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加强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管理措施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BIN00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城市化进程的推动之下,我国的建筑业获得较大的进步,于此同时,高层建筑勃然兴起,高层建筑在设计以及施工之上同传统建筑相比有一定的难度,本文笔者结合近些年的施工经验分析了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措施。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TU97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由于当前高层建筑的兴建,有效的解决了居住用地的问题,而且有效的提高了人们生活的水平,所以加强高层建筑施工具有较为重要的现实意义。但由于高层建筑垂直高度较高,而且结构较为复杂,在施工中,随着楼层的增加,施工难度也随之提升,并且在施工中存在很大的风险,如果没有先进的施工技术提供保障,很难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同时在高层建筑施工中,脚手架的搭建、诸多现代化的施工设备的应用、各种交叉施工的进行,各个环节施工的复杂性,都为施工增加了较大的难度。所以为了有效的确保高层建筑施工的质量,需要对各个环节的施工质量,则需要严格按照相关的规范要求来进行施工,确保施工技术的不断完善,增强施工的有效性和实效性,为工程的顺利完工创造有利的条件。
  1、高层建筑的特点
  高层建筑是整个城市建筑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与其相对应的超高层建筑甚至可以成为某个城市的标志,然而,就这种标志性高层建筑而言,其在实际的建设施工中却因为高层建筑自身特点的影响而出现一些特点,而这些特点实际上是相对于普通的建筑施工而言的,一般来说,高层建筑施工是高强度和连续的,而且整个高层建筑结构的复杂性实际决定了其工程量大、施工工序多、工种配合复杂的特性。此外,整个建筑施工的周期较长、工期要求却短,而且其所需要的基础也深,安全系数要求也较高。当然,其还包括有高空作业多、垂直运输量大;层数多、高度大,安全防护要求高;结构装修、防水质量要求严格,技术复杂;平行流水作业、立体交插作业多,机械化作业程度高等特点。
  2、关于高层建筑施工环节的探究
  一般来说,受到高层建筑自身性质的影响,其施工的时间是比较长的,以年为施工周期单位。为了满足当下的建筑工程的需要进行施工周期的控制是非常必要的,进行其施工结构的优化,保证施工周期的缩短。在高层建筑建筑结构优化过程中,进行各种施工模式的协调是非常必要的。在高层建筑的建设过程中,现浇混凝土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环节,需要我们进行模板的合理选择,进行主体结构工期的缩短,实现其成本的控制。在高层建筑建设过程中,要进行基础埋置深度的控制,从而提升其整体的稳定性,要保证地基埋置深度的合理性。一般来说,地基埋置深度不宜小于建筑物高度的1/12;采用桩基时,不宜小于建筑物高度的1/15,桩的长度不计算在埋置深度内,至少应有一层地下室。因此,一般埋深至少在地面以下5m。超高层建筑的基础埋置深度甚至达20m以上。深基础施工,地基处理复杂。尤其是在软土地基,基础施工方案有多种选择,对造价和工期影响很大。研究解决各种深基础开挖支护技术,是高层建筑施工的重点之一。由于高层建筑工程比较大,其工程项目环节比较多,涉及的单位比较多,工种比较广泛,需要我们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做好积极的设计、准备,实现施工环节各个程序的协调。这又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中,在此过程中,建筑工程的设计环节、准备环节、施工环节的协调是非常必要的,也要积极做好高层建筑的施工环节,保证组织程序、管理程序等的协调。
  3、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措施
  3.1、高层建筑施工中的裂缝控制技术
  由于高层建筑施工会专门注意建筑结构断面因为突变而带来的应力集中问题,所以施工方非常重视对构造钢筋的配置工作,通过在砌体的无约束端上增设构造柱;对轻质墙体增设间隔距离小于3m的构造柱,并在建筑墙高的中部加设与墙体同宽的混凝土腰梁;在建筑内部隔气层、保温层这两方面进行合理的设置;在建筑内部预先留下的门窗、洞口上要重新使用钢筋混凝土进行加固工作,同时注意到建筑梁底砌筑的具体要求;在外墙面需要留有分隔缝的合适位置上,应该设置永久性的伸缩缝。
  3.2、滑模施工法
  在某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应用滑模施工法,就是将高度为1.2m左右的滑升模板在建筑物底部,围绕着墙、柱以及梁进行组装。组装完成后,向模板内不断地分层进行混凝土的浇筑,继而将模板用液压提升设备进行提升,一直滑升到需要浇筑的高度为止。这种施工方法构造较为简单,施工的进度安排较快,机械化程度普遍较高。滑模滑升可以分为初升、正常滑升以及末升。某大厦,其地上为56层超高层建筑,地下为两层,总高度达到21120m,总的面积大于13.5万m2,为混凝土筒中筒结构。工程采用滑模施工法。在准备初升之前,先进行试升,具体做法如下:在浇筑完混凝土3~4小时之后,将所有的千斤顶试升,同时升起约为5cm,没有出现塌落、与模板粘结、滑升困难等情况,表示可以进行初升。之后,从现有标高开始起滑,用“滑二浇一”的方法进行施工。在剪力墙和框架柱之上,密肋梁下200mm高度这个范圍内采用一般的滑模方法进行施工。同步滑升框架柱和剪力墙,等混凝土浇筑到框架梁底标高处,再解除框架柱和滑升模板的连接。当模板的上口处滑动到了框架梁底下800mm处的时候,将框架梁底模板进行支架,同时随着滑模的上升,绑扎框架梁底部的钢筋。在梁滑模进行的同时,对上一层模板高度内的柱、墙面钢筋进行绑扎,在完成混凝土的浇筑后,再继续将上一层的浇筑和滑模完毕。此高层建筑一次滑模面积达到2300m2,其滑模施工技术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3.3、建筑幕墙施工技术要点
