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主要是对市政道路养护技术和市政道路施工技术中常见问题的原因做了简要分析,希望能为以后的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市政道路;施工技术;问题处理
一、前言
我国市政道路施工虽然取得了飞速发展,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改进,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新时期,加强对市政道路施工技术要点的分析,对确保工程的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二、市政道路施工技术中常见问题的成因
1.自然方面的原因。因为道路是一种基础设施,不管是在什么样的自然环境下,人们对道路都是有需求的,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环境都有利于市政道路的维护。恶劣的环境会破坏路基,并且也不利于工作人员对道路进行日常保养。在自然方面能影响到市政道路的无非就是经常提到的自然地形、水文、地理三个大的方面,影响路基的自然因素有很多,不仅仅就是这三个,但是主要因素是这三个。地形能够影响到路基的设计,能影响到平面路线的选定,还有纵断面的设计。地质能对路基的稳定性产生重要的影响,在路基经过的地方,水文蒸发量、洪水位、泉水、层间水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路基的稳定性,如果这些情况处理不好的话就会影响到路基的正常维护,会导致路基出现各种问题。
2.勘察方面的原因。经常会因为条件上的限制,地质勘察点分布不均,还有相关工作人员提供的地质资料不齐全等,导致设计上的依据不够充分,经常出现像路基排水不完善等现象。还有时候会出现对填料的调查不仔细,导致取土坑内用于路基填筑的土石方不能满足规范要求;设计拟采取的软基处理方法不当,设计处理深度不够,达不到预期处理效果,也能够导致各种路基问题现象的出现。
3.施工技术方面的原因。如果陡坡路堤的地基没有进行相关的处理工作,容易引起路基的下滑;如果路基施工过程中没有按照科学的要求进行,路基施工排水就会不畅通;如果路基的填土压实度没有到要求的程度,填料含水量控制不严,压实质量差也会导致严重的问题;再就是路堤的填料上,填料不当,在使用性能不好的填料时候没有采取相对应的处理措施,都会让路基存在发生问题的隐患。
三、市政道路施工技术中常见问题的处治措施
1、市政道路路基、沟槽的回填土密实度不够
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直接影响市政道路路面的强度和稳定性,由于城市道路地下铺设很多管线,所以沟槽回填的密实度比较松。在道路路基的施工过程中,管线沟槽的回填是路基施工的核心部分,一旦回填土超厚回填。填土不符合要求,这些因素都容易导致沟槽的回填土密实度不达标。如果回填土的模式度不够,道路路基就可能会下沉,危及道路的安全使用。因此,在路基的施工过程中,工程师应该和施工人员做好技术交流,保证回填土的密实度符合规定。在路基的总宽度内,可以采用水平分层的方法回填沟槽,同时要留出台阶,保证台阶高度与压实厚度相一致;
2、市政道路路面的混凝土出现开裂、起砂的现象
混凝土在搅拌的过程中,由于水灰比例不合理,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表面的强度,导致水泥的稳定性不够,在施工完毕以后一经磨损后容易起砂。另外,在道路施工的过程中,由于收抹压完时间把握不准确,由于人为因素在混凝土表面洒水、维护不及时或者路面强度不够导致路面开裂。部分操作工人的操作规程缺乏规范化,混凝土搅拌时间没有按照规定执行,灰料搅拌不均匀,这些都是导致路面混凝土开裂、起砂的主要原因。因此,在道路施工的过程中,应该规范操作人员的操作流程,严格执行质量标准,合理控制水灰的比例,掌握面层抹压光的精确时间,在施工现场保证一定的库存量,确保水泥的稳定性。合理安排混凝土的养护时间,定期洒水,保证路面长期湿润。
3、市政道路的排水系统存在质量隐患
市政道路的管道基础条件比较差,导致出现不同程度的沉陷,局部积水现象比较严重,再加上管道材料质量差,抗渗透能力差,容易出现漏水。大部分雨水井都设在行车道上,这给回填密实带来一定的困难,不利于严实度的检查,井盖材质比较差,安装随意性太大,监管力度不够,严重影响正常使用的寿命。这要求施工人员必须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确保管道基础的强度和可靠性。在选择管道材质时,应尽量选择有质量保证的结构材料,避免选择表面有蜂窝麻面的管材。维护人员应该做好检查井的基层和垫层,避免井体下沉。在设计雨水井时,应尽量避免设在行车道上,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安装铁爬,保证市政道路的施工质量。
4、市政道路的辅助性设施安装不合理
盲道口的道板一般都突出于人行道路面,再加上质量差,道板经常出现脱落。由于检查井盖板面积比较大,安装比较困难,容易绊脚,因此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检查验收,不合格的必须返工,直到达标为止。针对于道板脱落的问题,这要求施工单位应在施工前特别要求施工人员注意此处,保证道路可靠、安全。众所周知,市政道路是城市规划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一种重要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总而言之,市政道路的建筑水平是衡量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的重要标准,也是城市化进程加快的重要标志,我们必须提高施工道路的质量水平,控制质量问题的出现,延长市政道路的使用寿命,提高道路自身的安全可靠性。
