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干眼病因及其临床治疗的研究

来源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we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是治疗白内障的主流手术方式,具有微创、手术时间短、对眼内组织创伤少以及术后视功能恢复好等优点,但临床上发现有一定数量的患者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干眼,干眼患者因泪膜不稳定可降低术后视觉质量,若诊治不及时甚至可形成角膜疤痕、导致角膜溃疡。因此掌握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后干眼症发生原因,并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对提升患者术后视觉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至关重要。本研究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干眼症的发生因素及临床治疗做一综述,旨在为日后临床预防、治疗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干眼症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干眼症;人工泪液;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非甾体抗炎
  【中图分类号】R77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10--01
  白内障是临床常见眼科疾病之一,指的是因透明晶状体出现混浊或颜色改变而造成的视觉障碍性病症,以渐进性无痛性视物模糊、视力降低、视物重影等为主要临床表现[1]。近年来,白内障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全球患病率在5%~34%,中国患病率在10%~30%[2]。近年来,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因微创、安全性、术后恢复快等在临床得以广泛应用,已成为治疗白内障的主流术式,可有效恢复患者视力、视觉相关功能。但术后不少患者出现眼干涩、异物感、烧灼感等干眼症状,对患者视觉质量造成一定影响[3]。因此针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干眼症需尽早明确病因,并给予一定的防治措施,以促进眼表修复,提升患者視觉质量和生活质量。鉴于此,本文就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干眼病因及其临床治疗的研究做一综述。
  1 白内障乳化术后干眼病因
  张迪梅、张淑美[4]研究显示,对98例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患者进行分析,结果得出,不同角结膜疾病史、睑板腺功能障碍、合并糖尿病均是导致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干眼症发生的危险因素。由上述得出,白内障乳化术后干眼发生原因主要包括治疗因素、患者因素。
  1.1 治疗因素
  白内障患者围术期需使用一系列药物,其中包括抗生素滴眼液、散瞳药物、表面麻醉药物等,上述药物本身及其中防腐剂均可能会对泪膜脂质层造成一定破坏,对眼表上皮细胞亦具有一定毒性作用,进而增加术后发生与加重干眼的风险;超声乳化手术会改变术前眼表表面光滑度,对眼表上皮、泪腺之间的界面张力平衡状态造成影响,从而降低泪膜稳定性,引起术后干眼症[5];超声乳化术中超声高频探头震动产生的能量会震碎晶状体,以便吸除,但超声乳化过程中超乳针头的高频振动、前房内晶状体碎块对内皮细胞的撞击等均可能会对角膜内皮细胞造成损伤,进而造成角膜基质水肿,并累及角膜上皮、泪膜,最终致术后干眼发生。
  1.2 患者因素
  白内障以老年人群最为多见,患者常伴多种慢性病症,其中以糖尿病最为常见,糖尿病对睑板腺功能的影响较明显,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发展,睑板腺的分泌功能会不断下降[6]。同时糖尿病可造成角膜知觉减退,瞬目减少,从而增加干眼发生风险;部分老年患者术前即有轻度干眼,但早期干眼隐匿性较强往往被忽视,若术前未能及时治,术后干眼可能加重;高血脂、睑脂黏度异常可引起睑板腺脂质成分改变,破坏泪膜稳定性,增加干眼发生风险;同时部分患者常伴睑板腺功能障碍(MGD),以睑板腺导管阻塞或睑板腺分泌物质或量发生改变为主要临床表现,对泪膜脂质层严重影响,促使泪液蒸发加快,造成术后持续存在干眼症状和体征。
  2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干眼的临床治疗
  2.1人工泪液治疗干眼
  目前临床常见人工泪液主要包括聚乙二醇、丙烯酸酯、玻璃酸钠等,建议选用不含防腐剂的人工泪液。其中聚乙二醇可有效地改善患者主观症状,有利于重塑泪膜,对角膜进行润滑并产生一定的保护作用;丙烯酸酯可对患者眼表损伤进行修复,以此促进泪膜脂质层恢复;而玻璃酸钠与泪液成分相当,其具有良好的伸缩性、粘滞性、耐受性等,可显著延长泪膜破裂时间 (BUT),以此加强泪膜稳定性。同时玻璃酸钠与玻璃体、房水等组织具有较强的生物相容性,可使眼角长期保持湿润,进而增强泪膜稳定性。阮余霞、王永力、孙念[7]等人,对280例实施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具有干眼症状患者分别给予常规干预、聚丙烯酸治疗、聚乙二醇治疗以及玻璃酸钠治疗,结果显示,给予患者使用含有玻璃酸钠成分的人工泪液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2.2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 治疗干眼
