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882(2011)07-101-01
所谓区域活动源自于开放教育理念,是以个别化教育为前提的活动。随着幼儿园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幼儿园区域活动的价值和功能日益凸显。区域活动,作为一种被广泛实践的幼儿教育形式,通过为幼儿提供适宜的活动环境和材料,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在特定的环境中,以操作摆弄为主的方式进行个别化的自主学习的活动,促进幼儿自主活动、自主选择、相互交流和持续探索,让幼儿通过与材料、同伴、教师相互作用的活动得以全面发展。下面我就如何提高区域活动的有效性来谈谈我的一些体会。
一、区域活动材料提供及使用的有效性原则
区域活动材料是区域活动的灵魂,是幼儿学习内容的载体。活动发展的目标、内容都蕴涵在所提供的材料中,是区域活动目标得以实现的不可或缺的前提。但是由于教师对区域活动的目标、形式、指导等理解认识比较肤浅、笼统,对不同年龄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与发展水平等把握不够,以致于在投放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我认为提供区域活动材料应遵循以下原则:
1、根据教育目标投放材料,让材料有效地体现教育目标
例如,要培养中班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好奇心和探索的精神,教师提供了有趣的、直观形象的、能激发幼儿探索欲望的材料,如关于沉浮的小实验材料,幼儿将纸片、木块、铁片、塑料玩具等放入水中观察并发现铁片是最快沉到水底的。木块和塑料玩具是浮在水面上的,而纸片先是浮在水面上的,然后慢慢地沉到水底去了。通过操作观察,幼儿发现了很多问题:为什么纸片先是浮在水面上,然后再沉入水底?为什么铁片最快沉下去?为什么木块和塑料玩具不会沉下去呢?有了问题幼儿就会继续实验、观察、探索,通过自己的实践,幼儿逐渐有了探索科学的兴趣。
2、根据幼儿兴趣和需求投放材料,一物多用
春天时,幼儿被各种发芽的植物所吸引,于是我在科学区投放了各种种子,并和幼儿一起种种子,制作了观察记录表,引导幼儿观察并记录种子的生长过程。在美工区让幼儿发挥想象用种子粘贴各种美丽的图案、用皱纸做柳条等。在生活区,幼儿还可以练习用勺子舀种子,用筷子夹种子。在娃娃家种子理所当然成为了娃娃的美食。就这样把幼儿的兴趣带到了教室,带进了幼儿的生活、学习之中。
3、根据幼儿的能力差异,提供层次性与多样性的活动材料
幼儿存在个体差异,在投放材料之前要观察幼儿。 投放在生活区的豆子,对于能力较弱的幼儿,可提供豆子、勺子和玻璃碗,将豆子舀进玻璃碗中,要求相对较低;对于能力较强的幼儿,可提供豆子、勺子和玻璃瓶,将豆子舀进玻璃瓶中,要求又有所提高;对于能力更强的幼儿可以提供豆子、筷子和碗,将豆子夹人碗中或再增加难度可以用筷子将豆子夹人瓶中,还可以更换豆子的大小和瓶子口径的大小来确定难度的大小。这样,区域的材料给幼儿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余地,使每一个幼儿都能在适宜的环境中获得发展,在自身适合的环境中逐渐提高。
4、不断对原有材料进行抽取或添加
在中班数学区投放的扑克牌材料中。在原来的完成整理扑克、清点每个大小牌的张数的任务基础上。教师可以随意抽取一张或几张牌.引导幼儿发现少了哪一张或几张牌,并自己想办法添补完整(可以自制)。这就对幼儿提出了更大的挑战,而且体现了与美工区之间的互动,更好地利用了原有材料。对原有材料的玩法进行创新,给幼儿带来了新的体验及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二、提高区域活动指导的有效性
教师首先要注意区域活动中的有效观察。区域活动是幼儿自主的活动,教师要静心观察幼儿与材料互动的具体情况,通过观察了解哪些材料是适宜的,哪些材料是需要调整的。
