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班级工作;意识;广泛参与;公平
竞争;志愿服务;自我防护
〔中图分类号〕 G635.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1)
04(B)—0028—01
在班级工作中加强对学生社会意识的培养尤为必要,笔者以为应及早重视对四种意识的培养。
广泛参与的意识
新课程实施以来,教师的教学行为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引导绝大部分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为参与意识的培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班主任应以此为契机,把对学生参与意识的培养渗透到班级工作的方方面面。
魏书生老师管理班级有一条宝贵的经验,就是“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时时有事做,事事有时做”。培养参与意识,就要给学生创造参与机会,提供参与条件。要让学生通过参与班级奋斗目标的确立,把集体的目标变为自己努力的方向;通过参与班级管理制度,明白哪些是该做的,哪些是不该做的,自觉约束自己。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走向校园、走出校门,广泛参与各种活动,如体育比赛、文艺汇演、校园网站、校报校刊、社团组织、种草植树、清洁街道、社会调查等都能成为培养学生参与意识的便捷场所或方式。教师应引导更多的学生参与,特别要鼓励学困生等弱势群体学生广泛参与,让学生在参与中选择,在参与中拓展,在参与中成长。
公平竞争的意识
现代社会充满了激烈的竞争,可以说没有竞争就没有发展,竞争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但竞争并不意味着不择手段,只有建立在公平基础上的竞争才能让知识、能力得到正确的评判,否则就会遭人鄙视。因此,树立公平竞争的意识,对学生来说其意义十分重要。
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要培养学生的公平竞争意识,教师首先要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不因成绩优秀、亲朋关系、家庭优越等因素而偏爱某个学生,更不因学习困难、生理残疾、性格懦弱等歧视某个学生。只有这样,全班同学才能摒弃家庭、学习、身体诸方面的差异,产生公平竞争的动力。
机会公平是最大的竞争公平,学生之间的竞争主要集中在选任班干部、评选先进、考试、竞赛及各类活动的参与等方面,培养公平竞争的意识,就要在这些方面为学生提供公平竞争的机会。班干部选任、先进评选除了教师举荐、学生推选外,应在公开的基础上,更多地鼓励学生自荐;参加学校、社会组织的各种竞赛,应首先在班上组织相应的活动,尽可能让所有学生都能参与,进行择优选拔;要针对学困生、性格内向等特殊群体学生,组织相应的竞争性活动,让弱者也能在竞争中体验成功,进而敢于竞争。
有竞争就会有失败,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失败,明白“失败是成功之母”的道理,学会把失败当作一种经验累积起来,调整自卑、焦虑、痛苦等不良情绪,发奋图强,通过持之以恒的努力来实现目标,获取成功。
志愿服务的意识
志愿服务就是不计报酬、自觉自愿地为社会尽义务,体现着一个国家的国民修养和文明素质。从汶川地震到舟曲泥石流,从北京奥运到上海世博,我们看到了越来越多的志愿者的身影。但与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国人参与志愿服务的人口比例和占用时间都要低很多。因此,培养学生志愿服务的意识,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个人成长的需要,班主任应积极组织和鼓励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把志愿服务精神融入日常生活。
要引导学生知道志愿服务与扶危济困、助人为乐的中华传统美德一脉相承,是一种受社会尊重的行为,应该继承并发扬光大。要引导学生明白自觉维护课间时楼道的秩序、拣拾校园的垃圾、保护花草树木等都是志愿行为。要组织学生参加义务植树、社区服务、访贫助残、捐款捐物等力所能及的群体性活动,让他们认识到志愿服务能够产生巨大的社会作用。
自我防护的意识
生命安全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础,自我防护是生命安全的重要前提,班主任要把培养学生的防护意识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常抓不懈。
班主任要引导学生明白,增强自我防护意识,是保证自身安全的最重要手段。地震等自然灾害虽然难以避免,但掌握了必要的应急方法,就能在灾害发生时有效应对,把损失降到最低;交通事故、溺水、食物中毒等许多事故都是可以有效预防的,只要具备良好的应对心理,掌握基本的应对措施,知道防范、求救、自救、互救的基本常识,就能有效地保证自身安全。
