步调一致,也是获得成功的保证。当组内有人因违反纪律而拖后腿时,集体就会发出“警告”,主动帮助。
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体验或失败的教训,我们要引导学生正确归因,认识自己成功过程中的内在付出和外在帮助,使他们认识到成功既来自自己的努力,也来自他人协助,暗示学生:不要忘记每一个帮助自己获得成功的人,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要靠大家的支持,竞争才会有更多的成功把握。这样就不会产生成功后的“唯我独上”的优越感。同时引导学生认识取得成功的分量,是小成功还是大成功,是中间成功还是终点成功,是与弱者竞争还是在强手如林中竖起成功之旗。这样,学生在享受成功的同时,更加珍惜成功,并愈加重视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准备再次争取成功。这样集体与个体,无论在顺境还是在逆境中,都会奋发向上,积极有为的。
总之,班级文化对于学校整体、班级整体和每一个个体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让每一个学生在团结和谐、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中努力学习快乐成长。
一、在班级主题教育活动中探索“从经典走向经常”的主题文化
结合“新基础教育”要求,以班级主题教育活动模式的改革为切入点开展研究。
(一)根据学生发展需求来制定班级主题活动计划
叶澜教授指出:教育“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要研究学生,了解当代儿童的生存状态”。班主任应打破往常等待学校布置任务的惯例,结合“新基础教育”班级建设要求,从向学生调查入手,主动进行班队主题教育活动的改革。
(二)根据学生发展规律来开展班队主题教育活动
将班队主题教育活动作为促进学生成长的一个个台阶,注重系列化和整体化。班级主题活动不仅是解决问题的钥匙,更是学生成长的平台,使他们知道做人与做学问的道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仅要让个体进步,更要让整个集体得到成长。
二、在日常班级管理中建立“提高学生生活质量”的制度文化
通过新基础教育的理论学习与实践探索,我们意识到对班级的管理对学生的管理必须从原来“硬性”的规范发展为一种“软性”文化,以注重“物性”的管理发展为关注“人性”的管理。
以往有的班级大多数学生处于“被管理”的被动地位。这样学生大多游离于班级管理和活动策略之外,对班中发生的事情缺乏主人意识、缺乏感情和班集体荣誉感,甚至出现有些学生故意破坏班级秩序,违反班级纪律等现象。事实上学生己经具有很多经验与知识,一旦他们能真正参与班级管理,班级管理效果将成倍提高,班级发展将获得强大的动力。让每个学生都参与班级的管理活动,对于培养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和提高自尊心、自信心、发挥学生的创造性、独立性以及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实施“小干部轮换制”“一日班主任制”
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特长爱好,自己应聘岗位,之后每月一次考核,定期轮换。开学初,班级岗位采取自己“选岗竞聘”的方法,学生大多都自愿报名,有的怕岗位落选,竟报了几个岗位。班主任对全班岗位工作通盘考虑后,适当进行协调。
(二)建立“班级岗位负责制”
“班级岗位”是让小学生独立承担并负责任务的活动,定期轮换及时总结。它丰富了管理角色,使管理角色多样化,让更多的学生在集体中承担责任,服务群体,发展自身。由于岗位都是学生自愿报名的,有的还是通过竞争得到的,学生们格外尽责。学生们在管理中增长了才干,培养了能力。
三、在班风建设中营造“上进、和谐、自觉”的精神文化
一个上进、和谐、自觉的班集体,随时熏陶感染着集体中的每一个成员,起着唤醒精神与锤炼意志的作用。个别成员的不良行为不易萌发,而好的行为可经常得到强化,是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个性充分发展的良好微环境。
(一)建立共同愿景,激励奋发上进的追求
设计班徽、班级口号。班徽作为群体心愿的象征,班级奋斗的象征。班级口号,把奋斗的目标巧妙的生动的用孩子们自己的语言呼唤出来。
创作有特色的“班歌”,增强集体凝聚力。鼓励学生自己自己创作,班主任老师、音乐老师帮助整理、修改,并添上了曲谱。创作成功后,学生又会快乐地去唱,会感受到班歌所蕴含的内在力量,会激发自己为集体贡献力量的热情。
(二)通过逐层体验,培养自觉积极的纪律
自觉积极的纪律不仅指学生对纪律的认识,更重要的还包括学生执行纪律的积极体验以及遵守纪律的行为意向。
1.让学生体验集体认可的喜悦与不认可的苦恼
每个班级,都有个别同学会成为“不受欢迎的人”或者“被遗忘的角落”,在“新基础教育”理念的实践中,如何让“每一个学生都挺起胸来走路”,是班集体建设的关键。如有位同学,由于一次又一次的撒谎,导致同学不信任他,他也渐渐自卑起来,疏远了集体。老师就留意挖掘他的闪光点,发现他平时特别尊重老师,就在全班面前给予肯定。这孩子受到表扬后,抬起头来,开始正视自己的缺點,又在老师与家长的帮助下,改掉了说大话的坏习惯,终于重新成了同学的好朋友。
2.让学生体验超越自我,比翼起飞的欢乐
马卡连柯说:“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集体的动作,集体的表情,集体的信念。”他特别强调“纪律是集体的美”,认为自觉纪律既能美化集体的内在,即集体的思想道德面貌和心理品质,又能美化集体的外表,包括集体的言论、活动等,即班级形象。
我们努力创设教育情境,让学生在纪律实践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如有的班级根据实际把重点放在对学科学习的引导上,就运用小组集体评分的“捆绑式竞赛”方式,把学习知识与遵守纪律联系起来,使学生认识到纪律是保证学好的前提,而小组成员之间的互相督促,步调一致,也是获得成功的保证。当组内有人因违反纪律而拖后腿时,集体就会发出“警告”,主动帮助。
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体验或失败的教训,我们要引导学生正确归因,认识自己成功过程中的内在付出和外在帮助,使他们认识到成功既来自自己的努力,也来自他人协助,暗示学生:不要忘记每一个帮助自己获得成功的人,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要靠大家的支持,竞争才会有更多的成功把握。这样就不会产生成功后的“唯我独上”的优越感。同时引导学生认识取得成功的分量,是小成功还是大成功,是中间成功还是终点成功,是与弱者竞争还是在强手如林中竖起成功之旗。这样,学生在享受成功的同时,更加珍惜成功,并愈加重视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准备再次争取成功。这样集体与个体,无论在顺境还是在逆境中,都会奋发向上,积极有为的。
总之,班级文化对于学校整体、班级整体和每一个个体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让每一个学生在团结和谐、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中努力学习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