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题亮相】
①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国器也;口能言之,身不能行,国用也;口言善,身行恶,国妖也。(荀子)
②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司马光)
③有德而富贵者,乘富贵之势以利物;无德而富贵者,乘富贵之势以残身。(胡宏)
④坏事都是聪明人干的,笨人做不出最坏的事来。(刘墉)
⑤宁选才差德高之人,不取才优无德之辈。(李开复)
⑥文化知识不等于文化素质,文化技能更不等于文化人格。离开了关爱人类的基座,文化人便是无可无不可的一群,哪怕他们浑身书卷气,满头博士衔。(余秋雨)
从古到今,人的成长都离不开“德”与“才”的问题,有人重“德”,有人重“才”,有人两者兼顾。请以上面的名言警句为基础,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
1.高考作文命题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贴近生活,联系现实,“让所有的学生都有话可说”,这个命题也不例外。
“才”即才华,包括“知识与能力”两个方面;“德”即道德、品行,可细化为“勤奋上进、自强不息、勇敢顽强、轻财重义、尊老爱幼、爱家卫国”等传统美德,“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公共财物、讲究互谅互让”等社会公德,以及各行各业所应遵守的职业道德。
2.正确认识二者之间的关系。任何一个民族或国家都把人的品德看成是第一位的,当然也希望多出现有才之人。有才能会令人羡慕,有道德会让人尊敬,德才兼备则会使人崇拜。人在成长过程中应注重全面发展,选人用人时应二者兼顾;当才能与品德发生碰撞时,要以“德”为先。
3.全面而深刻地认识二者之间的关系:品德是做人的根本,才能是立身的依托;品德是成事的基础,才能是成事的保证;德才兼备就是人才,有德无才尚为好人,有才无德便是小人,无德无才谓之庸人或无赖。
【原文呈现】
马先驯而后求良
巍巍中华,源远流长。孔丘、孟轲倡导的“仁义”,老子倡导的“清静无为”以及墨子倡导的“兼爱”“非功”,构成了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语句流畅,但语言欠生动,不妨将长句变短句,用整句形式来表达。】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这样写道。的确,德才兼备乃历代君王选拔人才的重要标准,正所谓:“马先驯而后求良,人先信而后求能。”
张仪是我们所熟知的纵横家,他凭借三寸不烂之舌,纵横于天下各诸侯国。公元前313年,为了联楚抗齐,张仪来到了楚国。张仪对楚怀王说:你和齐国断交,秦国会给你商於600里地,外加无数美女。楚怀王不辨真假,不分是非,和齐国断交,并放逐了屈原,从而使楚国大厦将倾,楚怀王也落得身死异乡的悲惨结局,重用有才无德的张仪是楚怀王悲惨结局的主要原因。【语言平淡,缺乏感染力,可试着运用修辞手法,使文章更有吸引力。】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刘备以忠义驰骋天下,以肝胆照耀乾坤,选择人才亦应以“忠”字为先、“德”字为首。
刘备不以关羽为贩米之徒而冷眼旁观,反而惊叹于关羽万夫之勇与披肝沥胆之气魄,与之结义桃园。历史证明刘备当初对关羽既重其“良”又重其“驯”是正确的。【内容较单薄,可适当增加关羽的典故,使文章的观点更加鲜明,同时要注意语言的生动性。】
春秋时期,鲍叔牙向齐桓公力谏管仲的故事,流传千古,然而古往今来世人所赞颂的是鲍叔牙博大的胸襟与高山仰止的品行,而对管仲的才能的钦佩却是少之又少。由此可见,世人对“德”的崇拜是高于才的。
我国历史上有许多这样的经典故事,至今被人津津乐道。既有鹿裘不完,辅助齐国的晏婴,又有妾不衣帛,辅助鲁国的季文子,还有侠肝义胆,吞炭为哑,为主报仇的豫让,更有德才兼备不记私仇,十荐狄仁杰的娄师德。正是因为他们高尚的品德,才赢得了人们的高度赞誉,成为人们学习的楷模。【此段文字缺乏感染力,试着改为整散结合的句式,使文章更生动,有力。】
