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法”巧译文言文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gjcrazytba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大多数高中生来说,文言文枯燥乏味,虚词、实词、翻译、阅读等等,常常困扰着他们。其实学习文言文只要掌握一些技巧和方法,学起来也就可以轻松很多。
  下面分别从学习文言文的“背景、实词、虚词、阅读”的角度来具体浅谈下学习文言文的技巧。
  一、准确了解文言文背景,深入把握文章主题
  在拿到一篇文言文时,首先应该及时准确的把握其文章的历史背景。例如,读杜牧的《阿房宫赋》,如果我们知道杜牧的政治抱负和才能,了解当时唐敬宗“大起宫室,广声色”的背景材料,就可以加深对“后人哀之不鉴之,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这样的感叹的理解,也有助于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再如,苏洵的《六国论》是一篇古论文,论述的是战国时期六国灭亡这一历史现象的本质与原因,从而警示北宋当时的统治阶级。苏洵生活的年代,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二十万两,绢三十万匹;向西夏纳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这样贿赂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苏洵正是针对这样的现实撰写《六国论》的。文章就“论六国”来借古讽今的主题也就让人自然而然接受了。
  不难看出,在学习文言文的时,对其背景的掌握也很重要。如果不明白诸如此类的历史文化背景,文言文就很难读懂。不明白的地方,需勤查题解和注释,多问几个“为什么”,多向老师和内行请教,不要犯望文生义的错误。
  二、准确无误的掌握实词
  熟练掌握实词虚词能够使学生轻松地阅读,尤其是在考场上,学生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得到可观的分数。学习文言实词其实也是有规律可循的,以下我介绍几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1.单音节词转化成双音节词(组词法)
  我们理解古文,就是把古文的意思变成现代文的意思,将古词古义译成今词今义。在文言文中,单音词占绝大多数,一般情况下,古文中的一个字就是一个词,而现代汉语却是双音词占多数,因此,我们采用组词的方法,将古文中的单音词组成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词,就能很方便地理解文义。如“沛公先破秦入咸阳”,就可以将单音词分别组成“首先”、“攻破”、“进入”几个双音词,即可将这句话的文意理解清楚了。再如“一屠晚归”四个单音词可分别组为“一个”、“屠户”、“晚上”、“归来”这四个双音词,直接组合在一起会觉得不合现代汉语习惯或不合原文,可以适当地更换词语或调整语序为“一个屠户天晚回家”。
  2.联系推断法
  随着语言不断发展和变化,相当一部分古汉词语的意义发生了转移。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我们认真揣摩原文,进行古今联系,通过比较、辨别、判断、推测出它在该句中的意义。
  如学习《口技》时,“两股战战”中“股”的理解,可联系上一学期学过的《狼》中“屠自后断其股”,便可得知“股”即“大腿”之意。再如《鸿门宴》“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一句的“顾”,除了有“回头看”、“看见”、“照顾”、“难道”的意义之外,还有“拜访”、“但是”等意义,根据前后文意,我们可以推断出此处最合文意的解释是“顾及”。
  3.比较法
  亘古绵延的历史长河和日新月异的变革发展,带动了语言现象的快速变化,有些古词再按现代汉语意思解释是不行的。如,“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龟虽寿》)中的“烈士”,本指有操守有抱负的男子,现在则专指为革命事业献身的人。两者相去甚远。在这种情况下,一定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准确记忆正确含义,否则就会造成理解不准确或产生歧义。
  4.辩识法
  在文言文中,通假现象普遍存在。通假是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由于种种原因,书写者没有使用本字,而临时借用了音同或音近的字来替代。学会辩识通假字,对学习文言文很重要,其道理不言而喻。如“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通“斑”;头发花白,形容词;“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暴:同“曝”晒,动词。
  以上是学习文言实词的几种方法,对同学们的学习会有一些帮助,在具体的学习实践中,我们应该不断摸索和总结,学会使用文言工具书,逐步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三、学会阅读
  阅读水平的提高并非靠一日之功,文言文阅读也不例外。最有效的捷径只有两条:一是积累,二是转化。
  积累的最好办法就是背诵,在我们的高中课本中有太多优秀的篇目,通过读它们的学习背诵(前提是把前面我说的词汇和背景都大致掌握),相信我们可以学到古代名篇的构思立意、布局谋篇、语言修辞等方面的重点内容,从而为我所用,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随着诵读篇目数量的增加,对文言的语言感知能力也会越来越强,文言的阅读水平也就会越来越高。
  转化,这里说的转化是指迁移能力,即在阅读背诵的基础上,能够阅读其他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则需要掌握一些文言的学习规律和方法,从而掌握实词、虚词的意义。
  综上所述,想学好文言文,需要不断积累,学以致用,长此以往,便可达到掌握熟练的地步。
其他文献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要“注重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有个性的发展”,倡导学生进行“合作、自主、探究”,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体现了语文教学和学习的新方法和新策略。“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尝试进行多种解难释疑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那么,如何在语文学科教学中进行探究性学习,使探究性学习落地生根,开出美丽之花,结出丰硕之果呢? 
魏晋是一个生命高度自觉的时代,从建安到正始,从两晋到齐、梁,生命的价值观和人生的情调发生着历史性的转变。在这纷繁涌动的生命意识思潮中,魏晋的士人面临生命价值观念与现实之间的矛盾,面临生命价值的追求与生命本身短暂的矛盾,体味着生命的极度卑微与极度尊贵。在这种自觉的生命认识体里,有忧时伤生的情怀和对人生的终极关怀,其流淌的基调却是苍凉的悲剧意味。  阮籍、嵇康最能代表这种生命的悲剧意识。在这一段类似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