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喵咪说:一转眼已进入5月,又到了一年一度中、高考的考试季。为了帮助应届考生有效提高阅读水平,帮助备考的读者提前进入状态,我们将针对中、高考阅读文本的分类,特别策划三期“阅读抢分站”,帮助各位读者考前“抢分”!
本期我们甄选了中、高考的两篇真题,帮助同学们梳理文学类文本的得分点。
到石码去 (节选)
/?舒??婷
世上大约没有人能记起他出生的那一天,人间以什么样的面目迎接他。我虽然满月之后就离开石码,再也没有回去过,但那一天的情景却完整无损地留在我的记忆中,而且一年比一年丰富细致。
沿海一个小小的渔镇,螺号吹出一股一股沁凉的晨雾。 爸爸出差去了,临时租借的住房又潮湿又空旷,除了粗粝的石条窗透过几线光亮,再有就是那敞开着的小门,门前几级苔痕斑斑的石级接上路面。可以看见几双穿木屐的大脚沉实有力地踩过,脚趾虎虎地张开,褐色的宽裤管带起腥味的风。鱼尾甩动的大箩筐辚辚地拖过石条街,到处是闪闪发亮的鳞片。
阳光渐渐炽热起来,石条街像一条流动的火河。 临时请来帮忙的渔妇靠在门框上,被中午的倦意侵袭,渐渐打起盹来。
妈妈的床缩在大房子的最深处,垂着蚊帐,像一艘落下帆的小船,泊在荒凉的海边,涛声时高时低。
外乡、独居,又怀着一个不安分的小生命。她好幻想又多愁的气质足够让她在阵痛的间歇中体味处境的寂寞和神秘。枕边那一册《聊斋志异》夹着多少狐仙和鬼异的故事呀,在她们那一帮教会女生中,她时常拿这些故事吓唬吱吱叫的姑娘们,其实多半首先吓唬了她自己。
突然一阵风,凉凉的,烛焰低抑,一个黑乎乎的影子,隔着蚊帐撞往妈妈怀里。妈妈大惊,猛地撩起蚊帐,只见那渔妇靠在门框睡得正熟,一只黑猫蹬过她厚实的赤脚,一蹭上了街。蜡烛快燃尽了,小小的火焰犹如一面小旗,飘动、展开、垂落……
石码是“我”的家乡,题目表明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
石码这个地方有“我”的记忆,“我”对它的思念与怀念,始终没有凋谢,只有一年比一年更加丰富与丰满。
把“石条街”比作流动的“火河”,生动地表现了在阳光的照耀下石条街的酷热。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小船”比作“床”,又以海涛传声,具有“鸟鸣山更幽”之静美,作者把诗意带入现实,虽荒凉,却令人沉醉。
“飘动”“展开”照应前文“凉凉的风”,“垂落”又与“燃尽”照应,三个动词,化静为动,呈现出一个画面,对前面比喻做了进一步描述,表现了时间的流逝。诗意的描述,尽在其中。
如何理解文中重点词语的含义和作用
理解文中重点词语的含义和作用可以从以下步骤入手:
(一)理解词语的字面义
字面义是文字表面上的意义,是相对于隐含义、引申义而言的。理解词语的字面义有利于对词语更深含义的理解。
(二)理解词语的隐含义
词语的隐含义是指隐藏在文字表面义之中的更深一层含义。对隐含义的理解要在具体的语境中获得,所以一定要结合词语所在的具体句子进行分析。
(三)结合具体句段分析作用
分析在句段中的具体作用可以从情感、主旨、修辞、写法等方面进行分析。先指出词语所用的修辞手法或写法,然后结合作者的表达目的来分析,可通过背景分析文章中心、材料观点等去体会作者的情感或写作意图。(指导教师:李善伦)
有声电影(节选)
/?老?舍
二姐还没看过有声电影。可是她已经有了一种理论。在没看见以前,先来一套说法,不独二姐如此。此之谓知之为知之,不知为知之也。她以为有声电影便是电机嗒嗒之声特别响亮而已。
