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肾损伤的临床表现及机制探讨

来源 :临床肾脏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rena_g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急性肾衰竭(acuterenalfailure,ARF)是一组以肾小球滤过率迅速下降为特点的临床综合征。重要的临床表现与容量超负荷、高血钾、酸中毒等代谢废物以及体液的潴留有关。少尿或无尿仅见于约半数的患者,一旦出现少尿或无尿才考虑ARF诊断,往往已经延误早期防治病变进展的宝贵时机。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ain hemodialysis,MHD)患者血浆soluble TNF-like weak inducer of apoptosis(sTwEAK)蛋白的表达。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3组:健康人群40例(健康对照组),MHD
患者,男,70岁,因“腹泻9个月,发现胰腺占位2个月”于2008年10月22口第一次住院治疗。腹泻呈水样泻。每日10-20次,每次100-300ml,伴腹胀、乏力,无腹痛及里急后重感,尤呕吐、发热、肌痛
患行:女,35岁。因“全身浮肿伴胸闷,活动后气促,腹胀、食欲减巡、皮肤发黑、消瘦1年”在当地医院就诊,查血压178/123mm Hg发现肾功能不全,于2012年6月12日来我院。查体:血压115/60mm
患者,女,56岁。15个月前确诊尿毒症,行血液透析治疗至今,血管通路为右颈内静脉长期导管(COVIDIENPalin—dromeTMChronicCatheter,长度40cm,管腔容积均为1.9m1),1月余前出现导管血流间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