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前我国农村金融服务难以满足新农村建设发展的需要,农业发展的资金“瓶颈”制约严重。本文结合当前农村金融面临的困境及其成因,对完善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提出了一些基本思路。
[关键词]多元化;时效性;农村金融体系
[中图分类号]F3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0)40-0073-02
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农村金融的要求
1.1 新农村建设需要大量银行资金投入
农村建设的关键是资金的投入,据国家统计局和国家发改委的初步测算,到2020年,我国新农村建设将需要新增加资金15万亿~20万亿元,平均每年需要投入资金约1.5万亿元。
1.2 农村金融需求多元化
农村金融需求的多元化发展主要表现为:一是农村金融需求从生存性需求向生产性转变。从需求主体上看,从个体或者单一农户转向种养大户、个体工商户、乡镇企业。二是农村需求由农业生产需求向工业生产需求转变。三是农村公共事业的金融需求逐步增加。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全面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农村住房和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农村教育和培训、医疗保健等公共项目对资金的需求量逐步增加。
1.3 新农村建设需要农村金融服务的现代化与创新化
城乡一体化进程必然引发对农村金融服务更高层次的需求,将会提出金融服务手段、设备现代化的要求,以与城镇化的农民收入和消费水平相适应。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为特点的新兴农业迅速发展,金融需求周期延长。规模化种养业、专业化技能型生产对贷款的需求越来越大,农村的种养大户、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等农业产业化经营对资金的需求快速增加。农业产业化带来的产业链条的延长使得需求从生产环节延伸到产、供、销的各个环节,这类金融需求的出现大大延长了资金的需求周期。随着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层次的推进和提高,对资金和金融服务的需求更加迫切,将刺激农村金融需求的分化。因此,要求面向农村地区提供服务的农村金融机构不断适应农民需求的新变化,积极创新现代化金融服务产品和手段。
1.4 农民存钱意识增强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的增加,农民手中的流动资金越来越多,农民存款理财的意识逐渐增强,但由于知识水平有限,许多农民不会使用银行的各种服务,需要与之相匹配的金融机构相适应。在农村的服务功能弱化,金融机构和资金需求者间的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沟通机制不畅,使现有农村金融不能有效满足现实中农村金融的多层次需求。为此,需要构建有效的多层次的农村金融体系,以促进农业经济快速发展。
2 构建多层次的农村金融体系是解决农村困境的有效途径
2.1 建立灵活经营的村镇银行
村镇银行的优点体现在特定的市位和经营机制上:决策链条短、反应迅速、经营灵活。村镇主要针对农村,主营零售业务,而且面向农村资金需求者融模分散、小额、个性化的特点开展业务,这将有利于缓解“三相关”的资金需求。可用资金全部用于当地农村经济建设,发款要先充分满足县域内农户、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本地市场吸收的资金主要运用于本地市场,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
2.2 在全国各地推行“粮食银行”
近年来,一些农民打下粮食后,没有急着装进自家粮仓,而是存入了附近的“粮食银行”。“粮食银行”的出现让广大农民真切感受到了方便和实惠,深受广大粮农的青睐。“粮食银行”一方面不仅让农民省掉了平时晒粮的工夫,节省了储存空间,实现粮食的整存零取。另一方面还能保值增值,存粮户可静观粮价涨跌,适时售粮,根据需要,直接提取现金或者随时结算余粮。
2.3 创新农村资金互助社运作机制
农村资金互助社是指经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由乡镇、行政村农民和农村小企业自愿入股组成,为社员提供存款、贷款、结算等业务的社区互助性银行业金融业务。农村资金互助社实行社员民主管理,以服务社员为宗旨,谋求社员共同利益。这种形式的设立是限定于社员内部有偿使用,对非社员进行控制性借贷,实行差别利率,这种依赖于地缘、亲情的设立形式有利于风险控制和管理。应该创新农村资金互助社运作机制,使其更好地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
2.4 规范其他民间非正规金融的发展
我国民间非正规金融形式主要有私人借贷、私人钱庄、典当行等。这些非正规金融在农村地区却也占有了相当大的规模,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农村生活和生产的需求缺口。
2.5 着力发展农村保险、建立存款保险制度,降低农村金融的系统性风险
发展农村保险事业,建立政策性和商业性农业保险体系,健全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加快建立农业再保险和巨灾风险分散机制,有效增强农业抵御和防范风险的能力,化解农村金融机构的信贷风险;建立农村金融机构存款保险制度,为商业性农村金融机构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