其次,给孩子一个活动目标。在区域活动过程中,往往会发现孩子在一个区域里转了一会,再到另一个区域转一会,或者是在这玩一会,再到那玩一会,总看不到有成果。这时候,我们就可以给孩子一个目标,让他知道“我做一件事就应该把它完成”。同时,肯定和鼓励那些能完成目标的幼儿,并让他们介绍自己的经验。
第三,确定入区的人数。不难发现,孩子总喜欢到同伴多的地方去,以致于“有的区域冷冷清清,有的区域人满为患”。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就根据区域的大小、材料的投放、操作的要求限定各区的入区人数。例如座位的个数,小脚印的数量、各区域的胸牌数等。年龄小的幼儿自控能力差、缺乏任务意识、活动随意性强。所以在不同的年龄班我们还采取了不同的入区方式。在小班我们会根据各区域限定的人数情况,采取先让孩子举手表明意愿,再由教师选择幼儿进入相应的活动区的方法;在中班则采用小组轮流的方式选择活动区;在大班我们设计了区域活动游戏牌,游戏前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选择区域活动,当一种区域活动的牌子插满后其他孩子就选择其他区。当幼儿的游戏愿望与区域环境有冲突时要学会约束自己,改变选择或与同伴协商解决。
第四,重视过程教育,留给孩子足够的思考探索的空间。在对幼儿进行个别指导时,教师不应急于将所谓的正确方法抛给幼儿,而是通过提供帮助或通过同伴的协助引导幼儿思考;当幼儿的操作方法出现错误时,教师也不能一概否定,而是要通过适当的提问让幼儿产生认识冲突,使他们对这个问题作进一步的思考,通过探索来发现自己的错误。
在区域活动实践中,我意识到行之有效的区域活动应结合幼儿园其他形式的教育,与集体教学互补,既重视儿童的自主探究学习,又发挥教师的引导和支持作用,使区域活动与集体教学达到共存和相融,根据两者的特点,结合教学的实际需要,综合地、灵活地加以组合运用,促进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
所谓区域活动源自于开放教育理念,是以个别化教育为前提的活动。随着幼儿园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幼儿园区域活动的价值和功能日益凸显。区域活动,作为一种被广泛实践的幼儿教育形式,通过为幼儿提供适宜的活动环境和材料,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在特定的环境中,以操作摆弄为主的方式进行个别化的自主学习的活动,促进幼儿自主活动、自主选择、相互交流和持续探索,让幼儿通过与材料、同伴、教师相互作用的活动得以全面发展。下面我就如何提高区域活动的有效性来谈谈我的一些体会。
一、区域活动材料提供及使用的有效性原则
区域活动材料是区域活动的灵魂,是幼儿学习内容的载体。活动发展的目标、内容都蕴涵在所提供的材料中,是区域活动目标得以实现的不可或缺的前提。但是由于教师对区域活动的目标、形式、指导等理解认识比较肤浅、笼统,对不同年龄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与发展水平等把握不够,以致于在投放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我认为提供区域活动材料应遵循以下原则:
1、根据教育目标投放材料,让材料有效地体现教育目标
例如,要培养中班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好奇心和探索的精神,教师提供了有趣的、直观形象的、能激发幼儿探索欲望的材料,如关于沉浮的小实验材料,幼儿将纸片、木块、铁片、塑料玩具等放入水中观察并发现铁片是最快沉到水底的。木块和塑料玩具是浮在水面上的,而纸片先是浮在水面上的,然后慢慢地沉到水底去了。通过操作观察,幼儿发现了很多问题:为什么纸片先是浮在水面上,然后再沉入水底?为什么铁片最快沉下去?为什么木块和塑料玩具不会沉下去呢?有了问题幼儿就会继续实验、观察、探索,通过自己的实践,幼儿逐渐有了探索科学的兴趣。
