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我们的体育教学必须要面对全体学生,将使我们的体育教学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要。在几年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我尝试运用了分层互动课堂教学策略,具体做法如下:
1.教学目标分层,搭建成功平台
古人云: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可见,没有兴趣的强制性教学,势必会扼杀学生的求知欲望,学生自然不会乐学。只有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建立具体适当的锻炼目标,才能使他们变被动式接受为主动式探求。在体育教学中,根据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认知能力以及个体差异,为不同的学生采取目标分层递进的办法,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制订循序渐进的可接受目标,可以增强每一个学生获得成功的信心,激发他们主动参与教学的兴趣,让他们共同体验成功的喜悦。
例如:在教学生练习跑步,发展耐久能力的这一内容的教学中,就可以围绕重点训练项目制订总目标和分目标。总目标为:学习体会跑的基本理论知识、如何克服生理上的反应(动作的正确性,快慢节奏等)及心理上的反应(呼吸节奏、极点出现时的应变能力、坚定信心、激发其毅力)。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分目标:①通过原地慢跑、摆臂、脚的蹬摆、呼吸调节来体会跑进中的各种感受;②身临其境,通过在跑道上慢跑,体会各种动作以及呼吸的方法和节奏,感受身体对该运动的适应能力;③将心比心,通过体育骨干的现场示范表演,展现出他们在跑进中的强壮的体魄,你追我赶的不甘示弱拼搏精神,全体学生呐喊助威的融洽欢快的氛围。(这种演示的安排跑程要比考核距离短一些)这些目标层层递进,不同层次的学生可根据自己的需求和自身素质水准按分目标选择。这样做,分解了学生对一听到要跑步就惊慌的恐惧心理,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性和对教学内容的易接受性。使教学效果及学生参与达到最佳,尤其使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觉得我也能跑步了,让身体素质较好的学生感到我能行,下次运动会我也能参加了,使身体素质很好的耐力型学生产生试一试就会成功的愿望。
2.教学结构分层,提供跃层时空
(1)因材施教,面向全体。
分层教学能否有效实施,达成教学目标,关键是教学方法不能“一刀切”,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依据不同的教学目标,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这就要求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妥善处理好“吃不饱”和“吃不了”的关系。为了让能力强的学生“吃得饱”,能力差的学生“受得了”,就要求在教学中要结合教材内容和各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实施教学。对较好的学生强调学练的综合性、探究性和发展提高性,对合格生则以“巩固性练习——应用性练习”为主,而对有待提高的学生则以在教师帮助下的“复习性练习——巩固性练习”为基本模式。
案例:初三男生学习篮球体前交叉突破战术教学分层教学实录。
认识差异,分组建层,把学生分成三级,A为提高组(优良生),B为拚搏组(合格生),C跃进组(有待提高生)
教法差异,分类指导:①让提高组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教师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在练习中自我总结归纳练习动作的要点;让拚搏组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进行尝试性练习,同时要求通过练习,能大概说出动作是怎么完成的;让有待提高组的学生则进行运球躲闪障碍物的练习,同时要求思考如何能快速地躲过障碍物。在学生们进行了自主体验后,教师再把体前交叉突破动作进行集体的演示与讲解,让学生通过对教师的观察与思考,提高A组学生对自主探究学习成果的理解,并对要点进行补充和完善,促进B组学生对动作有个基本的认识和掌握,帮助C组学生对所学动作形成初步的概念。②提高组进行体前交叉突破与急停跳投相结合和体前交叉突破与行进投篮相结合的综合练习,加强学生进行实战的能力,充分发挥和挖掘了每个学生的个性潜能,促进了不同层次的学生最优的发展,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精神。
(2)合作学习,全面提高。
分层教学侧重在教法上思考,而合作学习侧重在学法上思考,二者统一才能真正优化教学,在合理制定分层教学目标,并针对目标实施不同的教法后,指导学生合作学习、互帮互助也是达成目标的关键所在。从差异教学走向分层合作学习,在分层中开展合作,指导学生通过结对合作探讨学习教材内容,在交流与互助中撞击思维,拓宽、深化认识,在经验互补中共同提高。