坚持农村金融体系的多样化,构建时效的农村金融体系,扩大农村金融服务和农村金融供给,不断满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求。
[关键词]多元化;时效性;农村金融体系
[中图分类号]F3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0)40-0073-02
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农村金融的要求
1.1 新农村建设需要大量银行资金投入
农村建设的关键是资金的投入,据国家统计局和国家发改委的初步测算,到2020年,我国新农村建设将需要新增加资金15万亿~20万亿元,平均每年需要投入资金约1.5万亿元。
1.2 农村金融需求多元化
农村金融需求的多元化发展主要表现为:一是农村金融需求从生存性需求向生产性转变。从需求主体上看,从个体或者单一农户转向种养大户、个体工商户、乡镇企业。二是农村需求由农业生产需求向工业生产需求转变。三是农村公共事业的金融需求逐步增加。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全面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农村住房和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农村教育和培训、医疗保健等公共项目对资金的需求量逐步增加。
1.3 新农村建设需要农村金融服务的现代化与创新化
城乡一体化进程必然引发对农村金融服务更高层次的需求,将会提出金融服务手段、设备现代化的要求,以与城镇化的农民收入和消费水平相适应。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为特点的新兴农业迅速发展,金融需求周期延长。规模化种养业、专业化技能型生产对贷款的需求越来越大,农村的种养大户、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等农业产业化经营对资金的需求快速增加。农业产业化带来的产业链条的延长使得需求从生产环节延伸到产、供、销的各个环节,这类金融需求的出现大大延长了资金的需求周期。随着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层次的推进和提高,对资金和金融服务的需求更加迫切,将刺激农村金融需求的分化。因此,要求面向农村地区提供服务的农村金融机构不断适应农民需求的新变化,积极创新现代化金融服务产品和手段。
1.4 农民存钱意识增强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的增加,农民手中的流动资金越来越多,农民存款理财的意识逐渐增强,但由于知识水平有限,许多农民不会使用银行的各种服务,需要与之相匹配的金融机构相适应。在农村的服务功能弱化,金融机构和资金需求者间的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沟通机制不畅,使现有农村金融不能有效满足现实中农村金融的多层次需求。为此,需要构建有效的多层次的农村金融体系,以促进农业经济快速发展。
2 构建多层次的农村金融体系是解决农村困境的有效途径
2.1 建立灵活经营的村镇银行
村镇银行的优点体现在特定的市位和经营机制上:决策链条短、反应迅速、经营灵活。村镇主要针对农村,主营零售业务,而且面向农村资金需求者融模分散、小额、个性化的特点开展业务,这将有利于缓解“三相关”的资金需求。可用资金全部用于当地农村经济建设,发款要先充分满足县域内农户、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本地市场吸收的资金主要运用于本地市场,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
2.2 在全国各地推行“粮食银行”
近年来,一些农民打下粮食后,没有急着装进自家粮仓,而是存入了附近的“粮食银行”。“粮食银行”的出现让广大农民真切感受到了方便和实惠,深受广大粮农的青睐。“粮食银行”一方面不仅让农民省掉了平时晒粮的工夫,节省了储存空间,实现粮食的整存零取。另一方面还能保值增值,存粮户可静观粮价涨跌,适时售粮,根据需要,直接提取现金或者随时结算余粮。
2.3 创新农村资金互助社运作机制
农村资金互助社是指经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由乡镇、行政村农民和农村小企业自愿入股组成,为社员提供存款、贷款、结算等业务的社区互助性银行业金融业务。农村资金互助社实行社员民主管理,以服务社员为宗旨,谋求社员共同利益。这种形式的设立是限定于社员内部有偿使用,对非社员进行控制性借贷,实行差别利率,这种依赖于地缘、亲情的设立形式有利于风险控制和管理。应该创新农村资金互助社运作机制,使其更好地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
2.4 规范其他民间非正规金融的发展
我国民间非正规金融形式主要有私人借贷、私人钱庄、典当行等。这些非正规金融在农村地区却也占有了相当大的规模,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农村生活和生产的需求缺口。
2.5 着力发展农村保险、建立存款保险制度,降低农村金融的系统性风险
发展农村保险事业,建立政策性和商业性农业保险体系,健全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加快建立农业再保险和巨灾风险分散机制,有效增强农业抵御和防范风险的能力,化解农村金融机构的信贷风险;建立农村金融机构存款保险制度,为商业性农村金融机构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
坚持农村金融体系的多样化,构建时效的农村金融体系,扩大农村金融服务和农村金融供给,不断满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