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小学阶段的古典诗词教学,不能生搬硬套,要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更多的是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本文就如何提高小学古诗教学的效率作了一定的研究与阐述。
【关键词】
讲究 教学 策略 提高 古诗 效率
古典诗词语虽短,但意境却大,是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和美育的好题材。但是语言精练优美,表现了深刻的意蕴和动人的境界。然而,古诗词毕竟与现在中小学生的距离较远,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因而,小学阶段的古典诗词教学,不能生搬硬套,要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更多的是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
一、古诗词教学要以读为本
诵读是我国语文教学的传统方法之一,对于诵读的重要性,朱熹《训学斋规》中说的很明白:“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也说明书要多读才能通晓其义。《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感情熏陶。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在学习古诗时,靠老师的逐句串讲,根本行不通,必须更多的借助读,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识字,学词,析句,理解内容,培养阅读能力及习惯。
在古诗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始终以学生读书为本。初读古诗时,教师可要求学生自己对照拼音,划出生字,做到读准音,不丢字添字,把诗读正确流利。这样做有利于复习汉语拼音,也有利于学生克服依赖思想,提高朗读能力。自读后,可指明个别学生大声朗读,让学生相互评议,让他们纠正指导读错的字词,接着,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让学生得到熏陶,再以绘声绘色的领读,让学生耳、脑、口、眼协调活动。注意诗的停顿和节奏,读出感情,从中感受的诗的语言美、节奏美、音律美,从而渐入古诗意境。然后变换多种朗读形式,如个别读、分男女读、小组读、全体读、轻声读等。让学生在变换中领会读的乐趣,悟出诗的意境,提高朗读能力。这样的古诗教学课堂,学生读诗不下二十遍,学生读的不累,而且越读兴致越高。他们的朗读一次比一次读的有味,大多学生能够熟读成诵,当堂背诵是根本不成问题。教师就应该这样将朗读贯穿古诗教学全过程,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的进行朗读训练,充分体现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二、古诗词教学要欣赏意境,创设情境
古诗,要欣赏诗的意境才能得到精华,所以,这一环节要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欣赏意境不能搞得抽象,要照顾小学生的特点。我认为有以下几种方法可以帮助学生进入意境。
1.用语言描绘情境,使学生进入意境
例如,在教学《望庐山瀑布》时,可采用“起兴点拨法”,新课一开始,就用一个谜语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对瀑布产生兴趣,再导读回忆《瀑布》,使学生受到语言描绘的情境感染,从而进入瀑布的诗境,引出李白的诗。
2.紧扣语言赏析进入意境
要注意引导学生抓诗眼,把握诗中有感情色彩的,形象鲜明的,有深刻含义的词语,反复推敲,进入诗的意境。如“香炉”就一语双关,既指山峰,又暗喻天上的香炉,表示山极高。“紫烟”看起来简单,但探究其因果,又值得引导学生细细分析。我主要用以下几种赏析诗的语言:
咀嚼字词,理解意境。教学“日照香炉生紫烟”中的“生”,让学生理解“生”的本义是“产生”,而在此诗句中“生” 既有“产生”又有“升起”的意思,再进一步追问:是什么东西产生并升起来了?“是香炉峰的云雾、水气产生并升起”。让学生展开想象:从“生”字你看到怎样的一幅画面?让学生欣赏诗的意境后,再提出一个问题:诗人为什么不用“升”而用“生”呢?这样,学生就会从诗的本义,诗的意境去进行理解。“升”仅仅能看到烟雾升起,一会儿就散了,没有了,如果用“生”字,就能看到香炉峰的云雾源源不断地升腾这个画面,也能看到香炉峰云雾缭绕的画面,从而看出诗人写诗用词之精当。
3.想象漫游,深入情境
教学《望庐山瀑布》,在学生从诗中的字句欣赏到诗的意境之后,再通过让学生观看录像,充分运用现代多媒体的优势,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让他们身临其境,置身于庐山瀑布的美景之中,在观赏过程中,把美的图像,老师的解说,学生的吟诵巧妙的结合为一体,使学生入情入境,一种爱美、赞美的感情油然而生,并让学生畅谈此时此刻的感受,领悟诗人所表达的感情。
因此,情境教学法的运用,能较快的把学生带入“最近发展区”,使其既可感受课本本身的艺术美,又可由此感受到课文所表现的自然美和社会生活美。这样做,既符合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又有利于活跃学生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
三、古诗词教学要朦朦胧胧更是美
在学生“明诗意”这一教学环节中,教师注意让学生用现代白话来翻译诗词的意思。但是,如果直译的话,译句非常生硬,枯燥乏味。所以,这里应该让学生描述大体的意思。怎么说都可以,倒也并不需要像释字环节般的字字落实。如《宿新市徐公店》中:“飞入菜花无处寻”一句里的“无寻处”,究竟是儿童天真无奈地无处可寻呢?还是余兴未尽的欲寻无处?让学生争论或保留自己的观点都比落实了更好。有时,古诗词字义的浅出,还可让学生领会到意境的深入。
总之,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应该学习,传承中华五千年光辉灿烂的文化,这种熏陶,这种教育应从小抓起,从我们入学的那一刻抓起。因而,作为中华传统的古典诗词,应该纳入小学语文教育中。在教材之中根据不同年龄,学段的学生特点,进行合理的编排。而作为一名小学教师,要把握好自己学生的特点,选择科学的方法,或诵读,或感悟,让学生在轻松快乐中完成古诗词的学习,提高语文素养。