3.教学评价多元,鼓励积极参与
一位教师教学生们练习三步上篮时,有一个学生说:“我认为上一步并腿起跳双手上篮比你教的那个三步上篮要好,你教我们的那个数一、二起跳上篮未必比我这种上篮方式强。所以我还是习惯这样上篮。”本来在中学体育教学中,是以“健康第一”为宗旨的,以“娱乐身心”为目的的。所以这位学生这样的练习与那个练习是一样的效果,更何况这个学生积极参与了练习,很尽兴,已经达到了教学目的,再则那个动作也没有错啊。按常理教师会批评学生没有认真学或是大大赞扬他有超前思维和社会模仿能力,然而这位教师不露声色地说:“大家认为刚才这位同学所提的问题怎么样?”有的说:“他能根据个人的特点,发展自己的个性,并且说得有点道理。”有的说:“他能把分析两个动作对他的优劣而选择了适合自己的上篮方式。”这时,教师笑着说:“这位同学的问题提得好,刚才同学们评得同样很好,这说明了这位同学平时留心观察别人的动作或是在电视里看到过这样的方式上篮,并且形成了自己的上篮特点,不过我认为,在篮球运动中,应具体分析,如果攻方处于有利的位置情况下,用三步上篮比跨步急停上篮要快得多,再说跨步急停一般应用于跳投或身体素质好的运动员扣篮,而他的那个动作就是跨步急停上篮了。当然篮球运动中这也没有一个完全的界限的,只要你熟练掌握其动作,配合好个人的身体素质,就都能流畅地完成这个上篮过程。”这种相互评价,有利于形成宽松的氛围,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有助于学生取长补短,掌握体育运动技术,同时培养和提高了鉴赏能力。
4.课外分层辅导,提高学习效果
分层课堂教学策略不仅局限在课堂40分钟内,还应延伸到拓展性学习中,所以我在体育拓展教学中,依据“上不封顶,下要保底”的原则,教师依据体育课堂教学目标精心设计3个层次:A层学生增加发展目标内容如发展专项运动能力等;B层增加选择性目标内容如参与专项训练;C层为完成基本目标内容。以初三年级的铅球教学为例:铅球项目是中学田径教材主教材之一,具有一定难度。通过初一、初二的学习,初三学生对于铅球已不陌生。在实际教学中,根据学校分层教学的指导思想,可分为三个阶段:(1)对于C层学生,只要求其能基本做出正确的投掷动作;B层学生要求比较熟练地掌握;A层学生除要求熟练掌握外,远度达到考核满分的80%-90%。(2)C层学生能较熟练地运用投掷技术;B层熟练地运用该技术,远度达到良好以上水平;A层远度达到满分线。(3)C层熟练掌握投掷动作,远度达到及格以上水平;B层达到优秀水平;A层除了达到或超过满分线以外,要求多学习几种投掷方法,比较其优劣。如侧向滑步、半背向滑步、背向滑步等。通过分层教学,每一阶段每一层次的学生基本达到了教师的目标要求,从而大面积提高了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习态度、主动性、积极性等也全面达标了。
1.教学目标分层,搭建成功平台
古人云: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可见,没有兴趣的强制性教学,势必会扼杀学生的求知欲望,学生自然不会乐学。只有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建立具体适当的锻炼目标,才能使他们变被动式接受为主动式探求。在体育教学中,根据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认知能力以及个体差异,为不同的学生采取目标分层递进的办法,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制订循序渐进的可接受目标,可以增强每一个学生获得成功的信心,激发他们主动参与教学的兴趣,让他们共同体验成功的喜悦。
例如:在教学生练习跑步,发展耐久能力的这一内容的教学中,就可以围绕重点训练项目制订总目标和分目标。总目标为:学习体会跑的基本理论知识、如何克服生理上的反应(动作的正确性,快慢节奏等)及心理上的反应(呼吸节奏、极点出现时的应变能力、坚定信心、激发其毅力)。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分目标:①通过原地慢跑、摆臂、脚的蹬摆、呼吸调节来体会跑进中的各种感受;②身临其境,通过在跑道上慢跑,体会各种动作以及呼吸的方法和节奏,感受身体对该运动的适应能力;③将心比心,通过体育骨干的现场示范表演,展现出他们在跑进中的强壮的体魄,你追我赶的不甘示弱拼搏精神,全体学生呐喊助威的融洽欢快的氛围。(这种演示的安排跑程要比考核距离短一些)这些目标层层递进,不同层次的学生可根据自己的需求和自身素质水准按分目标选择。这样做,分解了学生对一听到要跑步就惊慌的恐惧心理,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性和对教学内容的易接受性。使教学效果及学生参与达到最佳,尤其使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觉得我也能跑步了,让身体素质较好的学生感到我能行,下次运动会我也能参加了,使身体素质很好的耐力型学生产生试一试就会成功的愿望。
2.教学结构分层,提供跃层时空
(1)因材施教,面向全体。