四、预防施工质量病害的措施
1、路基防治措施
在各项工程实施之前,施工单位要编写好施工组织设计,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难点和重要的环節加以说明,对于细节方面的问题清晰地标注出来,这样才能保证施工过程中不出现纰漏。对路基的防治我们要首先考虑,在沟槽回填和路基回填中,要使其厚度达到规范要求。地面建设中,对坡度能够做到严格控制,对混凝土进行合理的浇筑,还要对温度有足够的重视,如果混凝土拆模后发现有气泡等质量方面的问题应该及时处理,混凝土要避免暴晒,定期对它进行洒水,做好各方面的工作。
2、路面不平整防治措施
波浪,沥青撒布不均形成油垄,经过行车不断撞击而造成高低不平;壅包,面层较薄,以及面层与基层的粘结较差,容易产生此现象;坑槽,基层局部强度不足,在行车作用下容易生。防治措施:轻微的波浪可在热季采用强行压平的方法处治,严重的波浪则需用热拌沥青混合料填平。一般采取铲平的办法来处治壅包。坑槽处治的方法是将坑槽范围挖成矩形,槽壁应垂直,四周边线与路中心线垂直或平行,然后清除槽底旧料(基层或面层),如挖除基层,先处治基层,如基层完好,仅挖除面层,然后在基层和槽壁上喷洒或涂刷粘层沥青或者乳化沥青,最后在槽内铺筑沥青混合料,如原面层厚度大于7cm,应分层摊铺和碾压成型。沥青混合料一般采用与原路面相同的材料,混合料的配比和压实度应符合规范要求。
3、施工接缝处理不当防治措施
沥青路面的各种施工缝处,由于压实不足,容易产生台阶、裂缝、松散的现象。防治措施:纵横冷接缝必须按有关施工技术规范处理好,在摊铺新料前,须将已压实的路面边缘塌斜部分用切割机切除,切线顺直,侧壁垂直,清扫碎粒料后,涂刷粘层沥青,然后再摊铺新料;纵向接缝须采用合理的碾压工艺,在碾压纵向接缝时,压路机应先在已压实的路面上行走,碾压新铺层的10cm~20cm,然后压实新铺部分。
五、结束语
市政道路施工管理至关重要,因此,在工程的后续发展中,要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加强对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中存问题以及施工技术的重视,严格施工体系,促进市政道路工程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程海潜.《路基路面问题处治》.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0.
[2]马华堂.《道路工程问题分析与防治》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11.
[3]王红霞.《市政道路与路面养护》.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3.
[4]董秀梅.市政道路施工技术[J].机械管理开发,2010
【关键词】市政道路;施工技术;问题处理
一、前言
我国市政道路施工虽然取得了飞速发展,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改进,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新时期,加强对市政道路施工技术要点的分析,对确保工程的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二、市政道路施工技术中常见问题的成因
1.自然方面的原因。因为道路是一种基础设施,不管是在什么样的自然环境下,人们对道路都是有需求的,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环境都有利于市政道路的维护。恶劣的环境会破坏路基,并且也不利于工作人员对道路进行日常保养。在自然方面能影响到市政道路的无非就是经常提到的自然地形、水文、地理三个大的方面,影响路基的自然因素有很多,不仅仅就是这三个,但是主要因素是这三个。地形能够影响到路基的设计,能影响到平面路线的选定,还有纵断面的设计。地质能对路基的稳定性产生重要的影响,在路基经过的地方,水文蒸发量、洪水位、泉水、层间水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路基的稳定性,如果这些情况处理不好的话就会影响到路基的正常维护,会导致路基出现各种问题。
2.勘察方面的原因。经常会因为条件上的限制,地质勘察点分布不均,还有相关工作人员提供的地质资料不齐全等,导致设计上的依据不够充分,经常出现像路基排水不完善等现象。还有时候会出现对填料的调查不仔细,导致取土坑内用于路基填筑的土石方不能满足规范要求;设计拟采取的软基处理方法不当,设计处理深度不够,达不到预期处理效果,也能够导致各种路基问题现象的出现。
3.施工技术方面的原因。如果陡坡路堤的地基没有进行相关的处理工作,容易引起路基的下滑;如果路基施工过程中没有按照科学的要求进行,路基施工排水就会不畅通;如果路基的填土压实度没有到要求的程度,填料含水量控制不严,压实质量差也会导致严重的问题;再就是路堤的填料上,填料不当,在使用性能不好的填料时候没有采取相对应的处理措施,都会让路基存在发生问题的隐患。
三、市政道路施工技术中常见问题的处治措施
1、市政道路路基、沟槽的回填土密实度不够
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直接影响市政道路路面的强度和稳定性,由于城市道路地下铺设很多管线,所以沟槽回填的密实度比较松。在道路路基的施工过程中,管线沟槽的回填是路基施工的核心部分,一旦回填土超厚回填。填土不符合要求,这些因素都容易导致沟槽的回填土密实度不达标。如果回填土的模式度不够,道路路基就可能会下沉,危及道路的安全使用。因此,在路基的施工过程中,工程师应该和施工人员做好技术交流,保证回填土的密实度符合规定。在路基的总宽度内,可以采用水平分层的方法回填沟槽,同时要留出台阶,保证台阶高度与压实厚度相一致;
