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由染色体不平衡易位t(5;15)导致的Prader-Willi综合征

来源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l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对1例临床疑似Prader-willi综合征(Prader-Wil syndrome,PWS)的患儿进行遗传学诊断和分型.方法 应用染色体核型分析结合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specific PCR,MS-PCR)及短串联重复序列(short tandem repeat,STR)家系连锁分析方法对患儿进行诊断和分子病理学分型.结果 患儿染色体核型为45,XX,der(5)t(5;15)(q35;q13),-15,存在5号与15号染色体之间的不平衡易位;甲基化特异性PCR及STR家系连锁分析方法进一步证实患儿为父源15号染色体不平衡易位导致的15q缺失型Prader-Willi综合征.结论 临床疑似PWS的患儿应进行遗传学检查,以便获得确诊.细胞遗传学及分子遗传学方法的有效结合对于临床诊断、分辨不同病理类型、遗传咨询以及产前诊断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其他文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3例Turner综合征均来自临床及遗传咨询门诊患者,患者年龄12-26岁.由于身材矮小,原发闭经,乳房发育差就诊.  1.2 方法 外周血淋巴细胞常规制备染色体进行G显带核型分析,每例计数30个中期分裂相,对嵌合体加大计数,分析100个中期分裂相,镜下分析3~5个核型.结果按人类细胞遗传学国际命名体制(ISCN)1995分析标准确定染色体核型。
期刊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是发达国家老年人致盲的主要原因,它是一种具有高度遗传异质性的疾病.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的发展,已经发现多个潜在的致病基因.现就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易感基因和遗传流行病学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目的 分析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中4型肽精氨酸转亚胺基酶(peptidylargininedeiminaseⅣ,PADI4)功能基因多态性,探讨PADI4基因多态性与RA易感性的关系,以及编码与RA易感性相关HLA共同表位(sharedepitope,SE)的HLA—DRB1等位基因与PADI4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逆转录合成cDNA、DNA测序和T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