但据说有声电影是有说有笑而且有歌,她才想开开眼。恰巧打牌赢了钱,于是大请客。二姥姥三舅妈,四姨,小秃,小顺,四狗子,都在被请之列。
大家决定看午后两点半那一场,所以十二点动身也就行了。
二姥姥给车价还按着老规矩,多一个铜子不给。这几年了,她不大出门,所以现在拉车的三毛两毛向她要,不是车价高了,是欺侮她年老走不动,她偏要走一个给他们瞧瞧,她却是有志向前迈步,不过脚是向前向后,连她自己也不准知道。四姨倒是能走,可惜为看电影特意换上高底鞋,似乎非扶着点什么不敢抬脚,她过去搀着二姥姥,要是跌倒的话,这二位一定是一齐倒下。
三点一刻到了电影院,电影已经开映,这当然是电影院不对;二姐实在觉得有骂一顿街的必要,可是没骂出来,她有时候也很能文明一气。
既来之则安之,打了票。一进门,小顺便不干了,黑的地方有红眼鬼,无论如何不能进去。二姥姥一看里面黑洞洞,以为天已经黑了,想起来睡觉的舒服:她主张带小顺回家。谁不知道二姥姥已经是土埋了半截的人,不看回有声电影,将来见阎王的时候要是盘问这一层呢?大家开了家庭会议。不行,二姥姥是不能走的。至于小顺,买几块糖好了,吃糖自然便看不见红眼鬼了。看座的过来招待,可是大家各自为政地找座儿,忽前忽后,忽左忽右,离而复散,分而复合,主张不一,而又愿坐在一块儿。直落得二姐口干舌燥,二姥姥连喘带嗽,四狗子咆哮如雷,看座的满头是汗。观众们全忘了看电影,一齐恶声地吃,但是压不下去二姐的指挥口令。二姐在公共场所说话特别响亮,要不怎样是外场人呢。
直到看座的电筒中的电已使净,大家才一狠心找到了座。不过,大家总不能忘了谦恭呀,况且是在公共场所。二姥姥年高有德,当然往里坐。可是四姨是姑奶奶養;而二姐是姐姐兼主人;而三舅妈到底是媳妇,而小顺子等是孩子;一部伦理从何处说起?大家打架似的推让,把前后左右的观众都感化得直叫老天爷。好容易一齐坐下,可是糖还没买呢!二姐喊卖糖的,真喊得有劲,逢卖票的都进来了,以为是卖糖的杀了人。(有删改)
小说标题为“有声电影”,既是指有声电影这一新奇事物,也可指二姐等人在电影院里一系列“有声”的喧哗表现,可谓一语双关。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知之”,借用并改换了经典语句,以造成幽默效果,让读者对二姐这个人物有初步的认知。
小说塑造了市井妇女的群像,同时对其中人物也分别做了较为精细的刻画,如“特意换上高底鞋”的四姨、“不大出门”的二姥姥。
使用排比手法描写人物窘态,带有打油诗的诙谐意味。
把抱怨说成“感化”,既讽刺又幽默。二姐喊叫卖糖的,声音之大令人“以为是卖糖的杀了人”,夸张的手法令人忍俊不禁。
小说人物形象鉴赏技巧点拨:
读完这篇文章,同学们感慨万千,各抒己见。主要的看法有:二姐我真的想打晕她,读都读不懂,写个锤子直接跳过;这篇阅读感觉学的都没考;咋的了?为啥不能消停地看场电影等,针对此类困惑,我们来简单总结一下小说人物形象鉴赏的解题技巧:
1.听其言,观其行。通过对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描写来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
2.借助环境,还原现场。小说中的人物是生活在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生活环境之中的,人物的思想感情总要打上时代的烙印,留下环境的痕迹。环境对人物性格的体现起着强化作用。
3.给人物写“思想鉴定”。这是由表及里的过程,在情节的发展中全面恰当地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和思想品质。
