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人生如梦,梦想是帆,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梦,但我们同属于一个国家,所以每个人的梦又与国家民族兴衰荣辱紧密相连。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大型展览时,向全国人民发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政治宣言,中国梦不仅是一种时代的象征,更是哲学思想的体现,是认识与实践的统一。中国梦的探索历程及实现主体都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维方式。
关键词:中国梦;时代象征;哲学思维
中图分类号:D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7-0101-01
一、中国梦探索历程的曲折性与前进性体现了否定之否定规律
第一,哲学中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事物的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从形式上看,是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进;从内容上看,是自己发展自己,自己完善自己。实现“中国梦”是一个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的过程,恰如恩格斯所言:“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即认为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其中各个似乎稳定的事物同它们在我们头脑中的思想映像即概念一样,都处在生成和灭亡的不断变化中,在这种变化中,尽管有种种表面的偶然性,尽管有种种暂时的倒退,前进的发展终究会实现。”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和风险挑战前所未有。”因此,实现“中国梦”要准备走曲折的路,但通过全体人民共同努力就一定能够实现。
第二,习近平总书记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总书记关于中国梦的深情阐述,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强大的精神能量。“中国梦”里有“强国”也有“富民” “中国梦”里有期盼也有实干。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只有民族、国家全面科学发展,个人才能实现梦想。同样,只有每个人都充满激情,“中国梦”才够美丽,才够坚实。没有梦想的民族是可悲的,对美好梦想没有坚定不移,矢志不渝的追求,民族同样没有前途。习近平总书记在最近的几次讲话中既强调了实干兴邦,又强调要胸怀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
最后,否定之否定规律诏示我们由于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所以我们在实践中要坚持理想,坚定信心,经得起困难和挫折的考验。新中国成立60多年,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的一个个梦想成为现实,一个更加美丽的中国梦将在我们手中梦想成真!
二、中国梦是以广大人民群众为主体,并造福于全体人民的伟大理想。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观点,群众路线
第一,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
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牢记使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第二,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
中国梦是国家梦,民族梦和人民梦的有机统一。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是前提条件,人民幸福是最终目的。“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就是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人民群众是中国梦的主体。首先,国家民族是由每个个体的人民组成的。习近平说:“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要让每个中国人“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一起成长进步的机会。”这里说的三个“共同享有”就是人民群众是中国梦的主体的具体体现,就是实现中国梦所依靠的主体力量的充分体现。其次,从最终目的来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让广大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好,更加富强,人民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生活,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自然环境,使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逐步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人民共同富裕,实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成果与人民共享,造福于全体人民。可见,没有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就不是真正的中国梦。
最后,人民群众是实现中国梦的决定力量
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是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群众观点就是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背景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共同富裕确实是一项重大而艰巨的任务。在这个意义上说,中国梦是人类社会前所未有的一个崭新的梦。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紧紧依靠广大群众,攻坚克难,为实现中国梦冲破艰难险阻,扫清各种障碍;必须依靠广大人民开拓创新,建立创新型国家,用创新实现梦想。历史唯物主义告示我们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创造者。当今时代,知识经济不断创新,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梦的每一步设计和实现更离不开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更应该坚定不移的走群众路线。我们国家的梦想和人民的梦想是融为一体的,因此,我们不能让中国停留在理论的阐释和制度的设计上,而是要着眼于人民群众的最大需求,给人民群众以更多选择实现梦想的机会和空间,让人民群众更加自觉投入到中国梦的实现中。
作者简介:陈美珍,女,硕士研究生,江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关键词:中国梦;时代象征;哲学思维
中图分类号:D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7-0101-01
一、中国梦探索历程的曲折性与前进性体现了否定之否定规律
第一,哲学中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事物的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从形式上看,是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进;从内容上看,是自己发展自己,自己完善自己。实现“中国梦”是一个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的过程,恰如恩格斯所言:“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即认为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其中各个似乎稳定的事物同它们在我们头脑中的思想映像即概念一样,都处在生成和灭亡的不断变化中,在这种变化中,尽管有种种表面的偶然性,尽管有种种暂时的倒退,前进的发展终究会实现。”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和风险挑战前所未有。”因此,实现“中国梦”要准备走曲折的路,但通过全体人民共同努力就一定能够实现。
第二,习近平总书记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总书记关于中国梦的深情阐述,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强大的精神能量。“中国梦”里有“强国”也有“富民” “中国梦”里有期盼也有实干。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只有民族、国家全面科学发展,个人才能实现梦想。同样,只有每个人都充满激情,“中国梦”才够美丽,才够坚实。没有梦想的民族是可悲的,对美好梦想没有坚定不移,矢志不渝的追求,民族同样没有前途。习近平总书记在最近的几次讲话中既强调了实干兴邦,又强调要胸怀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
最后,否定之否定规律诏示我们由于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所以我们在实践中要坚持理想,坚定信心,经得起困难和挫折的考验。新中国成立60多年,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的一个个梦想成为现实,一个更加美丽的中国梦将在我们手中梦想成真!
二、中国梦是以广大人民群众为主体,并造福于全体人民的伟大理想。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观点,群众路线
第一,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
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牢记使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第二,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
中国梦是国家梦,民族梦和人民梦的有机统一。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是前提条件,人民幸福是最终目的。“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就是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人民群众是中国梦的主体。首先,国家民族是由每个个体的人民组成的。习近平说:“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要让每个中国人“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一起成长进步的机会。”这里说的三个“共同享有”就是人民群众是中国梦的主体的具体体现,就是实现中国梦所依靠的主体力量的充分体现。其次,从最终目的来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让广大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好,更加富强,人民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生活,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自然环境,使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逐步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人民共同富裕,实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成果与人民共享,造福于全体人民。可见,没有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就不是真正的中国梦。
最后,人民群众是实现中国梦的决定力量
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是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群众观点就是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背景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共同富裕确实是一项重大而艰巨的任务。在这个意义上说,中国梦是人类社会前所未有的一个崭新的梦。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紧紧依靠广大群众,攻坚克难,为实现中国梦冲破艰难险阻,扫清各种障碍;必须依靠广大人民开拓创新,建立创新型国家,用创新实现梦想。历史唯物主义告示我们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创造者。当今时代,知识经济不断创新,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梦的每一步设计和实现更离不开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更应该坚定不移的走群众路线。我们国家的梦想和人民的梦想是融为一体的,因此,我们不能让中国停留在理论的阐释和制度的设计上,而是要着眼于人民群众的最大需求,给人民群众以更多选择实现梦想的机会和空间,让人民群众更加自觉投入到中国梦的实现中。
作者简介:陈美珍,女,硕士研究生,江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