然而正视人才亦应“不以小恶掩大德,不以众短弃一长”。纵然曹操有“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狼子野心,却能扬鞭东指,横扫二袁;纵然人们难以忘记玄武门前的血泊,却无法否定长安的繁华,唐玄盛世的繁荣。【此段论述的是“不以小恶掩大德”,和中心论点构成冲突,去掉为好,或改一下,使论据与中心论点更加吻合。】
评价、选择人才时,注重才能固然重要,但高尚的品行同样不可或缺,因为厚德才能载物,高尚才能有景行。【结尾不是很有力,可试着运用名言警句,使语言更有意蕴。】
【化蝶之作】
巍巍中华,源远流长。孔丘、孟轲倡儒家之“仁义”;老子演道家之“清静无为”;墨子主墨家之“兼爱”“非功”。【运用了整句,使语句带有一种鲜明强烈的节奏感。】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这样写道。的确,德才兼备乃历代君王选拔人才的重要标准,正所谓:“马先驯而后求良,人先信而后求能。”
张仪凭借三寸不烂之舌,纵横于天下各诸侯国。楚怀王被张仪那如滔滔江水似的甜言蜜语蒙蔽视听,他只看到张仪的才思敏捷,口若悬河,于是他心灵的天平发生了倾斜,屈原放逐,张仪高升。殊不知,张仪乃巧舌如簧、颠倒是非、混淆黑白的无德、无行之辈。选择人才标准的错位,使楚怀王最后落得身死异乡的悲惨结局。【长短变化、错落有致的句子,呈现出一种参差美,使文章气势通达。】
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刘备以忠义驰骋天下,以肝胆照耀乾坤,选择人才亦应以“忠”字为先、“德”字为首。刘备不以关羽为贩米之徒而冷眼旁观,反而惊叹于关羽万夫之勇与披肝沥胆之气魄,终与之结义桃园,于是便有了关云长“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的壮举,于是便有了“赤面秉赤心,骑赤兔追风,驰驱时无忘赤帝”的佳话。历史证明,刘备当初对关羽既重其“良”又重其“驯”是正确的。【活用诗文名句,使语言意味深长,富有感染力,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春秋时期,鲍叔牙向齐桓公力谏管仲的故事,流传千古,然而古往今来世人所赞颂的是鲍叔牙博大的胸襟与高山仰止的品行,而对管仲才能的钦佩却是少之又少。由此观之,世人对“德”的崇拜是高于才的。
晏婴辅齐,鹿裘不完,季文子相鲁,妾不衣帛;侠肝义胆的豫让虽身怀绝技,却能灭须去眉,吞炭为哑;娄师德,德才兼备不记私仇,十荐狄仁杰。他们是历代帝王所推崇的才,不只是因为他们有“良”“能”,更由于他们有“驯”有“信”。【整句,使语言更加铿锵有力。整散结合,使文章平添一种既整齐又疏放的音乐美,生动感人。】
荀子说:“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国器也。”由此可见,“德”是“才”的支配机器,“才”只有以“德”为主体,才能体现自己的价值,正如大雾天的航船只有在灯塔的指引下才能驶入港湾,在沙漠中行走,只有在指南针的指引下才不会迷失方向。【运用了比喻论证,把抽象深奥的道理阐述得生动形象,使论证浅显易懂,使文章更具吸引力。】
“丹可磨而不可夺其色,兰可燔而不可灭其馨,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金可销而不可易其刚。”评价人才,选择人才,注重才能固然重要,但高尚的品行同样不可或缺,因为厚德才能载物,高尚才能景行,马先驯乃有能有良,才能恒立足于世。【结尾活用名人名言,使文章典雅精致,意蕴深厚,引人深思。】
升格点评
升格后的作文,主要有四个亮点:(1)句式整散结合,活泼流畅,读来朗朗上口,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2)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极具感染力;(3)恰当地增加了名人名言,使文章典雅精致,意蕴深厚;(4)论点更加鲜明,说理更加透彻。