竞争;志愿服务;自我防护
〔中图分类号〕 G635.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1)
04(B)—0028—01
在班级工作中加强对学生社会意识的培养尤为必要,笔者以为应及早重视对四种意识的培养。
广泛参与的意识
新课程实施以来,教师的教学行为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引导绝大部分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为参与意识的培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班主任应以此为契机,把对学生参与意识的培养渗透到班级工作的方方面面。
魏书生老师管理班级有一条宝贵的经验,就是“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时时有事做,事事有时做”。培养参与意识,就要给学生创造参与机会,提供参与条件。要让学生通过参与班级奋斗目标的确立,把集体的目标变为自己努力的方向;通过参与班级管理制度,明白哪些是该做的,哪些是不该做的,自觉约束自己。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走向校园、走出校门,广泛参与各种活动,如体育比赛、文艺汇演、校园网站、校报校刊、社团组织、种草植树、清洁街道、社会调查等都能成为培养学生参与意识的便捷场所或方式。教师应引导更多的学生参与,特别要鼓励学困生等弱势群体学生广泛参与,让学生在参与中选择,在参与中拓展,在参与中成长。
公平竞争的意识
现代社会充满了激烈的竞争,可以说没有竞争就没有发展,竞争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但竞争并不意味着不择手段,只有建立在公平基础上的竞争才能让知识、能力得到正确的评判,否则就会遭人鄙视。因此,树立公平竞争的意识,对学生来说其意义十分重要。
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要培养学生的公平竞争意识,教师首先要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不因成绩优秀、亲朋关系、家庭优越等因素而偏爱某个学生,更不因学习困难、生理残疾、性格懦弱等歧视某个学生。只有这样,全班同学才能摒弃家庭、学习、身体诸方面的差异,产生公平竞争的动力。
机会公平是最大的竞争公平,学生之间的竞争主要集中在选任班干部、评选先进、考试、竞赛及各类活动的参与等方面,培养公平竞争的意识,就要在这些方面为学生提供公平竞争的机会。班干部选任、先进评选除了教师举荐、学生推选外,应在公开的基础上,更多地鼓励学生自荐;参加学校、社会组织的各种竞赛,应首先在班上组织相应的活动,尽可能让所有学生都能参与,进行择优选拔;要针对学困生、性格内向等特殊群体学生,组织相应的竞争性活动,让弱者也能在竞争中体验成功,进而敢于竞争。
有竞争就会有失败,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失败,明白“失败是成功之母”的道理,学会把失败当作一种经验累积起来,调整自卑、焦虑、痛苦等不良情绪,发奋图强,通过持之以恒的努力来实现目标,获取成功。
志愿服务的意识
志愿服务就是不计报酬、自觉自愿地为社会尽义务,体现着一个国家的国民修养和文明素质。从汶川地震到舟曲泥石流,从北京奥运到上海世博,我们看到了越来越多的志愿者的身影。但与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国人参与志愿服务的人口比例和占用时间都要低很多。因此,培养学生志愿服务的意识,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个人成长的需要,班主任应积极组织和鼓励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把志愿服务精神融入日常生活。
要引导学生知道志愿服务与扶危济困、助人为乐的中华传统美德一脉相承,是一种受社会尊重的行为,应该继承并发扬光大。要引导学生明白自觉维护课间时楼道的秩序、拣拾校园的垃圾、保护花草树木等都是志愿行为。要组织学生参加义务植树、社区服务、访贫助残、捐款捐物等力所能及的群体性活动,让他们认识到志愿服务能够产生巨大的社会作用。
自我防护的意识
生命安全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础,自我防护是生命安全的重要前提,班主任要把培养学生的防护意识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常抓不懈。
班主任要引导学生明白,增强自我防护意识,是保证自身安全的最重要手段。地震等自然灾害虽然难以避免,但掌握了必要的应急方法,就能在灾害发生时有效应对,把损失降到最低;交通事故、溺水、食物中毒等许多事故都是可以有效预防的,只要具备良好的应对心理,掌握基本的应对措施,知道防范、求救、自救、互救的基本常识,就能有效地保证自身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