4.体悟作者创造意图。从作者所揭示的作品主题和情感倾向去认识人物形象的意义和作用。(指导教师:景毛毛)
本期我们甄选了中、高考的两篇真题,帮助同学们梳理文学类文本的得分点。
到石码去 (节选)
/?舒??婷
世上大约没有人能记起他出生的那一天,人间以什么样的面目迎接他。我虽然满月之后就离开石码,再也没有回去过,但那一天的情景却完整无损地留在我的记忆中,而且一年比一年丰富细致。
沿海一个小小的渔镇,螺号吹出一股一股沁凉的晨雾。 爸爸出差去了,临时租借的住房又潮湿又空旷,除了粗粝的石条窗透过几线光亮,再有就是那敞开着的小门,门前几级苔痕斑斑的石级接上路面。可以看见几双穿木屐的大脚沉实有力地踩过,脚趾虎虎地张开,褐色的宽裤管带起腥味的风。鱼尾甩动的大箩筐辚辚地拖过石条街,到处是闪闪发亮的鳞片。
阳光渐渐炽热起来,石条街像一条流动的火河。 临时请来帮忙的渔妇靠在门框上,被中午的倦意侵袭,渐渐打起盹来。
妈妈的床缩在大房子的最深处,垂着蚊帐,像一艘落下帆的小船,泊在荒凉的海边,涛声时高时低。
外乡、独居,又怀着一个不安分的小生命。她好幻想又多愁的气质足够让她在阵痛的间歇中体味处境的寂寞和神秘。枕边那一册《聊斋志异》夹着多少狐仙和鬼异的故事呀,在她们那一帮教会女生中,她时常拿这些故事吓唬吱吱叫的姑娘们,其实多半首先吓唬了她自己。
突然一阵风,凉凉的,烛焰低抑,一个黑乎乎的影子,隔着蚊帐撞往妈妈怀里。妈妈大惊,猛地撩起蚊帐,只见那渔妇靠在门框睡得正熟,一只黑猫蹬过她厚实的赤脚,一蹭上了街。蜡烛快燃尽了,小小的火焰犹如一面小旗,飘动、展开、垂落……
石码是“我”的家乡,题目表明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
石码这个地方有“我”的记忆,“我”对它的思念与怀念,始终没有凋谢,只有一年比一年更加丰富与丰满。
把“石条街”比作流动的“火河”,生动地表现了在阳光的照耀下石条街的酷热。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小船”比作“床”,又以海涛传声,具有“鸟鸣山更幽”之静美,作者把诗意带入现实,虽荒凉,却令人沉醉。
“飘动”“展开”照应前文“凉凉的风”,“垂落”又与“燃尽”照应,三个动词,化静为动,呈现出一个画面,对前面比喻做了进一步描述,表现了时间的流逝。诗意的描述,尽在其中。
如何理解文中重点词语的含义和作用
理解文中重点词语的含义和作用可以从以下步骤入手:
(一)理解词语的字面义
字面义是文字表面上的意义,是相对于隐含义、引申义而言的。理解词语的字面义有利于对词语更深含义的理解。
(二)理解词语的隐含义
词语的隐含义是指隐藏在文字表面义之中的更深一层含义。对隐含义的理解要在具体的语境中获得,所以一定要结合词语所在的具体句子进行分析。
(三)结合具体句段分析作用
分析在句段中的具体作用可以从情感、主旨、修辞、写法等方面进行分析。先指出词语所用的修辞手法或写法,然后结合作者的表达目的来分析,可通过背景分析文章中心、材料观点等去体会作者的情感或写作意图。(指导教师:李善伦)
有声电影(节选)
/?老?舍
二姐还没看过有声电影。可是她已经有了一种理论。在没看见以前,先来一套说法,不独二姐如此。此之谓知之为知之,不知为知之也。她以为有声电影便是电机嗒嗒之声特别响亮而已。
但据说有声电影是有说有笑而且有歌,她才想开开眼。恰巧打牌赢了钱,于是大请客。二姥姥三舅妈,四姨,小秃,小顺,四狗子,都在被请之列。
大家决定看午后两点半那一场,所以十二点动身也就行了。