①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国器也;口能言之,身不能行,国用也;口言善,身行恶,国妖也。(荀子)
②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司马光)
③有德而富贵者,乘富贵之势以利物;无德而富贵者,乘富贵之势以残身。(胡宏)
④坏事都是聪明人干的,笨人做不出最坏的事来。(刘墉)
⑤宁选才差德高之人,不取才优无德之辈。(李开复)
⑥文化知识不等于文化素质,文化技能更不等于文化人格。离开了关爱人类的基座,文化人便是无可无不可的一群,哪怕他们浑身书卷气,满头博士衔。(余秋雨)
从古到今,人的成长都离不开“德”与“才”的问题,有人重“德”,有人重“才”,有人两者兼顾。请以上面的名言警句为基础,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
1.高考作文命题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贴近生活,联系现实,“让所有的学生都有话可说”,这个命题也不例外。
“才”即才华,包括“知识与能力”两个方面;“德”即道德、品行,可细化为“勤奋上进、自强不息、勇敢顽强、轻财重义、尊老爱幼、爱家卫国”等传统美德,“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公共财物、讲究互谅互让”等社会公德,以及各行各业所应遵守的职业道德。
2.正确认识二者之间的关系。任何一个民族或国家都把人的品德看成是第一位的,当然也希望多出现有才之人。有才能会令人羡慕,有道德会让人尊敬,德才兼备则会使人崇拜。人在成长过程中应注重全面发展,选人用人时应二者兼顾;当才能与品德发生碰撞时,要以“德”为先。
3.全面而深刻地认识二者之间的关系:品德是做人的根本,才能是立身的依托;品德是成事的基础,才能是成事的保证;德才兼备就是人才,有德无才尚为好人,有才无德便是小人,无德无才谓之庸人或无赖。
【原文呈现】
马先驯而后求良
巍巍中华,源远流长。孔丘、孟轲倡导的“仁义”,老子倡导的“清静无为”以及墨子倡导的“兼爱”“非功”,构成了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语句流畅,但语言欠生动,不妨将长句变短句,用整句形式来表达。】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这样写道。的确,德才兼备乃历代君王选拔人才的重要标准,正所谓:“马先驯而后求良,人先信而后求能。”
张仪是我们所熟知的纵横家,他凭借三寸不烂之舌,纵横于天下各诸侯国。公元前313年,为了联楚抗齐,张仪来到了楚国。张仪对楚怀王说:你和齐国断交,秦国会给你商於600里地,外加无数美女。楚怀王不辨真假,不分是非,和齐国断交,并放逐了屈原,从而使楚国大厦将倾,楚怀王也落得身死异乡的悲惨结局,重用有才无德的张仪是楚怀王悲惨结局的主要原因。【语言平淡,缺乏感染力,可试着运用修辞手法,使文章更有吸引力。】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刘备以忠义驰骋天下,以肝胆照耀乾坤,选择人才亦应以“忠”字为先、“德”字为首。
刘备不以关羽为贩米之徒而冷眼旁观,反而惊叹于关羽万夫之勇与披肝沥胆之气魄,与之结义桃园。历史证明刘备当初对关羽既重其“良”又重其“驯”是正确的。【内容较单薄,可适当增加关羽的典故,使文章的观点更加鲜明,同时要注意语言的生动性。】
春秋时期,鲍叔牙向齐桓公力谏管仲的故事,流传千古,然而古往今来世人所赞颂的是鲍叔牙博大的胸襟与高山仰止的品行,而对管仲的才能的钦佩却是少之又少。由此可见,世人对“德”的崇拜是高于才的。
我国历史上有许多这样的经典故事,至今被人津津乐道。既有鹿裘不完,辅助齐国的晏婴,又有妾不衣帛,辅助鲁国的季文子,还有侠肝义胆,吞炭为哑,为主报仇的豫让,更有德才兼备不记私仇,十荐狄仁杰的娄师德。正是因为他们高尚的品德,才赢得了人们的高度赞誉,成为人们学习的楷模。【此段文字缺乏感染力,试着改为整散结合的句式,使文章更生动,有力。】