分层教学能否有效实施,达成教学目标,关键是教学方法不能“一刀切”,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依据不同的教学目标,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这就要求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妥善处理好“吃不饱”和“吃不了”的关系。为了让能力强的学生“吃得饱”,能力差的学生“受得了”,就要求在教学中要结合教材内容和各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实施教学。对较好的学生强调学练的综合性、探究性和发展提高性,对合格生则以“巩固性练习——应用性练习”为主,而对有待提高的学生则以在教师帮助下的“复习性练习——巩固性练习”为基本模式。
案例:初三男生学习篮球体前交叉突破战术教学分层教学实录。
认识差异,分组建层,把学生分成三级,A为提高组(优良生),B为拚搏组(合格生),C跃进组(有待提高生)
教法差异,分类指导:①让提高组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教师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在练习中自我总结归纳练习动作的要点;让拚搏组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进行尝试性练习,同时要求通过练习,能大概说出动作是怎么完成的;让有待提高组的学生则进行运球躲闪障碍物的练习,同时要求思考如何能快速地躲过障碍物。在学生们进行了自主体验后,教师再把体前交叉突破动作进行集体的演示与讲解,让学生通过对教师的观察与思考,提高A组学生对自主探究学习成果的理解,并对要点进行补充和完善,促进B组学生对动作有个基本的认识和掌握,帮助C组学生对所学动作形成初步的概念。②提高组进行体前交叉突破与急停跳投相结合和体前交叉突破与行进投篮相结合的综合练习,加强学生进行实战的能力,充分发挥和挖掘了每个学生的个性潜能,促进了不同层次的学生最优的发展,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精神。
(2)合作学习,全面提高。
分层教学侧重在教法上思考,而合作学习侧重在学法上思考,二者统一才能真正优化教学,在合理制定分层教学目标,并针对目标实施不同的教法后,指导学生合作学习、互帮互助也是达成目标的关键所在。从差异教学走向分层合作学习,在分层中开展合作,指导学生通过结对合作探讨学习教材内容,在交流与互助中撞击思维,拓宽、深化认识,在经验互补中共同提高。
3.教学评价多元,鼓励积极参与
一位教师教学生们练习三步上篮时,有一个学生说:“我认为上一步并腿起跳双手上篮比你教的那个三步上篮要好,你教我们的那个数一、二起跳上篮未必比我这种上篮方式强。所以我还是习惯这样上篮。”本来在中学体育教学中,是以“健康第一”为宗旨的,以“娱乐身心”为目的的。所以这位学生这样的练习与那个练习是一样的效果,更何况这个学生积极参与了练习,很尽兴,已经达到了教学目的,再则那个动作也没有错啊。按常理教师会批评学生没有认真学或是大大赞扬他有超前思维和社会模仿能力,然而这位教师不露声色地说:“大家认为刚才这位同学所提的问题怎么样?”有的说:“他能根据个人的特点,发展自己的个性,并且说得有点道理。”有的说:“他能把分析两个动作对他的优劣而选择了适合自己的上篮方式。”这时,教师笑着说:“这位同学的问题提得好,刚才同学们评得同样很好,这说明了这位同学平时留心观察别人的动作或是在电视里看到过这样的方式上篮,并且形成了自己的上篮特点,不过我认为,在篮球运动中,应具体分析,如果攻方处于有利的位置情况下,用三步上篮比跨步急停上篮要快得多,再说跨步急停一般应用于跳投或身体素质好的运动员扣篮,而他的那个动作就是跨步急停上篮了。当然篮球运动中这也没有一个完全的界限的,只要你熟练掌握其动作,配合好个人的身体素质,就都能流畅地完成这个上篮过程。”这种相互评价,有利于形成宽松的氛围,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有助于学生取长补短,掌握体育运动技术,同时培养和提高了鉴赏能力。
4.课外分层辅导,提高学习效果
分层课堂教学策略不仅局限在课堂40分钟内,还应延伸到拓展性学习中,所以我在体育拓展教学中,依据“上不封顶,下要保底”的原则,教师依据体育课堂教学目标精心设计3个层次:A层学生增加发展目标内容如发展专项运动能力等;B层增加选择性目标内容如参与专项训练;C层为完成基本目标内容。以初三年级的铅球教学为例:铅球项目是中学田径教材主教材之一,具有一定难度。通过初一、初二的学习,初三学生对于铅球已不陌生。在实际教学中,根据学校分层教学的指导思想,可分为三个阶段:(1)对于C层学生,只要求其能基本做出正确的投掷动作;B层学生要求比较熟练地掌握;A层学生除要求熟练掌握外,远度达到考核满分的80%-90%。(2)C层学生能较熟练地运用投掷技术;B层熟练地运用该技术,远度达到良好以上水平;A层远度达到满分线。(3)C层熟练掌握投掷动作,远度达到及格以上水平;B层达到优秀水平;A层除了达到或超过满分线以外,要求多学习几种投掷方法,比较其优劣。如侧向滑步、半背向滑步、背向滑步等。通过分层教学,每一阶段每一层次的学生基本达到了教师的目标要求,从而大面积提高了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习态度、主动性、积极性等也全面达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