二姥姥给车价还按着老规矩,多一个铜子不给。这几年了,她不大出门,所以现在拉车的三毛两毛向她要,不是车价高了,是欺侮她年老走不动,她偏要走一个给他们瞧瞧,她却是有志向前迈步,不过脚是向前向后,连她自己也不准知道。四姨倒是能走,可惜为看电影特意换上高底鞋,似乎非扶着点什么不敢抬脚,她过去搀着二姥姥,要是跌倒的话,这二位一定是一齐倒下。
三点一刻到了电影院,电影已经开映,这当然是电影院不对;二姐实在觉得有骂一顿街的必要,可是没骂出来,她有时候也很能文明一气。
既来之则安之,打了票。一进门,小顺便不干了,黑的地方有红眼鬼,无论如何不能进去。二姥姥一看里面黑洞洞,以为天已经黑了,想起来睡觉的舒服:她主张带小顺回家。谁不知道二姥姥已经是土埋了半截的人,不看回有声电影,将来见阎王的时候要是盘问这一层呢?大家开了家庭会议。不行,二姥姥是不能走的。至于小顺,买几块糖好了,吃糖自然便看不见红眼鬼了。看座的过来招待,可是大家各自为政地找座儿,忽前忽后,忽左忽右,离而复散,分而复合,主张不一,而又愿坐在一块儿。直落得二姐口干舌燥,二姥姥连喘带嗽,四狗子咆哮如雷,看座的满头是汗。观众们全忘了看电影,一齐恶声地吃,但是压不下去二姐的指挥口令。二姐在公共场所说话特别响亮,要不怎样是外场人呢。
直到看座的电筒中的电已使净,大家才一狠心找到了座。不过,大家总不能忘了谦恭呀,况且是在公共场所。二姥姥年高有德,当然往里坐。可是四姨是姑奶奶養;而二姐是姐姐兼主人;而三舅妈到底是媳妇,而小顺子等是孩子;一部伦理从何处说起?大家打架似的推让,把前后左右的观众都感化得直叫老天爷。好容易一齐坐下,可是糖还没买呢!二姐喊卖糖的,真喊得有劲,逢卖票的都进来了,以为是卖糖的杀了人。(有删改)
小说标题为“有声电影”,既是指有声电影这一新奇事物,也可指二姐等人在电影院里一系列“有声”的喧哗表现,可谓一语双关。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知之”,借用并改换了经典语句,以造成幽默效果,让读者对二姐这个人物有初步的认知。
小说塑造了市井妇女的群像,同时对其中人物也分别做了较为精细的刻画,如“特意换上高底鞋”的四姨、“不大出门”的二姥姥。
使用排比手法描写人物窘态,带有打油诗的诙谐意味。
把抱怨说成“感化”,既讽刺又幽默。二姐喊叫卖糖的,声音之大令人“以为是卖糖的杀了人”,夸张的手法令人忍俊不禁。
小说人物形象鉴赏技巧点拨:
读完这篇文章,同学们感慨万千,各抒己见。主要的看法有:二姐我真的想打晕她,读都读不懂,写个锤子直接跳过;这篇阅读感觉学的都没考;咋的了?为啥不能消停地看场电影等,针对此类困惑,我们来简单总结一下小说人物形象鉴赏的解题技巧:
1.听其言,观其行。通过对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描写来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
2.借助环境,还原现场。小说中的人物是生活在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生活环境之中的,人物的思想感情总要打上时代的烙印,留下环境的痕迹。环境对人物性格的体现起着强化作用。
3.给人物写“思想鉴定”。这是由表及里的过程,在情节的发展中全面恰当地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和思想品质。
4.体悟作者创造意图。从作者所揭示的作品主题和情感倾向去认识人物形象的意义和作用。(指导教师:景毛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