  rhEGF是一种多功能细胞生长因子,主要是由53个氨基酸组成,其可有效促进角膜上皮修复,且经过促进DNA、RNA与羟脯氨酸合成,与引导角膜上皮细胞重获增殖,进而加快创口愈合,提升损伤修复质量。陈玉红[8]等人研究显示,对82例白内障术后干眼患者分别给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以及联合rhEGF凝胶治疗,结果显示,在人工泪液治疗基础上加以rhEGF具有良好的临床价值,可改善患者泪膜稳定性与眼液基础分泌量。
  2.3非甾体类抗炎药治疗干眼
  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是一种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可有效抑制白内障术后非感染性炎症反应,对白内障摘除术后干眼有一定治疗作用。双氯芬酸钠可有效抑制脂氧化酶直接阻止白三烯合成,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强效抗炎药物。普拉洛芬是丙酸类非类固醇抗炎药物,除抗炎作用外,其相较于其他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对角膜上皮损伤更轻。李妍、陈佩卿、陈子和[9]等人研究显示,对122例白内障手术患者分别给予普拉洛芬、溴芬酸钠、双氯芬酸钠滴眼液,结果显示,双氯芬酸钠滴眼液对缓解白内障术后干眼作用优于其他两种药物。需要注意的是,非甾体类抗炎药可能会导致角膜上皮损伤愈合减慢,甚至可能使角膜融解[10-11],因此对于合并干眼的患者应注意避免单独使用。
  2.4促泪液分泌药物:
  地夸磷索钠是一种二核苷酸衍生物,主要通过激活结膜上皮细胞、杯状细胞的P2Y2受体来提升细胞内的钙离子浓度,从而促进患者自身泪液及粘蛋白的分泌,同时可对泪膜起到稳定作用,对术后干眼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12]。   3 小结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是治疗白内障的主要方式之一,可提升患者视力,改善其生活质量,但受诸多因素影响,术后干眼有一定发病率,其中包括治疗因素与患者因素,需引起足够重视。因此针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干眼患者需给予一定的治疗措施,以缓解干眼症状,促进患者预后恢复。目前针对白内障超聲乳化术后干眼治疗,临床多采取人工泪液、rhEGF、非甾体类抗炎药、促泪液分泌药物等药物来治疗,以促使干眼患者术后恢复。未来临床可进一步增加样本数量、延长研究时间等,以深入研究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干眼病因及其临床治疗方式。
  参考文献:
  [1]尤冉,王军,韩钰,等.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两种人工泪液对干眼的疗效比较[J].中华眼科杂志,2017,53(6):445-450.
  [2]吴志勇,方箴军,李玉梅.透明角膜隧道切口超声乳化摘除术治疗白内障的疗效及对SDES评分和BUT的影响[J].国际眼科杂志,2021,21(3):417-420.
  [3]陈岚,陈绪攀,袁媛.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发生干眼症的危险因素调查分析[J].贵州医药,2019,43(6):952-954.
  [4]张迪梅,张淑美.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干眼症患者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1,40(10):1749-1752.
  [5]符正汉,张凤妍.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泪膜稳定性与视觉质量的相关性[J].医药论坛杂志,2021,42(6):86-89.
  [6]张洁,赵勇,王雁.白内障术后发生干眼的影响因素[J].国际眼科杂志,2020,20(7):1171-1174.
  [7]阮余霞,王永力,孙念,等.不同人工泪液治疗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干眼症[J].国际眼科杂志,2017,17(9):1705-1708.
  [8]陈玉红,何莲,刘作颖.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干眼症患者泪膜稳定性、泪液基础分泌量的影响[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21,18(1):162-165.
  [9]李妍,陈佩卿,陈子和,等.三种非甾体抗炎药物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围手术期的应用研究[J].中华眼科医学杂志(电子版),2020,10(2):103-109.
  [10]WOLF EJ, KLEIMAN LZ, SCHRIER A. Nepafenac-associated corneal melt.[J]. Journal of cataract and refractive surgery,2007,33(11):1974-1975.
  [11]KHALIFA YM, MIFFLIN MD. Keratitis and corneal melt with ketorolac tromethamine after conductive keratoplasty.[J]. Cornea,2011,30(4):477-478.