2、根据幼儿兴趣和需求投放材料,一物多用
春天时,幼儿被各种发芽的植物所吸引,于是我在科学区投放了各种种子,并和幼儿一起种种子,制作了观察记录表,引导幼儿观察并记录种子的生长过程。在美工区让幼儿发挥想象用种子粘贴各种美丽的图案、用皱纸做柳条等。在生活区,幼儿还可以练习用勺子舀种子,用筷子夹种子。在娃娃家种子理所当然成为了娃娃的美食。就这样把幼儿的兴趣带到了教室,带进了幼儿的生活、学习之中。
3、根据幼儿的能力差异,提供层次性与多样性的活动材料
幼儿存在个体差异,在投放材料之前要观察幼儿。 投放在生活区的豆子,对于能力较弱的幼儿,可提供豆子、勺子和玻璃碗,将豆子舀进玻璃碗中,要求相对较低;对于能力较强的幼儿,可提供豆子、勺子和玻璃瓶,将豆子舀进玻璃瓶中,要求又有所提高;对于能力更强的幼儿可以提供豆子、筷子和碗,将豆子夹人碗中或再增加难度可以用筷子将豆子夹人瓶中,还可以更换豆子的大小和瓶子口径的大小来确定难度的大小。这样,区域的材料给幼儿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余地,使每一个幼儿都能在适宜的环境中获得发展,在自身适合的环境中逐渐提高。
4、不断对原有材料进行抽取或添加
在中班数学区投放的扑克牌材料中。在原来的完成整理扑克、清点每个大小牌的张数的任务基础上。教师可以随意抽取一张或几张牌.引导幼儿发现少了哪一张或几张牌,并自己想办法添补完整(可以自制)。这就对幼儿提出了更大的挑战,而且体现了与美工区之间的互动,更好地利用了原有材料。对原有材料的玩法进行创新,给幼儿带来了新的体验及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二、提高区域活动指导的有效性
教师首先要注意区域活动中的有效观察。区域活动是幼儿自主的活动,教师要静心观察幼儿与材料互动的具体情况,通过观察了解哪些材料是适宜的,哪些材料是需要调整的。
其次,给孩子一个活动目标。在区域活动过程中,往往会发现孩子在一个区域里转了一会,再到另一个区域转一会,或者是在这玩一会,再到那玩一会,总看不到有成果。这时候,我们就可以给孩子一个目标,让他知道“我做一件事就应该把它完成”。同时,肯定和鼓励那些能完成目标的幼儿,并让他们介绍自己的经验。
第三,确定入区的人数。不难发现,孩子总喜欢到同伴多的地方去,以致于“有的区域冷冷清清,有的区域人满为患”。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就根据区域的大小、材料的投放、操作的要求限定各区的入区人数。例如座位的个数,小脚印的数量、各区域的胸牌数等。年龄小的幼儿自控能力差、缺乏任务意识、活动随意性强。所以在不同的年龄班我们还采取了不同的入区方式。在小班我们会根据各区域限定的人数情况,采取先让孩子举手表明意愿,再由教师选择幼儿进入相应的活动区的方法;在中班则采用小组轮流的方式选择活动区;在大班我们设计了区域活动游戏牌,游戏前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选择区域活动,当一种区域活动的牌子插满后其他孩子就选择其他区。当幼儿的游戏愿望与区域环境有冲突时要学会约束自己,改变选择或与同伴协商解决。
第四,重视过程教育,留给孩子足够的思考探索的空间。在对幼儿进行个别指导时,教师不应急于将所谓的正确方法抛给幼儿,而是通过提供帮助或通过同伴的协助引导幼儿思考;当幼儿的操作方法出现错误时,教师也不能一概否定,而是要通过适当的提问让幼儿产生认识冲突,使他们对这个问题作进一步的思考,通过探索来发现自己的错误。
在区域活动实践中,我意识到行之有效的区域活动应结合幼儿园其他形式的教育,与集体教学互补,既重视儿童的自主探究学习,又发挥教师的引导和支持作用,使区域活动与集体教学达到共存和相融,根据两者的特点,结合教学的实际需要,综合地、灵活地加以组合运用,促进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