2、市政道路路面的混凝土出现开裂、起砂的现象
混凝土在搅拌的过程中,由于水灰比例不合理,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表面的强度,导致水泥的稳定性不够,在施工完毕以后一经磨损后容易起砂。另外,在道路施工的过程中,由于收抹压完时间把握不准确,由于人为因素在混凝土表面洒水、维护不及时或者路面强度不够导致路面开裂。部分操作工人的操作规程缺乏规范化,混凝土搅拌时间没有按照规定执行,灰料搅拌不均匀,这些都是导致路面混凝土开裂、起砂的主要原因。因此,在道路施工的过程中,应该规范操作人员的操作流程,严格执行质量标准,合理控制水灰的比例,掌握面层抹压光的精确时间,在施工现场保证一定的库存量,确保水泥的稳定性。合理安排混凝土的养护时间,定期洒水,保证路面长期湿润。
3、市政道路的排水系统存在质量隐患
市政道路的管道基础条件比较差,导致出现不同程度的沉陷,局部积水现象比较严重,再加上管道材料质量差,抗渗透能力差,容易出现漏水。大部分雨水井都设在行车道上,这给回填密实带来一定的困难,不利于严实度的检查,井盖材质比较差,安装随意性太大,监管力度不够,严重影响正常使用的寿命。这要求施工人员必须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确保管道基础的强度和可靠性。在选择管道材质时,应尽量选择有质量保证的结构材料,避免选择表面有蜂窝麻面的管材。维护人员应该做好检查井的基层和垫层,避免井体下沉。在设计雨水井时,应尽量避免设在行车道上,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安装铁爬,保证市政道路的施工质量。
4、市政道路的辅助性设施安装不合理
盲道口的道板一般都突出于人行道路面,再加上质量差,道板经常出现脱落。由于检查井盖板面积比较大,安装比较困难,容易绊脚,因此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检查验收,不合格的必须返工,直到达标为止。针对于道板脱落的问题,这要求施工单位应在施工前特别要求施工人员注意此处,保证道路可靠、安全。众所周知,市政道路是城市规划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一种重要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总而言之,市政道路的建筑水平是衡量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的重要标准,也是城市化进程加快的重要标志,我们必须提高施工道路的质量水平,控制质量问题的出现,延长市政道路的使用寿命,提高道路自身的安全可靠性。
四、预防施工质量病害的措施
1、路基防治措施
在各项工程实施之前,施工单位要编写好施工组织设计,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难点和重要的环節加以说明,对于细节方面的问题清晰地标注出来,这样才能保证施工过程中不出现纰漏。对路基的防治我们要首先考虑,在沟槽回填和路基回填中,要使其厚度达到规范要求。地面建设中,对坡度能够做到严格控制,对混凝土进行合理的浇筑,还要对温度有足够的重视,如果混凝土拆模后发现有气泡等质量方面的问题应该及时处理,混凝土要避免暴晒,定期对它进行洒水,做好各方面的工作。
2、路面不平整防治措施
波浪,沥青撒布不均形成油垄,经过行车不断撞击而造成高低不平;壅包,面层较薄,以及面层与基层的粘结较差,容易产生此现象;坑槽,基层局部强度不足,在行车作用下容易生。防治措施:轻微的波浪可在热季采用强行压平的方法处治,严重的波浪则需用热拌沥青混合料填平。一般采取铲平的办法来处治壅包。坑槽处治的方法是将坑槽范围挖成矩形,槽壁应垂直,四周边线与路中心线垂直或平行,然后清除槽底旧料(基层或面层),如挖除基层,先处治基层,如基层完好,仅挖除面层,然后在基层和槽壁上喷洒或涂刷粘层沥青或者乳化沥青,最后在槽内铺筑沥青混合料,如原面层厚度大于7cm,应分层摊铺和碾压成型。沥青混合料一般采用与原路面相同的材料,混合料的配比和压实度应符合规范要求。
3、施工接缝处理不当防治措施
沥青路面的各种施工缝处,由于压实不足,容易产生台阶、裂缝、松散的现象。防治措施:纵横冷接缝必须按有关施工技术规范处理好,在摊铺新料前,须将已压实的路面边缘塌斜部分用切割机切除,切线顺直,侧壁垂直,清扫碎粒料后,涂刷粘层沥青,然后再摊铺新料;纵向接缝须采用合理的碾压工艺,在碾压纵向接缝时,压路机应先在已压实的路面上行走,碾压新铺层的10cm~20cm,然后压实新铺部分。
五、结束语
市政道路施工管理至关重要,因此,在工程的后续发展中,要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加强对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中存问题以及施工技术的重视,严格施工体系,促进市政道路工程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程海潜.《路基路面问题处治》.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0.
[2]马华堂.《道路工程问题分析与防治》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11.
[3]王红霞.《市政道路与路面养护》.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3.
[4]董秀梅.市政道路施工技术[J].机械管理开发,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