  [12]Zhao X,xia S,Chen Y.Comparison of the efficacy between topical diquafosol and artificial tears in the treatment of dry eye following cataract surgery:a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J].Medicine(Baltimore).2017,96(39):e8174.
其他文献
摘要: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是当前临床上最为常见的骨科疾病,临床表现比较多。大部分患者可以通过非手术治疗,缓解基本的症状,如果此治疗方式无效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因此,需要对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临床治疗方式进行综合性研究和分析,进而不断完善治疗方案。  关键词:退行性;腰椎滑脱症;临床研究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10--01  研究人员发现,退行性
期刊
【中图分类号】R17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10--01  感冒、腹泻和发烧可以说是医院门诊的常见病了,虽然一般情况下对人体的伤害不大,但也会影响我们的正常生活,所以也有必要对其进行预防:  一、感冒的防治措施  (一)感冒的预防  1、体育健身:秋冬时节在室外适度练拳、散步、做操、打球、习剑,可提高身体御寒能力,防止感冒的发生。  2、饮用姜茶:以生
期刊
摘要:目的 通过对423例产后新生儿溶血实验结果分析,研究不同母婴血型组合HDN检出率差异,以及新生儿性别不同HDN检出率;方法 对423例可疑HDN新生儿进行产后溶血实验检测,分别采用试管法盐水法对母婴ABO血型及Rh血型进行鉴定,以及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新生儿游离实验、新生儿放散实验均采用试管抗人球法;采用统计学进行X2检验计算,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共检出HDN阳性260例
期刊
【中图分类号】R25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10--01  近些年来,因为中风导致偏瘫的患者是越来越多,此病不但给患者自身带来了非常严重的痛苦和折磨,还给家人带来了很大的心理压力与痛苦。为此,家人为了帮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都会采用康复治疗。但是在康复治疗的过程中,很多人都是选错了方法,所以不但不会对患者起到康复的作用,反而还加重了病情,给患者带来了更大的
期刊
摘要:新生儿发生黄疸主要与其体内血清胆红素代谢异常相关,新生儿黄疸具有较高发病率,不利于患儿健康成长。临床治疗主要包括中医疗法、西医疗法以及中西医结合疗法,根据相关实验研究显示,联合使用中医疗法与西医疗法治疗新生儿黄疸效果更加确切。本文对新生儿黄疸的治疗研究进展进行讨论,现作一综述,具体内容如下。  关键词:新生儿黄疸;治疗方法;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R722.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期刊
摘要:支原体肺炎,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而常规的西药治疗,通常会引起较多不良反应,因此,需要寻找一种更好的治疗方法。中医药治疗支原体肺炎,近年来经过诸多临床研究被证实临床效果较好。因此,笔者再次收集相关资料,对其治疗效果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中医药;支原体肺炎;现状  【中图分类号】R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10--01  引言:随着空气质量的下降,呼吸系
期刊
摘要:中医药在全国范围内受到广大人民群众和医生的认可,并且在国际上也获得了众多好评。尤其在这次新冠疫情防治工作中,中医药在我国各地新冠疫情的防治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通过众多的成功防疫案例证明,中医药类产品在此次新冠疫情防控狙击战中,治疗效果明显,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各中医药物中,京万红风精油香薰疗法,入选了《武汉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中医药居家预防推荐方案》,以其有效的防疫功能,为广大人民群众
期刊
摘要:目的 总结分析情景式健康教育及护患沟通在泌尿外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泌尿外科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均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给予情景式健康教育及护患沟通,对比两组患者护理依从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实施情景式健康教育及护患沟通:①成立健康教育护理小组:加强护士
期刊
摘要:目的对我院终末病案进行质量控制检查,以便了解我院病案质量,助推我院医疗水平和服务水平。方法抽查2021年1月到2021年6月出院病案615份进行终末质控,把发现的问题记入Excel表中进行归纳汇总。结果共有缺陷病案170份,总缺陷率27.64%,总缺陷项955项,其中病案首页缺陷177项,占总缺陷的18.53%,平均每份病案5.61个错误,单项否决病案150份,占总缺陷的15.70%。结论缺
期刊
摘要:目的 分析中药调剂差错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探讨改进策略。方法 从本院中药房2018年1月~2020年12月中的差错处方中抽取60份,分析差错原因与影响因素,探讨改进措施。结果 中草药处方差错原因包括医师处方问题、药师工作态度、药师专业知识欠缺、上错药斗等。中成药处方差错原因主要包括医师处方问题、药品包装类似、药名类似、药品剂量出错、药师工作态度等。相关差错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调配出错、审方出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