  简单来说,建筑幕墙是建筑物不承重的外墙护围,通常由幕墙面板如玻璃和支承结构如玻璃肋组成。建筑幕墙集外观装饰、采光、保温等功能于一身而广受青睐,因此在高层建筑中也得到了越来越多地应用。然而,建筑幕墙的结构也较为复杂,一方面,其自身要能够承载自然界的负荷,即要能够经受风吹雨打;另一方面,建筑幕墙作为建筑施工的一个部分,如很多面板材料的施工主架都是在主体建筑的结构上进行的,因此,建筑幕墙的施工也要保证其与整体建筑的和谐统一。因此,要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就必须掌握好幕墙施工的要点:首先,从施工设计的角度看,一方面要更新幕墙设计理念,提高专业设计人员的素质,从而适应新时代建筑设计的新要求;另一方面也要保证幕墙设计与建筑物设计的统一性。其次,从具体实施环节看,要保证幕墙施工与主体施工的同时性,笔者认为可以实现流水作业,科学合理地安全施工时间,保证工程量的正常完成。以广州中信大厦为例,其采用的是玻璃幕墙,施工流程大致分为三个部分,即施工前测量、检查,安装预埋线;施工中制作安装隐壁结构,做好玻璃幕面板安装,施工后对幕墙进行清洁及验收。总之,幕墙施工要确保完整性与统一性。
  3.4、高层建筑施工中的钢结构技术
  应该根据高层建筑自身的设计理念、特点采取施工措施和手段。我们在钢结构的吊装、焊接、安装、拆除和测控等方面上都有着严格的要求,由于高层建筑需要使用全钢结构来建造建筑外框的框架,并借助核心墙、斜撑和钢梁连接这几个方面来保持高层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整体性,然后再由钢板的铺设、混凝土的浇筑等后续工作来加固高层建筑整体的结构。
  4、结语
  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形势下,各种新技术、新材料广泛的应用到建筑施工中,有效的提升了施工技术和工程质量。在高层建筑中,因为其垂直距离较高,所以受到的影响因素较多,要从多个方面综合考虑施工技术,保证建筑的施工质量。在高层建筑施工中,一定要做好安全管理工作,为施工的顺利进行创造有利的环境。根据工程的特点,加强对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制定完善的施工管理体系,提高施工技术水平,加强现场施工管理,确保工程在预定的工期内优质高效的完工。
  参考文献
  [1]宗剑雄.浅析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及措施[J].科技致富向导,2013,18:388+398.
  [2]何启林.如何提高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效率[J].企业技术开发,2014,05:163+167.
  [3]张广智.超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门窗,2013,09:148.
  [4]赵志勇.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管理措施[J].江西建材,2014,02:282.
  [5]徐蓉蓉.高层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评价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3.
其他文献
基于物联网技术内涵、主要架构现状以及发展趋势探讨其在工业信息化发展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对提升工业企业信息化发展水平,创设显著的物联网技术效益有积极有效的促进作用。
摘要: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历来被建筑行业所关注,而且是恒久不变的话题。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涉及到很多方面,例如包工程、监督工程、验收工程、管理工程等,这些方面都存在或多或少的漏洞,有待进一步完善,因此,只有进行综合管理才能尽量减少因施工过程而带来的损失。基于此,本文就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质量与安全管理进行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房屋建筑;质量;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C9
期刊
摘要: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其是确保建筑工程项目有序展开的前提以及保证,其对于提升建筑工程的质量也有一定的决定意义,本文笔者结合近些年的施工经验分析了当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措施。  关键词:建筑施工;质量管理;有效性;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工程项目质量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含义。狭义的工程质量是指工程符合业主需要而具备的使用功能,这一概念强调的是工程的实体质量。广义的
期刊
介绍了成都世茂城住宅小区的规划及建筑设计方面的特点。规划上以以人为本为设计之魂,通过与传统的“四菜一汤式”规划布局方案相对比,介绍了组团式整体布局这一新型规划设计
摘要:贵州松河煤业发展有限公司松河西井煤矿12煤层平均厚度为5.2m,开采时采用分层开采。在回采上分层时沿采面铺设金属网形成人工假顶,减少了顶板悬露面积,缩短了空顶时间,减少了顶顶的下沉量,和不均匀沉降,保持了顶板的相对完整性,解决了下分层采煤工作面因顶板破碎而发生的漏顶及冒顶等方面的问题,确保了采面的安全、高效回采。  关键词:分层开采顶板管理人工假顶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 A  贵
期刊
摘要:分别研究分析几种调制晶体(电光晶体、磁光晶体、弹光晶体和声光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推导出要比较全面的研究晶体的情况,就要将晶体看成同时承受一系列外界作用而同时在许多方面作出响应的一个整体,综合考虑各种效应及其之间的相互耦合相互联系。  关键词:调制晶体;电光晶体;磁光晶体;弹光晶体;声光晶体  中图分类号:07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2)0120015-01
期刊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的不断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日益成为现代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当前,不少地方正把加快推进高新技术产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瞄准国际科技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