小学阶段的古典诗词教学,不能生搬硬套,要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更多的是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本文就如何提高小学古诗教学的效率作了一定的研究与阐述。
【关键词】
讲究 教学 策略 提高 古诗 效率
古典诗词语虽短,但意境却大,是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和美育的好题材。但是语言精练优美,表现了深刻的意蕴和动人的境界。然而,古诗词毕竟与现在中小学生的距离较远,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因而,小学阶段的古典诗词教学,不能生搬硬套,要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更多的是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
一、古诗词教学要以读为本
诵读是我国语文教学的传统方法之一,对于诵读的重要性,朱熹《训学斋规》中说的很明白:“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也说明书要多读才能通晓其义。《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感情熏陶。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在学习古诗时,靠老师的逐句串讲,根本行不通,必须更多的借助读,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识字,学词,析句,理解内容,培养阅读能力及习惯。
在古诗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始终以学生读书为本。初读古诗时,教师可要求学生自己对照拼音,划出生字,做到读准音,不丢字添字,把诗读正确流利。这样做有利于复习汉语拼音,也有利于学生克服依赖思想,提高朗读能力。自读后,可指明个别学生大声朗读,让学生相互评议,让他们纠正指导读错的字词,接着,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让学生得到熏陶,再以绘声绘色的领读,让学生耳、脑、口、眼协调活动。注意诗的停顿和节奏,读出感情,从中感受的诗的语言美、节奏美、音律美,从而渐入古诗意境。然后变换多种朗读形式,如个别读、分男女读、小组读、全体读、轻声读等。让学生在变换中领会读的乐趣,悟出诗的意境,提高朗读能力。这样的古诗教学课堂,学生读诗不下二十遍,学生读的不累,而且越读兴致越高。他们的朗读一次比一次读的有味,大多学生能够熟读成诵,当堂背诵是根本不成问题。教师就应该这样将朗读贯穿古诗教学全过程,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的进行朗读训练,充分体现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二、古诗词教学要欣赏意境,创设情境
古诗,要欣赏诗的意境才能得到精华,所以,这一环节要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欣赏意境不能搞得抽象,要照顾小学生的特点。我认为有以下几种方法可以帮助学生进入意境。
1.用语言描绘情境,使学生进入意境
例如,在教学《望庐山瀑布》时,可采用“起兴点拨法”,新课一开始,就用一个谜语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对瀑布产生兴趣,再导读回忆《瀑布》,使学生受到语言描绘的情境感染,从而进入瀑布的诗境,引出李白的诗。
2.紧扣语言赏析进入意境
要注意引导学生抓诗眼,把握诗中有感情色彩的,形象鲜明的,有深刻含义的词语,反复推敲,进入诗的意境。如“香炉”就一语双关,既指山峰,又暗喻天上的香炉,表示山极高。“紫烟”看起来简单,但探究其因果,又值得引导学生细细分析。我主要用以下几种赏析诗的语言:
咀嚼字词,理解意境。教学“日照香炉生紫烟”中的“生”,让学生理解“生”的本义是“产生”,而在此诗句中“生” 既有“产生”又有“升起”的意思,再进一步追问:是什么东西产生并升起来了?“是香炉峰的云雾、水气产生并升起”。让学生展开想象:从“生”字你看到怎样的一幅画面?让学生欣赏诗的意境后,再提出一个问题:诗人为什么不用“升”而用“生”呢?这样,学生就会从诗的本义,诗的意境去进行理解。“升”仅仅能看到烟雾升起,一会儿就散了,没有了,如果用“生”字,就能看到香炉峰的云雾源源不断地升腾这个画面,也能看到香炉峰云雾缭绕的画面,从而看出诗人写诗用词之精当。
3.想象漫游,深入情境
教学《望庐山瀑布》,在学生从诗中的字句欣赏到诗的意境之后,再通过让学生观看录像,充分运用现代多媒体的优势,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让他们身临其境,置身于庐山瀑布的美景之中,在观赏过程中,把美的图像,老师的解说,学生的吟诵巧妙的结合为一体,使学生入情入境,一种爱美、赞美的感情油然而生,并让学生畅谈此时此刻的感受,领悟诗人所表达的感情。
因此,情境教学法的运用,能较快的把学生带入“最近发展区”,使其既可感受课本本身的艺术美,又可由此感受到课文所表现的自然美和社会生活美。这样做,既符合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又有利于活跃学生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
三、古诗词教学要朦朦胧胧更是美
在学生“明诗意”这一教学环节中,教师注意让学生用现代白话来翻译诗词的意思。但是,如果直译的话,译句非常生硬,枯燥乏味。所以,这里应该让学生描述大体的意思。怎么说都可以,倒也并不需要像释字环节般的字字落实。如《宿新市徐公店》中:“飞入菜花无处寻”一句里的“无寻处”,究竟是儿童天真无奈地无处可寻呢?还是余兴未尽的欲寻无处?让学生争论或保留自己的观点都比落实了更好。有时,古诗词字义的浅出,还可让学生领会到意境的深入。
总之,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应该学习,传承中华五千年光辉灿烂的文化,这种熏陶,这种教育应从小抓起,从我们入学的那一刻抓起。因而,作为中华传统的古典诗词,应该纳入小学语文教育中。在教材之中根据不同年龄,学段的学生特点,进行合理的编排。而作为一名小学教师,要把握好自己学生的特点,选择科学的方法,或诵读,或感悟,让学生在轻松快乐中完成古诗词的学习,提高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