然而正视人才亦应“不以小恶掩大德,不以众短弃一长”。纵然曹操有“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狼子野心,却能扬鞭东指,横扫二袁;纵然人们难以忘记玄武门前的血泊,却无法否定长安的繁华,唐玄盛世的繁荣。【此段论述的是“不以小恶掩大德”,和中心论点构成冲突,去掉为好,或改一下,使论据与中心论点更加吻合。】
评价、选择人才时,注重才能固然重要,但高尚的品行同样不可或缺,因为厚德才能载物,高尚才能有景行。【结尾不是很有力,可试着运用名言警句,使语言更有意蕴。】
【化蝶之作】
巍巍中华,源远流长。孔丘、孟轲倡儒家之“仁义”;老子演道家之“清静无为”;墨子主墨家之“兼爱”“非功”。【运用了整句,使语句带有一种鲜明强烈的节奏感。】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这样写道。的确,德才兼备乃历代君王选拔人才的重要标准,正所谓:“马先驯而后求良,人先信而后求能。”
张仪凭借三寸不烂之舌,纵横于天下各诸侯国。楚怀王被张仪那如滔滔江水似的甜言蜜语蒙蔽视听,他只看到张仪的才思敏捷,口若悬河,于是他心灵的天平发生了倾斜,屈原放逐,张仪高升。殊不知,张仪乃巧舌如簧、颠倒是非、混淆黑白的无德、无行之辈。选择人才标准的错位,使楚怀王最后落得身死异乡的悲惨结局。【长短变化、错落有致的句子,呈现出一种参差美,使文章气势通达。】
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刘备以忠义驰骋天下,以肝胆照耀乾坤,选择人才亦应以“忠”字为先、“德”字为首。刘备不以关羽为贩米之徒而冷眼旁观,反而惊叹于关羽万夫之勇与披肝沥胆之气魄,终与之结义桃园,于是便有了关云长“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的壮举,于是便有了“赤面秉赤心,骑赤兔追风,驰驱时无忘赤帝”的佳话。历史证明,刘备当初对关羽既重其“良”又重其“驯”是正确的。【活用诗文名句,使语言意味深长,富有感染力,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春秋时期,鲍叔牙向齐桓公力谏管仲的故事,流传千古,然而古往今来世人所赞颂的是鲍叔牙博大的胸襟与高山仰止的品行,而对管仲才能的钦佩却是少之又少。由此观之,世人对“德”的崇拜是高于才的。
晏婴辅齐,鹿裘不完,季文子相鲁,妾不衣帛;侠肝义胆的豫让虽身怀绝技,却能灭须去眉,吞炭为哑;娄师德,德才兼备不记私仇,十荐狄仁杰。他们是历代帝王所推崇的才,不只是因为他们有“良”“能”,更由于他们有“驯”有“信”。【整句,使语言更加铿锵有力。整散结合,使文章平添一种既整齐又疏放的音乐美,生动感人。】
荀子说:“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国器也。”由此可见,“德”是“才”的支配机器,“才”只有以“德”为主体,才能体现自己的价值,正如大雾天的航船只有在灯塔的指引下才能驶入港湾,在沙漠中行走,只有在指南针的指引下才不会迷失方向。【运用了比喻论证,把抽象深奥的道理阐述得生动形象,使论证浅显易懂,使文章更具吸引力。】
“丹可磨而不可夺其色,兰可燔而不可灭其馨,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金可销而不可易其刚。”评价人才,选择人才,注重才能固然重要,但高尚的品行同样不可或缺,因为厚德才能载物,高尚才能景行,马先驯乃有能有良,才能恒立足于世。【结尾活用名人名言,使文章典雅精致,意蕴深厚,引人深思。】
升格点评
升格后的作文,主要有四个亮点:(1)句式整散结合,活泼流畅,读来朗朗上口,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2)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极具感染力;(3)恰当地增加了名人名言,使文章典雅精致,意蕴深厚;(4)论点更加鲜明,说理更加透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